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375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docx

安徽专用安庆市枞阳度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三

(安徽专用)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三)

总分:

150时间:

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

①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②白头搔更短,________。

(杜甫《春望》)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⑥,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

①《龟虽寿》中曹操自比一匹年老的千里马,但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②《富贵不能淫》中表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岂不罹凝寒②浑欲不胜簪③塞上燕脂凝夜紫④东风不与周郎便⑤似曾相识燕归来⑥乱花渐欲迷人眼

(2)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9分)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了一起公交车堕江事件,15条鲜活生命shùn间消逝。

如此极端恶性的案件并非个例,类似的摩擦 A :

高铁霸座,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ōu甚至砍杀医生……剧情之夸张,烈度之大,总会让人 B 。

四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的精神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有网友说,反腐败让干部作风为之一变,今天,我们社会也需要一场“文明革命”,所言极是。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制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另一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唤醒我们古已有之的善意与良知,用德治荡涤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文明,让身边多一些美德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shùn()间痛ōu()荡涤()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

(2分)

(3)将①屡见不鲜②大跌眼镜分别填在文中的空格A、B处。

(填序号)(2分)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瞬殴dí

(2)堕江坠江(3)A①B②(4)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3.运用课文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4分)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次“大迁移”指的是。

(2分)

(2)法布尔的《昆虫记》描绘了千奇百怪的各种动物,你最喜欢的一种是,理由是。

(2分)

3.(4分)

(1)长征(2分)

(2)示例:

蜣螂,以其它动物的尸体和粪便为食,被称为“清洁工”。

(2分。

能够写出书中的昆虫名称,明确喜欢的理由即可。

4.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志士共赴国难,浴血坚持,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传唱不衰的壮丽诗篇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为了庆祝建国69周年,某中学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拟写标语】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

(要求:

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诵红诗】红色诗歌中往往蕴藏着革命志士的碧血丹心。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朗读社将举办“红诗朗诵会”,'你将代表班级朗诵秋瑾的《满江红》,请用“\”画出该词下阕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限画2处)(1分)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3)【艺术展览】为了激励同学们踏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艺术社举办了“红色艺术作品”展览活动。

这次活动展出了“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季”徽标,该徽标主体用宝塔、白鸽、红色的宝塔山和延河等要素构成。

请你解读这一徽标的整体寓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辨是非】近年来,革命烈士、英雄屡屡被黑,各种谣言甚嚣尘上;更有甚者在抗战遗址前穿日军二战军服嬉笑留影,攀爬上英雄塑像拍照。

时评社将组织一场时事讨论会,请你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并就此向学校提出一条建议。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示例一:

走进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示例二:

铭记革命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争当时代先锋。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3)这一徽标的主体构成要素象征了延安的红色精神绵远流长,激励着人们为和平奋勇前行。

 (4)原因:

爱国主义意识淡薄。

建议: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阅读(55分)

【一】(21分)

作文·老师

程树榛

①我出生在望族之家,乃宋朝理学家程颐、程灏的后代。

小时候,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背诵了很多诗词,也读了很多的书,潜移默化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在我作文时便表现出来了。

小学时,就能下笔成文,当场交卷,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②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古城徐州度过的。

小升初那年,我幸运的考入了江苏省四大名校之一的徐州中学。

据后来的老师告诉我说,你考试的成绩并不特别优秀,你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判卷的老师杜静生一眼便看中了你的作文,说一个小孩子,有如此见识,肯定有发展前途,于是建议校长一定要录取你这样的学生。

此说是否带有演义成分我不敢说,但入学以后,杜老师对我的刮目相看,我是有所体察的。

③升入中学之后,我更加酷爱读书了。

但可惜当时的图书馆藏书却很少。

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一次,我在作文中流露了这种缺少书读的怅惘和遗憾。

杜老师在评阅之后,把我叫到他的房间。

他详细地询问了我的读书情况:

读过哪些书,喜欢哪些书,还希望看哪些书。

我一一如实地告诉了他。

他听后,沉思一会儿,然后打开他的小书柜,从中取出我希望看的几部,对我说:

“拿去看吧,要爱护它们!

④那几本书很快地被我看完了,在还书时,我又借了几本,如此反复,我一连借阅了十几本。

后来,杜老师干脆把开书柜的钥匙交给了我,也就是说,我享有了随时、任意借阅其藏书的“特权”。

从此,我和杜老师的关系又近了一层。

⑤每当节假日,杜老师总是带领我们到名胜古迹去觅奇揽胜,借以增长知识。

游罢归来,他总是给我们留下作业,记述下游览后的感受,然后交给他批阅、评判。

对此,我当然很感兴趣,往往在当天晚上,便完稿交卷,换来的多是他欣慰的称赞和慈祥的勉励。

⑥当然,杜老师并非对我一味地关爱和褒奖,他对我的要求也是严格的,经常在课堂上当众指出我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有时竟搞得我下不来台。

