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029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拟题.docx

《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拟题.docx

拟题

2013年高考材料作文拟题失误及其良策

俗话说: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准确地阐明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但任何一篇文章的题目都绝非信手拈来的,它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晶。

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意思是说龙虽画好,但是要让它腾飞,必须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特别是材料作文,醒目而新奇的题目能快速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从而让文章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材料作文拟题常见失误】

【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位花农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在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

“我可以摘一朵花吗?

”花农问:

“你要哪一朵?

”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

花农接着说:

“这朵花是你的。

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

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

你把它怎么样?

”孩子想了一会儿说:

“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

那年春天,花农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反而是满园春色。

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写作导引】

该材料有两个主要形象,一个是花农,一个是学童。

花农种了很多花,学童爱花,想摘园中的花占为己有,花农因势利导,学童明白,爱花,就应该将花留在园中。

学童接受花农的建议,将花留下——学童留下“一朵花”就是留下了“一座花园”。

所以考生可采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构思立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学童”的角度:

①爱要讲究方式,②把爱留下,会有更美的风景……

2.从“花农”的角度:

①教育的艺术在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②没有“随风潜入夜”的教育,很难收获一片芳香,③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会开得越发灿烂……

3.从“花农”和“学童”关系的角度:

①爱是感情共鸣的基础、沟通的桥梁,②没有爱的共鸣,也就没有满园的春色……

【失误题目】

失误一:

“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如:

《位置与价值》《人生应该有个归宿》《留在原点》……此类题目明显是考生从“花”的角度拟写的,但对于该材料,“花”根本就不是主要形象,因而也就不是写作的角度。

看到此类题目,阅卷教师会毫不犹豫地将此文判为跑题作文。

失误二:

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如:

《学会变通》《智慧的力量》《换种思考方式》《人生要有智慧》……此类题目,明显是考生从“花农”的角度拟写的。

材料中,花农“教育方式的转变”虽属于“变通”“智慧”的范畴,但这两个概念绝对不能等同。

所以此类题目不能说跑题,但会被阅卷教师轻易地判为偏离题文。

失误三:

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

如:

《换位思考》(“换位”是交换位置,而材料体现的是换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故“换位”与“换种方式”二者不能等同)

《放弃就是拥有》(“放弃”是不再拥有,而材料体现的是“放手”,“放手”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故“放弃”与“放手”二者不能等同,“放弃”属典型的偏题作文甚至跑题作文)

《分享》(“花”是花农的财产,花农的目的是既不伤害学童又不失去“花”。

同时对于学童而言,花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财产,何谈“分享”呢?

《爱的奉献》(材料是谈“爱的方式”,非倡导“奉献”爱,属典型偏题作文)

失误四:

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如:

《留着总比摘掉好》《选择一种存在的方式》《美的风景》……

此类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把材料的结果,即一个现象作为题目,让阅卷教师不知考生到底想说什么。

失误五:

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

如:

《生活要有爱》《爱不好会伤害》《舍了就是得》《要想进必须退》……此类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苍白,毫无新意,所以虽不偏题、跑题,但是也很难获得高分。

【经典题目】

《占有的爱,会让爱窒息》《有一种爱叫放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我、你就放开我》《美丽之花开在教育枝头上》《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材料作文拟题常用方法】

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的题目为例,浅谈一下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保守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

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

如2009年天津卷以“我说90后”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考生可将话题做如下变形:

《90后,想说爱你不容易》《90后,新时代的靓丽旗帜》《90后,让我欢喜让我忧》……

2.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当成题目的一部分(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

如2011年大纲卷“代买彩票”材料: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

“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

”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生可以很轻易地提取出关键词“诚信”,就此考生拟出以下题目:

《为人格涂上诚信的色彩》《诚信的背囊岂能丢?

