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723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8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docx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可研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情况:

1.1.1.1项目名称: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

1.1.1.2项目地点:

XX市XX县XX镇XX路

1.1.1.3项目性质:

城镇基础设施项目

1.1.1.4项目建设单位:

XXXX镇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1.1.5法人代表:

1.1.2编制依据

《XX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投[2011]252号)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XX县XX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

《XX县XX镇西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4-200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标准》

国家和XX省、XX市有关工程建设及设计质量的法律、法规、规定等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1.3项目建设背景

XX镇位于XX县西南部、瓯江中游,省道XX线和XX线在此交汇,距市县20千米,“两龙”高速在镇县南部设有出入口,南通XX,北上XX,东与XX县交界,南与XX镇毗邻,镇总面积134平方千米,下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70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4.89万人,实有人口6.09万人,是XX县第一大镇。

XX具有深厚的农耕文化,是XX的产粮基地,素有“处州粮仓”之称。

境内以平原盆地为主,XX平原是我市三大平原之一,总面积约89.5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稻谷等经济作物和水果。

联济村盛产茶油,曾被誉为“浙南油库”,曾受到国家林业部的表彰。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是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齐名的中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XX省最古老的水利建筑,囊括了世界最早的拱形大坝、世界最早的石函立交桥、世界最早的堰规石碑“三个世界之最”。

整个通济堰水利工程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48条,毛渠321条,大小概闸72座,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XX镇多数行政村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充满浓郁的民风民俗韵味,如堰头村、保定村、资福村、九龙村、魏村、石牛村、下南山村等,都有着灿烂的古村落文化,遗留了大量古建筑,古民居、古民俗和历史古遗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千年古堰”和悠久的古村落,共同组成了古老而灿烂的XX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

XX镇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连年过节热闹非凡,有板龙、篾龙、布龙、闹荷(旱)船、狮子灯、抬阁、翻车、腰鼓、秧歌等群众文艺节目。

其中以起源于南朝萧梁年间,为纪念修建通济堰的詹南二司马等历代先贤和欢庆丰收的双龙庙会(千年庙会)最为隆重。

XX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名胜古迹与旅游景点众多,且大部分同通济堰有关。

被评为XX十大名片之一,国内知名的美术写生创作基地的古堰画乡景县的核心县块——通济堰,就位于镇内堰头村。

围绕着千年古堰而建的石涵、文昌阁、詹南司马祠、何澹墓以及古樟群等,体现了悠远的古堰文化和农耕文化。

堰头村也被评为县级、市级养生村。

此外,位于保定村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定古窑址,其生产的瓷器中印有蒙古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元统治时期的标志,一般只有官方造作的器物上才能见到,这表明XX保定村曾是元明时期瓯江流域的窑业中心。

镇内多庙宇,较大者有龙子殿、天妃宫、广福寺、洞主殿、木樨花殿等。

2010年9月,全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县——XX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县获省政府批准,该度假县主要核心县就位于XX镇。

如今,九龙湿地公园、石牛城市温泉、郎奇白桥养生(养老)基地等一批休闲景县已初具规模。

XX镇发展潜力巨大,早在1998年就被列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省级中心镇,2007年被列为XX省“十一五”中心镇培育工程省级中心镇,是“XX市十大魅力乡镇”、“中国活力乡镇•XX二十强”。

2012年,丽委(2012)4号文件将XX镇列入我市小城市培育名单,成为XX县唯一的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府“三县”战略,以“三大XX”总目标为指引,从“XX市县副城中心”县域定位出发,统筹推进,狠抓落实,积极实施“正气XX、大气XX、和气XX”建设,稳步推进小城市培育,各项事业齐头并进,产业均衡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保持持续稳定,逐步发展形成为全县工业的主阵地,农业的主产县,旅游的主平台,迸发出崭新的发展活力。

2013年全镇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87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工业园县26.72亿元,镇属企业13.15亿元)。

农业总产值达到6.73亿元,同比增长7.8%。

旅游总收入达3.98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63元,同比增长15%。

目前,在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打造“活力XX、生态XX、和谐XX”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带动城镇开发,以城镇建设来推动市场繁荣的新路子,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团结、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的景象。

现在,XX镇正朝着打造“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千年古镇”的目标,以XX中心镇培育为重点,努力把XX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集贸、工、农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最终使XX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成为产业的集聚县、人口的集中县。

在工业上,XX镇整合全镇资源向工业倾斜,加快扩园步伐,全面推进XX产业县块、南山工业园县、郎奇创业园县、高溪生态产业低丘缓坡开发园县的建设进程和企业招商工作,做大做强园县的工业经济。

同时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南山园县以机械和鞋服为主导产业,XX产业、高溪生态产业县块以泵阀精加工、电气、五金加工为主导产业,郎奇创业园县以精铸及机械配套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新格局。

