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写体验亲情.docx
《主题读写体验亲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读写体验亲情.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读写体验亲情
“体验亲情”主题读写
刘生权
(江苏江阴市迎宾路22号中小学教研室)
阅读鉴赏
主题导入
人世间最可靠的感情是血脉相连的亲情。
它像灯盏映照着人们的心灵,时刻唤起亲人之间最温馨、最温暖的回忆。
亲情是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慈爱、孝悌的传统美德,绵延千载,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体验亲情就是体验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手足之情亲密无间,它们穿越时空,演绎着历久弥新的真义。
作为青年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在忙碌和匆匆之间,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失去自己,疏离亲人。
慢下青春的脚步,适时体验亲情,慰藉易累、易伤的心,让心灵变得轻盈而踏实。
体验亲情,消弥隔阂和误会,让爱驻我心,伴随着成长,走向成熟。
从现在开始,珍视细小的爱意,及时享受爱的雨露,感念亲情,用爱的付出和责任的担当推动亲情的航船,融入爱的海洋里。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
”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
“北京大学!
”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
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
”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
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大妹妹问过母亲:
“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
我父亲是长子。
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
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
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
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
“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
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
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
母亲说:
“你为娘争了口气!
”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
当时我十七岁。
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
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
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选自《赵鑫珊散文精选》)
蒲公英
赵伟
弟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
大路的两边长着许多小黄花儿,在烈日下鲜艳地开着。
小小的草们也都独自默默地活着。
我说:
“弟,你回吧。
”
弟还是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
弟的影子和我的影子撒落在那路边的黄花儿和小草上——
哥,这花儿结什么果?
不结果,花凋了上面长出一朵蒲公英。
哥,什么是蒲公英?
弟,你看,这就是——我使劲一吹,手中的蒲公英被吹成许许多多的小伞,在空中飘飘摇摇地飞扬。
弟在风中笑着追那些小伞跑呀跑呀。
风中传来一个声音:
冬——带弟回来吃饭了……弟停下来,说:
哥,妈妈在喊我们了。
一晃,过了四年。
我说:
“弟,你回吧。
”
弟依然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
河滩上的水声嚯嚯响着,比三年前更加显耳。
父亲常穿一双草鞋,踩在河滩的水中撒网捕鱼。
父亲说他跟爷爷学踩在滩上打鱼时,滩水就一直这样响着。
三年前,跟在我背后送我去当兵的有父亲,有母亲。
路没有变,水声没有变,如今跟在我身后的只有弟,十四岁的弟。
我说:
“弟,你回吧。
”
弟停下来。
我说:
“你有什么话,你就跟我说。
”
弟沉默了许久,轻轻说:
“哥……妈妈这一年害病,没人给我做鞋……你……回部队去……把你穿剩下的胶鞋……给我……寄一双……”
我跪在弟的面前抱着弟,我说:
“弟……”
那大路、阳光、小黄花儿和小草们,在我眼里漂浮起来,蒲公英被风吹散,许多小伞在空中飘飘摇摇飞向山弯坟园里妈妈的新坟上。
我脱下我脚下的胶鞋,给弟穿上。
弟把胶鞋又脱下拿在手里,他说,等到了冬天才穿。
我说:
“弟,你回吧?
”
弟说:
“哥,我回了。
”
我和弟的赤脚在大路上响起清脆的声音。
我看见千万的小黄花儿和小草们在太阳下蓬勃地活着。
(《解放军文艺》)
水深流静,何必波纹
晓言
余光中早年以诙谐的笔调写了《我的四个假想敌》,称自己长期住在“女生宿舍”,看来似乎轻松,其实有点惊怅于女儿的成长。
如今,女儿们早已逐渐长大。
远东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讲述了余光中和四个女儿之间云淡风轻、水深流静的情感。
“小时候,爸爸喜欢捏我的下巴,”佩珊说,“有一天突然发觉爸爸很久没有这动作了,才意识到父女疏离了。
”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很敬畏爸爸,几乎把他神化了,”佩珊是四个女儿中比较顽皮的一个,“现在我比较不怕他了,有时候还敢去撩拨撩拨他,譬如生日时在他脸上抹奶油,开开他的玩笑。
”
其实余光中对女儿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多少也承袭了他和父亲的关系。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如果是爸爸接的,他总是问‘你们那里天气怎样’要不就是‘你们校长如何如何’。
奇怪了,他为什么不问问我的一些私事呢?
