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576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高支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

2.脚手架选型:

1

3.脚手架搭设与拆除2

3.1搭设流程2

3.2搭设要点2

3.3脚手架拆除要点3

4.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3

4.1.材料技术要求3

4.2.参数信息:

(9m平台悬挑)4

4.3.大横杆的计算:

5

4.4.小横杆的计算:

6

4.5.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7

4.6.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

8

4.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8

4.8.三角形钢管悬挑支撑计算:

9

4.9.三角悬挑的杆件和节点设计11

4.10.纵、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13

4.11.搭接立杆构造要求13

5.脚手架的验收与使用14

5.1脚手架的验收标准规定14

5.2脚手架的使用规定14

6.职业健康、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措施15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结构部分和图纸会审答复

2、《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深圳建工业集团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平台I标工程9m平台面布置图的施工组织设计

脚手架选型:

(一)建筑地点:

前2海联检站南侧,平南铁路深圳西站西侧

(二)建筑性质:

高层住宅楼

(三)建筑层数、高度、用途:

8栋29层高层点式住宅,屋面高度97.8米,8栋35层高层点式住宅,屋面高度114.6米;6栋22~28层高层板式住宅,屋面最高高度95.0米;4栋10层高层板式连接体住宅,屋面高度41.8米,建筑单体通过9.0、15.0米平台板连成整体,并设抗震缝分开;9.0米平台板下为地铁车辆段,9.0米平台板上为商业,15.0米平台种植绿化。

本标段主要为平台施工工程。

(四)结构体系:

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结构

(五)基础形式:

钻(冲)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基础。

由于楼层均不高,外脚手架采用悬挑式双排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焊接钢管,最大搭设高度约8米。

本工程的悬挑脚手架拟采用以下参数进行搭设,立杆横距为800mm,立杆纵距为1800mm,(此立杆纵距根据高支模内脚手架的立杆纵距调整,但不大于1800mm),横杆步距为1500mm,脚手架内立杆距建筑物梁外皮500mm,短横杆端部与其间距不大于200mm。

操作层处脚手板满铺,紧贴脚手架外立杆内侧设防护栏杆两道(高度分别为1.2m和0.6m)和挡脚板一道,挡脚板高200mm。

栏杆内侧立挂密目式阻燃安全网,网的下口与建筑物挂搭封严(即形成兜网)。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3.1搭设流程

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连接扣件→→三角撑杆→安全网→防护栏杆→作业层跳板

3.2搭设要点

3.2.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进行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能超过立杆连接扣件以上两步。

3.2.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3.2.3立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始搭设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或拉撑,直至搭设扣件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2、当搭至与立杆连接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搭接该连接点;

3.2.4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3.2.5扣件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2.6栏杆、挡脚板、脚手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护栏高度应为1.2m;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4、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梁边120~150mm;

5、在拐角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3.3脚手架拆除要点

3.3.1拆除前要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3.2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3.3所有与9m平台底部钢管连接部位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9m平台低部连接钢管拆除,再拆脚手架,各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如果分步拆除时,高差必须大于2步,要增设连接部位加固;

3.3.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必须按敞开式脚手架搭设要求设置与9m平台钢管连接件和横向加固;

3.3.5松开扣件的平杆件应随时撤下,不得松挂在架上;

3.3.6拆除长杆件时应两人协同作业,避免单人作业的闪失事故;

3.3.7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3.3.8运至地面的构配件要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防止锈蚀。

现场长时间用不上的构件要及时退场。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

4.1.材料技术要求

4.5.3钢管

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材为Q235A钢,其材料性能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应规定。

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纹、分层、压痕、滑道和硬弯缺陷,面层有防锈层,无严重锈蚀现象,两端面平整,严禁打孔。

为了便于操作和运输,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5m,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为1.8~2.2m,每根钢管的大长度不得超过6.5m。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示意图

检查工具

1

钢管外径、壁厚的偏差⊿

外径48.0mm

壁厚3.5mm

-0.50

-0.50

游标卡尺

2

钢管两端端面切斜的偏差⊿

1.70

塞尺

3

钢管内外表面锈蚀的的深度

⊿=⊿1+⊿2

≤0.50

游标卡尺

4

钢管弯曲的偏差⊿

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

l≤1.5m

≤5

钢板尺

b、立杆钢管弯曲

3m<l≤4m

4m<l≤6.5m

≤12

≤20

c、栏杆、支撑体系的钢管弯曲

l≤6.5m

≤30

4.5.3扣件

扣件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得有疏松、砂眼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螺栓不得滑丝,整个扣件应有防锈处理,表面干净。

4.5.3脚手板

本工程所用脚手板为钢筋网片脚手板,宽度不小于1000mm;板两端用直径4mm的镀锌钢丝绑扎两道,。

4.2.参数信息:

(9m平台悬挑)

4.5.3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8m;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8m,立杆的横距为0.8m;

内排架按照为9m平台及16m高支模间距搭设,与满堂平台架相互搭接,距离为900m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三角形钢管支撑点竖向距离为3.00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4.5.3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kN/m2):

3.000;脚手架用途:

结构脚手架;

4.5.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广东深圳市,查荷载规范基本风压为0.750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74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214;

计算中不考虑风荷载作用,采用构造措施来进行控制;

4.5.3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2):

0.1495;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

0.14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

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

1层;

脚手板类别:

钢筋网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木脚手板挡板;

4.3.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4.3.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5×0.8/(2+1)=0.093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8/(2+1)=0.533kN/m;

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8+1.2×0.093=0.158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533=0.747kN/m;

图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4.3.2.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1max=0.08q1l2+0.10q2l2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158×1.82+0.10×0.747×1.82=0.283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2max=-0.10q1l2-0.117q2l2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158×1.82-0.117×0.747×1.82=-0.334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83×106,0.334×106)/5080=65.748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65.748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4.3.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νmax=(0.677q1l4+0.990q2l4)/100EI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8+0.093=0.13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0.533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ν=0.677×0.132×18004/(100×2.06×105×121900)+0.990×0.533×18004/(100×2.06×105×121900)=2.58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2.58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80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

4.4.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4.5.3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8=0.069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5×0.8×1.8/(2+1)=0.168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8×1.8/(2+1)=0.960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69+0.168)+1.4×0.96=1.629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4.5.3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M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