》《回来吧,诚信》《利益诚可贵、诚信不可抛》……

如2012年上海卷论述材料: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考生可扣住这个关键词拟出以下题目:

《守护微光的天使》《坚守心中的微光》《点亮微光》……

如2012年大纲卷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

“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

“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生可扣住这个关键词拟出以下题目:

《放下顾虑,成就自我》《放下顾虑,追寻成功》《放下顾虑,轻松前行》……

3.题目要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适用于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

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修船工与船主的故事”材料:

 船主诱一位修船工蛤自乙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别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枕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

“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

“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

“峨.那只足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

“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惫,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明显有两个角度可写,故考生可拟出以下题目。

修船工的角度:

《小善固可为》《分外的小事》《举手之劳,公德回归》《勿以善小而不为》……

船主的角度:

《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谐》《让感恩之花开遍生活的每个角落》《懂得感恩,人格将更加高尚》……

以上三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几乎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

(二)创新拟题法

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

1.拟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

用熟知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

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如:

以“坚守”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北京卷)

材料: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

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坚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

以“水”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四川卷)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读下面的诗歌,写感想。

手里握着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式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我手里握着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水——生命的季节》

一、写作指导:

材料和话题结合的作文,看是简单,实则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写作时,既要紧扣话题本身,又不能脱离原材料,要能领悟命题者拿出原材料的意图,要理解原材料的内涵。

1、“一滴水”,表明看起来细小,很微不足道。

2、诗歌前一段关于“阳光”、“过去未来”、“沙漠”、“生命”的阐释,实则说明:

看起来很细小的水滴里,其实蕴藏无穷价值。

3、诗歌后一段“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再一次强调,平凡细微中蕴含的价值。

4、诗歌后一段“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①从情感上呼吁人们珍惜生活生命中看似平常却又价值的一切。

②从行动上呼吁人们坚守那些看似很细小、很微不足道,但蕴含无穷价值的所在,譬如“信念”,譬如“真、善、美”。

综观上述:

浅层立意为:

珍惜生活生命中看似平常却有价值的一切。

深层立意为:

坚守那些看似很细小、很微不足道,但蕴含无穷价值的所在,譬如“信念”,譬如“真、善、美”……

二、题目思考:

1、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会在利益诱惑面前,无法珍惜或坚守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价值无穷的信念或品质。

因此该作文题目对学生的思想有引领作用。

当学生引经据典的写的很多平凡人、名人、伟人的“珍惜”“坚守”之后,会更加坚定自己心中的“珍惜”和“坚守”。

“握住一滴水”,也就是握住了无穷的力量和无尽的价值。

2、这首诗歌浅显,学生应该很好明确的立意,不太会偏题,也好选材。

但如何紧扣“水”的话题,如何体现“一滴水”的价值,这才是写作的重点。

3、学生掌握的素材要由话题“水”巧妙地切入,并引发联想和想象。

作文中要抓住相关事物与“水”的联系点、相似点、共同点,这有一定的难度。

领悟住诗歌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由“水”引发遐想,并表现一定的哲学思想,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本文要写出高水准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作文也启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思辨性,而不只是简单地套作,机械地模仿一些没有生命力的文章。

4、拟写标题:

既然是话题作文,在标题中最好能体现与“水”有关的信息,最好能“明扣”或者“暗含”话题“水”,从而避免作文中丢掉“水”的话题而“另起炉灶”。

生命如水,生命与水,水滴石穿,水立方,生命之舟,水与眼泪,水与世界,心灵的绿洲,滴水之恩,水性与人品

握住水的命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晶莹剔透的你,一滴水的遐想,一滴水折射出一个世界

以“责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用生命点亮责任的明灯》

2.标题运用比拟,情感细腻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方式。

简单地说,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写;而拟物,就是说将人当成物来写。

如:

以“诚信”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11年大纲卷)《与诚信同行》《诚信不会孤独》《打捞诚信》......