”佩珊不解。
“他没办法跟人靠得太近,”珊珊说,“他所有的感情都放在文章里,神游想象的天地,很少跟我们闲话家常。
家人在一起,他也总喜欢谈文论艺。
”
四个女儿都搦笔能文,有艺术家的潜能,可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继承父亲创作的衣钵,提起此事,余光中总是埋怨“她们大都懒于动笔”。
对余家的女儿来说,有一位文豪爸爸,压力自然十分沉重,潜意识里避开文学之途,该是很自然的发展。
“我们再怎么写也写不过爸爸了,所以干脆不写。
”这是幼珊的理由。
有一年,余光中生日前夕,幼珊写了首诗送给他,等了几天不见反应,幼珊忐忑不安,私自投稿给《联合日报》副刊。
痖弦收到后,打电话来问,要不要配合时间刊登。
这时余光中才说:
“糟了,我已经投给《中华日报》了。
”不久女儿的处女作见报,做爸爸的郑重剪贴珍藏。
佩珊也有挫折的经历,她曾想参加两大报的文学奖,“可是就因为爸爸是评审而被迫放弃”。
她知道自己将来还是会回到文学之途,“可是我一定不写诗”。
珊珊也不想把写作当使命或正业,她宁愿随兴而写,反而自在。
有时候,余光中会羡慕朋友有女儿担任经纪人,而他却要一切自理。
在余光中眼中,四个女儿都各有个性,所以父母一向听其自然。
他说她们“变来变去,不知道在想什么”。
女儿们长大了,可是在余光中眼里,她们永远是孩子。
在《我的四个假想敌》一文中情窦初开的女儿,如今都是女人了。
结了婚的女儿,他希望她们婚姻美满;没结婚的呢,他又暗自着急,怕她们寂寞。
不过在女儿面前,他什么话都不说,习惯把一切藏在心底,只敢向妻子间接探听。
他认为,女儿的私情天经地义应向母亲倾诉,向父亲恐难启齿。
他出身外文系,却仍是中国的读书人。
西洋父亲搂着娇女私语窃窃的温馨,他很羡慕,但无能为力。
余家人的关系,清淡中蕴藏着深情,许多没说出口的话,没做出来的动作,蕴在心底,水深流静,何必波纹。
(江苏教育出版社《美文精粹精华本》)
[对比鉴赏]
以上三篇文章都彰显了“体验亲情”这一主题,再现了亲情的可贵。
所选均是细小而平凡的素材,在平静的叙述中蕴藏着母爱、父爱、手足之情的浓情。
因为文体不一,三篇文章有如下不同之处:
视角相异。
《我只欠母亲》、《蒲公英》都是用第一称来叙写的,感情真挚。
《我只欠母亲》一文在忏悔式的追忆中饱含哀戚,夹杂着对“我”过去无知的负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蒲公英》一文通过一双鞋来表现了“我”和弟弟相互的关爱和默契。
《水深流静,何必波纹》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撷取的几个生活画面,细节传神,叙事中蕴含着情感的张力,再现了深沉的父爱——对孩子另一种形式的爱。
结构不同。
《我只欠母亲》采用线型结构,基本以时间为序,“我”和母亲的点点滴滴直陈而下,至母亲的离去。
《蒲公英》仅选一个送别的场景,故事背景的展开在有蒲公英的季节里,板块清晰。
《水深流静,何必波纹》一文,作者以点带面,以余光中对孩子的爱为主线,展示了他与四个孩子的生活细节,立体地再现余光中一家的温情。
阅读训练
岁月深处有一支歌
马均海
我10岁那年的春天,树上能吃的叶子捋光了,田地里充饥的野菜几乎挖尽了,榆树被剥光了皮。
正处于发育期的我,就像久旱无雨的禾苗。
所幸的是,我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黑面馍。
这个用杂粮或麸糠做成的黑面馍,是姐姐为我挣来的。
姐姐大我4岁,因家贫未能上学,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是生产队的一名劳动力了。
为确保粮食连年丰收,政府号召大修水利。
我们村只有40多户人家,被抽调到水利工地上的就有60名,我姐姐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放学后,我就来到村外的田野上,沿着弯弯的小路往南走,一边挖野菜,一边等姐姐回来。
每当姐姐出现在小路上时,我就飞快地迎上去。
这时,姐姐就放下铁锨,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裹着的黑面馍,然后揭开手帕递给我。
“饿坏了吧弟弟,快吃吧。
”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姐姐抚摩着我的头,脸上就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有一天下午,刮着南风,天气很暖和。
春暖更使饥饿的人感到困倦。
我已经挖了好多野菜了,还不见姐姐回来。
往常,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姐姐总会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可是,今天的太阳已经落山了,小路上仍然看不见姐姐的身影。
我的心有点慌乱起来,就顺着那条蜿蜒小路往前走……走到树林子边时,我停下了脚步。
