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228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docx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

语文ⅴ粤教版模块测试b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值150分。

测试用时150分钟。

【一】〔15分,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题识//款识会稽//适逢其会数见不鲜//鲜为人知

B、血泊//漂泊数伏//数典忘祖乳臭未干//臭名远扬

C、樵夫//翘首妃嫔//眉眼颦蹙趑趄不前//锱铢必较

D、船棹//泥淖默契//锲而不舍卓尔不群//真知灼见

2、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纠葛缠绵蛾眉不易捉磨深恶痛绝

B、凝练干燥羡妒点金成铁酩酊大醉

C、斟酌注销辩别不求甚解丰富多采

D、洗练俨然流弊套语烂调空中楼阁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欧洲冠军杯八分之一决赛的一场势均力敌的竞赛中,AC米兰队利用克雷斯波的门前补射,一蹴而就,打破僵局,艰难地结束了AC米兰客场对英格兰球队从未获胜的历史。

B、笔者欲以此例忠告求职者,在应聘顺利时,当你的经历获得赏识,眼看可能拍板成交的当口,切莫得鱼忘筌。

C、罪犯的恶行使公安人员荡气回肠,他们下决心要抓获并严惩这伙暴徒。

D、我国东南各省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个地方不但山川秀丽,气候温柔,物产丰富,而且还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和其他四名科学家当天承认,他们向与伊朗和利比亚等国有关的组织泄露了核隐秘。

B、他经常如此教导学生,不要说大话假话,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计划付诸于实施。

C、观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不仅我们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D、艺术观赏的目的,在于领略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是最后的目的。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_____________更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儿带去春色和生机。

1在雪下面,已出现“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隐约着青春的消息”。

2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百花更艳,春色更骄,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在花丛中深情微笑。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②①④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题3分〕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尽管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

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那么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

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美不已。

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特别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特别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假设惊鸿,矫假设游龙”之语。

鸿雁南迁阵容特别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关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依旧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

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

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那么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

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6、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表达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爱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特别少停歇,使人们特别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7、以下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

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8、依照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那么要紧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要紧表达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

鲜亮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题3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

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

“此王氏三珠树也。

”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

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

高宗览之,怒曰:

“据此,是交构之渐!

”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

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

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

行俭曰: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

“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那么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炯尝曰: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9、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当:

应当,应该

B、据此,是交构之渐构:

构陷,陷害

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

世间所有事物

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

睡觉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①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①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①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11、以下原文的叙诉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

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欣赏。

他写文章时的独特适应,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

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判储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特别偏远的交趾。

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闻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

但关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特别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12、以下各项推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缘故是〔〕

A、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清醒的判断。

B、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

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都显的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王勃才能不足以居“四杰”之首,又恃才傲物,这使议论者特别是杨炯十分不服。

杨便制造舆论,认为王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

这也导致了王后来的处境不顺。

【四】(20分)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8分〕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8分)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

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⑴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要紧特点做简明解说。

〔2分〕

 

⑵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选两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谈一下你的看法。

〔6分〕

 

15、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⑴,端居耻圣明。

,徒有羡鱼情。

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⑶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五】阅谈下面诗论,完成16—20题。

〔21分〕

诗的境界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驻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

诗并不能把这漫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

诗关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

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惟在不即不离。

惟其“不离”,因此有真实感;惟其“不即”,因此新奇有味。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不管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特别新奇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人神魂为之钩摄,假设惊假设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

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

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

它们基本上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

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

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许多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

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捕捉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

它能够在许多心灵中接着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观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别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奇生命。

16、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每空1分,共7分〕

⑴第一段阐明了诗与生活的关系,这关系应是〔答案限8字以内〕:

⑵第一段还就诗与生活之间什么原因应是这种关系作了解说,这解说是〔答案限30字以内〕:

⑶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限4个字〕

⑷“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锦绣”、“雕刻”指的是(各限4字以内)。

⑸“不即”在文中指诗,“不离”在文中指诗

〔用本段中原话作答〕。

17、第二段谈优秀的诗作给读者的感受,简要地说,这感受是〔答案限15字以内,2分〕:

18、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有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

〔4分〕

答:

要素一:

〔限8个字以内〕。

要素二:

〔限8个字以内〕。

19、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

〔均限10字以内〕〔6分〕

答: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20、末段以两篇诗为例说明诗人是怎么样创造出一种理想境界的,那方法确实是〔答案限25字以内,2分〕:

【五】语言运用(13分)

21、对下面这段文字作压缩,提取要紧内容,不要超过30个字。

(4分)

我们有远大的高尚的理想,这自然是特别好的,但是,任何远大的理想,假如没有许多切实的细小的工作来充实它,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巍峨的宫殿,是由许多小石块建筑起来的。

一切科学的伟大发明,都不知要通过多少麻烦琐细的工作。

要完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更是非有许多的人来做许多细小的情况不可的。

 

2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晰。

(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由广东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以“商机·合作·进展”为主题、有近200名来自广东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家参加并进行了为期3天交流研讨活动的200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企业家研讨会10月18日在广州进行。

 

2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4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特别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采的面貌而自豪?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依照要求作文。

(60分)

倾听,确实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

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久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同意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

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

请就“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许多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B

3、D〔A项“一蹴而就”形容轻而易举,与“势均力敌”“打破僵局”“艰难”等语境不符。

B项“得鱼忘筌”是说捕得了鱼而忘了筌。

比喻成功以后就不记得了赖以成功的人或事物。

此处“得鱼忘筌”当改为“得意忘形”。

C项“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

应改为“义愤填膺”〕

4、A〔B项应去掉“于”;C“不仅”与“我们”位置颠倒;D项去掉“是”。

5、D

6、C〔“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的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

