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docx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2006-03-20
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2002年人口2304万人,陆域面积近4.5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51%和44%;国内生产总值5485亿元,占全省的6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80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是浙江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区域。
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浙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速的趋势,着眼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客观需要;对于我省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提高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围绕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在环杭州湾六市全面进行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与《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相衔接。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战略定位与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产业发展主导方向与布局导向,指导园区整合提升;促进区域资源、环境一体化优化配置机制及其支撑体系的构建。
规划范围包括环杭州湾六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六市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
内容上以制造业及其配套服务业发展为主。
规划期限为2003至2010年,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是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背景与条件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产业带建设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
国际环境有利。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尤其是长三角转移,有利于环杭州湾地区更快融入世界经济,更大范围地分享国际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改造提升传统经济,拓展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国际化平台宽广。
上海以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世界经济枢纽城市地位日益突出;江苏着力建设沿沪宁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陇海铁路资源加工产业带,国际资本加快集聚,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互动发展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一个以上海为龙头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为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国际化平台,将带动环杭州湾地区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市场空间巨大。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将带来消费结构新的升级,住宅、汽车及装备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将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为环杭州湾地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开拓临港重化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
区位条件优越。
环杭州湾地区近沪临苏,通江达海,区域内外交通发达,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沪杭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将进一步推进本地区融入大上海经济圈。
综合实力雄厚。
环杭州湾地区有19个县(市)进入全国社会经济综合百强县行列,民营经济进入新飞跃的起步阶段,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
同时,发达的特色块状经济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初步专业化经济优势,正处于加速集聚、提升发展阶段,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基础。
经济资源富集。
环杭州湾地区集中了全省主要的深水港口、滩涂、高校与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建有秦山核电站、嘉兴电厂、北仑电厂等大型能源企业,拥有钱塘江、太湖等江河湖泊,为产业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本地区还汇集了海、江、湖、溪、山、岛等多种自然景观,是长三角重要的游憩休闲胜地和人居天堂。
体制富有活力。
环杭州湾地区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机制灵活,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市场化进程领先全国,形成了充满创新活力的体制基础。
受发展阶段及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产业带建设也面临三方面的制约:
一是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战略型企业家缺乏,生产经营模式落后,核心技术欠缺,与决胜国际竞争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二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投资银行、科技中介、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育迟缓,先进要素集聚功能薄弱,重要基础原材料自给不足,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三是受行政区经济体制局限,尚未建立有限资源一体化规划与配置机制,区域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建设还缺乏统筹考虑。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要素市场充分发育,必将打破经济发展的行政分割格局,加速更大空间产业重组和集聚;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和空间重组,将促进环杭州湾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动都市型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
与此同时,国际上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积极吸引制造业转移,国内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为此,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与沪苏共同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级城市群。
二、总体发展思路
(一)战略定位
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特色产业、投资区位等优势,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推进与上海、江苏的联动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奠定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地位,形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部分
增强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主动服务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强化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游憩休闲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与核心城市上海及长三角北翼城市共同打造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改革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先行区
率先建立起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符合国际经济惯例的政府管理体制,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与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率先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率先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全省改革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先行区。
科技创新先导区
充分把握当代科技发展及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趋势,发挥机制灵活、民资充裕和智力密集优势,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营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推动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型企业,努力吸引国内外风险资本集聚,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杭州、宁波两大中心城市为重点,杭甬高速公路为主轴线,大力集聚创新资源,推动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源头;率先形成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的先导区。
生态建设示范区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集约开发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家园,建设生态文化;创造绿色生产和适宜人居的环境,形成人、城市与自然和谐的优美景观区,成为以杭州湾及两岸特色风貌为重点标志的生态建设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战略定位,产业带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