这时,黄昏已经降临,林子很深,我不敢进去。
正当我感到有点害怕的时候,林子里走出一个人,我一眼就认出了是后村的双良叔,双良叔还背着一个人。
双良叔背着的正是我姐姐。
我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害怕极了。
双良叔说,三儿,快回去,告诉你妈,想办法弄点糖来,红糖白糖都行。
双良叔把姐姐背回我家时,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我母亲见状,简直吓坏了,慌忙接过姐姐,小心地放在了床上。
母亲忙搬来把椅子,让双良叔坐下。
双良叔用我递过去的毛巾擦了把汗,喘着气说,不要害怕,没事的,这孩子是饿昏了,灌点糖水就会醒过来的。
这时我才想起双良叔是名乡村医生,母亲为姐姐灌了半小碗糖水。
姐姐睁开了眼睛。
我一直站在床前,在昏暗的油灯下,我看见姐姐的眼神很茫然,大概姐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吧。
姐姐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翻了一下身子,见是我站在床前,就用柔弱的双手去拉我的手。
姐姐没有说话,只是用爱怜的目光看着我。
过了一会儿,姐姐好像想起了什么,就用右手往衣兜里掏摸。
姐姐费力地掏出一个用洗得很干净的手帕包着的黑面馍,笑着递给我:
“弟弟,你吃吧,这是姐姐为你省下的。
”
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岁月如流水,转瞬之间,许多日子过去了。
当我的女儿长到我那时的年龄时,有一天晚上,我把这个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故事讲给她听。
女儿听完后,睁着大大的双眼,呆呆地注视我良久:
“爸爸,你讲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我说是真的。
从那以后,女儿不再浪费粮食了,也不怎么挑食了。
我忽然发现,女儿好像长大了许多。
(选自《红蜻蜓》)
1.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交代事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暗示了“姐姐”的命运。
2.分析说明画线句子“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的含意。
答:
“我”一下子明白能吃到黑面馍的原因是姐姐省给“我”的,“哭”中交织着感动和悲痛之情。
3.小说着力刻画了“姐姐”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年轻但因为家庭的贫穷,勇于担当重任,爱护弟弟,甘愿自己受苦受饿。
4.“我”在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要概述其表现力。
答:
“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用一人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感知姐姐,讲述有关“姐姐”的事情,烘托了“姐姐”的高大形象。
5.试探究本文用“岁月深处有一支歌”这一标题的用意。
答:
揭示了文章的内容:
“我”回忆小时候“姐姐”给我的特殊关怀;形象而富有诗意,再现作者的情感世界;吸引读者兴趣。
一块旧表
相裕亭
①父亲生病住院时,我写信给乡下的大哥,让他来服侍几天。
我跟大哥说,父亲一生病,二十四小时都要人侍候,我们夫妻俩都上班,实在是忙不过来。
大哥接到信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②大哥人很厚道,一到我们家就全揽下父亲住院陪护、做饭、送饭的事。
我和妻从内心感激。
过了些日子,大哥看父亲能下地走动,生活能自理了,就想回去了。
大哥说家里的玉米该收了、黄豆也早该割了,还不知你大嫂在家忙成什么样子。
③我跟妻说,大哥出来不少天了,让他回去看看吧。
妻也是这个意思。
④临启程的那天中午,妻做了一桌子好菜,让我陪大哥好好喝两盅。
说这些天,多亏了大哥早早晚晚地往医院里跑。
要不,我们连班都上不了了。
大哥问我有没有不爱穿的旧衣服什么的,给他几件带回去穿。
我告诉他都给他弄好了,有他能穿的,也有大嫂和小侄子能穿的。
大哥很高兴,又问我有没有我不爱戴的旧表什么的给他一块。
大哥说,能跑个钟点、大差不差的就行了。
大哥说在乡下,整天泥里一把、水里一把的,有块好表也戴不出来好。
⑤说心里话,家里哪有什么旧表。
但我忽而想到抽屉里有块新的“瑞士”。
那是我一篇获奖小说的奖品。
感情大哥整天在家没事,把什么都翻到了。
⑥当下,我有些不高兴,我跟大哥说,家里没什么旧表。
对他说现在表不值钱了,花个二三十块钱,买一块就是了。
大哥说,你窗台上不是有块旧“苏州”表吗?