⑦有一次游罢归来,杜老师照例要我们写一篇游记。

不知主宰我“灵感”的神经发生了什么故障,我的文章竟然套用了《放鹤亭记》和《醉翁亭记》两篇古文的路子,而且还颇为得意地交给了杜老师。

⑧第二天晚上,杜老师便把我叫到他的宿舍里去,我以为他一定是看到我的文章后,大为赞赏,让我去是要当面表扬我的。

谁知,迎接我的竟是一张少见的铁青的面孔,像未解冻的冰河,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走进房间后,一点也没有平日那种随和亲切的气氛。

⑨在他的面前放着两样东西,一样是开明书店出版的《古文观止》,一样是我的作文簿。

虽不知事情的底蕴,我却不禁自我紧张起来,在他的面前垂手而立。

⑩“你为什么要这么写?

”他劈头就问了我这样一句。

⑪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回答。

⑫他打开了我的作文簿,然后又打开《古文观止》严肃地望着我说:

“套用别人现成的东西,能有什么出息?

”他到底还是点出了主题,“自古以来,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模仿而缺乏创见!

拿回去重写,自己不满意,别交给我!

”随手把作文簿掷给了我。

⑬我一句也不敢争辩,懊丧又委屈地回到了宿舍,在昏暗的灯光下,重新翻阅我的“作品”。

只见天地和行距间,到处有杜老师批改的痕迹,他用各种符号和严厉的批语指出那些模仿的文句。

看着这些,就好像杜老师板着面孔站在我的面前。

此时,我自觉脸上烫得厉害。

你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怎么能够用一千年前古人的语言,来抒发你的情感呢?

岂非东施效颦?

⑭羞愧之下,我把那篇作文撕得粉碎,抛到窗外,然后又悄悄地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室,展开作文簿新的篇页,奋笔疾书起来。

仍以原题目,重新构思,重新着笔。

⑮正当我的文章快要收尾的时候,只听教室的门被谁轻轻地推开了,我抬头一看,来人是杜老师。

他走到我的面前,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爱抚地说:

“很好,有志气,我知道你会这样的。

天不早了,回去睡吧!

⑯“不!

我写完再走!

”我执拗地说。

⑰他没有做声,隔了一会儿才轻声地说:

“好吧!

写完快点去睡!

”然后转身走了,轻轻地给我带上了门。

⑱对于这件事,以后杜老师从未提及,不管是当着我还是当着别人的面,我对他充满由衷的感激。

他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啊……

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往事历历,每当我有新作问世的时候,我总是怀念曾经辛勤培育过我的那些人,尤其是早已作古的杜老师。

5.阅读全文,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杜老师欣赏我的作文,推荐我进入徐州中学。

①__________

杜老师带我们游览名胜古迹,并要求我们写游记。

②__________

6.第⑲段在结构上,在内容上。

7.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语句。

迎接我的竟是一张少见的铁青的面孔,像未解冻的冰河。

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⑱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9.阅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老师这一人物描写的生动感人的。

【答案】5.①杜老师把自己的藏书借给“我”阅读②杜老师批评“我”模仿古人文章写作的行为并要求改正

6.收束全文,总结全文再次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

7.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杜老师的面孔比作未解冻的冰河,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杜老师发现我写作套用古文的路子极为生气的样子,表达了老师对我的严格与关爱。

8.“这”在文中指我写文章套用古文路子,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宿舍,对我进行教育这件事。

刻画了杜老师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在别人面前伤害学生自尊心,关爱学生,教育有方的一位可敬可赞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9.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了杜老师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形象。

通过神态描写“一张少见的铁青的面孔”,写出了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通过动作、语言描写“他走到我的面前,用手摸着我的头,爱抚地说:

‘很好,有志气,我知道你会这样的。

天不早了,回去睡吧!

’”,写出了老师关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可贵品质。

文章就是通过这些手法及事例,把老师这一人物描写的生动感人的。

【解析】

【5题详解】

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

如第4段写杜老师把自己的藏书借给“我”阅读。

10、11、12段写杜老师批评“我”模仿古人文章写作的行为并要求改正。

【7题详解】

赏析文句。

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迎接我的竟是一张少见的铁青的面孔,像未解冻的冰河”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作用时除了答出杜老师发现我写作套用古文的路子极为生气的样子外,还要答出老师对我严格的要求与关爱的情感。

【8题详解】

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深刻含意的理解。

“他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啊……”首先要理解好“这”指代的内容:

我写文章套用古文路子,由此老师对我进行教育。

从这一行为,刻画出杜老师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教育有方的可敬可赞的老师。

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激。

要把老师对“我”、“我”对老师的情感都答出来,不可漏掉一个。

【9题详解】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

正面描写如“一张少见的铁青的面孔”“他走到我的面前,用手摸着我的头,爱抚地说:

‘很好,有志气,我知道你会这样的。

天不早了,回去睡吧!

