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555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docx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本章既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还经常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尤其是生产费用各要素的归集、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分配的相关知识。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 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分析题

综合题

合 计

2010年

1分

2分

6分

9分

2009年

1分

5分

6分

2008年

2分

2分

5分

9分

   本章考试大纲要求

  

(一)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

  

(二)掌握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

  (三)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五)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六)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七)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

  

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注意】

  成本核算基本流程如下: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当期生产成本的有( )。

  A.生产设备的维修费用      B.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

  C.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D.生产人员的薪酬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生产设备的维修费用和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均应计入“管理费用”,而不计入生产成本。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一、成本核算对象

  

  二、成本项目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设“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账户。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注意】  

  1.分配标准:

可用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

  2.分配率=待分配消耗总额/分配标准之和

  3.分配额=某产品所耗标准×分配率

  【例题8-1】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400公斤,每公斤20元。

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

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000(千克)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5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400÷(3000+2500)=0.8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000×0.8×20=48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500×0.8×20=40000(元)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48000+40000=88000(元)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例题8-2】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700÷(500+400)=3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500(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200(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000元,福利费10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 )元。

  A.28000    B.32000

  C.42000    D.48000

  【答案】D  

  【解析】甲产品应分担的人工费=1200×(70000+10000)/(1200+800)=48000(元)。

  

  四、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辅助生产成本一般有两种归集方式:

一是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二是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例题1·计算题】丁公司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公司锅炉和机修两个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

锅炉车间的成本按供汽量比例分配,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该公司2007年7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的资料见表1。

  表1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待分配成本(元)

480000

45000

供应劳务、产品数量

160000小时

10000立方米

耗用劳务、产品数量

锅炉车间

10000小时

 

机修车间

 

1000立方米

一车间

80000小时

5100立方米

二车间

70000小时

3900立方米

  

  表2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2009年7月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

480000

45000

525000

对外供应劳务数量

150000

9000

 

单位成本(分配率)

3.2

5

 

基本生产车间

一车间

耗用数量

80000

5100

 

分配金额

256000

25500

281500

二车间

耗用数量

70000

3900

 

分配金额

224000

19500

243500

金额合计(元)

480000

45000

525000

  

  对外供应劳务、产品数量:

  机修车间=160000-10000=150000(小时)

  锅炉车间=10000-1000=9000(立方米)

  会计处理如下:

  借:

制造费用——一车间   281500

        ——二车间   2435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80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5000  

  2.交互分配法

  第一,对各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应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第二,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例题2·计算题】承【例题1】,编制交互分配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见表3。

  表3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2009年7月

分配方向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

锅炉

合计

机修

锅炉

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

480000

45000

525000

454500

70500

525000

供应劳务数量

160000

10000

 

150000

9000

 

单位成本(分配率)

3

4.5

 

3.03

7.8333

 

辅助车间

机修

耗用数量

 

1000

 

 

 

 

分配金额

 

4500

4500

 

 

 

锅炉

耗用数量

10000

 

 

 

 

 

分配金额

30000

 

30000 

 

 

 

金额小计

30000

4500

34500

 

 

 

基本车间

一车间

耗用数量

 

 

 

80000

5100

 

分配金额

 

 

 

242400

39949.83

282349.83

二车间

耗用数量

 

 

 

70000

3900

 

分配金额

 

 

 

2121OO

30550.17

242650.17

分配金额小计(元)

 

 

454500

70500

525000

  分配率的小数保留四位,第五位四舍五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二车间生产成本。

  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480000+4500-30000=454500(元)

  锅炉车间=45000+30000-4500=70500(元)

  会计处理如下:

  

(1)交互分配: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5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00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30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500

  

(2)对外分配:

  借:

制造费用——一车间            282349.83

        ——二车间            242650.17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545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70500  

  3.计划成本分配法

  【例题3·计算题】承【例题1】,编制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4。

  

  表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数量单位:

小时、立方米

               2009年7月           金额单位: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80000

45000

 

供应劳务数量

160000小时

10000立方米

 

计划单位成本

2.5

4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

(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锅炉车间

耗用量

10000小时

 

 

分配金额

25000

 

25000

机修车间

耗用量

 

1000立方米

 

分配金额

 

