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166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5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docx

中考化学专题四计算应用题

专题四、计算应用题

一、选择题

15.(2015·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4

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D.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

【答案】AC

【解析】A.本选项采用公倍数法计算。

CO、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44,则(28×44)为两者的一个公倍数,假设这个公倍数即为CO、CO2的质量,则CO中氧元素质量为(28×44)×

=44×16,CO2中氧元素质量为(28×44)×

=28×32,两者中氧元素质量比为(44×16):

(28×32)=11:

14,A正确。

B.根据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Mg+2HCl=MgCl2+H2↑,结合酸足量,可得出如下关系式:

2Al——3H2Mg——H2

546242

由关系式可知,当酸足量时,金属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比,铝为54:

6=9:

1,镁为24:

2=12:

1,即若金属质量相等,则铝产生氢气质量比镁多,B错误。

C.因为盐酸足量,故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因为反应物质量相等、相对分子质量也相等(都是84),故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相等,C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NaOH与HCl的质量比为80:

73,因而等质量、等浓度的两种溶液充分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显酸性,D错误。

20.(2015·湖南株洲)已知:

X和Y两种物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A.16gB.36gC.44gD.64g

【答案】D

【解析】X+Y=Z+W

(80-a)×16a4436

解得a=64g

17.(2015·湖北宜昌)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次数

实验前

第1次

第2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5

3

2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答案】C

【解析】分析题给信息可知,加入第1次稀盐酸50g后剩余了2g固体,反应了3g镁,第2次加入50g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为2g,只反应了1g镁,说明剩余固体2g都是铜,即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g/5g=40%,D正确;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1g镁,A正确;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只与1g镁反应,B正确;每50g稀盐酸和2g镁恰好完全反应,而不是1g镁,C错误。

二、填空、简答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分析与计算

32.(2015·湖南株洲)(6分)华雪同学想测定某Cu-Ag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

称取这种合金9.6g,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24.8g。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计算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

(请写出计算过程)

(3)华雪同学认为还可算出该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于是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了每次使用AgNO3溶液的质量a(AgNO3溶液)和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b,并绘制了右图,则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Cu+2AgNO3=Cu(NO3)2+2Ag(2分)

(2)解:

设9.6gCu-Ag合金中Cu的质量为x,则Cu-Ag合金中Ag的质量为9.6g-x,反应生成的Ag的质量为24.8g–(9.6g-x)=15.2g+x

Cu+2AgNO3=Cu(NO3)2+2Ag

642×108

x15.2g+x

64∶216=x∶(15.2g+x)得:

x=6.4g

m(Ag)=9.6g-6.4g=3.2g

m(Cu)∶m(Ag)=6.4g∶3.2g=2∶1(2分)

答:

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为2∶1。

(3)设mgAgNO3溶液中含AgNO3的质量为y,则有:

Cu+2AgNO3=Cu(NO3)2+2Ag

642×170

6.4y

64∶340=6.4∶y得:

y=34g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分)

答: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解析】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铜排在银的前面故硝酸银与铜反应:

Cu+2AgNO3=Cu(NO3)2+2Ag;设9.6gCu-Ag合金中Cu的质量为x,则Cu-Ag合金中Ag的质量为9.6g-x,反应生成的Ag的质量为24.8g–(9.6g-x)=15.2g+x

Cu+2AgNO3=Cu(NO3)2+2Ag

642×108

x15.2g+x

64∶216=x∶(15.2g+x)得:

x=6.4g

m(Ag)=9.6g-6.4g=3.2g

m(Cu)∶m(Ag)=6.4g∶3.2g=2∶1

设mgAgNO3溶液中含AgNO3的质量为y,则有:

Cu+2AgNO3=Cu(NO3)2+2Ag

642×170

6.4y

64∶340=6.4∶y得:

y=34g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49、(2015·湖北十堰)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g某浓度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 2 SO 4 ═CuSO 4 +H 2 O)

(1)所取样品中韩铜元素的质量为g

(2)计算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8.4g

(2)解:

设反应所得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O+H2SO4=CuSO4+H2O

80160

200.0g-192.0gx

=

x=16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8%

答:

最终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解析】

(1)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200.0g-192.0g=8.0g,则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10.0g-8.0g+8.0g×

×100%=8.4g;要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分别知道溶质硫酸铜和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已知,现在只需根据CuO+H2SO4=CuSO4+H2O及氧化铜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

×100%”进行计算即可。

25.(2015•广东)(11分)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106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g;

(2)106g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3)向106g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Cl=NaHCO3+NaCl;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

开始放出CO2。

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4)另取10%Na2CO3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

物质

Na2CO3

HCl

X

NaCl

CO2

H2O

质量/g

31.8

14.6

16.8

23.4

4.4

m

则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10.6g

(2)4,4g(3)

(4)1.8

3Na2CO3+4HCl=2NaHCO3+4NaCl+CO2↑+H2O

【解析】106g10%的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6×10%=10.6g

解设: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10.6gx

X=4.4g

由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知,需要消耗盐酸溶液36.5g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起点是(36.50),最后结束生成4.4g二氧化碳,共需要盐酸73g,因此转折点是(734.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1.8g+14.6g=16.8g+23.4g+4.4g+mm=1.8g

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的比,可以求出初步的方程式

aNa2CO3+bHCl=x+eNaCl+cCO2↑+dH2O

106a36.5b58.5e44c18d

31.8g14.6g23.4g4.4g1.8g则c=da=3cb=4ce=4c

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3Na2CO3+4HCl=x+4NaCl+CO2↑+H2O则x为2NaHCO3。

