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44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docx

淮安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

 

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

 

高良涧街道办事处

黄集街道办事处

西顺河镇人民政府

蒋坝镇人民政府

老子山镇人民政府

岔河镇人民政府

东双沟镇人民政府

三河镇人民政府

朱坝街道办事处

二〇一八年七月

项目名称:

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等9个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

 

编制单位:

高良涧街道办事处、朱坝街道办事处、黄集街道办事处、东双沟镇人民政府、蒋坝镇人民政府、三河镇人民政府、岔河镇人民政府、老子山镇人民政府、西顺河镇人民政府

 

技术承担单位:

南京图能地产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8年7月

目录

前言1

一、区域概况3

二、规划修改的缘由6

三、规划修改的原则和依据9

(一)原则9

(二)依据10

四、现行规划基本情况14

五、规划修改的主要内容20

(一)土地用途区修改情况20

(二)建设用地管制区修改情况22

(三)村镇建设控制区修改情况28

(四)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调整方案28

六、规划修改方案实施影响评估30

(一)对现行规划主要目标实现的影响30

(二)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评价32

(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33

(四)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33

(五)与其他规划的衔接情况34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5

(一)行政保障措施35

(二)经济保障措施36

(三)技术管理措施36

(四)健全公众参与措施37

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作为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

科学制订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深化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大事,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土地利用模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淮安市洪泽区现行规划自实施以来,对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用地,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共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江苏省落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最前列要求的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47号)等文件精神,淮安市洪泽区编制了《淮安市洪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并于2017年6月取得省政府批复(苏政复〔2017〕38号)。

《调整方案》批准实施以来,尽管洪泽区建设项目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选址与布局,但在规划布局过程中,仍涉及到了部分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以及《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8〕18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为保证洪泽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保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对所辖各镇(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进行局部修改。

一、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淮安市洪泽区地处苏北中部,位于淮河下游,属淮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地处北纬33°02′~34°24′,东经118°28′~119°10′,总面积1273.41平方公里。

东依白马湖,与淮安区、金湖县及扬州市宝应县水陆相依;南至淮河入江水道,与淮安市盱眙县毗邻;西偎洪泽湖,与宿迁市泗洪、泗阳两县隔湖相望;北达苏北灌溉总渠,与清江浦区以苏北灌溉总渠及淮河入海水道为界。

公路交通发达,宁连一级公路和宁淮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沪、宁徐、徐淮盐高速擦肩而行。

1小时多可到达南京或连云港,距南京禄口机场一个半小时车程。

图1-1淮安市洪泽区位置示意图

2.行政区划

淮安市洪泽区下辖高良涧街道、朱坝街道、黄集街道等3个街道,蒋坝镇、岔河镇、西顺河镇、老子山镇、东双沟镇、三河镇等6个镇,以及洪泽湖湖区,辖区总面积1273.41平方公里。

图1-2淮安市洪泽区行政区示意图

3.自然概况

(1)气候条件

淮安市洪泽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中国南北气候主要分界线:

秦岭-淮河-苏北灌溉总渠南侧,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地带,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冬季主导风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5.0℃,年平均日照时数2118.8小时,年降水量1078.0毫米。

(2)自然资源

淮安市洪泽区物产资源极为丰富。

东南部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西南部储存着地热,西北部盛产芒硝,东北部富含盐矿。

境内金属矿产主要是赤铁矿,分布于东双沟以东的草泽河南岸;非金属矿藏主要有岩盐、芒硝、天然碱和石膏等。

岩盐矿床主要位于西顺河镇及洪泽湖东北部。

(3)地形地貌

洪泽呈西高东低之势,全境东西跨度63公里,南北跨度38.5公里。

洪泽区最高点在老子山镇的丹山顶,高程达51.5米;最低点在白马湖区,高程仅为5.1米。

洪泽湖西南面的老子山镇为不连片的低丘陵地,东部皆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4.社会经济概况

2017年洪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

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32亿元,增长6.6%,其中工业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2.79亿元,增长9.9%。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2.3:

40.9:

46.8,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7.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9.1亿元,同比增长13.1%。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33.91万人,比上年增加0.09万人,城镇人口为18.29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城镇化率为53.94%,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100.4元,增长9.3%。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895.8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068.9元,增长8.7%。

二、规划修改的缘由

1、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适度集中居住的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洪泽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解决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用地需求,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局部修改。

2、是落实高质量发展,保障建设用地“双减量”试点工作的需要

为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落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要求的通知》(苏发〔2018〕6号)和《中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关于全力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国土资党组〔2018〕29号)等文件要求,全省提高认识,把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工作任务,统筹谋划,务实进取,持续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化提文升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水平,全力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作为全省“双提升”行动三大试点之一,淮安市通过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试点新型城镇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淮安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

在此背景下,淮安市洪泽区立足自身实际以用地近期减增量、远期减总量为抓手,开展实施建设用地“双减量”试点工作。

本次规划结合建设用地“双减量”工作方案,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进行修改,促进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实现国土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

3、是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洪泽湖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需要

洪泽区按照“全域化布局、全产业联动、全链条服务”的思路,加快构建沿洪泽湖古堰河工风情带、宁连路生态农业观光带和环洪泽湖旅游圈、白马湖旅游圈以及河工风情蒋坝、养生温泉老子山、渔家风情西顺河、味稻小镇岔河“两带-两圈-四镇”全域旅游格局。

规划建设古堰景区国家5A级景区、老子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蒋坝和白马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岔河、蒋坝、老子山、西顺河乡村旅游串点连线,着力推进旅游全景式建设、全产业融合、全营销推介。

以系统思维整合南部的蒋坝、三河等部分乡镇和淮安食品科技产业园区域资源,建设“洪泽湖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优良、产业形态多样的绿色经济样本。

为保障洪泽境内旅游发展用地的需求,需要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进行修改。

综上所述,随着洪泽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等级体系的构建,全域旅游项目的实施,对全区产业结构和布局、产城融合等各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用地需求。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8〕18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在确保洪泽区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对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朱坝街道、黄集街道、蒋坝镇、岔河镇、西顺河镇、老子山镇、三河镇、东双沟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进行局部调整。

三、规划修改的原则和依据

(一)原则

1.总量控制原则

规划修改原则上不得突破规划约束性指标,确需突破的,在淮安市洪泽区范围内进行统筹平衡,确保全区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2.与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

规划布局的调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水利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

规划修改方案应延续现行规划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推进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公众参与的原则

规划修改应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开展,广泛听取规划修改涉及区域社会各界的意见,采纳合理性建议,并对规划修改方案进行充分听证、论证及按程序进行公示,努力提高规划修改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5、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规划修改应必须全面落实“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要求,各项建设少占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涉及的用地标准,应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相关要求、准入条件和行业用地标准。

(二)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