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027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docx

九下语文复习资料

九年级下复习资料

一、生字

锦幛(zhàng)荇(xìng)藻蓬蒿(hāo)蝼(lóu)蚁干瘪(biě)淤(yū)滩驳(bó)船簇(cù)新胚(pēi)芽虔信慰藉晨曦瞰(kàn)望

大抵(dǐ)阔绰(chuò)羼(chàn)荐头声气满口之乎者也污人清白绽(zhàn)出钞(chāo)间或拭服辩(伏辩)年关蘸(zhàn)颓唐营生格局梆(bāng)白瞪乍(zhà)蓬捯(dǎo)气唿(hū)哨(呼哨)咯(kā)吧(咔(kā)吧)到了儿名讳(huì)荣膺(yīng)酉(yǒu)腻(nì)歪(wāi)檎(qín)捎(shào)马子瑭(táng)擀(gǎn)嘬(zuō)剜(wān)腌臜(zā)隐匿(nì)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影影绰绰望眼欲穿蜥蜴巉(chán)岩鲦(tiáo)鱼吹毛求疵窒息骸骨奄奄一息

清吟(yín)枭(xiāo)鸟荫庇(bì)芳馨骄奢怡悦云翳一泻千里倒坍(tān)虬(qiú)须周到如砥引颈受戮(lù)星临万户沉湎(miǎn)堰(yàn)成材瘠(jí)薄孱(chán)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百鸟啾啾(jiū)隐姓埋名鲑(guī)鱼臆(yì)测瞻望攫(jué)取增益馈赠乐此不疲

恻(cè)隐豁免尊翰(hàn)折衷是非越俎(zǔ)庖代延纳钧(jūn)裁中流砥(dǐ)柱告禀饶恕心如铁石万恶不赦遍稽(jī)群籍鸡犬不宁有例可援糍(cí)粑(bā)阴霾(mái)鹭(lù)鸶(sī)打鼾(hān)盘缠打牙祭怡然自得睡眼惺忪(xīngsōng)蹑(niè)手蹑脚峥嵘(zhēngróng)山麓(lù)鳞次栉比涟漪(yī)伫立嬷嬷顶礼膜拜弥撒通宵达旦

翟(zhái)公输盘(bān)郢(yǐng)见(xiàn)弊(bì)舆(yú)褐(hè)犀(xī)兕(sì)鼋(yuán)鼍(tuó)鲋(fù)梓(zǐ)楩(pián)长(zhàng)木(mù)牒(dié)守圉(yù)诎(qū)禽滑(gǔ)厘寇(kòu)伋(jí)甲胄(zhòu)畎(quǎn)亩胶鬲(gé)傅说(yuè)拂(bì)士蹴(cù)欤(yú)鹓(yuān)雏(也作鸟字旁)(chú)醴(lǐ)泉鸱(chī)吓(hè)濠(háo)梁鯈(tiáo)鱼

刿(huì)长勺(sháo)间鄙徧(biàn)玉帛小信未孚(fú)辙(zhé)夫战靡昳(yì)丽朝服衣冠窥(kuī)镜间(jiàn)进期年(jīnián)仞(rèn)惩(chéng)塞(sài)迂(yū)荷(hè)担者箕(jī)畚(běn)孀(shuāng)妻始龀(chèn)叟(sǒu)亡(wáng)穷匮厝(cuò)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逑(qiú)荇菜(xìngcài)窹(wù)寐(mèi)芼(mào)蒹(jiān)葭(jiā)溯(sù)洄(huí)晞(xī)湄(méi)坻(dǐ)跻(jī)沚(zhǐ)琚(jū)玖(jiǔ)

二、新词

1.祈愿:

请求,希望。

2.鸡埘:

鸡窝。

3.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

4.留滞:

停滞,不流通。

5.襁褓: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6.烂熳:

烂漫。

7.油光可鉴:

可以当镜子照。

鉴,原意是镜子,这里用作动词。

8.标致:

漂亮。

9.抑扬顿挫:

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10.模胡:

马虎不讲究。

11.落弟:

考试不及格。

12.不逊:

无礼。

逊,谦逊。

13.匿名:

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14.介意:

在意,放在心上。

15.诘责:

质问并责备。

16.托辞:

借口。

17.凄然: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18.适值:

正好遇上。

19.杳无消息:

远得不见踪影。

20.深恶痛疾:

最厌恶最痛恨。

21.视野:

视力所及的范围。

22.妙手偶得: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23.锤炼:

反复推敲加以提炼。

24.主宰:

支配。

25.坦荡如砥:

平坦得像磨刀石。

26.潜滋暗长:

暗暗地生长。

滋,生长。

27.恹恹:

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28.旁逸斜出:

逸,逃。

29.参天:

耸入高空。

30.伟岸:

魁伟,高大。

31.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32.秀颀:

高。

33.姹紫嫣红:

形容颜色好看。

姹。

嫣,娇艳。

34.矍铄:

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

35.煦暖:

温暖。

36.天籁:

自然界的声音。

37.戛然而止:

声音突然中断。

38.格局:

布置的格式。

39.大抵:

大概。

40.阔绰:

阔气。

41.羼:

混合,掺杂。

42.声气:

态度。

43.污人清白:

毁坏人家的名誉。

44.绽出:

突露。

45.君子固穷:

君子能够安于贫困。

固,安守。

46.营生:

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47.间或:

偶然有时候。

48.打折:

打断。

49.田塍:

田埂。

50.恻隐:

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51.豁免:

免除。

52.折衷是非:

判定谁是谁非。

53.和面:

huo54.踉踉跄跄: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55.哑然:

一声不响。

56.声色俱厉:

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1)断壁残垣:

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2)如坐针毡:

形容坐立不安,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

(3)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不真切。

(1)束手无策:

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

(3)吹毛求疵:

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4)海市蜃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

引颈受戮:

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2)周道如砥:

这里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1.艾青(1910—1996)(第l课《诗两首》)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刚出生就因“克父母”被送到一个贫苦农妇家寄养。

l928年考入杭州西湖艺术专科绘画系,l929年赴法留学。

l932年回国,参加“左联”活动,7月入狱。

l933年第一次用艾青为笔名写了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诗集有《欢呼集》《春天》《艾青诗选》;诗论集《诗论》《新文艺论集》。

  2.余光中(第1课《诗两首》)

  1928年生,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以诗与散文驰名文坛,文学评论及翻译亦卓有成就,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天狼星》《白云苦水》《隔水观音》等。

  3.舒婷(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原名龚佩瑜,女诗人,代表作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和《双桅船》等。

  4.莱蒙托夫(1814—1841)(第4课《外国诗两首》)

  19世纪上半叶俄国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家,出身贵族。

l937年为抗议沙皇政府谋害普希金而创作政治抒情诗《诗人之死》,从而遭沙皇迫害,流放到高加索。

l840年再次放逐,次年在决斗中被杀害。

代表作《当代英雄》塑造了孤傲的“多余人”典型毕巧林,揭示了沙皇专制社会腐朽的本质,他是普希金现实传统的继承者。

  5.契诃夫(1860—1904)(第7课《变色龙》)

  19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一生创作七八百篇短篇及一些中篇和剧本。

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政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

  6.杰克·伦敦(1876—1916)(第8课《热爱生命》)

  美国小说家,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马丁·伊登》,还有短篇小说《墨西哥人》《在甲板天篷下面》等。

  

7.冰心(第9课《谈生命》)

  见七年级上第24课。

  8.莎士比亚(第13课《威尼斯商人》)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

他一生写了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6个剧本。

其中著名剧作有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历史剧《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其戏剧反映了l6世纪和17世纪初期英国资产阶级封建斗争的过程,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彩优美,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深远。

  9.孟子(前372~前289)(第18课《孟子》两章)

  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以“孔孟”并称,政治上主张“法先王”,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对后世影响很大。

    10.《墨子》(第17课《公输》)    

    本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现存53篇。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等,文字通俗朴实,明快流畅;论述中善于取譬,由远而近,逻辑性强·对后世论辩文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11.庄子(约前369。

前286)(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诗词默写

 

(一)《从军行》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写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句子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从军行》中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写战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的句子: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3、从人的视觉、听觉出发,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的句子是。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二)《月下独酌》

1、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两句写出李白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和苦闷。

3、李白《月下独酌》中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则以神来之笔写出了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4、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已的句子是: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三)《羌村(其三)》

1、《羌村(其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但父老乡亲的深情仍可从“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句中体现出来。

2、《羌村三首》全诗只有一句写景: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3、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莫辞酒味薄,              ,兵戈既未息,                 。

”请为父老歌,              。

                 ,四座泪纵横。

(四)《登楼》

1、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2、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的诗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呤

3、《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呤

(五)《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

/揭示了风看似微弱实际无坚不摧的力量。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回首千年前的国土西部,有古人曾经留下其‘石大如斗’、‘戍客望边’、‘大漠穷秋’、‘平沙莽莽’的诗言词句。

”这里的“石大如斗”出自本诗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平沙莽莽”出自本诗的“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六)《望月有感》

1、《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2、《望月有感》中写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自伤孤寂的比喻句为“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篷

3、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卜算子》.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

2、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之句,“眉眼盈盈处”,

(八)《别云间》

1、《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三年羁旅

客,今日又南冠.

2、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表达深沉的亡国之痛的两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3、写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表达对故乡无限依恋的两句是_已知

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4、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坚决抗清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表达满腔怒火和死后仍念念不忘收复山河的爱国精神或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冲天豪情的诗句两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九)《雁门太守行》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

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9、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1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

映照助威。

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1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14、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点文章复习

1诗两首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5孔乙己

1.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

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

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

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

“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

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

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精彩研读

1、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与分析

(1)掌拒:

“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

’”四次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经营者,为赚取利润不择手段。

自私冷漠贪婪

(2)短衣帮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两次出现“众人都哄笑起来:

店内外充满快乐的空气。

”“谁晓得,许是死了。

靠出卖劳力维持生计。

没文化、愚昧、麻木、缺乏同情心

(3)小伙计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

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年幼单纯,不谙世事,受大人影响,为生计也变得冷漠无同情心

(4)丁举人

“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在打折了腿。

爬上去的“读书人”有权、有势、有钱。

凶狠、残忍、仗势欺人

2、文章通过对鲁镇酒店和次要人物的描写,你觉得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孔乙己生活在一个充满黑暗、腐朽、麻木、冷漠、虚伪、势力的封建社会环境中。

3、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思想原因:

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社会原因:

是吃人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

研读探讨,理解文意

1.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也即“序幕”部分,思考:

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

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

他们为什么而笑?

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

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

请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孔乙己到酒店不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麻醉灵魂深处的隐痛,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帮”这个社会群体中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他要在这里寻求人们对他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和认可,以抚慰他那因没考中秀才而产生的悲哀;

②“不拖欠酒钱”是为了表现他想在酒店这个小社会里寻求人们对他品行的认可;

③“教小伙计认字”是要求得到人们对他学识的认可;

④孔乙己在别的酒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