肩周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084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周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肩周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肩周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肩周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肩周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肩周炎.docx

《肩周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周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肩周炎.docx

肩周炎

 

腰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患病后人多数有腰腿疼痛、单侧多发、痛苦不堪。

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祖传验方通经活血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32例,有效率9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典型病例232例,男性l14例,女性ll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3岁:

有效率95.7%。

其中痊愈159例占65.6%:

显著好转63例占27.1%;好转7例占3%,无效l0例占4.3%。

1.1疗效标准痊愈:

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可以正常工作;显著好转:

有轻度症状体征消失,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好转:

症状体征都有好转,不能正常工作;无效:

症状体征尤变化。

2方药组成

申姜100克、三七60克、当归60克、杜仲60克、血竭60克、丹参100克、红花40克、郁金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赤芍80克、苍术80克、山龙80克、川芎80克共粉细末。

用法用量:

每次l5克,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冲服。

随症加减:

寒湿晕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0克;湿热重者加五加皮60克;肾虚重者加川断、枸杞各60克。

3典型病例

患者李×x.男,53岁,工人。

1999年4月5日弯腰搬重物不慎腰部扭伤不能直立,剧烈疼痛,并向左下肢放射。

麻木疼痛严重.晚间加重,用西药效果不佳。

来我院就诊,经cT诊断为:

腰椎4~5之间椎间盘突出。

运用此方治疗l0天后,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一个月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挤、扭转等外力的损伤,加之椎间盘弹性变差,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而形成。

西医认为:

由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是造成腰间盘突出症的内因。

急性或慢性损伤,特别是弯腰弓背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外侧突出,为本病的外因。

腰骶部活动度和所承受的力均较大,易受损伤,故人多数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5之间或腰椎5~骶椎l之间,在腰椎3~4之间者较少。

部分人无明外伤史,于受凉后发病,可能是由于肌肉痉挛,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后变形,发生水肿,周围组织肥厚,甚至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发生粘连,这时疼痛即由问歇性变为持续性,夜间加重,休息后缓解…。

祖国医学属于腰痛范畴,对本病有较深刻和全面的描述。

认为本病乃本虚而标实,感受风寒湿外邪者,其证多实,发病多急:

由于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虚,发病多缓.《灵枢·静脉》篇:

脉荣则筋急。

由于病症复杂,除了外伤瘀郁之症外,还有寒湿、风湿或湿热侵入筋膜所经脉瘀组。

为此运用此方山龙、丹参、红花、郁金合用有活血散瘀、通经活络之效:

血竭、乳香、没药合用具有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申姜、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当归、川芎活血补虚;三七散瘀行血、消肿定痛;由于本病往往虚实夹杂,症候复杂,但根据临床以辨证施治为原则,本方体现了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为原则,治疗本病,故此疗效非凡。

肩周炎的的中药治疗

2009-12-06下午05:

30

1治肩周炎的经验方

    首先说一下此方来源于河南洛阳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老师的方,本人曾跟随过郭老现我把他治肩周炎的方献出:

  蒸首乌30克枸杞20克当归20克党参20克柏子仁15克枣仁15克  茯苓10克桑枝30克鸡血藤20克路路通30克白蒺黎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每天一剂 

  本方适用于:

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或跌打损伤或每遇天气变化而加重等肩周疼痛均可用本方.

  本人在治疗上述症状引起的肩周痛.具不完全统计56例其中女性40年龄在40-60岁之间其中获显效者45例有效者11例.曾在开此处方给一肩周疼痛患者服3剂效佳,该患者便珍藏此方每遇此类病人便给予此方,治好了好几个病人.

  方解:

肩周炎常见为气血虚弱,外受风寒,内经云:

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方中蒸首乌当归枸杞养血以柔肝,党参柏子仁枣仁茯苓益气安神,桑枝鸡血藤路路通白蒺黎活络以除风,所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

2顽固性肩周炎的特效方法

组成:

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二付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伸筋丹的组成有:

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

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

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药效:

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

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专家研制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药方组成为:

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

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

3       补心通络法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为中老年多发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我用补心通络法治疗,效果很好,同行可仿用。

方药组成:

炙黄芪25克,酒当归15克,炒白芍18克,桑寄生15克,海风藤10克,海桐皮10克,生晒参10克,桂枝10克,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远志10克,熟地黄15克。

随证加减。

水煎服。

十天为一疗程。

一至两周,一般服药三至五天可取效。

4肩周炎名方-----吴薏盐散

方药:

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各30克。

制作及用法:

先将30克食盐放在铁锅里炒黄,再加入上药拌炒,将药炒至微变色为度,然后倒在一块布上,包缠好后热熨患肩。

一边熨,一边作肩关节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直至熨药温度降低为止。

3小时复炒以上药物,再熨烫1次,每天3次,同法连续治疗两天,第3天将以上药物水煎熏洗患肩2次。

功效:

散寒祛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肩周炎属风寒湿、淤滞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沉重感,或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淤斑。

4       推荐肩周炎秘方

组成:

冬桑枝、海桐皮、芍药、炒米仁、潞党参各15克,地鳖虫、姜黄、当归、羌活各10克,桂枝5克,细辛3克,生甘草6克。

用法:

将上述药物加水淹没药物3厘米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若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连服一个月。

功效:

通络除痹祛风化湿。

5       药酒治疗肩周炎有妙方

看到许多人患了肩周炎很痛苦,我贴个治疗此病的好方子,请各位同仁试用以下,请不要擅自更改本方的分量,也不要加减,以前我用过加减方,反而药效更差,

药方如下:

  川乌10  草乌10  乌梅10  木瓜10  红花10  紫草10

六味药加酒二斤,浸泡一周后服用,每日两次,分别是早晨空心服下,晚临睡觉服下,每次最多三盅,如果头晕可以少饮。

     我每年用此方治愈不少患者,希望能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7肩周炎泡酒方

乌梅20克天麻20克  牛夕20克桂枝20克  甘草20克

上药为一剂方,泡酒2斤。

夏15天,冬20天后可饮用。

视病情轻重,每次20—50mml,每日3次。

此方是本人十几年自创经验方,效果相当好用,大家不防试一试。

可以不辨证治疗。

8姜葱泥治疗肩周炎

用老生姜,葱头各250--400克,捣烂如泥,用文火炒热后加高度白酒再炒片刻。

谁前趁热(以能忍受为度)敷在疼痛处,再用毛巾或布条包紧。

第二天早上取下,到晚上再炒热继续敷。

一剂药可用3--4个晚上。

1--2个疗程即可见效。

  注意:

在外用此方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肩部的功能锻炼,适当加强肩部的按摩和活动。

这样结合治疗,能加强温阳散寒。

疏通经络,分解粘连。

活血止痛的功效,最终达到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治愈肩周炎的目的。

9       治肩周炎的妙方

桂枝10克白芍30克羌活12克姜黄10克洛石藤25克丝瓜络25克

鹿衔草25克甘草6克桑枝30克

三剂见效十剂根除

10   <<指迷>>茯苓丸:

肩周炎之神方

读各家医案,治疗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论治.效果极为缓慢.

我也曾试过多种方法,皆不尽人意.偶翻<<医学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云:

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而亦有不尽然者.于是,重新翻开<<方剂学>>,找到茯苓丸一节.才恍然大悟,"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玄滑."乃是"痰停中脘证".

   于是,拿来试用,为加强疗效,本人加用理中汤以温化痰湿,加姜黄引诸药达肩部.效如桴鼓.共治疗五例,皆不过五剂.

   例:

徐莫   女   70   左肩周炎   肩部明显萎缩   平举不超过30度   疼痛致夜不能寐    舌淡苔白浊  脉滑  病程

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

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

11   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

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痛、跟骨骨刺等慢性劳损性疼痛,属于寒症瘀证者。

   外用:

当归12川芎15赤芍12桃仁12红花12土鳖12莪术15三菱15乳香10没药10桂枝30独活15羌活15生川乌30生草乌30大黄15五加皮15白芷15细辛12郁金12延胡15生半夏15樟脑12,共研粗粉,每包120克,加面粉30克(做黏合剂,以免药粉松散),装入10*16cm的布袋缝好,60度高粱酒浸透,再套入塑料袋中,微波1~1.5分钟,取出乘热先拍打患处,待热度能耐受时敷于患处40分钟。

每日一次。

每包可用7天。

  

12   肩周炎外用止痛药(用于风寒痹症)

适用范围:

可用于风寒痹症引起的疼痛、寒凉、关节拘挛等症。

药物组成:

伸筋草50g  透骨草50g  川乌(生)30g   草乌(生)30g马前子(生)30g   细辛30g     桑寄生10g

用法:

把马前子去皮,放入5升水煎,煎后用毛巾蘸药汁,外敷于患处。

一副药可用10天,用前加热

注意:

此药为外用药,禁内服

13   神方-----神法

制川乌30草乌30肉桂30干姜30樟脑30赤芍20南星20白芷20甘松20

吴茱萸10威灵仙50细辛30川芎15玄参15

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

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肩周炎常在1---2个疗程中被治愈。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建议在皮肤上先抹些猪油(或凡士林)再敷药,可减少过敏现象。

或先在皮膚上抹上香油即可。

此方是我多年实践经验所得,效果堪称神奇

还是这个药方,打粉后把这350克的药粉全都和约3公斤的粗盐(质量要好的,时间长了不会融化的那种)均匀搅拌,用粗帆布一大块将盐和药包起来捆扎的不要太紧弄成一个大药包,松松垮垮的就行!

然后放在微波炉里转20分钟,注意此时若扎的过紧容易着火或帆布被烫坏。

转完后就可拿出来用了,至于用它干什么我想不用我教大家了吧,哈哈可以推滚揉焐,随你啦!

此热度约可保存一个多小时而不衰,我用它治疗某些疾病真是得心应手呀,好东西不敢独吞,拿来给大家用用!

刺血:

肩周炎:

肾关穴,(阴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肾关穴治疗多尿及五十肩特效经验简介

肾关穴治疗多尿及五十肩特效经验简介

   肾关穴为董氏奇穴七七(小腿)部位要穴,位置在阴陵泉穴直下一寸五分处。

为董师景昌治疗肾亏之第一要穴,举凡肾虚引起之各种病痛皆有疗效。

   个人最常应用此穴治疗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

疗效之佳,经多年百余例统计及临床实践,较条口透承山或肩关节附近局部穴位效果既迅速又确实。

一般病例若发病较久,病况严重者,可泻尺泽穴作为辅助,效果尤佳。

若除上举困难外,尚有后转困难者亦可加取足五金(健侧)可立见显效。

但病久肩部凝硬过度者,则必需辅以肘弯棱针点刺出血。

   以此穴治愈数10例夜间多尿,尤其年老肾亏者亦见卓效,年青人见效更快。

治疗白昼多尿效果亦佳,验诸临床多年,亦非十四经之任何穴位所能比拟。

   另外治疗双手十指发麻及十指疼痛,亦极特效。

治疗眼科尤为要穴,常配复溜并用,最常用于治疗飞蚊证及眼球歪斜。

此外治疗半身不遂亦为常用,均针双侧。

   总之本穴效果极佳,治疗范围极为广泛,除上述作用外,凡肾亏引起之各病,均可以本穴针刺治疗之。

 

近年来,我采用藏医独特的艾灸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

男4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5岁。

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

其中干部16例,农民20例,牧民24例。

    2、治疗方法用制好的艾叶卷成05×15厘米大的橄榄型,然后从中间切成两半备用。

在患侧肩部寻找压痛点,一般在肩部前后缘有3—7个最敏感的压痛点。

作记号,常规消毒,将备好的艾条贴在穴位(压痛点)上,用火点燃后,用嘴或气皮球吹至艾叶燃尽即可。

以上治疗隔日一次。

一般在治疗后5分钟内可感觉到疗效,治疗2—5天后可痊愈。

艾灸治疗后7日内不宜着水,不宜食蒜、辣椒。

    3、治疗结果经此治疗2—5次后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的有59例,有效率为98.33%;疼痛消失,但功能恢复欠佳的有1例,为1.67%,总有效率为100%。

    4、典型病例马××,男,63岁,回族,干部。

患者于1985年8月患病,起初经常右肩部酸痛,逐渐加重到一碰患侧肩部即有剧烈疼痛,晚间尤为加重,疼痛放射到颈部、上臂三角肌、肩胛等部,右肩关节活动受限。

经过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活动受限,疼痛改善仍不明显,并且症状反复发作。

到西宁、兰州等地医院多次治疗,疗效仍不佳。

    1993年1月5日来青海省海北州第二医院藏医科就诊,病史同前。

一般情况良好,无外伤史及其它特殊病史。

局部检查:

右肩部肌肉萎缩,僵硬,尤其后缘为重,一触即痛,右肩关节功能障碍,上举为50°、后伸20°。

右手不能助进食物及提物。

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

诊断:

右肩关节周围炎。

治疗:

在右肩部内外缘找到七处最敏感的压痛点,做常规消毒后进行艾灸治疗,5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嘱病人七日内不洗澡,不食蒜和辣椒,适当功能锻炼。