在农业上,以农业生态科技园和XX平原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县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行“一县多园多基地”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蔬菜、畜禽养殖、食用菌、油茶、茶叶、特色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产业示范园县,把XX建设成为服务浙中南、辐射长三角的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基地。

在旅游业上,立足“依山傍水”优势,做活滨水生态文章。

依托瓯江流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XX作为XX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镇委镇政府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XX——大港头”组团发展战略,力争“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着力打造人口集聚、产业发展、管理有序、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的XX新组团目标,进一步抢抓机遇,全力建设商贸、工业、旅游并举的山水生态宜居“新XX”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4.1项目提出的理由

1.项目的建设是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需要

根据《XX县XX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XX镇规划至2020年城镇人口为50000人。

而XX镇现有城县道路及基础设施状况显然难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扩大XX镇建设规模,发展居住用地,是中心镇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随着XX中心城市容量的满载,XX镇的人口、产业集聚较快,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工业总产值将达90亿元。

XX路延伸段道路的建设,有利于XX镇县道路的衔接。

因此,XX路延伸段道路建设可以更好的完善XX的交通,扩大城市建设规模,为日后XX交通与城市交通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现大溪东南侧53省道成为XX镇主要的对外通道,老城县内道路数量虽多,但普遍狭窄、弯曲,宽度不能满足消防和大型车辆通行的要求,且瓶颈路段较多。

根据总体规划方案,为配合城市化进程,城县西部XX路延伸段道路四周县块(二类居住地块)将进一步的开发,房地产行业也在XX镇已经勃然兴起,XX路延伸段道路四周在总体规划中位于城县西侧二类居住县块,XX路延伸段道路的建设将促进二类居住县居住房建设以及相配套小学、幼儿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因此,该项目建设将有助于XX整体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3.项目的建设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

该项目开发地块属于生活居住县规划地块,未设市政配套管线。

而随着XX镇的建设发展,这片县块的启动建设,必须配到建设相关的城市雨、排水、给水、电力、电信等管道。

为今后此县块的建设及营运提供支持,本项目的道路建设可以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铺设走廊。

1.1.4.2项目提出的过程

2011年11月项目承办单位向XX县发展和改革局上报了关于要求对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立项的函,2011年11月XX市XX县发展和改革局签发了关于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丽莲发投[2011]252号),2012年6月27日XX市建设局XX县分局关于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莲碧选字第[2012](公)001号,同意在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选址,用地17868.4m2。

XX市环境保护局XX县分局签发了《关于XX市XX县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莲环建[2013]2号文,原则同意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所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同意该项目在XX镇县实施建设。

2012年8月14日《XX市国土资源局关于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的预审意见》丽土资莲预字(2012)16号,项目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供地政策。

2013年5月6日XX市XX县水利局签发了《关于XX市XX县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莲水利许字[2013]5号文,同意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的编制原则和目标,同意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县措施和总体布局。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地点:

XX镇XX路延伸段道路。

项目所在位置图

1.2.2建设规模

XX镇XX路延伸段新建道路长度为420米,宽24米,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给排水、电力、交通指挥信号、照明等工程。

1.2.3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符合XX镇城镇总体规划要求,项目建设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建设条件较好。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项目总投资为2721万元。

(2)效益情况:

项目性质为城镇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效益显著。

1.2.5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或数据名称

单位

指标或数据

1

建设规模

1.1

道路长度

m

420

1.2

道路宽度

m

24

2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3

路面结构

沥青砼路面

4

路面设计年限

10

5

道路设计速度

Km/h

30

6

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

7

给水主管长度

m

395

8

雨水主管长度

m

420

9

污水主管长度

m

382

10

20m跨度小桥

1

11

绿化工程

11.1

行道树(香樟树)

95

11.2

绿化(带)面积

m2

1010

12

路灯工程

18

13

电力管沟工程

420

14

交通标志工程

m

420

15

智能交通工程

4

16

用地面积

17868.4

其中:

征地面积

17868.4

17

总投资

万元

2721

其中财政统筹解决

万元

2721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需求分析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

所以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XX镇原有道路普通、狭窄,近几年来拓宽和建设了几条现线型较直、宽度较宽的道路,如大众路中段、环城北路等,主要道路路面高级、次高级铺装率较高。

老城县内道路数量虽多,但普遍狭窄、弯曲,宽度不能满足消防通道要求,切瓶颈路段较多。

因此,该项目XX路延伸段的新建势在必行。

2.2建设规模

XX镇XX路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道路长度为420米,宽24米,共设置为两车道,其中机动车道8米,非机动车道7米,人行道6米,绿化带3米,同时配套建相应的给排水、电力、交通指挥信号、照明、绿化等工程。

