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252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docx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析版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综合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从各地区高考试卷来看,其考查特点有:

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二是主观题,如2019年高考浙江卷等。

其中,以主观题为主。

主观题又分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

其中,以前者为主。

2.在考查内容上,既涉及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还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要想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考生必须做到:

(1)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词有充分的理解,对常用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固定句式、固定短语等都有准确把握。

(2)首先,要严格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其次,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翻译时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再次,要遵照原文的风格,切忌断章取义。

预计2020年浙江高考仍然会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切勿漏译、错译。

考向一关键实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宋】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

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

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馀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七年,为开封府推官。

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

当是时,庞宰相为枢密使,荐宜侍讲禁中,方召,而公以谪去。

久之,会明堂恩召还,同判尚书刑部。

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

成都钤辖司奏请不以南郊①赦除其罪,从之,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

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

公于议法多如此。

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

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②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

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

于是贵戚女使有奏谳③,上薄其罪,付公监决,曰:

“此人平恕,可任也。

道士赵清贶出入庞宰相家,受赇④,御史以劾庞,府治实清贶自为,庞不知也。

清贶坐杖,配沙门岛,行两日死。

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指,故杖清贶,杀之灭口,仁宗亦疑,乃悉罢知府、推判官,而以公知太平州。

未几,仁宗即寤,罢者皆复,而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

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考课为天下第一,所举多善士。

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

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申以手书,又不听。

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

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

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

(原文有删改)

【注】①南郊:

帝王祭天的大礼。

②编敕:

法典。

③奏谳(yàn):

将案件审理情况向朝廷上报。

④赇(qiú):

贿赂。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

(2)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

【答案】

(1)戎州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卖,倚仗他们人多,不向经过的地方缴纳物税,州县(派人)追捕,(他们)都四散逃跑了。

(2)(孙公)回来后,又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的粮仓(赈济流民),使陈、许、颍、蔡等地的流民活了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题中,“操”是“拿”的意思,与其相搭配的宾语“兵”指的是“兵器、武器”;“恃”是“依赖、倚仗”的意思;“输”有“运输、输送”的意思,比如“一旦不能有,输来期间”,在此引申为“缴纳”;“走”是“逃跑”的意思。

(2)题中,“知”是动词,是“掌管、主持”的意思,“知舒州”可引申为“任舒州知州”;“发”是一个多义词,结合与其搭配的宾语“仓”,利用代入法便可确定其是“打开”的意思;“活”搭配的宾语是“流人”,“流人”是“活”的施事,所以这里的“活”是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名师点睛

文言语句的翻译,译出关键实词是重中之重。

关键实词翻译正确了,其他内容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如何在众多的词语中迅速判定哪个是关键实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实词的判定标准有如下3个:

1.带有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的活用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考试中的得分点。

活用现象一般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等。

如上题第

(2)题中的“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一句,其中的“活”是使动用法。

2.包含修辞手法。

有的实词运用了比喻、借代或委婉等修辞手法,在翻译时要对修辞手法进行还原,才能准确翻译。

如《指南录后序》“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一句中,“口舌”是借代手法,代指“言语”;《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一句中,“填沟壑”是“死”的委婉说法,是谦称自己的死。

3.存在古今异义。

古代汉语中的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少有双音节词,有时两个单音节词连在一起,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相同,但意义不同,因此翻译文言文时,切忌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的意义等同于现代汉语中一个双音节词的意义。

如《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非常”是“意外的变故”的意思,不能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现代汉语中的“非常”是个副词。

考向二重要虚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史公曰: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

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①,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

“子产去我死乎!

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

以高弟为鲁相。

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客曰:

“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

”相曰:

“以嗜鱼,故不受也。

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

吾故不受也。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坚直廉正,无所阿避。

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

“杀人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

”王曰:

“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石奢曰: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

“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

“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辞不受令。

文公曰:

“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

”李离曰:

“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太史公曰:

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

子产病死,郑民号哭。

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

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

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有删改)

【注】①尺籍:

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2)子产去我死乎!

民将安归?

【答案】

(1)法令是用来引导百姓向善的,刑罚是用来阻止坏人作恶的。

(2)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呀!

