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724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鹤峰县景发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规模化

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4

第一篇工程情况综述4

1.1工程总体概况4

1.2施工范围及施工内容4

第二章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4

2.1工程特点4

2.2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4

第二篇施工组织策划7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组织架构与管理人员配置7

3.1施工部署7

3.2项目组织机构示意图9

3.3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员9

3.4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9

第四章施工资源需求计划9

4.1劳动力计划9

4.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10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10

5.1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10

5.2临时设施布置原则10

5.3施工场区平面布置11

5.4临时设施布置说明11

5.5临时用地表12

第六章施工工期管理策划12

6.1施工总工期安排12

6.2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及相关图表12

6.3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13

6.4确保工期的技术保证13

第三篇施工方案15

第七章基础施工15

7.1施工程序15

7.2施工方案15

7.3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17

第八章钢结构工程17

第四篇合理化建议24

第九章协调措施24

11.1与建设方的配合措施24

11.2与建设单位的协调配合25

第五篇工程项目各项管理策划26

第十章成本控制措施26

12.1成本管理核算形式26

12.2成本控制26

第十三章工程质量管理策划27

13.1工程质量方针及目标27

13.2建立工程质量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27

第十四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划31

14.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1

14.2“净、畅、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37

第十一章绿色施工管理策划41

15.1绿色施工组织机构41

15.2绿色施工总目标41

15.3绿色施工主要施工措施42

15.4绿色施工验收44

二、附表(不计页数)45

附表1.投入本招标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45

附表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46

附表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47

附表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8

附表5.临时用地表4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鹤峰县景发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改建

1.1.3建设单位

鹤峰县景发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1.1.4建设地址

鹤峰县太平乡四平村五组

1.1.5项目设计规模

日处理鸡粪便6.6吨、养殖污水15吨(年处理鸡粪便2409吨、养殖污水5475吨)。

1.1.6技术方案

本项目拟采用沼气池处理方案,工程模式为能源生态型,所产生的沼气用于采暖、照明、炊事;沼渣、沼液供给养殖场周边农户,用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在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的同时,最终实现污染“零排放”。

1.1.7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用地面积3724㎡;

(2)新建建筑物550㎡,其中前处理间(含粪毛分离及粉碎间)210m2、泵房45m2、有机肥加工车间150m2。

(3)主要构筑物2720m3,其中厌氧反应器400m3、沼液贮存池1800m3、格栅集水初沉池20m3、沉沙池20m3、水解调节池60m3、调浆、调节计量池15m3、污泥沉淀池5m3。

(4)硬化场地1000m2,绿化730m2。

1.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的总投资150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120万元,其他费用20万元,基本预备费10万元。

(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

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0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50万元。

1.2建设单位简介

湖北省鹤峰县景发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发畜牧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金65万元,主要经营范围:

蛋鸡规模化养殖,主产品:

鸡蛋。

公司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在鹤峰县太平乡四坪村租赁土地20亩(租赁期暂定为21年),建成了一座蛋鸡规模化养殖场,建筑总面积4558㎡,饲养规模达6万只,年产蛋1600万枚。

公司现有职工18人,其中畜禽专业医师2人。

1.3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3.1研究的依据

(1)《省环保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鄂环发[2010]12号);

(2)《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

(3)《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鄂政发[2004]56号);

(4)《省财政厅省环保局关于印发<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及组织申报2006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鄂财建发[2006]106号);

(5)《可再生能源科技与产业发展知识读本》(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

(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7)《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8)《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

(9)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咨询协议书及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1.3.2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项目立项批复的原则和要求,从政策、规划、需求、环境、技术、经济、投资、效益、风险等诸方面深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因此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分析论证和评价的重点是:

项目申报符合性分析,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项目建设条件及实施的保障措施,建设目标及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场址选择,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评价和风险分析。

在此基础上形成拟建项目在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安全、卫生、消防等方面是否可行的意见。