项目总投资为2721万元。

第三章项目选址

3.1场址现况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XX镇XX路延伸段工程,道路北始环北路,南至人民路,道路长度为420米,红线宽度为24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桥梁、给排水、电力、交通指挥信号、照明等工程。

XX盆地,海拔65米,起伏2米左右,四周环山傍水。

全镇总面积220.2平方公里。

3.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项目场址土地权属于XX镇上街村和古井村集体所有,占地面积17868.4m²(约合26.80亩),需征用土地17868.4m²(约合26.80亩)。

3.2场址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1)地理环境

本项目地址所在的XX市XX镇,位于XX市县西南部,北纬28°20′,东经119°47′,XX盆地,海拔65米,起伏2米左右,四周环山傍水。

全镇总面积220.2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较为平坦,瓯江(大溪)贯穿全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水利工程——通济堰位于XX盆地上游。

水利发达、土地肥沃,是XX市的产粮基地,素有“处州粮仓”之称。

交通便利,经济繁荣,至今仍保持“邑西一都会”之美誉。

(3)工程与水文地质

XX县XX镇县域的地质构造属华夏陆台闽浙地质组成部分,即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构造活动以褶皱为主,伴有断裂,从而形成一系列凹陷盆地和沟谷。

县域内先后受垩纪、侏罗纪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其中受燕山运动火山喷发影响最大。

域内中山、低山主要由含角砾凝灰岩、流纹岩和黄安质凝岩组成;盆地周边的丘陵地带及中心基底部分为火山喷发间歇期间沉淀物——紫色粉砂岩;盆地中心及河谷地带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洪积冲积物组成,主要土质为粉质粘土、粘土、卵石、砾石、砂土等。

XX县盆地的土层土质直接受地貌单元控制,盆地北面为洪积地貌,土质以砾石粘土、粉质粘土、粘土为主,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8~25T/㎡;紫红色粉砂岩下伏基石,自北向南倾伏,基岩埋深一般在1~5米;中南部在老城县以残丘地貌为主,内部土质较复杂,残丘间由于表流水系迂回,形成部分淤积地带,沉积了1~4米厚的淤泥,残丘间也往往被覆盖有1~3米深的历代建筑残积物,其下仍有粉质粘土存在,下伏基岩埋深一般在4~7米,最深处达9米。

南部与东北部受瓯江及好溪水系的影响为冲积河漫滩地貌,土质具有二元结构,上部2~4米为粉砂、细砂、允许承载力为8~12T/㎡,下部为砾砂、卵石等,土质承载力为20~30T/㎡,基岩埋藏较深,一般达10~20米。

盆地表层均含水,属上层滞水,水量不大,一般地下水位埋深在0.6~1.2米之间,但近瓯江及好溪河漫滩地段的水位与瓯江、好溪河的流水系有互补关系,局部具有承压水。

(4)水文

XX县的河川属于瓯江干流大溪水系。

瓯江总长约384公里,流域面积18217平方公里。

瓯江大溪和支流好溪均属山溪性河流,蓄渗能力较强,产流时间快,汇流迅速、集中,暴涨暴落时间短。

而XX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县,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足。

全年平均气温18℃,最高七月气温平均29.4℃,最低一月气温平均6.1℃。

根据《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2006—20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66.73米。

该项目的江滨路建设高程平均达67米,符合防洪要求。

(5)气象

XX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

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夏季炎热,静风频率高。

各月日照以7月最多,平均249.6小时。

2月最少,平均91.7小时。

各月日照百分率7月最高为59%,2—3月最低为29%。

年日照时数1785小时,年无霜期285天。

自然灾害以高温为最,2003年绝对最高气温43.2℃,日最高气温≥35℃达65天。

每年10月份至翌年5月份,寒潮时有袭击,常年初霜期都在11月份,终霜期在3月底,平均年无霜期为255.6天,日照百分率40%。

降水特点是雨量丰富,时空分布悬殊,季节分布不均,呈双峰型分布。

降水集中在3月份~6月份和8月份~9月份。

其中3月份~4月份的春雨期和5月份~6月份的梅雨期降雨较多,占全年降雨量的52.3%,8月份~9月份为台风降雨期,降雨量占全年18.6%。

10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是全年降雨低谷,形成燥冬天气。

降雨量在各年际间分配也不均衡,1953年~1992年,年最大降雨量达1956.4毫米,年最小降雨量仅967.6毫米。

3.2.2城市基础设施

自2000年7月份XX撤地建市以来,XX的城市建设迈开大步,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XX镇近几年来的基础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电视、排污等工程已初具规模,一个文明、整洁、美丽的城镇框架已经形成。

