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658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docx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

化工企业工厂现场处置方案

3.1现场处置应急工作职责

3.1.1现场应急组织形式与人员

事故现场班长接警后,立即成立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小组并担任指挥,指挥现场处置,班长不在时,由副班长负责成立现场处置小组,并担任组长,履行组长职责。

车间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由车间负责人担任指挥,组织现场处置。

3.1.2现场应急职责

3.1.2.1事故第一发现者职责

(1)以喊话、对讲机、报警器等形式发出预警信息通知其他人员。

(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3)实施Ⅵ级响应,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利用身边应急器材进行处置。

3.1.2.2指挥职责

(1)提示参与处置人员穿戴好相应防护用品。

(2)立即向车间主任报告。

(3)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和实际情况指挥现场处置。

3.1.2.3其他救援人员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2)服从正确指挥。

(3)利用现场应急器材完成现场处置。

3.1.3应急处置

3.1.3.1事故初步判定要点

可燃或有毒气体报警仪发出声光报警,听到异常声响或嗅到明显刺激性气味,现场感到眼睛或上呼吸道有明显刺激,可初步判定有事故发生,可穿戴好防护用品前去核实。

通过监控或者直接看到物料漏出、人员倒地、火光、听到巨大声响、感到明显震动、玻璃破碎,可判定发生事故。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变形,从安全阀或泄压阀处发出刺耳声响,表明即将发生爆炸。

3.1.3.2报警和应急措施启动及应急救护人员引导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根据现场情况适时实施事故响应,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在穿戴好防护用品后,利用现场应急救援器材做应急处置,同时(如有伤员,应首先抢救伤员脱离事故发生区域),用喊话的方式向现场其他人员发布预警。

事故现场班长接警后,立即成立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小组并担任指挥,指挥现场处置,班长不在时,由副班长负责成立现场处置小组,并担任组长,履行组长职责。

班长安排职工以最快捷的方式(打电话或当面报告)向车间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用对讲机或报警器向其他车间示警3分钟,报警完毕后,穿戴好防护用品到现场增援,其他人员在班长指挥下穿戴好防护用品后,到现场增援。

车间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由车间负责人担任指挥,组织现场处置。

如有人员受伤时拨打电话“120”向银川市医疗急救中心报警,发生火灾时拨打电话“119”向银川市消防指挥中心报警。

如事故严重危及员工人身安全时,员工应向门口、上风或侧风向撤离。

车间负责人接警后,立即拨打电话0951-807aaaa,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应急办,并视事故具体情况请求启动公司专项或综合应急预案,然后到现场增援。

(如总指挥在公司时,车间负责人应直接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可直接或授权发布预警)。

应急办接到报告后,根据情况判断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或请求总经理实施启动综合应急预案,由应急办向其他部门车间或周围单位发布预警。

公司内部报告与通知内容为:

(1)事故发生时间。

(2)事故发生所在车间、岗位名称、具体地点。

(3)引发事故的物质或初步原因。

(4)事故种类、大小。

(5)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

各级人员报告时应沉着冷静、简明扼要、口齿清楚,如电话报告就让对方先挂电话。

拨打“120”或职业病防治院报警内容:

(1)公司名称。

(2)伤员人数及所受伤害种类、症状。

(3)公司具体地点。

(4)告知派人接应及接应地点。

(5)报警人姓名、电话。

拨打“119)报警内容:

(1)公司名称、起火或泄漏部位。

(2)起火或泄漏物资、物料名称,事态形势。

(3)是否有人被困。

(4)公司具体地点。

(5)告知派人接应及接应地点。

报警人姓名、电话。

3.1.3.3扩大应急

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如发生多种类型事故或事态进一步扩大),应及时按照相应权限扩大应急,启动相应预案应对

扩大应急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事故等级进行判断,实施相应级别的响应,启动相应的预案。

Ⅵ级响应扩大到Ⅲ级响应由应急办作出决定,并电话通知相关部门,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如下:

