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521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1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docx

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众多以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

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出自()

A、戚继光

B、俞大猷

C、郑和

D、于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郑和远航被誉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到达最远的地方是()

A、西域

B、爪哇

C、苏门答腊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不包括()

A、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B、开始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

C、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D、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技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是新加坡出版的一枚邮票。

结合所学判断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A、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史实:

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他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但是就朝廷而言,在这种交往中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程度的远播到海外。

──《剑桥明史》

推论:

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以宜扬国威为目的大规模远洋航行,扩大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

刘家港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

红海沿岸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

1368年,明朝建立了。

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材料二:

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材料三:

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共同原因是什么?

请各举一例史实。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

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1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

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

材料三: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郑和远航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销往各国,载回东南亚地区的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供皇室贵族享有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

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一反映出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事宜?

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

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在哪些方面与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

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一: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二: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

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

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读材料一,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郑和下西洋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

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

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说出两条)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

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丝绸之路是唐代著名对外交往通道,但到宋代远没有海上贸易兴盛,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中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

该政策有何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回顾历史,在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内存知己】

【但愿海波平】

【一笑泯恩仇】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

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拙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图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怎么的贡献?

请举一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图二鉴真东渡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图三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候?

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图四中为了抗击倭寇所涌现的著名军队叫什么?

主帅是谁?

有何功绩?

在近代,日本曾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伤害。

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回族航海家先后七次远涉重洋,他曾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

他曾经这样描述他的船队远航的情景: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波澜,若履通衢。

请回答:

这位航海家是谁?

他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这位航海家最远到过什么地方?

请你分析一下当时政府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