25.(2015•湖南益阳)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

H-1O-16)

【答案】

(1)1.6g(2分)

MnO2

(2)解:

设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1分)

6832

x1.6g……………………(1分)

x=3.4g……………………(1分)

…………………………………(1分)

答:

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

【解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即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68.0g+0.1g-66.5g=1.6g。

再利用氧气的质量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而算出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4.(2015·浙江义乌)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

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操作1的名称是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H2SO4

(2)过滤

(3)法一:

解:

设由CuO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x

CuO+H2SO4=CuSO4+H2O

80160

8gx

80:

160=8g:

xx=16g

设与Cu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a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80142

16gya

160:

80=16g:

yy=8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8g/(100g-60g)=20%

160:

142=16g:

aa=14.2g

(4)设与H2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b

H2SO4+2NaOH=Na2SO4+2H2O

80142

60×20%b

80:

142=12g:

bb=21.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1.3+14.2=35.5g

法二:

解:

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根据CuO+H2SO4=CuSO4+H2O和CuSO4+2NaOH=Cu(OH)2↓+Na2SO4可以得到关系式:

CuO~CuSO4~2NaOH

8080

8g(100g-60g)x

=

x=20%

(2)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与稀硫酸和硫酸铜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100g,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00g×20%=20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中的钠元素全部转移到了硫酸钠中,因此硫酸钠的质量为:

20g×

×100%÷

×100%=35.5g

答:

【解析】

(1)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B是氧化铜,根据“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D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则由此确定A是稀硫酸,C是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D是硫酸钠溶液,因此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H2SO4;

(2)操作1是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属于过滤操作;(3)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先根据氧化铜的质量及CuO+H2SO4=CuSO4+H2O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再根据CuSO4+2NaOH=Cu(OH)2↓+Na2SO4及硫酸铜的质量计算出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即可;(4)从图像信息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先后与稀硫酸、与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最终生成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计算出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再结合硫酸钠的化学式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

43.(2015·湖南娄底)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64g(1分)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65g(2分)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66(3分)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64.3.3(1分)65.10(2分)

66.解:

设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1144

x4.4g

x=11.1g……1分

所求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10+100-4.4)]×100%=10.5%……2分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20g稀盐酸最多只能产生1.1g二氧化碳,第一、二、三次稀盐酸反应完了,碳酸钙没有反应完,所以m=3.3;第四次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和碳酸钙都反应完了,第五次稀盐酸没有反应,根据生成二氧化碳4.4g,可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为10g,也可以求出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设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1144

x4.4g

x=11.1g……1分

所求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10+100-4.4)]×100%=10.5%。

29.(2015·湖北宜昌)(4分)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80%=10g

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11144

10gxy

x=11.1g

y=4,4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

26.(2015·天津)(7分)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g,将溶液蒸干,得到15.6g硫酸钠。

计算:

(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00g+100g-195.6g=4.4g

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Na2SO4的质量为z。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9814244

xyz4.4g

 

x=10.6gy=9.8gz=14.2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原样品的质量为:

10.6g+(15.6g-14.2g)=12g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

(1)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2)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解析】

(1)要求所用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题中已经给出硫酸的质量(100g),还需求出溶液中溶质H2SO4的质量。

由于该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会使所得溶液质量减少,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差,即为产生的CO2的质量,根据CO2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进而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要想求出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需知道原样品的质量和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而样品的质量,即为碳酸钠质量和原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之和。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可根据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原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最后所得硫酸钠的质量(15.6g)-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

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也可通过化学方程式求得。

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解: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00g+100g-195.6g=4.4g

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Na2SO4的质量为z。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9814244

xyz4.4g

x=10.6gy=9.8gz=14.2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原样品的质量为:

10.6g+(15.6g-14.2g)=12g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6.(2015·湖北孝感)小明喜欢养金鱼,他上网查阅资料得知:

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g时,鱼就会死亡。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请回答: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小明将2.88g过氧化钙放入盛有200L水的鱼缸中,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当氧气完全释放后,鱼缸中水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

(假设产生的氧气完全溶入水,其他因素忽略不计)

16、

(1)减小

(2)设2.88gCaO2完全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x.

2CaO2+2H2O=Ca(OH)2+O2↑

144                 32

2.88 g              x

=

x=0.64g

则鱼缸中水的溶氧量为=

=0.0032g/L;

因为0.0032g/L>0.003g/L

所以鱼缸中水的溶氧量符合最低要求.

【解析】

(1)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2)根据过氧化钙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的质量,再由鱼缸中水的质量求出鱼缸中水的溶氧量,并比较进行解答。

28.(2015·山西)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为___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

(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

(1)①20;②最低处;烧杯;

(2)7.5g

【解析】

(1)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所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含盐酸质量为:

100g×7.3%=7.3g。

需要36%的盐酸的质量为:

7.3g÷36%=20g;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配制溶液的容器是烧杯,所以量取一定体积的36%盐酸和水后直接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从图2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液的质量为75g,根据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求出参与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然后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设: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X75g×7.3%

=

x=7.5g

答: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32.(2015·湖北武汉)(6分)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

请计算: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⑴1.42g;⑵9.38g。

【解析】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0g×14.2%=1.42g。

设硫酸铜固体粉末质量为x,生成的沉淀质量为y。

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g+y-x)。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14298

x1.42gy

解得,x=1.60gy=0.98g

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10g+0.98g-1.60g=9.38g。

36.(2015•江苏苏州)(6分)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溶液检

验该气体的存在。

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①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已知:

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②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

2CaCO3+O2+2SO2

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高锰酸钾

①4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