4000

4000

分配金额小计

25000

4000

29000

基本生产耗用

(计入“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耗用量

80000小时

5100立方米

 

分配金额

80000×2.5=200000

5100×4=20400

220400

第二车间

耗用量

70000小时

3900立方米

 

分配金额

70000×2.5=175000

3900×4=15600

190600

分配金额小计

375000

36000

411000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400000

40000

44000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484000

70000

554000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84000

+30000

+114000

  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480000+4000=484000(元)

  锅炉车间的实际成本=45000+25000=70000(万元)

  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1)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000

               ——锅炉车间25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20400

        ——第二车间       1906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00000

                 ——锅炉车间   40000

  

(2)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借:

管理费用            1140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84000

                 ——锅炉车间  30000

  4.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例题4·计算题】承【例题1】,由于机修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5000÷10000×1000=4500)少于锅炉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80000÷160000×10000=30000),因此,机修车间应先分配费用(尾差计入到第二车间)。

具体见表5:

  

  表5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顺序分配法)        数量单位:

小时、立方米

                             金额单位:

              2009年7月  

会计科目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分配金额合计

车间部门

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劳务数量

待分配费用

分配率

劳务数量

待分配费用

分配率

耗用数量

耗用金额

耗用数量

耗用金额

 

160000

480000

 

10000

45000

 

 

 

 

 

 

分配修理费用

-160000

-480000

3

10000

30000

 

80000

240000

70000

210000

480000

 

供汽费用合计

 

75000

 

 

 

 

 

 

 

分配供汽费用

9000

8.33

5100

42483

3900

32517

75000

 

 

分配金额合计

 

282483

 

242517

525000

  

  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1)分配修理费用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0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40000

        ——第二车间         2100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80000  

  

(2)分配供气费用

  借: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42483

        -第二车间   32517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75000

  5.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的特点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也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例题5·计算题】承【例题1】,编制代数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算过程中保留三位小数)见表6。

  

  假设X=每小时修理成本

  Y=每立方米用汽成本

  设联立方程如下:

  

(1)480000+1000Y=160000X

  

(2)45000+10000X=10000Y

  解得:

X=3.047

  Y=7.547

  表6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代数分配法)       数量单位:

小时、立方米

              2009年7月        金额单位: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80000

45000

525000

供应劳务数量

160000小时

10000立方米

 

用代数算出的实际单位成本

3.047

7.547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

(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锅炉车间

耗用量

10000小时

 

 

分配金额

30470

 

30470

机修车间

耗用量

 

1000立方米

 

分配金额

 

7547

7547

分配金额小计

30470

7547

38017

基本生产耗用

(计入“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耗用量

80000小时

5100立方米

 

分配金额

243760

38489.7

282249.7

第二车间

耗用量

70000小时

3900立方米

 

分配金额

213290

29433.3

242723.3

分配金额小计

457050

67923

 

合 计

487520

75470

562990

  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7547

               ——锅炉车间  3047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82249.7

        ——第二车间        242723.3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87520

                 ——锅炉车间     75470

  五、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当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产成品产量比例法等。

分配方法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的制造费用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

该企业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50000元。

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20000工时,其中,甲产品耗用16000工时,乙产品耗用4000工时。

则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元。

  A.30000     B.20000

  C.16000     D.40000

  【答案】D  

  【解析】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0÷20000=2.5(元/工时);甲产品制造费用的分配额=16000×2.5=40000(元)

  

  六、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注意】

  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入库后保管不善而损坏的损失;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2.可修复废品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车间或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

  【注意】

  第一,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第二,不满一个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第三,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第四,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在“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反映。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数量是核算在产品成本的基础,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之和就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

对某个车间或生产步骤而言,在产品只包括该车间或该生产步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产品。

  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月末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月初在产品生产成本与本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则应当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产品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其每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即为每月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例8-9】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37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程序为30%,发生生产成本合计为800000元。

分配结果如下:

  

  单位成本=800000÷(370+100×30%)=2000(元/台)

  完工产品成本=370×2000=740000(元)

  在产品成本=100×30%×2000=60000(元)

  【例8-10】某公司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40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

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160小时,第二道工序240小时。

为简化核算,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则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道工序:

l60×50%÷400×100%=20%

  第二道工序:

(160+240×50%)÷400×100%=70%

  【例8-11】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36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