隔日灸一次,共治疗5次后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随访两年未复发。

    5、体会艾灸治疗是藏医《四部医典》时期创立的,自创立以来一直为广大藏医工作者所沿用,治疗范围不断扩大。

古今医学家一致认为,人身之气血喜温而恶寒,遇寒则凝滞,得温则流畅。

本人在艾灸治疗中体会到,此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对寒气侵身、经络不通等引起的疾病疗效甚佳。

    参考文献:

    孟国臣著《火针治疗肩周炎50例》,载《中国针灸》1996年16(1)。

7.肩周炎

  我对肩周炎的认识和治疗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为外感风寒之症,针灸常取肩三针等局部穴位为主,再加TDP照射或拔罐,中药内服则以祛风散寒止痛类中药为主,但验之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第二阶段参考古今其他医家的经验,配合三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等远端腧穴,或运用全息理论取第二掌骨侧之肩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部分病人可有立杆见影之效,但仍有部分病人疗效欠满意。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通过苦读《内经》,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又有了两点新的认识与体会。

经言:

“年过四十,阴气自半。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在五十岁左右发病,实属肝肾阴血亏虚,筋失所养,又复感风寒之邪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纯以实证论治自然疗效欠佳,此新认识之一。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针灸治痹之法,《灵枢•周痹》也有论述:

“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结,转引而行之。

”细读《灵枢》,始悟肩周炎之治法已详于“经脉篇”。

综合《内经》所述,方知肩周炎之治首宜辨经,次宜审穴。

当今临床许多针灸医生不分经络而漫治之,无怪乎其效不佳,所谓“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此新认识之二。

 

  根据以上体会,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先以针灸止其疼痛,其功能障碍治其标,继以中药内服巩固疗效治其本,每能应手取效,方知肩周炎决非难治之疾。

针灸方法是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结合,只取一穴,若疼痛部位在肩前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针鱼肩穴(穴在鱼际穴下约05寸,第一掌骨侧赤白肉际,按全息理论对应于肩部穴处,可找到一针柄大小的条索状物,压痛十分明显); 

  若疼痛部位以肩骨禺穴处为甚者,病在手阳阴大肠经循行线上,可针三间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二掌骨侧肩穴处); 

  若疼痛部位以肩后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上,可针后溪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五掌骨侧肩穴处); 

  若以活动障碍为主者其病在筋,可独取筋会阳陵泉穴,多取对侧,压痛点多在阳陵泉下05寸左右稍后方。

取效的关键除随咳进针和活动肩部外,取穴准确和进针手法也非常重要,条缩状物和压痛点仅有针柄大小,一定要扎准;进针手法宜先直刺(针柄与掌骨侧成90度角)穿透条缩状物至掌骨,然后将针柄立起将针尖刺入条缩状物与掌骨侧之间,此时针感最强。

以上方法只要用之得当,皆能针入痛缓或肩部活动立刻改善,一般针3次~10次即可。

 

  针后若配合局部阿是穴针刺拔罐,其效更佳。

针数次疼痛缓解后可加用中药内服,药用山萸肉30g~45g,酌配桑枝、桂枝、姜黄、细辛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品,但配用药物只1味~3味即可,药量也不宜过大,以免喧宾夺主,反而影响疗效。

考山萸肉一药,《本经》言其主风寒湿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补益之中大有条畅之性”,并创曲直汤治疗肝虚腿痛,即以山萸肉为主药,证之临床,不论肩痛、腿痛,凡属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痛者重用山萸肉皆有良效。

7.肩周炎

  我对肩周炎的认识和治疗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为外感风寒之症,针灸常取肩三针等局部穴位为主,再加TDP照射或拔罐,中药内服则以祛风散寒止痛类中药为主,但验之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第二阶段参考古今其他医家的经验,配合三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等远端腧穴,或运用全息理论取第二掌骨侧之肩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部分病人可有立杆见影之效,但仍有部分病人疗效欠满意。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通过苦读《内经》,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又有了两点新的认识与体会。

经言:

“年过四十,阴气自半。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在五十岁左右发病,实属肝肾阴血亏虚,筋失所养,又复感风寒之邪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纯以实证论治自然疗效欠佳,此新认识之一。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针灸治痹之法,《灵枢•周痹》也有论述:

