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160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平安一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一曰食,二曰货。

”《周礼》记载:

“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2.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

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B.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D.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

3.秦朝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官吏

4.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

据此可知

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

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5.中国古代的某类绘画不与中国画的三门之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笔、写意有所区分。

它是中国绘画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交集。

陈衡恪认为其创作须具备四个要素:

“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以下画作与此吻合的是

A.

B.

C.

D

.

6.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

“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

”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

A.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B.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

C.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D.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

7.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

这一主张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

C.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D.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

8.曾经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供职的美国人马士说,“直至1839年,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曾在半个多世纪中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系的常规”。

马士的言论

A.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关系的不断发展B.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说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D.体现出清朝政府的保守与落后

9.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

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

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

10.据统计,1858—1911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

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这一现象的出现

A.是列

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B.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

C.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

11.中共十二大后,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如果你作为一名记者要报道这一事件,下列最合适的标题是

A.《评“左”比右好》B.《真理标准只有一个》C.《扭住中心不放松》D.《敢与火箭争速度》

1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

出:

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

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

A.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3.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

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

材料反映出雅典

A.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B.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

C.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1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借助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军事工业迅速增强的优势,苏联的对外扩张咄咄逼人,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军事部署,陈兵中苏边境,对中国国家安全形成巨大的压力。

苏联的对外扩张行动

A.成为中苏关系长期恶化的根源B.为东欧国家的政治改革创造了条件

C.客观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D.推动了世界政

治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15.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

“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

巴黎自由了!

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

今天战斗结束了。

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

”该公告表明

A.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B.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

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D.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6.在1984年启动的城市改革中,各地采取“先放权、再转轨、后简政”的办法,既促进了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转轨,又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各省把计委、经委、财办、农办等机构合并为计划经济委员会,走出了政府机构改革的路子。

这反映出

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B.中国改革的方向正在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

C.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D.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同步进行

17.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该学派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成是以这样的方式(优胜劣汰)进化的有机体,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

据此可推断出这一观点

A.违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B.主张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认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D.是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

18.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和学术的发展,开创了具有基督教唯物主义色彩的中世纪文学艺术。

一系列文化创新工作,推动着欧洲文明的重建。

据此说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

A.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推动者B.奠定了西方近代文化变革的基础

C.强化了欧洲社会的宗教神权D.成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先声

19.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

看!

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

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

”这反映出

A.列宁高度重视诗歌的宣传功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危害

C.莫斯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D.人们对新经济政策有不同看法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各州不能与他州或外国自行缔结盟约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21.霍布斯鲍姆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发展浪潮。

这一时期的“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奉行的经济理论

A.是凯恩斯主义的继续发展B.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经济C.与自由放任政策保持一致D.属于“新经济”的胜利

22.早在俄国革命之前,列宁一直坚持这样的设想:

俄国应该按照马克思设想的先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

列宁的这一设想A.指出了俄国应该争取和平过渡B.是迷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革命策略

C.切合了俄国当时生产力的实际水平D.指明了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人心目中总是存留着一个帝国,哪怕它已萎缩成一个影子。

出于这种心态……英国在明显处于最优越的地位上时,却拱手让出这一机会,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里的“良机”指

A.加入“欧共体”B.第三

次科技革命C.与德国合作D.推行全面改革

24.1961年,肯尼迪总统在国会演讲时指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贸易赤字总额增加将近110亿美元,国外美元持有者把它们转换成黄金,数目如此巨大,将会导致我们近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

美国外贸赤字的增加

A.是美国大量海外驻兵加剧美元流失的结果B.动摇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说明马歇尔计划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D.是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的表现

二、材料解析题:

(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8题15分)

25.(25分)关税与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

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

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50—1973年的24年

间,国际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

长10.3%。

——镝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购买美国货”(buyAmerican:

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

这一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争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指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据新华网、东方财富网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

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

(11分)

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

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

(12分)

27题28题任意选一道作答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下面分别是秦朝、汉朝、唐朝、北宋的部分货币图。

注:

唐高祖于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的意思是开辟新纪元。

从此,中国钱币不再

以“铢”“两”命名,开创

了以“通宝”“元宝”命钱之新制,是货币品类新旧更替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材料二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规定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以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全国币制。

此次币制改革是在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协助下实行的。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规定发行20亿

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

……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

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041亿

元。

短短9个月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

——摘编自《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2分),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3分)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6分)

 

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明朝后期,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摘编自《400年前的那场文明交流》

材料二 利玛窦、徐光启等最初的西方科学传人就借用前人使用的“格致”一词来称呼它(指自然科学)。

传教士利玛窦在《几何原本·序》中首先使用:

“夫儒者之学,亟致其知,致其知;当由明达物理耳。

……吾西陬国虽褊小,而其庠校所业格物穷理之法,视诸列邦为独备矣。

”徐光启在介绍利玛窦时说,“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

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

”——摘编自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

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对待中国文明的做法(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社会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利玛窦当时宣传西学的主要特点,(2分)并对其作简要评析。

(4分)

 

 

答题卡

一、单选题:

(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材料解析题:

(25题25分26题12分

27题15分28题15分)

25.(25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

(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

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

(11分)

 

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

(12分)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2分),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3分)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6分)

 

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对待中国文明的做法(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社会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利玛窦当时宣传西学的主要特点,(2分)并对其作简要评析。

(4分)

 

答案

一、单选题:

(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BABCB6—10DDBAC11—15CAACC16—20CCBDA21—24ACAB

二、材料解析题:

(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8题15分)

25.(25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事件: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分)

影响:

造成全球贸易萎缩;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分)

因素: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稳定了世界货币秩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关贸总协定成立,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

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

(11分)

不同:

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则是自由贸易;美国“购买美国货”计划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4分)

利弊:

中国的战略有利于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但开放战略也存在风险和挑战。

(3分,意思相同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美国的计划可以减少外国商品在国内的竞争,促进本国经济复兴;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不利于化解经济危机(或恶化国际关系)。

(4分,意思相同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

(12分)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参考答案:

示例一:

有利因素:

民族资本家的努力。

说明:

一战期间,受“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身近代企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示例二:

有利因素:

各种实业团体的建立。

说明:

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有利于筹集

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规范企业管理,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示例三:

不利因素:

国内政局动荡。

说明: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妥协卖国,对内独裁专制,政局动荡不安,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示例四:

不利因素:

广大民众购买力低下。

说明:

近代中国,中国人民深受几重压迫,大多贫困,购买力弱。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2分),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

(4分)

相同点:

国家统一发行;以重量为名;圆形方孔形制;材质以铜为主。

(2分,答出两点即可)

新变化:

唐代货币不以重量为名,开创了以“通宝”命钱的范式;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并由民间主办发展到官府进行发行和管理。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3分)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6分)

特点:

中央政府统一发行法定货币;在外国金融专家的协助下实行;金圆券的发行量在短期内迅速膨胀。

评价: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起到过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金融、安定社会的作用;后期则违背和阻碍了历史进程,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对待中国文明的做法(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社会背景。

(6分)

做法:

积极学习儒家文化,同徐光启合作开展翻译活动,将儒家经典介绍到欧洲。

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有了密切的联系;为宣传基督教,西方大量传教士来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利玛窦当时宣传西学的主要特点,(2分)并对其作简要评析。

(4分)

主要特点: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介绍西学,将西学与儒学相联系。

评析

: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巨大的情况下,利玛窦等人的做法有助于减少宣传西学的阻力,也易于被中国传统士大夫接受,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学东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