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992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docx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

2004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角色(jiǎo)谙熟(ān)悲天悯人(mǐn)暴戾恣睢(suī)

B.鏖战(áo)扩展(kàng)情不自禁(jīn)针砭时弊(biān)

C.执拗(niù)关卡(qiǎ)鸢飞鱼跃(yì)亘古未有(gèn)

D.背负(bēi)摈弃(bìn)孑然一身(jié)绰绰有余(ch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出入不敷出浮浅认识肤浅

B.沿袭沿木求鱼恬静恬不知耻

C.涣散焕然冰释叠翠高潮迭起

D.截流开源截流启示征文启事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

《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魔法

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B.人们为什么偏爱竹?

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

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C.钟南山在讨论中指出:

“政协工作报告第6页提到去年抗击非典的顽强斗争,我个人

认为,‘非典’这两个字是用得不正确、不科学的。

D.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

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

郁郁葱葱的

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释怀。

B.随着社会审美力的不断提高,现代青年都希望自己拥有魅力,魅力几乎是每个年轻

人的梦想,但魅力却并不衷情于所有的年轻人。

C.曾破微书世界纪录的周新生,新年伊始,又萌发了书写《澳门基本法》微书的念头,

近日正在紧张地筹划和润笔,希望再创佳绩。

D.当前滞留在广州市的流浪乞讨儿童有50多人,年龄从几个月到12岁不等,并以8

至10岁的儿童居多。

其行乞点在主要的交通路段。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

直被人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收藏。

B.张晓东实在看不惯贾辉那既不学无术又好为人师的样子,便说:

“行了,对于这方面

的知识我自认要比你半瓶醋强得多。

C.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

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D.大部分的欠款必须由上市公司以计坏帐的方式来支付,而大股东已是泥菩萨过河,

最终遭受损失的仍然是广大中小股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要形成一个良

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

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

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

能活至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12分)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

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

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年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

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

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

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

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

口服。

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五石散”。

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

“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

”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

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

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

李旭解释说:

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

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

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意识到。

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8.对文中的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

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B.“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

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C.“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

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D.“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

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9.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

B.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起码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

饮茶的习惯。

C.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

能相提并论。

D.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

自的文化背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迁任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

不取钱者,则①水还之,其它事率多如此。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

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人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②水而已。

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支鹅为别。

彬戏曰:

“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

”。

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

注释:

①:

提②糗:

干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盛夏远患水温B.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C.远性耿介,无私曲D.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何远“清公”的一组是()

①不取钱者,则水还之②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

③好开途巷,修葺墙屋④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⑤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⑥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职后顺应时势改变倜傥洒脱的本性,他杜绝交游,厉行节俭,服饰用品简朴

破旧,身居水族水乡,每顿饭也仅吃数片干鱼而已。

B.何远坚持清廉的节操:

出钱买百姓的井水,从简接待太守王彬,俸禄分毫不收。

先后出任数郡太守,从不为物欲而改变廉洁之心。

C.何远上任以来,从废除繁多的祭祀活动、处治盗贼到为民开辟街巷、修治集市等,

都能恪尽职守,从而净化了民风,并受到皇上的赏识。

D.何远为人耿直,对豪强富户嫉恨如仇,对贫民百姓视为子弟;与人交往,既不盛气

凌人,也不低声下气,因而受到豪强及庸俗之士的嫉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书曰:

前史有循吏,何哉?

世使然也。

汉武役繁奸起,循平不能,故有苛酷诛戮以

胜之。

梁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身服浣濯之衣,御府

无文饰,宫掖无珠玑锦绣。

每选长吏,务简廉平。

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盖

良吏也。

若夫酷吏,于梁无取焉。

《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②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

(2)何远本是“倜傥轻侠”之士,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成为良吏?

请用现代汉语列点回答。

(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杳杳寒山道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字运用是本诗的特点。

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

赏析这两句诗中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2)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起视四境,。

(苏洵《六国论》)

(3),。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

明《归园田居》)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8分)

父子之间的怯意

韩羽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

“唱一个我听听。

”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

“瞎胡唱,别唱了。

”我说:

“你唱一个。

”他唱起来:

“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

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

“过来,喝!

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

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

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

“走,看庙去。

”母亲说:

“今儿不拉土了?

”父亲说:

“回来再说。

”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

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

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

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

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

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

“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

”又用手摸着墙说:

“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

”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

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孤形线条引起的错觉。

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房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

“像是烧焦了一样。

”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

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

“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

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

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

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

“快到了,你走吧。

”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

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

我说:

“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

”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

“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

如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变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

“扔了!

你也不嫌脏。

”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

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

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18.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

请列点回答(每点用序号标明)。

(6分)

 

19.请概述“父亲”对“我”产生怯意的原因。

(4分)

 

20.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在作品中的作用。

(4分)

 

21.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几个生活片段的连缀,但却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父

子之间微妙的心理变化和父子之间的怯意。

B.作品中不乏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父亲逼我喝茶”一节,仅寥寥数语,就把一个

既慈爱又威严的父亲形象凸现在读者眼前。

C.作品通过“看庙”时“父亲惊奇”“我也惊奇”,父亲“长叹”“我也惊叹”的描写,

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怯意”。

D.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色。

譬如,“背粪筐”这一细节,真实而自然

地表现了父亲勤劳俭朴的传统农民本色。

E.文中倒数第三段有一处情景交融的描写,它着力渲染了一种清幽宁静的环境气氛,

从而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的情怀。

六、(12分)

22.先剔除一个与段意关系不够密切的句子,再把剩余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

填序号)。

(3分)

①特别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果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不加制约,就会使

一些意志薄弱者滥用手中的权力。

②只有强化对权力的制约,才能防止权力腐败,保证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

③权力制约,就是权力所有者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

制与约束。

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对其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

