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803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docx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

C70.002/D32.013/D42.002)。

用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

0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临床表现:

肿瘤体积增大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因额叶受损出现精神、智力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嗅觉、视觉受损。

2.辅助检查:

头颅MRI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基底位于颅前窝底,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额叶底面和鞍区结构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拟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者,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要向患者或家属仔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者,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以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C70.002/D32.013/D42.002颅前窝底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头部MRI;

(5)颅底CT扫描;

(6)视力、视野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查心、肺功能和精神智力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

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

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

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儿童:

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mg/kg,分3-4次给予;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

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①成人:

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②儿童:

儿童用量一般按成人量的1/2给予;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

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

颅骨固定材料等。

4.术中用药:

激素、抗菌药物、麻醉常规用药。

5.输血:

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头部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术后用药:

抗癫痫药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状态良好,饮食恢复。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头颅MRI显示肿瘤切除满意。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

15000-30000元。

二、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

C70.002/D32.013/D42.002)

行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

01.5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完善检查

□预约影像学检查

□预约视力、视野检查

□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可能达到的效果及手术风险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

□上级医师查房,对患者病情及术前检查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完善术前准备

□术者查房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讨论,明确诊断,决定术式,制定治疗方案

□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等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胸片,心电图

□头颅MRI

□颅底CT

□视力、视野检查

□必要时查心、肺功能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饮食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术前禁食水

□通知家属

临时医嘱:

□备皮、剃头

□麻醉科会诊

□抗菌药物皮试

□根据手术情况备血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完成入院宣教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术前准备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天

(手术当天)

住院第5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6天

(术后第2天)

□手术室内核对患者信息无误

□全麻下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记录

□完成病程记录

□观察患者视力变化

□切口换药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完成病程记录

□观察视力视野

□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禁食水

□多参数心电监护

□吸氧

□脱水治疗

临时医嘱:

□预防感染、抑酸和抗癫痫治疗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和视力视野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流食

临时医嘱:

□换药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视力视野

□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血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半流食

临时医嘱: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视力视野

□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视力视野

□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视力视野

□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7天

(术后第3天)

住院第8天

(术后第4天)

住院第9天

(术后第5天)

□完成病程记录

□观察视力视野

□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复查血常规

□复查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预约头颅MRI检查

□嘱患者在床上坐起锻炼

□嘱患者在床上坐起锻炼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半流食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临时医嘱:

□血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头颅MRI检查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10天

(术后第6天)

住院第11天

(术后第7天)

住院第12天

(术后第8天)

□观察切口情况

□神经系统查体

□记录术后症状和体征变化

□嘱病人离床活动

□切口拆线

□切口换药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停用脱水药物

□观察神经系统体征变化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

□拆线

□血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

□停用脱水药物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注意患者营养状况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注意患者营养状况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注意患者营养状况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13天

(术后第9天)

住院第14天

(术后第10天)

□神经系统查体,对比手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

□汇总术后辅助检查结果

□评估手术效果

□确定患者可以出院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通知出院处

□开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出院通知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注意患者营养状况

□帮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