这时间,我才想起窗台上那块旧“苏州”。
那块表,是我考上大学那年秋天,父亲送我到徐州时给我买的,也是我考上大学后,父亲给我添置的惟一一件东西。
这些年,尽管我有了更好的表,不戴它了,但我一直都珍藏着它。
我觉得父亲在当时能给我买那块表,实在是太不易了。
我们家兄妹多,我考上大学那年,大哥刚成家分出去过了,小妹和三弟,一个读高一,一个读初三,家里处处都需要钱。
可父亲就是在那样的情境下,硬是咬着牙给我买了一块当时能值八十多块钱的“苏州”表,它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增添了好多骨气和勇气。
可现在大哥要它,我真有些舍不得。
我跟大哥说,那是父亲给我买的。
妻却一旁鼓动大哥,你别听他那一套,趁早拿走了事,省得放在家里,戴也不是,扔也不是的。
大哥笑,举杯跟我说喝酒喝酒。
⑦回头,也就是我和妻要上班先走的时候,大哥还不紧不慢地喝着。
我和妻都提醒他,不要忘了返程的班车时间和桌上那块旧“苏州”。
大哥挥挥手说他忘不了,让我们放心好了。
⑧回家时,妻一看那表,半是牵挂,半是惋惜地说,大哥中午喝多了。
言外之意,连表都忘了。
我没吱声。
我知道大哥不是忘了带那块表,而是不想夺我所爱。
⑨当晚,我和妻合计了一下,第二天一大早,便把那块新“瑞士”给大哥寄去了。
(选自《温暖的石头》)
1.第①段写父亲生病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答:
展开故事情节,引出大哥这一人物的出场,初步表现了大哥的性格特点。
2.请简要说明作者第⑥段写“我”和大哥的对话的用意。
答:
表现“我”的小气和内心的不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写“我”对大哥的误解作铺垫。
3.两次描写大哥喝酒的细节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
请具体说明。
答:
第一写大哥因要表而引起“我”和妻子的不同意见,心生歉意,用喝酒来掩饰;第二次不想带走旧表,担心“我”我妻子发现,故意延长喝酒时间。
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哥的形象特点。
答:
①孝顺,②直朴(直率),③厚道(老实),④体谅人。
5.小说叙写了一块旧表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情感取向和意蕴。
答:
叙写兄弟因父亲生病而相处的故事,表现兄弟手足情深;赞美像大哥一样的人的美好品质;揭示亲情的可贵之处,启示亲人之间不应猜忌。
八月的阳光
陈玉龙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日日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
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
小夏一封,小秋一封。
俩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
小夏说:
“京城的,比我的好。
”小秋道:
“上海的,也不差。
”兄弟俩遂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齐用欢笑发泄出。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
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了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
父亲说:
“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
”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的乡村,最富裕的是阳光,而最贫穷的是金钱。
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人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读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
那天,他们去了学校。
班主任和校长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当地政府给想想办法。
当父亲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仰面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
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
学校来的。
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
祝贺!
全体教师捐赠。
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里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
三个人的目光一齐盯着床上的父亲。
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
“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
要不,抓阄也行。
”
小夏和小秋顿像两个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
“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
”小秋也抬起头:
“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
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
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跪在地上:
“哥!
”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了南方打工。
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压在18岁少年小夏那瘦小的身上,很沉很沉。
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看着那泡沫似的尘土上一行行深深的脚印出神。
(选自《中国校园文学》)
1.第9段与上下文的人、事叙写有何关联?
答:
补充交代上文一家人筹钱的情况,展开了下文的故事情节:
学校捐赠钱款,兄弟俩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
2.文中两处画线同样描写小夏和小秋的表情,内容有何不同?