情况进行监督。

⑤由于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具有强制性和不对等性,当其不受限

制地被运用时,必然出现无限扩张的异化倾向。

⑥制约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种有规则的、透明的、双向

的约束方式。

23.阅读材料,请用一个单句,为“厄尔尼诺”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3分)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的音译,原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

这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秘

鲁渔民对每年年终海水水温季节性上升现象的称呼。

由于这个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往往

在圣诞节前后,才得到了这个名称。

但是目前科学家们则是仅仅把那些升温剧烈的年份

才称为厄尔尼诺。

因为只有海水升温剧烈才会造成巨大的生态变化,并在全世界造成一

系列的灾难。

24.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生动而不失愿意。

(6分)

提示语:

(公园草坪)严禁入内

改写为:

你珍惜我的生命,我绿化您的视野。

(1)提示语:

(公共场所)节约用水

(2)提示语:

(学校食堂)不得插队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象棋,三十二枚棋子,每一枚都有自己的位置。

车、马、炮纵横驰骋,杀伤力

强;兵卒相对是弱子,它步步为营,一般情况下,其杀伤力大不如车、马、炮,所以有

“弃卒保车”之着。

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兵卒同样能发挥出色的作用,甚至能斩将夺

帅,决定棋局的胜负。

人生如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在心态上、行动上对“兵卒究竟重要不重要”

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请你以“兵卒是否重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

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2004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1.D(3分)A角色(jué);B扩展(kuò);C鸢飞鱼跃(yuān)。

2.A(3分)B缘木求鱼;C涣然冰释;D开源节流。

3.C(3分)A冒号所提示的范围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删去冒号。

B句内括号注释要紧靠被注释的内容,把前括号前面的逗号移到后括号的后面。

D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排列应同等一致,“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D(3分)A“释怀”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应改为“忘怀”。

B“衷情”指内心的情感,属名词,应改为动词“钟情”。

C“润笔”指给做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5.C(3分)“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6.B(3分)A缺主语,删去“在”与“里”。

C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

D搭配不当,删去“的寿命”。

7.A(3分)“丝绸之路”的名称由西方人提出,并非更名的原因;更名的原因是命名者只站在西方的角度,不能准确反映“丝绸之路”的实际情况。

8.A(3分)“这个问题”是指“一条路的货物流向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深化”是指“丝绸之路”命名的深层原因——文化内涵,或文化背景。

B划线句中没有“命名问题”和“‘玉石之路’的命名”的意思。

C划线句中没有“‘玉石之路’的命名”的意思。

D划线句中没有“命名问题”的意思。

9.D(3分)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解释的差异,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10.C(3分)“所运送的货物不同”与“知名度不能相提并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推论关系。

A历史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的玉器,以及“玉石古道”的运行,说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用玉、赏玉的习惯。

B“茶马古道”的存在和运行,说明西藏人民需要茶叶。

D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也就影响了各自的命名立场和角度。

11.C(3分)耿介:

正直,古今意义相同。

A水温:

古义,水热;今义,水的温度。

B著名:

古义,显露功名;今义,一般指闻名,有名。

D造诣:

古义,走访,往访;今义,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水准。

12.D(3分)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A所:

助词,与“为”组成固定格式表被动/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

B之:

代词,这样的情况/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焉:

语气词,用于句末,一般不译/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13.B(3分)②③⑤都不是表现何远清廉公正的品格的。

②反映何远尽职守。

③何远为百姓做实事。

⑤表现何远待人不卑不亢的态度。

14.C(3分)“净化民风”,文中无此信息。

附参考译文:

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郯县人。

调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欢行侠仗义,一直到这时才改变原来的志节行为,恪尽职守。

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

武昌当地习俗是饮用长江水,盛夏时节,何远怕江水热,经常用钱买百姓井中的凉水。

如有人不收钱,就提着水还给他。

其他事情也多是如此。

他的车辆和服饰十分简陋破旧,所用的器物没有铜制或上漆的。

江南盛产水产品,十分便宜,但何远每顿饭,只不过吃数片干鱼罢了。

后来任武康县令,他更加坚持清廉的节操。

他去除繁多的祭祀活动,尽忠职守,很受百姓的称赞。

太守王彬巡察所属各县,其他县都设宴款待。

到武康后,何远只为王彬准备了干粮、饮水而已。

王彬离去时,何远送他到县境。

送上一斗酒、一只鹅作为离别赠礼。

王彬与何远开玩笑说:

“你的礼物超过东晋时的陆纳,恐怕会被古人讥笑吧!

”高祖听说何远有才干,便提升他为宣城太守。

从县令提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这种情况是近代从未有过的。

宣城郡过去曾受盗匪的抢掠,何远到任后尽心治理,又使名声远播。

过了一年,何远调任始兴内史。

当时泉陵侯萧湫朗出任桂州刺史,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

何远在任时,喜欢开辟街巷,修整房屋。

小至百姓住宅、交易集市,大至城池、马厩、仓库等,他都像经营自己的家业那样来加以修治。

他应得的俸禄,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穷困的百姓,把那些钱作为税款赠送给他们,并且长期坚持这样做。

何远在任时,对豪强富户嫉恨如仇,对贫民百姓视为子弟,因此豪强对他特别害怕。

何远为人耿直,不徇私情,身居人世间,却谢绝别人的拜谒,自己也不拜访别人,写信给别人时,无论(对方)地位的高低,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

与人交往时,从不因对方的面色而低声下气,因此多受到庸俗之士的嫉妒恨。

他的清廉公正,确实是天下第一。

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

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

到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他轻财好义,周济别人的窘急,说话从不虚妄,这些都是出于他的天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08分)

四、(18分)

15.[翻译理理解](8分)

(1)翻译(6分)

①用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