3.标题运用对偶,整齐明了

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词句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

使用对偶可使题目一目了然,且富有节奏感。

如: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2012年课程标准卷)

《拒绝冷漠、心便“融合”》(2012年重庆卷)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被打开了。

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

“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

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

“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

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

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回报的角度。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那个工人简单的问候,也许是出于习惯,但不管怎样,就是这简单的问好救了他的命。

2.习惯的角度。

门卫习惯了那位工人每天的问好,而突然有一天没有了这种问候,不习惯了,就有寻找那位工人的结果。

好习惯让人受益,自然,辩证地说,坏习惯也让人受伤。

《活在当下、静待花开》(2012年广东卷)

《生命的速度、人生的旅程》(2012年福建卷)

(根据冯骥才的一段话: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征程》(2012年福建卷)

4.标题运用反问,发人深思

在标题中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运用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读者探求内容的欲望。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时评类或漫画类材料作文。

如:

以“浅阅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0年大纲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

什么是浅阅读?

乙:

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

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

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

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

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

挺好。

丁:

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

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科技的利弊”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湖北卷)《传统,我们离你到底有多远》

以“英雄与平凡”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浙江卷)《不做英雄又何妨?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

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女儿却认真地说:

“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

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

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

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5.标题运用典故,内涵丰富

在拟写标题时,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诗词、成语、流行歌曲、广告语、书籍名等来增添文章的诗意、哲理。

这样标题不仅新颖、独特,还让文章充满丰富的内涵。

如:

《阅读深深深几许》(2010年大纲卷)

《失信猛于虎》(2011年大纲卷)

《“无心”插柳柳成荫》(2012年课程标准卷)

《大隐隐于“乐”》(2012年辽宁卷)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

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

“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腹有诗书气自华》(2012年辽宁卷)

《拿什么拯救你,传统》(2012年湖北卷)

这种方法很有新意,值得推荐,但是一定要因人因题而异。

而不能一看到材料的话题,就立即想出一些根本与话题不着边际的题目。

所以考生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题目有多新,一定要让阅卷教师看了之后能明白题目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偏题类作文,从而得到一个很低的分数。

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在演草纸上拟出的标题无法与材料话题相联系,最好还是采用保险拟题法,因为这样一般不会偏题、跑题。

【技法小结】

由以上失误题目及拟题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作文的拟题,考生必须坚守以下原则。

1.吃透材料,准确立意,忌“离材”万里;

2.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忌故作高深;

3.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忌泛泛而谈;

4.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忌拖沓冗长;

5.含蓄生动,新颖独特,忌平淡苍白。

如果考生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所拟出的题目就会如同“一支出墙的红杏”,“蝶”不来,难矣!

2012上海“微光”

随心之性,思哲之志,羽化而登仙

有人说:

“天才与凡人只在于一步之遥。

”愚以为,诚然。

天才与凡人只在于一步之间,有些人抓住了心底闪过的一丝微光,他们顺藤摸瓜,羽化登仙,创下惊世之作,被人们并为天才之列;而有些人却没有抓住,他们终究认为自己是凡人,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首先进行自我否定,直到那一丝微光石沉大海。

每个人都想成为天才,每个人都想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惊起世间千层浪。

但多数人终究沦为凡人,平庸普通,消殒于那历史长河,堙没在茫茫人海,终究是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那么该如何抓住这在头脑中闪过的一丝微光呢?

愚以为,随心之性,思哲之志,而后方可羽化而登仙,脱离凡俗的桎梏,傲临于凡世之上。

首先,人要听从心里的想法,坚定自己的抉择。

陈寅恪先生曾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中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若要脱离那凡俗的桎梏,必先有独立的人格,独到的见解,并且有所坚持,有所取舍,能在人潮的风浪中屹立不倒,不人云亦云。

