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076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docx

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

目录

第一部分物业承接查验

第1章物业承接查验概述1

1.1物业承接查验1

1.2物业承接查验的意义1

1.3物业承接査验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区别1

1.4物业承接查验的依据和原则2

1.5物业承接查验的主体2

1.6物业承接查验的范围2

1.7物业承接查验的条件3

1.8物业承接查验的程序3

1.9物业承接查验的责任4

1.10物业承接查验争议的解决4

第2章物业承接查验与移交5

2.1物业承接查验应具备的条件5

2.2物业承接査验的依据5

2.3物业承接查验的程序5

2.4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6

2.5物业资料的査验与移交12

2.6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现场查验12

2.7物业现场查验发现问题的解决13

2.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交接13

2.9其他有关规定13

2.10物业承接查验遗留问题的解决与物业保修责任:

14

2.11物业承接查验中其他法律责任15

2.12争议的解决15

2.13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时的物业承接查验15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场地的现场查验

第3章强电系统的现场查验19

3.1强电系统现场查验的依据19

3.2强电系统现场查验的准备19

3.3强电系统设施设备的现场查验21

3.4强电系统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48

第4章电梯升降系统的现场查验49

4.1电梯升降系统现场查验的依据49

4.2电梯升降系统现场查验的准备49

4.3电梯升降系统设施设备的现场查验50

4.4电梯升降系统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73

第5章空调系统的现场查验74

5.1空调系统现场查验的依据74

5.2空调系统现场查验的准备74

5.3空调系统的现场查验77

5.4空调系统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107

第6章给排水系统的现场查验108

6.1给排水系统现场查验的依据108

6.2给排水系统现场查验的准备108

6.3给排水系统的现场查验110

6.4给排水系统设施设备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128

第7章消防系统的现场查验129

7.1消防系统现场查验的依据129

7.2消防系统现场查验的准备129

7.3消防系统的现场查验133

7.4消防系统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153

第8章弱电系统的现场查验154

8.1弱电系统现场查验的依据154

8.2弱电系统现场查验的准备154

8.3弱电系统的现场查验156

8.4弱电系统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195

第9章房屋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的现场查验196

9.1房屋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现场查验的依据196

9.2房屋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现场查验的准备196

9.3房屋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的现场查验200

9.4房屋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设备现场查验记录汇总与问题的解决216

第三部分附录

第10章引用法规规章221

10.1物业管理条例221

第11章引用相关工程技术规范与标准(摘录)228

11.1建筑专业228

11.2强电系统281

11.3电梯与升降系统305

空调系统317

给排水系统355

11.6消防系统.…389

11.7弱电系统……416

参考文献443

关于印发《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通知

(建房[2010]165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房地局(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了规范物业承接查验行为,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部制定了《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执行中的情况,请及时告知我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四日

物业承接查验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承接查验行为,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物业承接查验,是指承接新建物业前,物业服务企业和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的活动。

第三条物业承接查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客观公正、权责分明以及保护业主共有财产的原则。

第四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参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等活动,向建设单位提供有关物业管理的建议,为实施物业承接查验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承接査验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承接查验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6

第六条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物业买卖合同,应当约定其所交付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建设标准。

第七条建设单位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应当对全体业主同意授权物业服务企业代为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事项作出约定。

第八条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包含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就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协议补充。

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物业买卖合同的约定,移交权属明确、资料完整、质量合格、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物业。

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交付使用15日前,与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完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承接查验工作。

第十一条实施承接查验的物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

(三)教育、邮政、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

成;

(四)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五)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

(六)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实施物业承接查验,主要依据下列文件:

(一)物业买卖合同;

(二)临时管理规约;

(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四)物业规划设计方案;

(五)建设单位移交的图纸资料;

(六)建设工程质量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

第十三条物业承接查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

(二)移交有关图纸资料;

(三)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四)解决查验发现的问题;

(五)确认现场查验结果;

(六)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七)办理物业交接手续。

第十四条现场查验20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下列资料:

(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二)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三)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

(四)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五)承接查验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未能全部移交前款所列资料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

第十五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清点和核查,重点核查共用设施设备出厂、安装、试验和运行的合格证明文件。

第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一)共用部位:

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二)共用设备:

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

(三)共用设施:

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移交有关单位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设备,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第十八条现场查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

第十九条现场查验应当形成书面记录。

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时间、项目名称、査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内容,查验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

第二十条现场查验中,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规定的情形,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解决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复验。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派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查验,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确认现场查验的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第二十二条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应当对物业承接查验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时限、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

第二十三条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作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补充协议,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签订后10日内办理物业交接手续,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第二十五条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交接义务,导致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交接工作应当形成书面记录。

交接记录应当包括移交资料明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明细、交接时间、交接方式等内容。

交接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签章确认。

第二十七条分期开发建设的物业项目,可以根据开发进度,对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物业分期承接查验。

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承接最后一期物业时,办理物业项目整体交接手续。

第二十八条物业承接查验费用的承担,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交接后30日内,持下列文件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一)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二)临时管理规约;

(三)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四)建设单位移交资料清单;

(五)査验记录;

(六)交接记录;

(七)其他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

第三十条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承接查验备案情况书面告知业主。

第三十一条物业承接查验可以邀请业主代表以及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协助进行,物业承接查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公证。