答:
同样表现震惊,前者是因为没料到学费较高,后者是因为不得不面对万般无奈的选择:
只能一人上学;前者侧重于惊,后者侧重于呆、无助,程度上深。
3.简要概述文章体现兄弟情深的生活画面。
答:
兄弟俩同贺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上大学的机会,互相谦让;小夏外出打工,小秋深感内疚。
4.纵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答:
朴实、本份,勤劳、善良,深爱儿子。
5.全文自然景物描写较多,请探究其寓意和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答:
寓意:
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表现人物:
①开头对阳光的描写,暗示了小夏、小秋的命运。
②家人接到通知后对阳光的描写,衬托了一家人沉重的心情。
③小夏毅然选择外出,这里对阳光的描写,衬托了他面对选择后的无奈、沉重之情。
④文末有小秋在阳光下的一段描写,再现了他内疚、无奈等复杂的心绪。
写作指导
[写作借鉴]
欣赏《我只欠母亲》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学习写“体验亲情”类的文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借鉴:
一、手写我心,感情真挚。
《我只欠母亲》、《岁月深处有一支歌》等文,读者能感受到其扑面而来的浓浓真挚感情,深深被打动。
《我只欠母亲》处处描摹母亲的心理,着力表现母亲的苦:
儿子离家的想思之苦,在家族没地位之苦……“我”对母亲的一番真情显而易见。
《岁月深处有一支歌》一文,姐姐的一言一行,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我”对姐姐依恋、牵挂,坦露无遗。
二、小处着笔,细腻传神。
亲情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生活:
琐碎的事,平凡的人。
《水深流静,何必波纹》等文都是细处着笔,寥寥数笔,人物的言行毕现,形象鲜明,妙肖传神,立体可感。
如《八月的阳光》写兄弟俩拿到通知书后的表情,面对抓阄的无奈选择,兄弟俩心理纤毫毕现。
三、侧面烘托,点染成趣。
烘托和点染在表现亲情时,更具曲折婉转的魅力。
《我只欠母亲》中,大妹告知“我”到北京后,母亲独自垂泪多次。
侧面描写母亲对“我”的爱,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后文运用“闪回法”,补叙母亲生养“我”的艰辛,烘托出母亲伟大的形象。
《蒲公英》中小黄花的点缀,经济、简省,涉笔成趣:
四年前兄弟俩嬉戏在花儿里,离别之时,情意融化在花儿里,通过不断的景物点染,强化了兄弟亲情之爱的意旨。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些爱意,已经不知不觉中在我们心中滋生和储藏。
因为这些爱是平凡的,是沉默的,我们会容易忽视,甚至对爱我们的人产生误解、埋怨。
请以“家的温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指津
“家的温暖”很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因为每个人都能从家的怀抱中体验温情。
从选材上讲宜从日常琐事入手,抓住独特的生活画面,写出自家所独有的东西。
因为在记叙文中,细节决定着文章的意蕴深度和质量高度,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艺术。
所以,真实具体的细节描写应是不二的选择。
“家的温暖”事必涉及写家庭成员。
对于自己孰悉的家庭成员完全可以以少胜多地勾勒,再现他们的风貌。
如可以写家庭吃饭时的氛围,父母的谈话的风格;“我”与父母的矛盾由升级趋向缓和,再到消弥。
可以让同一细节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完整清晰,一唱三叹、且文且咏的写法还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
如刻画母亲的背影,一个眼神,一根白发,都会起到很好的效用。
“家的温暖”这一文题暗示了写人、记事不能单一,突显“家”概念,不妨以点带面,多角度,正面和侧面结合起来立体地表现“家”给人的温暖。
佳作展示
温暖
□吴金秀
村前有一条石板路,石板路很长,放眼望去,是看不到头的。
石板路旁的梧桐树很高大。
小时候,父亲总爱背起我,一步一步地走在石板路上。
我紧紧地贴在父亲的背上,他的背很宽厚,很舒服,让人感到很温暖。
伏在父亲的背上,我清楚的感觉到他的步伐,那是一种充满节奏感的步子。
“你会一直背着我走下去,是吗?
”小小的我经常趴在父亲厚实的背上这样问父亲。
印象中父亲总是笑笑,不说什么。
夜晚,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我发现,村前的石板路也可以很亮很亮。
后来,我渐渐长大,不再愿意父亲背我,父亲也不再提出要背我。
有时候,我一个人走在石板路上,有风吹过,路旁的梧桐叶飘了一地,偶尔有几片落在我的发上,拂过我的肩头,仍静静地落到石板路上——安静的石板路上,只有我。
走在无人的石板路上,长大的我有些莫名的落寞。
父亲的工作并不忙,但是他每天都要比我晚半小时到家。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长大的我从没多想过。
有一天,朋友载我回家,我们没有走石板路,走的是大路。
这是我这些年来,第一次没有走石板路。
大路很宽阔很平坦,路灯很亮,但我心里却有些不踏实。
“妈我回来了。
”
“丫头,回来啦,吃饭吧。
”母亲从厨房探出头来。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