1.4主要社会及生态效益

示范效益:

项目建设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通过生物发酵分解与转化,使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沼气,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将成为项目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带动当地畜禽养殖实现标准化、污染零排放、生态化、低能耗。

能源效益:

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改善项目区能源使用结构;

卫生效益:

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可减少周围疾病,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业发展:

本项目不仅改善了畜禽场周围的环境,同时产生的沼液、沼渣供给养殖场周边农户,给公司和附近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生态效益:

沼气利用使畜禽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养殖场的环境质量大大提高,可改善养殖场的卫生环境条件,沼渣沼液替代农药、化肥的使用,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5主要结论

项目方案的设计依据科学合理,内容考虑全面,建立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养殖粪污循环利用的解决方案;本项目实施后,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项目区乃至恩施州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章项目申报符合性分析

2.1申报类型符合性分析

根据《省环保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鄂环发[2010]12号)(以下简称《省申报通知》)文件精神,2010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四类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项目、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大环保科学研究项目等方面。

2010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项目继续围绕农村环境保护“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模式,重点支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清洁种植和养殖示范、生态示范建设及鄂西圈环“一江两山”生态景观建设项目。

种植业和养殖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包括种植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水产养殖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

本项目属《省申报通知》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项目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符合2010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类型要求。

2.2申报条件符合性分析

(1)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规定,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适用规模(以存栏数计)如下表所示:

类别规模分级

鸡(只)

蛋鸡

肉鸡

I级

≥100000

≥200000

II级

15000≤Q<100000

30000≤Q<200000

景发畜牧公司畜禽养殖场采取集约化方式养殖蛋鸡,存栏数为60000只,属II级规模化蛋鸡养殖场。

景发畜牧公司拟对养鸡场进行零排放技术改造,拟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将养殖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液、沼渣,形成“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业”良性循环系统,沼气取暖、照明和发电用于养殖场生产生活,沼渣、沼液供给养殖场作为有机肥料供给周边农户,最终实现污染“零排放”。

因此,本项目符合《申报通知》中关于“本类项目只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技术改造,废弃物做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

(2)景发畜牧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能够作为项目责任主体承担本项目,符合“种植业和养殖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须有明确的项目承担主体”的要求。

(3)项目实施后有利于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4)该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完善,企业自筹资金已基本落实,具备实施条件。

(5)该项目计划建设周期短,符合《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中“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的要求。

(6)公司按规定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并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近三年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和恶意偷排行为。

(7)本项目承担单位景发畜牧公司本年度只申报了一个项目,符合“同一项目承担单位同一年不得同时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的规定。

(8)本项目不属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技术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产品、技术的项目;也不属于新建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项目)和“三同时”配套应建而长期未建的项目。

(9)本项目仅申报拨款补助一种支持方式,且不属于“已经完成竣工验收手续而申请拨款补助的项目”。

(10)该项目属于景发畜牧公司独立承担的项目,工程项目的申报不存在多个独立法人单位或项目承担单位治理工程的汇总、打捆项目情况。

公司具备较强财务盈利能力,具备“其他资金来源”能力来保证申报成功后的工程的配套资金和项目的建设实施。

2.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为目标,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发展养殖业。

……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广养殖小区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逐步提高养殖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畜牧业是鹤峰县乃至湖北省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农民生存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经济来源,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符合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可以在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战略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实施本项目能够促进养殖场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2.4项目环保规划符合性分析

《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抓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中关于“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明确提出:

“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轻纺、医药和畜禽养殖业、餐饮业等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开展创建国家级、省级清洁生产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建成一批废物"零排放"企业。

该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3.1项目建设的目的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通过生物发酵分解与转化,使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沼气,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带动当地畜禽养殖实现标准化、污染零排放、生态化、低能耗。

3.2项目建设的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国家政策法规日益严格的资源环境控制要求,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景发畜牧公司畜禽养殖场每天产生的畜禽粪便约6.6吨、养殖污水约15吨。

