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931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

(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2.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概况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语音云大厦项目建设工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和永和路交口西北角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内,总占地面积约5090.32平米,总建筑面积约47136.69平米。

本工程包括1栋26F的高层办公楼及6层裙楼,其中办公楼建筑高度为99.1m,群楼建筑高度为24.4m.

2.2.本工程测量工作特点

(1)本工程有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结构形式独特,整个工程结构复杂,测量放线作业面与屋盖施工面落差较大。

钢结构工程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测量放线的精度亦较高。

(2)本工程最高层数有26层,施工中应控制好高层建筑的垂直度。

(3)本工程底板厚度有400mm、1300mm等,基础中有承台、集水坑、电梯井等下挖部分,因此施工中要重点做好各高低差底板的放线和细部下挖部位的放线。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是保证测量工作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建筑图与结构图是否有冲突,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并周期检测。

(3)由项目总工程师对测量员、测量工人及相关人员进行测量规范及测量方案的技术交底。

(4)对现场仔细踏勘,优化测量路线,合理布设测量控制点。

根据图纸及工程结构特征确定水平及竖向控制形式。

(5)依据设计院发来的图纸中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以及部分电子版图纸,用CAD制作电子版坐标和高程图,成图后拾取主要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手算进行验核,确保电子版图纸准确性,为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便捷的点位坐标和高程。

3.2.测量人员及仪器准备

(1)测量人员及组成:

职称资质

人数

岗位分工及职责

具备的条件

测量工程师

1名

实施楼层测量操作,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数据计算

从事测量工作6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资质证书

测量技师

3名

测量放线操作

从事测量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资质证书

(2)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主要用途

备注

1

全站仪

NTS-310

1台

放样、坐标测量

全套

2

经纬仪

J2

1台

垂直度校正

3

水准仪

DS3

3台

标高测量

4

水准标尺

5m

6把

标高测量

5

对讲机

9套

通讯

6

钢卷尺

50m

8把

短距离量距

3.3.现场准备

3.3.1.交接桩

与建设单位进行平面控制点和水准基点的交接桩。

要求所有桩位必须现场确认,索取点之坐标和成果表,填写交接桩记录。

3.3.2.复核测量

对起算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测量方法及精度与原等级测量的技术要求相同。

复核测量成果与原成果比较其误差应小于原等级中误差的2倍。

复核测量结束向建设单位提交“复核测量报告”,并请建设单位相关人员确认并签字存档。

3.3.3.基准点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基准点进行校准,并做醒目的围护栏杆进行保护,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碾压。

4.测量方法

4.1.施工平面控制

本工程地下室采用外控法,采用基坑上外控点利用全站仪向基坑以内投放建筑物主要控制轴线,再根据控制轴线放出其它细部轴线,裙房及塔楼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将主要控制坐标引入楼层内,在首层楼层内埋设控制点,将控制点通过测量预留孔逐层上传,然后在所需放线的楼层上用全站仪投射各个控制轴线。

再根据控制轴线细分其它细部线。

4.1.1.地下部分外控法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接到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后(D1、D2、D3、D4、D5),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复测,无误后开始测设首级建筑物平面坐标控制网,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及建筑物结构轴线特点,我们在现场布设5个平面控制点及2个标高控制点构成工程的首级控制网,编号为A1、A2、A3、A4、A5、G1、G2;控制点的位置布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且相互同视的地方,坐标点要用红油漆做好三角标记,并测好坐标值。

测量控制点布置示意图如下:

首级控制网控制点布置图

D1(3523858.459,513141.021,49.41)、D2(3523702.365,513141.009,48.868)、D3(3523319.635,513141.181,47.227)D4(3523858.292,513031.156,48.158)D5(3523858.299,513821.995,45.754)

这些点能覆盖整个现场,利用这些坐标点向基坑内投测轴线,测设轴线控制网。

坐标点用水泥钢钉和红油漆做标记(若是未硬化处,则要挖坑埋设预埋件,埋件做法见测量控制点标石埋设图),并编号,绘制点位图,做好记录。

坐标点布设完毕后,使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测出各点的坐标。

为保证精度,必须测2个测回,若点位误差超过3mm,必须重测。

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将测量成果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分包队伍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测量控制点标石埋设图

控制点测设完成后,测量人员应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须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轴线,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

校核无误后作为本工程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

内控点的布置

本工程各建筑物,拟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

根据施工段平面形状、结构、面积和施工顺序,布置内控点。

所选择的内控点便于上传,相邻点位之间能够通视。

主楼内控点位置

地下室部分轴线控制图

4.1.1.1.点位竖向投射

首先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洞口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垂准仪操作人员将激光点调至最小最亮,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