第三十二条物业交接后,建设单位未能按照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约定,及时解决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物业交接后,发现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修复;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自物业交接之日起,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全面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义务,承担因管理服务不当致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毁损或者灭失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挡案并妥善保管。

物业承接查验挡案属于全体业主所有。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起10日内,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承接查验档案。

第三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保修责任。

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保修服务,服务内容和费用由双方约定。

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凭借关联关系滥用股东权利,在物业承接查验中免除自身责任,加重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损害物业买受人的权益。

第三十八条建设单位不得以物业交付期限届满为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接不符合交用条件或者未经查验的物业。

第三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物业,因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缺陷给业主造成损害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恶意串通、弄虚作假,在物业承接查验活动中共同侵害业主利益的,双方应当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物业承接查验活动,业主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对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行为的投诉。

第四十二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未按本办法履行承接查验义务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作为不良经营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予以通报。

第四十三条建设单位不移交有关承接查验资料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的,对建设单位予以通报,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物业承接查验中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调解Q

第四十五条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承接查验活动,可以参照执行本办法。

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部分物业承接查验

第1章物业承接查验概述

1.1物业承接查验

物业承接查验活动是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物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工作今后能否正常进行,以及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责任的确定。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承接查验行为,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10月印发了《物业承接查验办法》(建房[2010]165号),将《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增强了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确了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在物业承接查验活动中的权利义务。

根据《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物业承接查验是指承接新建物业前,物业服务企业和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的活动。

同时,按照《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活动,可以参照办法执行。

1.2物业承接查验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实行物业承接查验制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项目时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以及档案资料认真清点验收,各方共同确认交接内容和交接结果,有利于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对维护建设单位、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正当权益,避免矛盾纠纷,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实行物业承接查验制度,可以督促建设单位根据规划设计标准和售房约定,重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建设,对提高建设质量,保障业主财产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实行物业承接查验制度,可以弥补前期物业管理期间业主大会缺位的弊端,加强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的衔接,保障开展物业管理的必备条件。

而在新老物业服务企业交接时进行承接查验,有利于界定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责任。

1.3物业承接查验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区别

物业承接查验是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时,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再检验。

而竣工验收指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单位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取得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

具体而言,物业承接査验与竣工验收有以下三个不同:

(1)目的不同。

工程竣工验收的目的是确认物业项目工程质量是否合格,能否交付使用,取得进入物业产品市场的资格。

物业承接查验目的主要在于分清各方责任,维护各方利益,减少矛盾和纠

纷,以利于业主使用和物业管理顺利进行。

参与主体不同。

工程竣工验收是物业建设单位将建设的物业项目工程交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管理单位进行质量验收。

物业承接查验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业主参与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下进行的。

对象不同。

物业承接查验是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接管查验。

工程竣工验收是对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

1.4物业承接查验的依据和原则

物业承接查验的依据

物业承接查验的依据分为法律依据和合同依据,其中物业承接查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物权法》、《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承接查验的内容与标准主要依据《办法》,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据《办法》制定的实施细则。

物业承接查验的合同依据,根据物业的不同情况有所区别,主要原则是不应超出物业服务合同规定的范围与内容。

对新建物业的承接查验,其交接双方是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商,承接查验以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为依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活动,以物业服务合同为依据。

物业承接查验的原则

物业承接查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客观公正、权责分明以及保护业主共有财产的原则。

1.5物业承接查验的主体

物业承接查验涉及的法律主体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新建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承接查验的主体。

交验方:

物业的建设单位

接管方:

物业服务企业

新建物业购买人的专有部分物业承接查验的主体。

交验方:

物业的建设单位

接管方:

物业专有部分的买受人

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时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承接查验的主体。

交验方:

业主或业主委员会

接管方:

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

1.6物业承接查验的范围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1)共用部位:

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2)共用设备:

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

(3)共用设施:

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1.7物业承接查验的条件

实施承接查验的物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

教育、邮政、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

成;

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

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8物业承接查验的程序

物业承接查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确定物业承接査验方案。

移交有关图纸资料。

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现场査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

现场查验应当形成书面记录。

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时间、项目名称、查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内容,查验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

解决查验发现的问题。

现场查验中,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规定的情形,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解决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复验。

确认现场查验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建设单位应当委派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查验,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确认现场查验的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应当对物业承接查验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时限、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

办理物业交接手续。

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签订后10日内办理物业交接手续,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交接工作应当形成书面记录。

交接记录应当包括移交资料明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明细、交接时间、交接方式等内容。

交接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签章确认。

分期开发建设的物业项目,可以根据开发进度,对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物业分期承接查验。

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承接最后一期物业时,办理物业项目整体交接手续。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交接后30日内,持下列文件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市)房地产行政主

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临时管理规约、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建设单位移交资料清单、查验记录、交接记录、其他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

物业承接查验档案属于全体业主所有。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起10日内,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承接查验档案。

1.9物业承接查验的责任

自物业交接之日起,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全面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义务,承担因管理服务不当致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毁损或者灭失的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提供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保修服务,服务内容和费用由双方约定。

物业交接后,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修复;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由建设单位承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保修责任。

建设单位未能按照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约定,及时解决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物业,因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缺陷给业主造成损害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未按《办法》履行承接查验义务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作为不良经营行为记入企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