现场人员实施Ⅵ级响应、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随着事态发展,发生了造成3人(含3人)以下轻伤,或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需要2个以上部门响应的。

 

3.2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2.1事故风险分析

3.2.1.1事故类型

本厂中小型机械设备较多,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事故类型有机械设备高温烫伤、腿脚压伤、手部进入机械内部扎伤等。

3.2.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机械设备存在于各车间工序,因操作不当或机械本身不安全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3.2.1.3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3.2.1.3.1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

机械事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夏天的发生频率高于其他季节,原因是因为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精神疲惫,不易集中,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因温度高劳保也可能穿戴不齐,事故容易发生。

3.2.1.3.2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机械伤害容易引起人员皮肤创伤、骨折等。

影响范围:

发生机械创伤事故现场

3.2.1.3.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无明显征兆,但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违章操作和思想不集中有关,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有较大的情绪波动,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2.2应急工作职责

3.2.2.1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各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1人,各岗位操作工各1人。

3.2.2.2应急分工和职责

(1)在一般应急状态下,由班长负责报告机械伤害事故情况。

(2)事故较大时,由应急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负责统一指挥和处置。

3.2.3应急处置

3.2.3.1应急处置程序

3.2.3.1.1信息报告

(1)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为信息报告中心,当班调度员为信息接收与通报责任人。

(2)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24小时值守电话:

807aaaa、603、604

(3)报告程序:

a.事故发生时,由所在岗位(或相邻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所在车间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报告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或部位)、可能的危险程度及人员伤害情况等。

b.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接警后,根据事故危险程度,立即向相关岗位发出预警警报,同时向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报告(夜间和休息日优先报告厂值班人员)。

c.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由通讯队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做好接警、发出预警和上报等详细记录。

3.2.3.1.2事故响应

(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可能的险情紧急程度及发展态势,立即起动相应预警和应急响应;

(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由总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夜间和休息日由调度员代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查明事故状态,并根据事故性质实时起动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态势立即疏散和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和周边人员。

(4)当事严重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市应急办等上级部门进行报告。

3.2.3.2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发现者应立即关闭设备。

并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的上报,讲清人员受伤情况、所在位置等。

(2)应急救援小组赶到现场后,第一时间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全关闭,并视伤者情况进行救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3)由专业救援人员或医疗人员将伤者抬到安全区域。

(4)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消毒、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防止伤情恶化。

如有断肢情况发生,及时用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者胶皮袋内,袋口扎进,在袋口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5)遇到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6)一般伤口较小,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止血药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7)加压包扎止血,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8)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3.2.4注意事项

(1)非抢险处置人员禁止进入事故警戒区。

(2)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要对伤者进行人工呼吸。

(3)抢救伤员的同时,救护人员注意自身安全。

3.3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3.1事故风险分析

3.3.1.1事故类型

本厂在日常生产、检修作业中,机械设备或检修工具的不慎使用,都可能对人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3.3.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各车间工序,因员工操作不当或机械本身不安全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1)使用电动工具进行切割作业时,部件飞出造成打击伤害。

(2)手锤、大锤等工具打击伤害。

(3)高处落物引起的打击伤害,包括水塔、烟囱、高层建筑等冬季结冰后形成的冰挂等坠物,仓库货架坠物、各车间操作平台坠物等。

(4)电动、气动、液动阀门等机械控制部门在阀门开关时造成的打击伤害。

(5)旋转设备维修后试运转时转动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

可能发生的区域

(1)生产厂房内各吊装口。

(2)各种转动设备的联轴器附近及转子的裸露部门。

(3)物资库房。

(4)高层建筑物内。

(5)各种电动、气动、液动阀门。

(6)同一工作面的上下交叉作业区域。

3.3.1.3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3.3.1.3.1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3.3.1.3.2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分为物体打击伤害和物体打击死亡

影响范围:

发生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现场

3.3.1.3.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无明显征兆,但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违章操作和思想不集中有关,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有较大的情绪波动,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1)设备零部件吊装作业时,没有设置警示隔离标识,多人指挥,设备捆绑不牢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亡事故。

(2)角磨机、切割机等电动工具装夹不牢,操作人员野蛮操作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亡事故。

(3)手锤、大锤等锤头松动,操作人员带手套操作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亡事故。

(4)高层建筑冬季冰挂松动,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

(5)转动设备发生缺陷,检修人员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

3.3.2应急工作职责

3.3.2.1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各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1人,各岗位操作工各1人。

2.2应急分工和职责

2.2.1在一般应急状态下,由班长负责报告物体打击伤亡事故情况。

2.2.2事故较大时,由应急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负责统一指挥和处置。

3.3.3应急处置

3.3.3.1应急处置程序

3.3.3.1.1信息报告

(1)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为信息报告中心,当班调度员为信息接收与通报责任人。

(2)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24小时值守电话:

807aaaa、603、604

(3)报告程序:

a.事故发生时,由所在岗位(或相邻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所在车间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报告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或部位)、可能的危险程度及人员伤害情况等。

b.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接警后,根据事故危险程度,立即向相关岗位发出预警警报,同时向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报告(夜间和休息日优先报告厂值班人员)。

c.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由通讯队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做好接警、发出预警和上报等详细记录。

3.3.3.1.2事故响应

(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可能的险情紧急程度及发展态势,立即起动相应预警和应急响应;

(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由总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夜间和休息日由调度员代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查明事故状态,并根据事故性质实时起动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态势立即疏散和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和周边人员。

(4)当事严重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市应急办等上级部门进行报告。

3.3.3.2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的上报,讲清人员受伤情况、所在位置等。

(2)应急救援小组赶到现场后,第一时间检查伤者情况,进行救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3)由专业救援人员或医疗人员将伤者抬到安全区域。

(4)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消毒、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防止伤情恶化。

如有断肢情况发生,及时用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者胶皮袋内,袋口扎进,在袋口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5)遇到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6)一般伤口较小,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止血药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7)加压包扎止血,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8)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3.3.4注意事项

(1)非抢险处置人员禁止进入事故警戒区。

(2)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要对伤者进行人工呼吸。

(3)抢救伤员的同时,救护人员注意自身安全

3.4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4.1事故风险分析

3.4.1.1事故类型

本厂主要包括脚手架高空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土建工程、粉刷工程、管廊维修工程等多项高处作业,在高处作业时作业平台缺少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缺损,下方未架设安全防护网,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绳或违章作业,都有可能引发高处坠落事故。

3.4.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1)设备吊装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等。

(2)楼层临边处、阳台临边处、通道临边处、工作平台临边处等。

(3)管廊

(4)使用脚手架、梯子等工具实施高处作业的岗位或临时操作。

3.4.1.3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4.4.1.3.1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

无固定时间。

3.4.1.3.2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

影响范围: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现场

3.4.1.3.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无明显征兆。

3.4.2应急工作职责

高处作业大多为临时性作业,几乎涉及全厂个个岗位。

3.4.2.1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各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1人,各岗位操作工各1人。

3.4.2.2应急分工和职责

(1)在一般应急状态下,由班长负责报告坠落事故情况。

(2)事故较大时,由应急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负责统一指挥和处置。

3.4.3应急处置

3.4.3.1应急处置程序

3.4.3.1.1信息报告

(1)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为信息报告中心,当班调度员为信息接收与通报责任人。

(2)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24小时值守电话:

807aaaa、603、604

(3)报告程序:

a.事故发生时,由所在岗位(或相邻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所在车间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报告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或部位)、可能的危险程度及人员伤害情况等。

b.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接警后,根据事故危险程度,立即向相关岗位发出预警警报,同时向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报告(夜间和休息日优先报告厂值班人员)。

c.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由通讯队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做好接警、发出预警和上报等详细记录。

