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399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图片反映文物都(  )

A.具有佐证史实的作用B.呈现雕塑艺术的辉煌

C.再现统一王朝的气势D.见证社会经济的发展

2.小说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着重叙述了贾氏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抨击了传统礼教对人性的束缚,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展示了传统等级社会日趋没落的历史命运。

这部小说(  )

A.创作于宋元时期

B.是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C.是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小说

D.代表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这一言论的出现针对的是(  )

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B.英国取得协定关税权

C.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中国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4.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也提倡“剪辫易服”。

由此判断两者均希望通过剪发辫(  )

A.向西方学习B.推翻清王朝C.抵抗侵略者D.传播新思想

5.他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因领导五四运动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他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6.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7.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B.国共两党的协作

C.敌后战场的抗战D.民族危机的加剧

8.《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

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

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科学技术的发展B.社会生活的变化

C.通信技术的进步D.交通工具的革新

9.新中国成立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

这一情形的出现得益于(  )

A.《土地改革法》的推行B.土地私有制的废除

C.互助合作社的建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

10.对外开放的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此后,我国政府(  )

A.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1.中英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也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

据此可知回归后的香港(  )

A.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C.可以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D.必须断绝与英国一切关系

12.1964年10月19日,国际社东京电:

“…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B.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C.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技术D.适应了技术革命的挑战

13.如图为中世纪欧洲庄园平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封建领主拥有各自庄园的所有土地

B.庄园通常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生产

C.其生活用品基本全部需要市场购买

D.人们常说“庄园的空气使人自由”

14.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

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

这段话中的“这些人”应是(  )

A.古希腊的哲学家B.人文主义学者

C.启蒙思想家D.宗教神职人员

15.法国1791年制宪会议之后,国王路易十六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从“路易,承上帝之命,法兰西之王”,改称为“路易,承上帝及国家宪法之命法兰西人之王”。

这一变化所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三权分立B.民主法制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

16.这次改革是为了“提高地主阶级和新兴商人阶级”的地位,“建立并巩固地主和商人的民族国家”,是“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俄国历史上的这次改革(  )

A.促进了社会发展B.摆脱了民族危机

C.结束了沙皇专制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7.下列图片反映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这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B.战争的持久性和残酷性

C.战争改变了欧洲的格局D.战争以英法的投降结束

18.“由于货币紧缺,有些大商店只得以物物交换的方式来推销商品,如底特律市某商店,用三套童装和三双鞋子换农民的一头母猪,体育场也鼓励民众用衣服、电器等日用品来购买入场券。

”为改变这一状况,罗斯福首先(  )

A.整顿银行业B.实施以工代赈

C.规定最低工资D.抑制贫富分化

19.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欧共体东盟等少数区域集团组织。

今天,各种区域组织纷纷涌现,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有30多个,参加的国家有140多个。

区域集团的大量涌现反映(  )

A.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消除

B.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政治多极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日益凸显

20.“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这一理论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创立了完整力学理论体系

B.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强调“法治”,认为法令应该明文规定,大家遵守;主张君主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这些理论,后被秦始皇采用。

材料二:

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其核心在于强调君权神授,突出帝王的权力,鼓吹“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本源”,规定人民必须无条件服从和安分守命,显示出浓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它总结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对后世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有何相似之处。

(3)综上所述,谈谈上述法治思想和法律文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定意义上,“文学革命”并不是胡适的专利发明,从清末的梁启超、黄遵宪代人开始,已经有不少人受到欧洲文艺复兴的感召,留意语体变更与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然而,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却是第一个自觉、系统地考虑文学如何同时进行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改造,以实现普及化的问题的人。

随着运动的推进,1920年,国内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材料二:

在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

“振作少年精神,研究学说,发展社会事业。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说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和新知识。

青年学生所组建的进步团体和创办的新式刊物,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1)据材料一,概括促使“文学革命”兴起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对“文学革命”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综上所述,谈谈新文化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很多城市出现花园式住宅,绿地面积达50%.在农村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幅度增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区,农民普遍住上了楼房,安装了电话,配备了家用电脑,卫生设施也不断改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居民兴起“装修热”,表明“遮风避雨”的住房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材料三:

2007年,城镇居民人居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类未来居住的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4.(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的集中地,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

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南北双方在争夺原料、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二:

林肯出生于1809年,青年时代的他就痛恨奴隶制,曾愤然表示:

“我一定要把它彻底打垮!