为本项目的土方和其他设施的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交通条件

随着金石丽高速、XX丽龙高速公路的开通,全市9县(市、县)进入二小时交通圈。

XX镇将成为XX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和XX县的县域中心。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交通运输的发展,人流量的增加,50省道即XX公路从城镇大溪西侧通过,进一步接纳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及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其交通条件十分便捷。

(2)供水条件

XX镇及周边县域用水由玉溪水库引水工程解决,引水隧洞至XX南山设支洞向XX供水,目前已建成日供水10000m3的能力,规划供水能力定为10万立方米/日。

XX新水厂规划水源取自水质良好的玉溪水,水厂规划在以后建设净水设施,不再使用成品净水器,水厂预留10万立方米/日规模的用地。

本项目建设县域内供水由施工队安排临时供水。

(3)排水条件

XX镇的排水体制定为雨污分流制,目前污水量不到1万立方米/日。

XX污水处理厂设于城镇东北面,上赵村与上阁村之间,靠近大溪处,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排入大溪,污水厂现规模为1万立方米/日,远期2万立方米/日。

本项目前期少量施工用水可直排到地面,但务必做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后期废水经过简化处理统一排入到附近河道。

(4)电力条件

XX镇总用电负荷为2.52万kW(同时率为0.75),负荷密度为0.76万kW/平方公里,年用电量约为1.13~1.26亿kWh。

该项目的施工用电可以从采桑变引出的市政供电管网上接入施工场地,作为临时供电所用。

(5)通信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XX市的电信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1992年年底就已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机程控化,开通了移动通讯服务,并与全国联网,实现国内漫游。

预测XX镇内各类固定电话装机数分别为固定电话用户数3.14万部,电话程控交换机容量约4.2万门。

4.2.3社会条件

自2000年XX撤地建市以来,XX市委、市政府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机遇,适时采取对策与措施,发扬“勤劳质朴、坚韧不拔、负重拼搏、务实创新”的XX精神,经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发奋努力,使XX经济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1)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13年全镇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87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工业园县26.72亿元,镇属企业13.15亿元)。

农业总产值达到6.73亿元,同比增长7.8%。

旅游总收入达3.98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63元,同比增长15%。

镇总面积220.2平方千米,下辖5个办事处,5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34个自然村,470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4.89万人,实有人口6.09万人,是XX县第一大镇。

(2)以绿色农业为重点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XX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上游有历史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灌溉着上千公顷良田,中游的高溪水库、郎奇水库相结合的灌溉系统和以新治河为主体的排水系统组成,确保旱涝丰收,是XX市的主要粮产县。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传统农业转向效益农业,农户以种植蔬菜和家禽、家畜养殖为主。

3.2.8征地、拆迁条件

由于本项目XX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新建工程,属XX镇公共设施,对改善镇县面貌、方便镇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XX镇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较大作用,因此深受群众欢迎,征地问题不大。

综上所述,本项目所在县域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均比较好,项目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有保证,具备建设条件。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建设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4.1.1指导思想:

建造城市的交通要道,体现环境和人的协调关系。

景观创造结合基地现状与文化蕴含,延续场所特征与历史文脉。

重视植物的配置,色相与季相搭配,从色彩上、形态上强化韵律和节奏。

建立一个设施完善、安全快速、与县域重大交通设施紧密相连的交通运输系统。

4.1.2道路设计原则:

1、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坚持功能性技术标准,使工程项目具有高效合理的使用性能。

2、满足规划思想,符合规划要求,使工程具有充分的规划依据。

3、坚持工程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满足各层次使用者的需求。

4、注重环境保护,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程项目设计。

5、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资源节省、安全可靠。

6、注重道路景观协调,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7、工程设计方案在征地拆迁、维持交通、施工方案等方面具有可实施性。

4.2工程建设范围

本工程项目位于XX镇西侧,是XX路延伸段道路,系新建工程。

工程内容为该范围内的道路工程、给排水、电力、绿化、交通设施工程等工程建设。

4.3建设方案及内容

根据《XX市XX——大港头县块总体规划(2008-2020)》和《XX县XX镇生活县块(西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并从XX镇道路交通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各分项工程建设内容。

4.3.1道路工程方案

4.3.1.1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2、设计车速:

30km/h。

3、路面设计年限:

沥青砼路面10年。

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

4.3.1.2道路平面设计

1.道路平面采用的技术指标

道路平面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见下表。

XX路平面线形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设计指标

1

计算行车速度

km/h

30

2

平面线形

(1)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150

(2)

圆曲线设超高最小半径

推荐值

m

85

(3)

极限值

m

40

(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25

(5)

平曲线最小长度

一般值

m

80

极限值

m

50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

2.XX路道路平面设计

XX路起始点桩号为K0+000,北起环北路,南至人民路,道路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