强化比较优势。
要立足民营经济发展优势,引导民资与外资融合发展,实现新的大发展、大提高;要立足特色块状经济,加大资源深度整合,建立传统产业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要立足科教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中心城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立足港口资源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重点地发展临港重化产业。
强化产业导向。
顺应国际产业分工专业化与地域分工集群化发展趋势,强化专业化协作与空间合理布局,完善支撑功能平台,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批产业集群;顺应国际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以制造业带动服务业与农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支撑和引导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优势综合集成、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工业污染,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强化整合提升。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的内在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现行区划下不同行政主体的协调发展与园区整合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标志性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环境的一体化规划与建设,倡导协同发展、合作竞争的行政与商业文化,克服园区无序建设,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协同发展,形成环杭州湾地区整体竞争优势。
强化产业、城市、生态和谐发展。
将产业发展空间与城市空间拓展结合起来,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开拓要充分依托已有城市设施和功能;强化重点园区的城市服务功能与人居功能建设,注重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休闲娱乐、商贸设施的全方位配套,将重点园区作为新城区建设;合理确定禁止及限制产业开发的生态敏感区,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使产业带成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观区域。
强化科技创新。
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块、核心企业,建设一批与标志性产业、成长性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科研性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机构,建立一批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专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促进产业、教育、科研创新基地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弘扬创新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民营经济的新飞跃;坚持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强化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和重要装备的引进与吸收创新,着力扶持各类专业化民营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从长远和战略高度,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制定科学的资源利用规划,并通过调整价格以及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管理等办法,不断提高水、土地、能源等重要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
依靠接轨上海与扩大开放、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动力,突出园区和城市、民资和外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大集群战略,培育标志性产业集群,扶持成长性产业集群,完善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城市连绵带和绿色生态网、基础设施网为主体的“区—带—网”的开发格局,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区、城市群、物流网有机融合的长三角南翼“黄金产业带”。
到2010年,产业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集群的国际分工地位及集聚优势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品牌与营销网络形成优势,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框架。
标志性产业集群①的支柱作用进一步突出,其中: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成为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之一;
现代医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现代医药制造中心之一;石化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石化制造中心之一;
纺织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成为国际纺织品中心之一;
服装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成为国际服装制造中心之一。
主要成长性产业集群②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销售收入各超100亿元。
城市连绵带。
杭州、宁波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突出,两大城市经济圈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镇发展素质进一步提高,形成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重点园区城市服务功能基本完备,形成若干沿杭州湾、环太湖现代化新城区。
连绵带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
绿色生态网。
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之间、城市各组团之间、城市与重点园区之间,建成绿色开敞空间;杭州湾沿线和主要水系、交通干线两侧等建成具有一定纵深的绿色廊道;建成重点饮用水源地及湿地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
重点园区通过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
基础设施网。
建成外接内联、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与物流网,互联互通、宽带化的信息网,安全稳定可靠的城乡给排水和能源供应设施网,保障有力、布局合理的环保设施网。
到2020年,努力使环杭州湾产业带集群优势显著、园区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美,在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中的龙头作用更趋突出,在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形成国际重要的先进产业集聚区和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连绵区,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一翼。
三、产业发展架构
把握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三次产业互动融合、集群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加剧等趋势,立足特色块状经济优势,发挥港口、滩涂等资源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开拓临港重化产业。
选择基础条件好、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市场占有率高、赢利能力佳的产业,着力集成优势、重组产业与整合园区,强化创新、人才、流通功能平台建设,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五大标志性产业集群,成为浙江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支柱力量;大力扶持交通运输设备、先进装备制造、新型金属材料及制品、造纸业及纸制品、家用电器及设备、食品加工制造六大成长性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形成产业之间、产业群之间开放协同、整合创新、动态优化、高效低耗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重点培育五大标志性产业集群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通信设备为主体,软件、微电子、电子元器件为支撑,涵盖计算机及网络、光电子以及相关科研、教育、会展等服务业领域。
成为以通信设备制造为特色,具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的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之一,与沪、苏电子信息产业共同构筑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发展方向:
以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为重点,集合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多方面优势,掌握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覆盖产业上游硅晶原材料到下游终端设备的国际一流现代通信设备产业链。
通过与国际著名IT企业合作,掌握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加工贸易,扩大产品出口。
开发新型电子专用材料,推动电子元器件向高频率、低功耗、微型化、组合化方向发展。
发展为光通信和数码产品配套的光器件、光组件产品。
积极开展与上海、苏南信息产业协作,发展计算机及网络等产品。
布局导向:
环杭州湾南岸,是环杭州湾产业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以杭甬高速公路为轴线,主要向国家级杭州高新区(滨江)通信产业集聚区、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集聚区、富阳光电子产业集聚区、奉化移动通信产业集聚区、宁波保税区信息产业集聚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绍兴信息产业集聚区等区域集聚,充分发挥IT产业基础扎实、人才集聚度高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软件、微电子类、光电子类产品。
