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767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345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课程理论流派

【答案】:

C

【解析】: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理论

【答案】:

C

【解析】: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

故选C。

3.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A、杜威

B、泰勒

C、布卢姆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学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布卢姆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理论业绩在四个领域中尤为突出:

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教育评价理论;课程开发论。

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B

【解析】: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

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一般应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故选B。

5.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6节>学习动机的分类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可知,王华是“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学习,这是为了实现短期目标,属于近景动机。

排除A、B。

王华刻苦学习外语是由考试这一外在诱因所引起,属于外部动机。

故选C。

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反映的是(  )。

A、学习观摩

B、长善救失

C、课内外结合

D、启发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策略

【答案】:

C

【解析】:

此句出自《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这句话意思是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

课上课下都要学习。

故选C。

7.在讲“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个概念时,列举会飞的蝙蝠、蝴蝶来突出“有羽毛”这个本质特征。

这是用了(  )。

A、变式

B、范畴

C、命题

D、推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A

【解析】:

所谓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采用“变式”进行教学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特征。

8.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B、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息息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C、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研究者们固执己见,众说纷纭。

D、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可理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答案】:

A

【解析】:

A.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B.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此处感情强调“母子的忧喜、福祸相关联”,应为“休戚相关”。

C.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为“各执己见”。

D.不可理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应为“不言而喻”。

9.特级教师周老师的班级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在教务会议上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管理模式,他总是先对班级进行一个总体的管理,通过班集体再去影响每一个同学,反过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管理来影响整个班集体。

这种管理模式属于(  )。

A、目标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班级管理的模式

【答案】:

B

【解析】: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故选B。

10.1897年,南洋公学创立,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南洋公学的创立者是()。

A、盛宣怀

B、张之洞

C、张焕纶

D、康有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的发展历程,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__________难以相信。

②中山装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该能够成功,__________申报成功,中山装的保护工作必将更加受益。

③__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简直一经由于

B、简直一旦鉴于

C、几乎一旦由于

D、几乎一经鉴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答案】:

B

【解析】:

①“简直”与“几乎”,有程度上的区别。

“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于“等于”;“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

依据语境,应用“简直”。

②“一旦”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一经”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下文说明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依据语境,应用“一旦”。

③“鉴于”与“由于”,从表原因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鉴于”有“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用法,“由于”没有表达出“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是“采取措施”的前提,所以,在此句中用“鉴于”较合适。

12.“教育:

从摇篮到坟墓。

”这是(  )的典型观点。

A、成人教育

B、业余教育

C、在职教育

D、终身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答案】:

D

【解析】:

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是贯穿人的一生,“教育:

从摇篮到坟墓”正是终身教育的观点。

1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对这种文本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简明、直观、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B、往往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式上较为复杂。

C、文本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

D、将此类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中,有助于读者理解材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答案】:

C

【解析】:

连续性文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一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都属于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往往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便于理解,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但这不代表其文本内容充满跳跃性,更与意识流作品有本质差别。

14.()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A、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心理学概述

【答案】:

A

【解析】: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15.下列关于小学生的多动症说法错误的是()。

A、多动症一般在10岁以后会有异常表现

B、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差

C、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D、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答案】:

A

【解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

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16.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

1922年,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学制,称为“壬戌学制”或“六三三学制”,该学制参照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故选D。

17.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微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案】:

D

【解析】: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

PM2.5表示每平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8.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拓展课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课程类型

【答案】:

B

【解析】:

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师生可以积极参与,又富有特色。

19.某教师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这种评价类型属于(  )评价。

A、描述性

B、诊断性

C、形成性

D、总结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教学评价的类型

【答案】:

C

【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20.赫尔巴特说:

“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句话体现了(  )。

A、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B、教学永远具有引导性

C、教学永远具有科学性

D、教学永远具有思想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学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题干的描述表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1.体育课上,学生掌握体操动作主要是通过(  ),因为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策略

【答案】:

C

【解析】: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22.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

A、已有的背景知识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情境的相似性

D、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迁移

【答案】:

A

【解析】:

已有的背景知识是知识迁移的前提。

23.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答案】:

B

【解析】:

权威阶段(5-8岁)也称作“他律期”。

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

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故本题选B。

24.(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布卢姆

D、皮亚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学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5.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辐合型和发散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认知方式及其差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认知风格的理解。

场依存型的人更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故排除A。

区分辐合型和发散型的标准是思维的指向性,故排除C。

发散型和辐合型认知风格各有特点,不能简单地说哪种认知风格更好,排除D,故选B。

26.“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启示: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错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强调的是学习要抓住关键期,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故选D。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3节>教学原则

【答案】:

A

【解析】: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出自: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篇一十章)

视其所以:

视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作之事。

这是从近处看,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了解此人。

观其所由:

所由,是前日所行之事。

即是观非常之事。

这也可以说,从远处看此人如何办事,亦即由过去的特别事迹,进一步认识此人。

察其所安:

就前述所视所观之事而言,详察其办完事情之后,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

28.对“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属于(  )。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符号学习

D、命题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策略

【答案】:

C

【解析】:

符号学习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实。

例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29.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中来。

A、阶段性班级活动

B、日常性班级活动

C、课外班级活动

D、校外班级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班集体

【答案】:

B

【解析】:

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上。

30.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C

【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边讲课、边板书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做两种事情,属于注意的分配。

故选C。

31.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编码方式是(  )。

A、概念体系

B、语义

C、图像和声像

D、图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C

【解析】:

感觉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

图像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32.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

他进一步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类,这六类目标构成了由低到高的—个阶梯。

其中能力培养的最低层次是()。

A、知识

B、理解

C、应用

D、分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教学目标设计

【答案】:

B

【解析】:

理解,指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或材料的能力,表现为学生能够把握有关材料的含义、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这是能力的最低层次。

33.为完成特定的教学形式,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34.“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正规教育

D、学校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概述

【答案】:

A

【解析】: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对人的知识、思想等产生了影响,属于社会教育范畴。

35.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

A、空想

B、创造性想象

C、再造性想象

D、批判性想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C

【解析】:

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再造性的想象,创造性的成分还不是很多。

36.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有唾液分泌。

这是(  )。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本能

D、先天反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理论

【答案】:

A

【解析】: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题中婴儿见到常用奶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故选A。

37.心理学具有()。

A、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

B、只具有社会属性

C、只具有自然属性

D、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心理学概述

【答案】:

D

【解析】: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或边缘)科学。

38.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  )趋势。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倒U型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认知发展理论

【答案】:

A

【解析】:

遗传因素在人的一生中,总体上是呈递减趋势的,它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39.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

是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一定理论和思想引领下学校文化身份的核心,是学校行为的内在体现。

故选B。

40.《物种起源》是哪位科学家的名著(  )。

A、孟德尔

B、拉马克

C、魏斯曼

D、达尔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答案】:

D

【解析】: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