’”这两句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分别写出了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和关爱。

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我”对老师充满由衷的感激之情来突出老师的性格的。

【二】(18分)

中秋明月勾起深沉家国情

①皓月当空,又是中秋月明时。

②千百年来,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一部美轮美奂的神话诗歌集锦。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动人的故事为中秋节增添了几分韵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名句在中华大地流淌中不断传承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情感。

中秋节是国人无法割舍的,它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无尽的浓情思念。

每逢中秋佳节,吃一块月饼聊慰乡愁,赏一轮明月遥祝亲人早已蔚然成风。

③中秋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史上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恰与中秋节“摩肩接踵”,从粗犷的东北大地,到温婉的江南水乡,举国欢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④于今抬头凝望,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还是李白、苏东坡等大师仰视过的同一个月亮,月光皎洁妩媚。

⑤但走遍天涯海角,却道是故乡月最美!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节散发着浓郁的亲情、深厚的故乡情,蕴藏着家人团圆、家庭美满的内涵。

但家和、民安、国泰素来一脉相承,素来浑然一体,皓月中也传递着浓烈的家国情。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

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⑥中秋明月演绎千年,看人间冷暖,看历史向前,如今,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已然换了人间。

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世界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步入天空,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启用,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试验成功,航天科技让古老而新兴的中国与太空越来越接近。

而刚刚闭幕的2018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中国描摹了一幅生动的发展图景:

迎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在以人工智能为先导的新动能驱动下,神州大地充满创新的灵气和生机,正促进经济行稳致远、人民安居乐业。

中国正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

⑦国家和平安定,人民方能幸福安康。

秋高气爽,月光如水,中秋节带给人们的是绵延的乡愁,更是保家卫国、增强国力的使命。

这世上不是没有战乱之苦、枪林弹雨、颠沛流离,只是我们在祖国的温暖怀抱里,沐浴着温柔月光,享受着和平安宁。

没有什么比世界和平更珍贵,没有什么比国泰民安更重要。

一捧月光清澈洒下,一块月饼慢慢咀嚼,这其中应品出家国情怀,也应将忧国忧民的意念转化为振兴中华的行动。

⑧在意义重大的传统佳节,我们也要防止节日的“嬗变”。

中秋过节,不是饕餮盛宴,月饼中也有大学问,也能品出文化积淀;中秋过节,不是商家的狂欢,节日本身具有多重文化内涵,传统的文化意韵不能被亵渎;中秋过节,不是例行公事式的问候,现代IT移动终端让亲情蒙尘,隔屏相望终不能替代温暖的怀抱;中秋过节,不是月色掩护下的“大红包”,“送礼式过节”不是官场正道,廉洁自律才能与皎洁月光争相辉映。

⑨重拾中秋文化,坚韧如丝,激活我们的文化记忆,修补错位,质本洁来还洁去,传递中秋传统的人文魅力,让节日返璞归真,让月色明净撩人。

⑩“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中秋明月勾起我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也必将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中国青年网2018.09.23)

10.对于中秋节,作者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11.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中秋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有哪些深刻的内涵?

1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3.第⑧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案】10.中秋明月包涵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11.它承载着中国人无尽的浓情思念;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包涵着中国人浓烈的家国情怀。

(答对三个即可)

12.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引用(列举)了与中秋有关的故事和诗歌,具体地阐述了中秋节包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情感,寄托了人们的浓情思念。

进而证明了“中秋节包涵着中国人家国情怀”的观点,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具有说服力)。

13.不能删掉。

这一段主要的观点是:

在意义重大的传统佳节,我们也要防止节日的“嬗变”。

在对比中强调中秋节乃至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进而从反面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引发读者的思考。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

甲文《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游虎丘小记》节选 李流芳(明)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

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

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

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为乐者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甚美

(5)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1)门

(2)想到,考虑到(3)只是(4)甚:

很(5)比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夜半月出无人。

(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

16.简要概述承天寺与虎丘的夜色所共有的两个特点。

17.《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复杂心情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游虎丘小记》(节选)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

16.环境幽静或人烟稀少,月色优美。

17.《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复杂心情的一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游虎丘小记》表达了作者悠闲、平静、陶醉于美景、热爱自然美景的心境。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并能找准主干句子概括总结。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甚美”“风亭月树间”可以通过这几句话总结答案:

月色美好;幽静。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面对挫折的豁达都包含其中。

(3)乙文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悠闲、陶醉于美景的心境。

一次是在秋天,对月色美、游人少、以红粉笙歌点缀的虎丘感到“亦复不恶”;对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抄的虎丘感到“独往会心”。

一次是在春天,“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作者感到“悠然欲与清景俱往”。

乙译文参考:

我在初十那天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

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我意。

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这。

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三、作文(55分)

题目:

一路花开

要求:

1.不少于600字;2.文体(诗歌除外)自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作文题目: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