“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结,转引而行之。

”细读《灵枢》,始悟肩周炎之治法已详于“经脉篇”。

综合《内经》所述,方知肩周炎之治首宜辨经,次宜审穴。

当今临床许多针灸医生不分经络而漫治之,无怪乎其效不佳,所谓“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此新认识之二。

 

  根据以上体会,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先以针灸止其疼痛,其功能障碍治其标,继以中药内服巩固疗效治其本,每能应手取效,方知肩周炎决非难治之疾。

针灸方法是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结合,只取一穴,若疼痛部位在肩前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针鱼肩穴(穴在鱼际穴下约05寸,第一掌骨侧赤白肉际,按全息理论对应于肩部穴处,可找到一针柄大小的条索状物,压痛十分明显); 

  若疼痛部位以肩骨禺穴处为甚者,病在手阳阴大肠经循行线上,可针三间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二掌骨侧肩穴处); 

  若疼痛部位以肩后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上,可针后溪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五掌骨侧肩穴处); 

  若以活动障碍为主者其病在筋,可独取筋会阳陵泉穴,多取对侧,压痛点多在阳陵泉下05寸左右稍后方。

取效的关键除随咳进针和活动肩部外,取穴准确和进针手法也非常重要,条缩状物和压痛点仅有针柄大小,一定要扎准;进针手法宜先直刺(针柄与掌骨侧成90度角)穿透条缩状物至掌骨,然后将针柄立起将针尖刺入条缩状物与掌骨侧之间,此时针感最强。

以上方法只要用之得当,皆能针入痛缓或肩部活动立刻改善,一般针3次~10次即可。

 

  针后若配合局部阿是穴针刺拔罐,其效更佳。

针数次疼痛缓解后可加用中药内服,药用山萸肉30g~45g,酌配桑枝、桂枝、姜黄、细辛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品,但配用药物只1味~3味即可,药量也不宜过大,以免喧宾夺主,反而影响疗效。

考山萸肉一药,《本经》言其主风寒湿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补益之中大有条畅之性”,并创曲直汤治疗肝虚腿痛,即以山萸肉为主药,证之临床,不论肩痛、腿痛,凡属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痛者重用山萸肉皆有良效。

肩痛、大腿外侧痛两穴一次治愈

患者,男,瓦工,四十岁,主诉半月前肩部疼痛,大腿外侧疼痛,医院就诊为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吃药半月仍疼痛不止,行走困难,右臂活动受限不能上抬,已花医药费六百多元。

从两百公里外乘车来我处就诊,我为其点按尺泽穴,足四五趾缝间痛点各五分钟,大腿不再疼痛,行走如常,手臂活动正常,只是原来贴膏药处还有点痛,第二天早晨已如常人,嘱其自按一次巩固疗效高兴而去。

第三天我电话联系,说已好了,如此疗效,我也惊奇。

按摩原理:

1、大腿外侧痛,大部分原因是胆经淤积寒气过多,尺泽穴属肺经,胆属木,肺属金,五行中金克木,故有此疗效。

《人体工作手册》中有阐述。

2、足四五趾缝间压痛点是治肩周炎特效点。

凡肩部疾病都可治疗,按摩一族不可不知。

肩周炎(肩凝、五十肩)简易治理法

寒气久凝经络导致此病。

处方

生姜150克甘草30克煎汤喝,每天一付,一日三次,三餐饭后服,喝一个周,歇息三天,外用生姜捣汁敷患处,直到痊愈,经济实惠,疗效好。

此方可否用于漆关节痛\骨质增生.

不花分文能治愈肩周炎

 

  我九八年得的肩周炎,从肩一直疼到小臂,胳膊抬不起来,加上颈椎痛,晚上睡不好觉,弄的我没办法,就去求医治疗。

听说哈医大能治,我去住了十九天院,用小针刀治,花了一万多,治完是好多了。

结果,过了半年,又疼了,我又到处去求医,也都好了一阵子。

可后来还是疼,没能根除。

  一次我让我老伴拉住我的双臂向后使劲,疼过之后舒服多了。

我意识到,能不能用门框做支撑,拉双臂呢?

门框家家都有,多方便呀。

  以后我天天做,就象上图那样,一疼就去拉门框,可谁知道,没到一周时间,我的双臂和肩疼轻多了,从那以后我就坚持天天做,每天拉两回,每次拉10-40下(次数以能受的了为止)。

以后我自己又规范一下,向前挺的时候,把劲全使在肩和颈上,效果更明显了。

  这个方法发表到网上以后,许多网友按此办法,都有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