这些粪便和污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物污水,如不有效治理则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养殖场内畜禽粪便及污水均只进行简单的固液分离处理,固体制成颗粒有机肥还田利用,液体经沉淀过滤后自然排放,不仅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较严重的空气污染,且处理效果不理想,给当地环境造成较严重污染。

随着国家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的基本国策,景发畜牧公司本着对社会和企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重新制订了企业的发展蓝图,提出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性发展道路。

并将畜禽粪便处理再利用作为下一步企业投资和重点建设目标,围绕粪污治理,实施零排放技术改造,彻底解决养殖场污染物排放问题,加快产业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构筑企业文化新理念和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和项目区农业的稳步发展。

最终使得该项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1项目建设是保护环境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增加,为丰富城镇副食品供应,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主力军,并且朝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方向迈进。

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但与之俱来是,大量的畜禽粪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畜禽场的粪便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使得城市周边地带和郊区农村单位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粪水的肆意排放对周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

(1)污染水质

粪便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如蛋白质、脂肪酸腐败的产物(也是粪便恶臭的构成物质)能溶解于水,使水具有臭味,从而恶化了水质,使之不适于人畜的饮用。

这些腐败性有机物质进入水体,经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氮、磷等富营养成分,促使水中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水质的富营养化。

另外,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等)进入河道后,能够通过水体或水生动植物进行快速的扩散和传播,直接或间接的传染各种疾病。

畜禽粪便造成水质污染的同时,还造成了杂草丛生、河床淤积,甚至堵塞了河道,妨碍了防洪和排涝,威胁着饮用水水源的安全。

某些地区还发生过当地居民与畜禽场之间的矛盾冲突等严重事件。

(2)产生恶臭污染空气

在厌氧条件下,畜禽粪便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分解为甲烷、有机酸和醇类的带酸臭味的气体;蛋白质和脂类分解为氨、硫化氢、甲硫醇和粪臭素等有恶臭的含氮和硫的化合物。

这些臭气严重恶化了畜禽场内外大气环境质量,对畜禽业工作人员产生危害,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其生产力水平。

(3)污染土壤

进入土壤的畜禽粪便,其中的有机物质本来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完全分解,非但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可以向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维持土壤的自净肥力,但是由于粪便堆积不施入土壤,堆积养殖场附近,超过堆积土壤消化的能力,就造成污染。

另外,还有一些以土壤传播为主的传染病,这些病原体往往可以在土壤中寄生或以芽孢等形式在土壤中存活许多年,如炭疽和破伤风等,许多寄生虫也可以经土壤或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如蚯蚓、甲虫等)广为传播,形成巨大的潜在危害。

景发畜牧公司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是当地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由于治理效果不理想,造成了养殖场内及周边区域环境卫生恶化,夏季臭气冲天,蚊蝇孳生,对区域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本项目建成后,养殖场畜禽粪便及污水将得到根治,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3.3.2项目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其实质就是绿色经济,企业需要进行绿色生产,也就是可持续生产。

景发畜牧公司养殖场内的畜禽粪便污水是宝贵的资源,它含有大量氮、磷、钾有机质等营养成分,不开展有效综合利用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实施以沼气处理工程为主的零排放技术改造,将养殖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液、沼渣,形成“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业”良性循环系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沼气应用的需求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优质清洁能源资源,无论是用做生活燃料,还是用于生产电力,都能够减少日益枯竭的石化能源的消耗。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当地环境现状、节约能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沼气主要用于采暖、照明、炊事等。

(2)沼液沼渣的需求

本项目所产生的沼液沼渣均是优良的有机肥料,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沼液主要用于浸种、叶面喷肥、拌营养钵土及保花保果剂、无土栽培母液、配方滴灌、养鱼、养猪、养鸡、养牛、养鸭、养羊及种养花卉等。