“。

1858年6月,林肯发表了题为《家庭纠纷》的著名演说。

他说: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不期望联邦解体,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三:

宣言规定:

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美国南北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林肯对待黑人奴隶制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的内容与材料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我们能感受到林肯怎样的政治智慧。

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对比)

答案解析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图片反映文物都(  )

A.具有佐证史实的作用B.呈现雕塑艺术的辉煌

C.再现统一王朝的气势D.见证社会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史料。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文物都是史料,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

其中实物史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等;题干图片反映的文物都具有佐证史实的作用。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史料作用。

2.小说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着重叙述了贾氏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抨击了传统礼教对人性的束缚,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展示了传统等级社会日趋没落的历史命运。

这部小说(  )

A.创作于宋元时期

B.是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C.是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小说

D.代表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分析】本题以小说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着重叙述了贾氏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抨击了传统礼教对人性的束缚,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展示了传统等级社会日趋没落的历史命运为依托,考查《红楼梦》。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小说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着重叙述了贾氏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抨击了传统礼教对人性的束缚,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展示了传统等级社会日趋没落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是《红楼梦》。

《红楼梦》代表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这一言论的出现针对的是(  )

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B.英国取得协定关税权

C.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中国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解答】据题干“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这一言论的出现针对的是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也提倡“剪辫易服”。

由此判断两者均希望通过剪发辫(  )

A.向西方学习B.推翻清王朝C.抵抗侵略者D.传播新思想

【分析】本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近代的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主张剪辫蓄发是因为“当时人”破坏了传统,指的是清政府建立后对服饰的改变,破坏了汉族的传统,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是为了革除清政府的藩篱,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为了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故选:

B。

【直击中考】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比较认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5.他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因领导五四运动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他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分析】本题以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因领导五四运动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人物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1919年陈独秀在北京领导五四运动,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据“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北伐战争。

故选:

B。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7.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B.国共两党的协作

C.敌后战场的抗战D.民族危机的加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三幅图片分别与平型关大捷、地道战、百团大战有关。

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杭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敌后战场的抗战的相关史实。

8.《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

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

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科学技术的发展B.社会生活的变化

C.通信技术的进步D.交通工具的革新

【分析】本题以《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近代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故选:

B。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

9.新中国成立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

这一情形的出现得益于(  )

A.《土地改革法》的推行B.土地私有制的废除

C.互助合作社的建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

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

【解答】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仍属土地私有制,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根据材料文字“中农”“比例”“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减少到10%左右”可知,A项表述符合题意,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农村经济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0.对外开放的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此后,我国政府(  )

A.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发的重点。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解答】根据材料“《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

“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后我国政府开发开发的重点的是上海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发的重点,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

11.中英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也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

据此可知回归后的香港(  )

A.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C.可以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D.必须断绝与英国一切关系

【分析】本题以香港、澳门在回归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以后不能享有的政治权利。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按照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在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依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实行高度自治,但不得保留自己的军队,仅保留警察队伍。

题干描述说明回归后的香港可以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

12.1964年10月19日,国际社东京电:

“…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B.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C.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技术D.适应了技术革命的挑战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64年”,即可判断“军事技术”指的是原子弹研制成功。

据“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

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两弹一星”的相关史实。

13.如图为中世纪欧洲庄园平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封建领主拥有各自庄园的所有土地

B.庄园通常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生产

C.其生活用品基本全部需要市场购买

D.人们常说“庄园的空气使人自由”

【分析】本题以中世纪欧洲庄园平面图为依托,考查欧洲封建庄园。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中世纪欧洲庄园平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庄园是封建主的田产经营组织。

西欧中世纪前期封建土地所有制跟小农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封建主榨取农民的基本单位。

庄园内,包括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在内的封建领主拥有各自庄园的全部土地,通常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A符合题意。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14.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

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

这段话中的“这些人”应是(  )

A.古希腊的哲学家B.人文主义学者

C.启蒙思想家D.宗教神职人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从题干材料“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

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

“中可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

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些人”是指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故C项正确。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

15.法国1791年制宪会议之后,国王路易十六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从“路易,承上帝之命,法兰西之王”,改称为“路易,承上帝及国家宪法之命法兰西人之王”。

这一变化所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三权分立B.民主法制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

【分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