浙北嘉兴、湖州两地,以嘉兴信息产业集聚区、湖州信息产业集聚区为主要依托,在巩固发展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基础上,主动融入上海和苏锡常信息产业圈,以产业配套为重点,开拓计算机网络和外部设备等新产品领域。
把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移动通信及应用软件、专用芯片、数字电视等产品。
功能平台:
创新平台建设要以杭州国家软件基地、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专业孵化器、龙头骨干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引进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研发平台。
人才平台建设要以杭州高教园区为核心,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等高校为主体加强信息产业相关学科教育、科研、培训工作,引进国际著名职业培训机构,突出高级经营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进修。
流通平台建设要以系统支持骨干企业铺设国际商路为重点,通过与国际信息产业跨国公司和采购商合作,加快融入国际营销网络;开通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栎社机场至欧美等国际航线,拓展国际货运航线和空空国际联运业务,建立便捷、高效的空港物流集聚区;积极筹划举办国际性信息产品展销会,提升集群整体形象。
2.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以药品制剂为重点,新药研发、试验等为支撑,成为以生物医药、天然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制药机械为特色的国内重要现代医药制造中心之一。
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环杭州湾地区医药工业门类齐全、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国内领先以及中药产业实力雄厚的独特优势,优先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中药、化学药,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两大类产品,推动化学药生产向低污染、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加快开发新剂型,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通过与机械、电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高精尖、光机电一体化的诊断、治疗、检验型仪器设备,开发家用保健、康复、理疗型医疗器械产品,逐步提高重大制药机械装备国产化水平和质量水准,以加快替代进口的步伐。
布局导向:
现代中药与生物医药,以杭州为重点,加强与上海医药产业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优势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产业资源集聚发展,突出现代中药与生物医药的融合发展,在杭州、湖州建立符合GAP要求的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以舟山为重点开发海洋生物药。
引导化学药生产企业向上虞精细化工集聚区集中布局,环杭州湾其他区域严格控制新设立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推进现有化学原料药企业向化学药制剂方向转型。
医疗器械和制药机械以杭州、绍兴较强的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能力为依托,主要向两地集聚发展。
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虞精细化工集聚区作为现代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块,着力推进医药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高技术产品。
功能平台:
创新平台建设要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组建若干医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孵化新药成果;依托浙江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医药企业,建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化学药新制剂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新药检测中心和医药信息中心数据库,促进环杭州湾地区医药企业与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集聚智力,共享成果。
人才平台建设要以浙江大学、浙江省中医学院为依托,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多途径、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医药科技高级人才,积极开展职工教育、专业培训。
流通平台建设要以推进骨干企业建立分销网络为重点,逐步控制销售渠道,鼓励重点出口企业从依赖代理商为主,转向逐步自主开发国际药品市场,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
3.石化产业集群。
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三大合成材料及多种有机化工原料为重点,向下延伸到精细化工、塑料等产业领域。
与上海漕泾、金山、吴泾石化共同构筑环杭州湾国际石化制造基地。
发展方向:
依托骨干企业,发挥炼化一体化和深水港口优势,进一步扩大炼油规模,加强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推进清洁生产。
加快大乙烯项目的规划建设,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PTA(精对苯二甲酸)、EG(乙二醇)、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VC(聚氯乙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等大型重要石化原材料项目。
注重后道延伸和新产品开发,着力发展以替代进口为目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环境污染小的高分子新材料、新型纺织原料等产品,塑料制品重点发展功能性的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等。
布局导向:
石化上中游产业围绕沿海大港集中布局,以杭州湾南岸宁波沿海产业带为重心,主要向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经济开发区、镇海石化产业功能区集中,北岸主要在环杭州湾嘉兴经济开发区临港区域集中发展,限制在其他地方布局发展石化上游产业。
精细化工重点向上虞精细化工集聚区集中,禁止在生态敏感区和人口稠密区布局。
塑料制品依托“中国塑料城”市场,主要向余姚———慈溪新城区集中。
把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经济开发区、镇海石化产业功能区作为石化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块。
功能平台:
创新平台建设要依托大企业引进国内外石化科研机构,强化与高等院校技术合作,设立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器,推动产学研合作,广泛吸纳石化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突出石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人才平台建设要以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高等院校为核心,支持骨干企业吸引培养优秀人才,引进外地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
流通平台建设要以宁波港为依托,建立以国际货运枢纽和时效性区域运送相结合的镇海物流中心,加快宁波、舟山原油中转储运基地建设;改造升级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中国塑料城等专业市场,确立在国内石化下游产品专业市场的领先地位。
4.纺织产业集群。
以化纤织造为主体,化学纤维制造、印染、专业市场为支撑,涵盖纺织机械、纺织染料以及中高档棉纺织、丝织等产业领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以化纤纺织为特色的集制造、研发、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纺织品中心之一。
发展方向:
以化纤及面料为重点,突破差别化纤维和印染后整理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高档纺织品和生态纺织品,扩大化纤在装饰与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发展以高档精梳纱、纯绵及混纺交织面料为特色的棉纺业,丰富面料纤维结构,提高面料档次。
联动发展高档特色纺机产品和高性能环保纺织染料。
立足丝绸产地优势,重点发展以真丝为主体的新型含丝复合纤维,开发中高档真丝产品。
布局导向:
化纤及织造,重点向萧绍平原以及嘉兴等优势地区集中布局,推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通过战略联盟、兼并重组等形成从原料到抽丝到纺织后加工垂直整合的加工体系,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特大型纺织企业集团及协作网络。
装饰用纺织品以海宁、余杭为主。
中高档棉纺项目宜主要向宁波、绍兴、湖州、萧山、海宁集中。
纺织机械类和纺织染料类企业主要向绍兴市集中,其中染料生产以上虞精细化工集聚区为重点,严格治污管理,禁止在上游临水地区布局。
丝绸产地嘉湖地区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进产业集聚。
把绍兴、萧山作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块,强化国际性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吸引大项目、大公司集聚,形成从原料、织造到印染后整理的完整纺织产业链。
功能平台:
创新平台建设要扶持绍兴纺织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民营技术开发中心,发展高校高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等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基地,引进国内知名纺织研究院(所),建立网上“虚拟研究院”和“网上技术市场”,汇聚海内外先进纺织技术成果,突出产业化。
人才平台建设要以东华大学、浙江工程学院等院校为核心培养基地,同时在绍兴等地建设若干集职业技术教育、工艺及产品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纺织类职业技术学院。
流通平台建设要加快改造升级中国轻纺城市场,配套建设中国轻纺城国际物流中心,增强轻纺市场服务能力和范围;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形成一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纺织品贸易公司;支持有实力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鼓励骨干企业铺设国际商路,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5.服装产业集群。
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