沼液中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

例如,赤霉素可使种子提早发芽;某些核酸、单糖能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某此游离氨基酸能增强作物抗冻能力;某些抗生素则能防治作物病虫害;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添加到饲料中。

能促进畜禽增产等。

沼渣主要用于农作物生产或苗木生产的基肥,既可减少化肥、农肥的施用量,降低成本,又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沼渣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微量营养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质地疏松、保墒性能好、酸碱度适中,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作用。

沼渣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沼渣还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养鱼、养蚯蚓等。

3.3.3项目建设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需要

2005年,国家农业部以农市发[2005]11号文下发了《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意见”中阐述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意义:

1.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2.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3.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4.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因此,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

要按照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快发展。

由于有机肥所具有的肥效和其特有的性质,使用有机肥料生产有机食品、优质农产品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改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口感品质,提高产品档次,这也日益得到大众的认可。

因此,有机肥市场需求很大,有机肥料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本项目建成后,利用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料,可全部用于周边区域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

3.3.4项目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随着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逐步恶化,农村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养殖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采用沼气工程技术,可实现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零排放”。

从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总之,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畜牧业发展的角度;无论是从新能源开发的角度,还是从生态农业建设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并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已势在必行。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特别是对于促进当地畜牧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章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零排放技术改造,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通过生物发酵分解与转化,使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沼气,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带动当地畜禽养殖实现标准化、污染零排放、生态化、低能耗为目标。

4.1污染物来源

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是畜禽养殖生产中最主要的污染物。

高浓度污水灌溉农田,会使农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农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规模化禽养殖场“肥水”造成周围农作物危害而赔偿的现象经常发生;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4.2鸡粪便特征及危害

近年来,我国的养鸡业规模及产值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城郊建立了大中型集约化养鸡场,养鸡数量猛增,粪便的排放量也在增加。

畜禽粪便的排放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水污染源之一。

随着养鸡业的进一步发展,粪便排放量必然会进一步增大,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将会更加严重。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未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均有危害。

4.2.1鸡粪便特征

粪是鸡消化代谢的产物,由于其消化生理的特点有别于其他畜禽,因而决定了鸡粪较之其他畜禽粪便更为丰富的养分含量。

鸡粪中粗蛋白含量一般为25%~30%,氨基酸含量高达8%~10%,另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具有很好的营养作用。

但是,鸡粪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鸡饲料中含有的矿物质、微量元素(部分为重金属、如铜、锌、砷等)、各种药物(如抗球虫药、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激素、病原微生物(如鸡城疫病毒、鹦鹉病病毒、丹毒杆菌、巴氏杆菌、白色含珠菌、烟曲霉、梭菌、棒状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寄生虫或卵(如阿米巴、旋毛虫、美洲板口线虫等),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及各种细菌毒素等,这些有害物质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如果鸡粪不经处理直接饲喂畜禽、或处理不当、或喂量过大都可能造成疫病传播,严重危害畜牧业、加工业及人类的健康。

因此,鸡粪用作饲料前损失、增加适口性、便于贮存和运输、提高其饲用价值的目的。

4.2.2鸡粪便危害

(1)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鸡鸭饲料中70%左右的含氮物质被排泄出来。

肉鸡饲料中50%的含氮物质变成了粪便,大量的禽粪便如果不及时处理,在高温下,发酵和分解易产生有害气体,如NH3、H2S、CO2、CH4等污染空气,使动物及人群的免疫力下降。

呼吸道疾病频发。

(2)对水环境的污染

粪便和冲洗粪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P及粪渣等物质,可以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也可以通过土壤渗透地下,进而污染地下水。

地表水中过多的N、P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

粪便中的N、P等物质渗入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中NO2-、NO3-浓度的升高,人若长期或大量饮用,可能诱发癌症。

(3)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鸡粪便中含有大理的钠盐和钾盐,如果直接用于农田,过量的Na+和K+通过反聚作用而造成土壤的微孔减少,使土壤的通透性降低,破坏土壤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