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做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识别能力〕

7、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决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

“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A、C侧重写景;B侧重言志〕

8、B〔要表达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9、B〔A“当”,判罪;C“物”,别人、他人,古人常如此称自己之外的人或物,有成语“待人接物”;D“寤”,睡醒,与“寐”相对。

10、A〔A“因”:

因此/依靠,凭借。

B“而”:

表转折。

C“之”: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以”:

表目的〕

11、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判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慨斥责,赶出沛王府。

12、D〔杨炯并无制造舆论,他的看法也是“议者谓染”,是大伙本都认为是如此的。

而且,杨的本意是卢照邻的地位应该更高一些。

他这一议论并不直截了当针对王勃,对其一生的不幸更未起到任何妨碍。

13、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

因此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

李广所在的郡,听说有虎,他常自己去射。

他在右北平射虎,虎曾跳起来抓伤过他,李广也终于把虎射死。

14、⑴这是一首律诗:

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今、临、深、襟〕;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是对偶句;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⑵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谱出全诗基调。

颔联诗句平实,内涵繁富丰美,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

颈联写眺望所见:

“水落”、“天寒”简洁形象地把羊公碑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

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15、⑴欲济无舟楫。

但观垂钓者。

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⑶悠然见南山。

飞鸟相与还。

16、⑴不即不离。

⑵惟其“不离”,因此有真实感;惟其“不即”,因此新奇有味。

⑶取舍、剪裁。

⑷自然〔答“人生世相”亦可〕;艺术〔或艺术作品、作品〕。

⑸“不即”指诗必有所创,创为艺术;“不离”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

17、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的自足之乐。

18、要素一:

生动的画境、戏景;要素二:

钩摄神魂的情感。

19、特点一:

刹那间成为终古;特点二:

片断成为完整的形象;特点三:

在许多心灵中复现。

20、从时间或空间中捕捉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

21、理想要靠许多细小工作实现,实现四化更需许多人做许多细小情况。

(共4分,每点2分)。

22、2005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企业家研讨会10月18日广州进行。

本次研讨会由广东商业联合会主办,有来自广东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家近200人参加。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商机·合作·进展”。

企业家们对此进行了为期3天的交流研讨活动。

23、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朗读着这亲切的诗句,谁不激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24、略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

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

“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

”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

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

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

“依照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陷害〕之兆头。

”〔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使诸王矛盾。

〕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

过了特别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特别傲慢,被同僚所嫉恨。

有个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可怕情况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

后来情况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

当时王勃父亲王福畤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址令。

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

渡南海,他堕水而亡,时年二十八。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

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

裴行俭说:

“士人想走的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

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

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确实是幸运。

”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亲王福畤因这件事而降职为交址令。

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

因此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

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

都督特别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

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因此惊惶急视,说:

“天才啊!

”请求他完成〔遂成:

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

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

杨炯曾说:

“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如此。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作文例文:

例1、一起听蛙

“庭下水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独自坐在窗前,倾听着水田中那铿锵有力的蛙鸣,宛如在观赏一首交响曲,撼人心魄……

我静静地听着,痴痴地看着,一切仿佛凝固起来,静谧的,幽深的,动听的……

突然一束灯光出现在水田中,他四处张望着,寻觅着,搜索着……不一会儿,他看起来发明了什么似的,灯光也不再惊疑不定,如今此刻他俨然一个狙击手瞄准目标一样,全神贯注,雷打不动……

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他在干什么?

难道又有……可不能的,我赶忙否定了心中的猜疑,接着看着,祈祷着,盼望刚才的那个假设永久也可不能成为现实……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灯光跃动了一下,“他扑上去了!

”我的心揪得更紧了。

紧接着刚才那优美绝伦的蛙群大合奏没有了,只剩下那杂乱无章而又略带凄凉的蛙鸣——听着这一切,我的心“咯噔”一下,泠泠的,我的思绪变得凌乱不堪,心潮如滚滚江水开始翻涌奔腾——

从那灯光的迅捷能够看得出刚才那人的举动。

我的心也随着他的举动而一次次地揪着,甚至揪得特别紧……结束了,该收场了,灯光离开了,我听到一声声的悲鸣随他而去,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了他那满脸堆着笑的面庞,以及他那鼓鼓的蛇皮袋。

水田里的“杂光”消逝了,四野里又恢复了平静,只是不再是“听取蛙声一片”喧闹场面,只留下那“苛全性命”之蛙对逝去者的哀鸣,大概在吟诵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欲别故乡难”。

倾听着凄戚的蛙鸣,一股冲动冲击着我的心灵,难道人们就不能坐下来与我一起听蛙吗?

难道非要听那蛙痛苦的鸣叫吗?

难道还要听那农药带来的痛楚心扉的呻吟吗?

难道……

人类啊,让我们都静下心来,一起倾听那欢快的蛙鸣吧,倾听那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吧……

例2、听,兰花盛开的声音

将那棵欢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的蕙质,那么我们的心境也一定会盈满幸福。

──种一株欢乐的兰花于我心。

都说女儿是贴身小棉袄,可我并不如此认为。

打从记事起,我就明白妈妈喜爱阳台上的那株兰花,对它的关怀甚至多于我,每天清早的第一件事不是我的早餐,而是兰花。

相反,每天给我热牛奶的倒是我一直都特别忙乎的爸爸,放学后,我会和爸爸一起有说有笑,讲学校里的事,谈昨晚的电视……

都说父亲是可不能表达爱的人,可我又不如此认为:

我爸是一个风趣并善解人意的人,与他相处,你会觉得欢乐是如此简单。

我曾私下里问过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