有着“举世皆醉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等境界。

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被人海吞没,服软于权威,萎靡于金财。

心底无意间闪过的那一丝微光,如冬末的萌芽,抓住它,便能超凡脱俗。

但是,愚以为,仅此还远远不够。

你还要有能力去追寻那簇微光,有能力去顺藤摸瓜,有能力去驾驭它,把它牢牢地握在手里。

光有此“独立精神”一个横向当世之时的维度,是远远不能驾驭得了微光的。

所以,还须有一个纵向拉伸的过程,那就是历史的长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思百哲之志,感百哲之悟。

我等有幸处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大中华,有着深厚的底蕴,听孔老之教诲,感孙文先生之遗志,理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要如王观堂先生所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持一等之志,追寻曾国藩先生所向往达到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而后立言”的人生境界。

人生须笃定自己的志向,力行自己所言。

唯有此方能修成正果,成为世人所追捧的天才,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常人远远不能承受的,但只要他们自己知道那就够了:

他们为什么能抓住心底那一丝微光,他们凭什么成为天才。

听随心底呼唤之声,思辨先贤明哲之志,待进入修罗之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每个人心底都会闪过不止一次的微光,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没有。

有些人成为了天才,有些人终究沦为凡夫俗子。

当后者看到前者的作品中闪现了自己曾经的灵感,他们唯有后悔不已,感慨唏嘘而已。

【阅卷组意见】本文文质兼美,属于难能可贵的“华而实”的作品。

从作者的遣词造句之中即可看出其文史底蕴不凡,但不会给人一种堆砌材料之感。

所选素材从陈寅恪、王国维到曾国藩等,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且非常切合本文的主旨。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心灵的微光”和“天才”之间的关系之后,便着重用力于阐述“如何抓住这在头脑中闪过的一丝微光”,运用措施分析,先后从横向、纵向角度分析,再合二为一,总结全文。

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语言骈散结合,铿锵有力,很有艺术感染力。

让微光永驻

早年曾举办的一次画展上,一位画家站在一副倍受好评的作品面前痛哭流涕,当人们上前询问缘由时,这位画家答道:

“这幅作品中的灵感曾经我也有过,只是我当时将它舍弃没有运用。

正如画家一样,许多的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而将之舍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东西,就像思想和机遇一样,这些生命中的微光总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它并且耕耘它从而让微光永驻!

微光可以被分为三类。

其一便是如同那画家一般逝去且并未被把握的;其二是被把握且最终付诸实现的;最后莫过于那被把握却未实现的。

既然微光是如此的易碎且易逝,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它停留呢?

如何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呢?

用善于把握的双手,让微光永驻。

虽然微光是如此短暂,但只有把握了他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芒。

天才与凡人区别就是微光经过的一刹那,天才抓住了所以他的生命光彩夺目,而大多数人未抓住,所以他们碌碌无为。

如果想让人生得以升华,就需要善于把握微光。

化学家李比希在检验一瓶工厂送来的试剂时,脑子中闪过“这可能是个新元素”的灵感,但他未能把握灵感。

最终,瑞士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发现了这种新的元素,命名为碘。

一念之差的错过,对于李比希而言是无可挽回的。

生活中与灵感的错失亦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想要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升华就需要有善于把握的双手,让细小的微光在你的心间永驻。

用一路耕耘的汗水,让微光永驻。

微光乍现,灵感涌起,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付诸作品。

将灵感实现还需要我们付出汗水,让微光停留,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德国纳粹时期的一位女导演。

撇开其政治背景及他为希特勒工作过的经历不谈,莱妮对于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在她八十岁高龄之时,她有了进行水下拍摄的灵感,于是她隐瞒了二十岁去报考了潜水执照。

其间发生了许多事故,莱妮险些因此丧命,然而她最终坚持了下来。

大难不死的女艺术家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自己的灵感,致使那片草地上花开熠熠。

但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迷失于对名利的追逐而遗忘自己心中的那些微光。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从繁冗的工作中抬起自己的那颗真心?

你那美好的微光又遗失在哪个角落了呢?

本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