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竖向投点操作流程图

控制基准点迁移示意图

竖向投点示意图

4.2.施工高程控制

4.2.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或附近城市水准点,测设一条三等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出场区所布设施工水准控制点高程,经平差计算后的结果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

2)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施工区内布设2个永久水准控制点,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沉降稳定的位置,本工程2个控制点拟设置在2个大门立柱上。

3)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水准测量技术表

高差全

中误差(mm/km)

仪器

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闭合

环线次数

平地

闭合差

(mm)

三等

±6

DS1

DS3

铟瓦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一次

6√n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4.2.2.高程传递

施工过程中进行标高引测,采用水准仪向基坑内和施工层传递,每层至少传递3个水准点以便相互校核,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沉降因素,在地上部分施工时,将标高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层高的准确。

标高测量允许误差见下表:

标高测量允许误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总高H(m)

H≤30

±5

30<H≤60

±10

60<H≤90

±15

90<H≤120

±20

120<H≤150

±25

H>150

±30

1)在向基坑内或地上楼层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引测所需的标高。

2)地下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采用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高程传递示意图

3)地上部分可由下一层500mm或1000mm线向上拉尺将标高基准点引测到上一层,每三层要用首层的标高引测方法进行复核。

施工层标高线的测设是以引测到施工层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引测整个楼层的标高线。

施工层标高基准点可测设在钢筋、墙或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本工程高度超过50m钢卷尺尺量范围。

主楼需在8层和16层设置标高传递基准点。

4.3.工程细部测量控制

(1)各楼层控制轴线的放样

把轴线控制点从预留洞口用激光铅垂仪引测到各楼层上,然后用全站仪(或用经纬仪测角配合钢尺量距)对每次传导的各控制点进行复核,做好记录,检查各个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2)各楼层标高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用钢尺配合水准仪来控制建筑物的钢筋、模板、砼的标高,当首层完成后,还需要将高程传递到上层,需用钢尺、水准仪配合施测,每个流水作业段至少传递三点,以作相互检核用。

(3)柱、墙及模板的放样

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柱、墙的位置和尺寸线,用于检查柱、墙钢筋的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模板就位。

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距模板内边200mm)。

放双线控制以保证柱、墙的截面尺寸及位置。

然后放出柱轴线,待柱拆除模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

柱中线

模板控制线

柱、墙体控制线测设

(4)梁、板的放样

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0.50M线,不得漏弹,再根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线,如下图所示:

梁板测设示意图

对墙体或柱体的上梁板模板线采用双向控制线,即+0.5m控制线和上控制线,双层控制梁板模板高程,从而减小误差,方便施工。

如下图所示:

墙体、柱双向控制线示意图

(5)窗、洞口的放样

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上放样出窗体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

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的位置。

(6)外墙大角的控制

待外墙拆完模后,沿大角处向内各量出300mm,用经纬仪竖向放出通线,用以控制外墙转角模板位置,防止大角出现偏差。

在大角模板的相应位置做出标记,待上层大角模板合模时,通线与标记一定要相吻合。

(7)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0m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5.施工控制网的管理及维护

5.1.施工控制网点的维护

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和方便施工,场区内所有施工控制网桩点应采取措施进行护桩。

对主要基准控制点、轴线桩点的四周要用砖砌体围墙以示保护,控制点的周围用钢管搭建2m×2m高1m的护栏。

点位处竖立明显标志,上面注明“测量标志,注意保护”和联系电话号码字样。

并指派一名测量人员经常到现场巡视各控制点保护情况。

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保护好测量标桩,所有测量标桩未经工程负责人同意,不得拆除,碰创或破坏。

5.2.施工控制网的复测

为保证整个施工期间首级施工控制网的正确,防止由于控制点沉降、位移引起的控制网扭曲造成精度下降,应对首级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测。

一般半年检测一次,或根据控制点的稳定情况也可增加或减少检测次数。

检测时应该使用与首次观测时所用的同等精度仪器、观测方法、技术要求和计算方法。

6.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及本方案进行。

(2)测量人员持证上岗。

(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和业主报验。

(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8)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9)测量依据必须原始、正确、有效;若出现变更,必须有文字的变更通知单。

(10)测量资料收集必须准确、完整、及时,表格记录必须真实、正确,不准涂改作假。

7.安全保证措施

(1)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或击坏仪器。

(2)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3)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有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避免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

(5)坑、槽边作业时应观察好周边环境,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6)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全站仪稳定性。

(7)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

(8)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9)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10)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11)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放情况,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12)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13)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