老百姓将怎么办啊?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题,句中两个判断句的翻译要体现出该句式的特点,即一定要有判断动词;“所以”也是翻译本句的另一个关键点,不过考生要注意区分“……的原因”“用来……的”两个义项哪个更适合本句,“法令”与“导民”之间,“刑罚”与“禁奸”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这里应取第二个义项。

(2)题,句中的“去”意思是“离开”,翻译的关键点是“安归”,“民将安归?

”是一个疑问句,“安”是疑问代词“哪里”,所以“安归”是宾语前置,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来表述,即“归安”,可直译成“回到哪里”,意译为“怎么办”。

名师点睛

虚词,在句子中看似不如实词重要,但如果对它巧妙地加以利用,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借助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相关词的词性。

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就能够推断出与其相关联的其他词的词性,从而为正确翻译打下基础。

2.借助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句间关系。

从一个虚词出发,考生可以推及其所在的句子与其他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了解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翻译也才能更准确。

如《屈原列传》中的“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一句,“故”意为“所以”,由此可知这一句与前面一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这样一来,前一句中的“以”便不难理解了,应解释为“因为”。

弄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正确翻译全句便不再是问题了。

3.借助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句式。

如上题中的“法令所以导民也”一句,当考生确定“所以”是“用来……的”的意思后,再来审视该句,“法令用来引导民众的”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中间少了动词,由此断定这是一个判断句,应译为“法令是用来引导民众的”。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

“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

“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诺”。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

“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及薨,有诏悼愍,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

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

少而贫病,居无仆妾。

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母老子幼,就养勤匮。

远惟田生致亲①之议,追悟毛子捧檄②之怀。

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

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

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

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

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

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

近识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节选自《陶徵士诔》东晋·颜延之)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章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昭明文选·陶渊明传》南朝梁·萧统)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已必贻谷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节选自《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北宋·苏辙)

【注】①田生致亲:

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

②毛子捧檄:

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

官府征为守令,捧檄而喜;及母死,去官归家,屡辞征召。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3)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一、【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见考点1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链接”部分第一题正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叩之泠然中五声中:

符合。

B.余则无以难子相也难:

诘问。

C.字不得累句累:

积累。

D.以不能附会附会:

依附(权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夫以于鳞之材夫人之相与

C.以与物境会不赂者以赂者丧

D.规摹为一方冠君为我呼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

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藩落”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

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岂尽人力哉?

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二、【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父【1】曰:

“周将亡矣!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

源塞,国必亡。

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若国亡,不过十年。

十年,数之纪也。

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是岁也,三川,岐山崩。

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

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

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

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都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

“源塞,国必亡。

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则又吾所不识也。

且所谓者天事手?

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

又曰:

“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愈甚手哉!

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

【1】伯阳父:

周朝大夫。

【2】澒洞轇轕:

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概于圣概:

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由:

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

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

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

使……熟烂

⑥抑人事乎抑:

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

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

途径、原因

A.①⑦B.②⑧C.③⑥D.④⑤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认之者不塞则惑。

②吾无取乎尔也。

5.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

三、【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

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

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闯关检测

1.

(1)吴汉于是猛然裹好伤口,站起身来,拿起木椎,将牛击杀,犒劳将士,并在军中下令道:

“今天是封侯的(大好)时机,大家好好努力啊!

(2)(我)近来告诫你千条万条,哪里想到(你)遇事(竟这样)背离、错乱呢!

(你)与刘尚分开扎营,如有紧急情况,就不能再互相救援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乃:

于是。

创:

伤口。

飨:

犒劳。

秋:

时机。

(2)比:

近来。

敕:

告诫。

意:

料想。

别:

分开。

缓急:

偏义复词,紧急情况。

2.

(1)这不是所谓拥有国家的爵位,却摒除名利之心,以至于感染家人都忘却了贫寒吧?

(2)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

(3)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然后再看有无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殆”,大概、恐怕,此处意译为“不是”;“屏”,排除、除去;“贵”,名利之心;“忘”,忘却;“贫”,贫寒;“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反问句)。

(2)“贵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