3.4.3.1.2事故响应

(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可能的险情紧急程度及发展态势,立即起动相应预警和应急响应;

(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由总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夜间和休息日由调度员代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查明事故状态,并根据事故性质实时起动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态势立即疏散和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和周边人员。

(4)当事严重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市应急办等上级部门进行报告。

3.4.3.2应急处置措施

(1)当事故发生后,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将受伤人员移动到安全处,并拨打医疗急救电话。

(2)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3)如果受伤人员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均未停止,应让昏迷者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保证呼吸道畅通,以防舌根下坠或者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阻塞。

(4)如受害者心跳停止,应先进行胸外按压。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血管。

(6)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通畅,面部转向一侧,保证呼吸道畅通,以防舌根下坠或者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阻塞。

(7)一般伤口较小,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止血药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8)加压包扎止血,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9)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

3.4.4注意事项

(1)非抢险处置人员禁止进入事故警戒区。

3.5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5.1事故风险分析

3.5.1.1事故类型

电气设备触电事故是企业常见事故,也是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

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可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电气设备、线路长时间使用,绝缘层破损、老化、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或不接地,临时用电乱接乱拉,管理不善、超负荷运行、野蛮施工、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时没有落实安全措施,未及时保养和检查等都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5.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办公楼、宿舍等区域

3.5.1.3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3.5.1.3.1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

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最为集中。

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加之天气炎热,电扇或临时用电线路增多,且人员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护具。

3.5.1.3.2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和内部组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击伤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发生不有自主的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损,直至停止呼吸,心脏活动停顿而死亡。

触电伤害的主要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

(1)电击的主要特征有:

a.伤害人体内部;

b.低压触电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明显的痕迹,但高压触电会产生极大的热效应,导致皮肤烧伤,严重者会被烧黑;

c.致命电流较小

(2)电伤的主要特征有:

a.电烧伤,是电流热效应造成的伤害;

b.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气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紧张的伤害。

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c.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永久斑痕。

瘢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d.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中去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e.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影响范围:

所发生火灾车间、办公楼或生活楼。

3.5.1.3.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绝缘层破损、老化,超负荷运行;

(2)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出现漏电现象;

(3)电器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或不接地;

3.5.2应急工作职责

电气设备主要分布于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办公楼、生活区。

3.5.2.1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1)高压配电室:

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1人,操作工1人。

(2)低压配电室:

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1人,操作工1人。

(3)办公楼:

实行白班制,夜班由保安部门值守。

(4)生活区:

白天由保安部门值守。

3.5.2.2应急分工和职责

(1)现场人员发现人员触电情况,立即由班长负责向上报告事故发生地点、原因。

(2)保安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查,发现触电人员后报告事故发生地点、原因。

(3)接到报警后由应急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负责统一指挥和处置。

3.5.3应急处置

3.5.3.1应急处置程序

3.5.3.1.1信息报告

(1)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为信息报告中心,当班调度员为信息接收与通报责任人。

(2)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24小时值守电话:

807aaaa、603、604

(3)报告程序:

a.事故发生时,由所在岗位(或相邻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所在车间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报告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或部位)、可能的危险程度及人员伤害情况等。

b.安全生产管理中心下属中控室接警后,根据事故危险程度,立即向相关岗位发出预警警报,同时向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报告(夜间和休息日优先报告厂值班人员)。

c.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由通讯队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做好接警、发出预警和上报等详细记录。

3.5.3.1.2事故响应

(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可能的险情紧急程度及发展态势,立即起动相应预警和应急响应。

(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由总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夜间和休息日由调度员代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查明事故状态,并根据事故性质实时起人员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3)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态势立即疏散和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和周边人员。

3.5.3.2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急救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迅速急救。

3.5.3.2.1对低压触电事故,可选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2)如距离电源开关、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体,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救护人员也可用几层干燥的衣物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