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535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docx

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

1.(’5题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

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2.(’5题1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3.(’5题1分)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4.[’15

(1)题1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

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5.(’14题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

表的一部分。

第5题图

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

为;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

6.(’13题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B表示。

第6

题图

7.[’23

(1)题1分]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如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属于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钠离子的符号为Na+

D.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第7题图

8.(’20题2分)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答案】

1.B

2.C【解析】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种类,具体来说,依据的是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为阴离子。

据此可以判断A是氢原子;B是碳原子;C是钠离子,并且为阳离子;D是镁原子;故选C。

3.A

4.Cu2+、SO42-

5.氖9氟气

6.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

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7.D

【解析】

(1)根据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可知,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正确;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1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C正确、D错误,故选D。

8.

(1)分子在不断运动,使酒的气味扩散。

(2)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

【解析】

(1)带有香味的酒分子在不断运

动,可以使酒香味从很深的巷子里传出来。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加压时,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使6000L氧气体积减小,从而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C.40℃时,75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有25gNa2SO4

D.40℃以下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③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⑤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绿

A.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D.②④

3.稀盐酸和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D.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4.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

氯酸钾是由钾离子、氯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根据结构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根据守恒观: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产生氧气的量

5.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2K:

2个钾元素

B.F2:

两个氟原子

C.FeCl:

氯化铁

D.Al3+:

一个铝离子

6.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制取氢气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8.下列对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过氧化氢溶液为混合物

溶液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原子

B

干冰升华后体积增大

气体分子体积大于固体分子体积

C

氧气和液氧都有氧化性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A.AB.BC.CD.D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C

向CaCO3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盐酸易挥发

D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

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A.AB.BC.CD.D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B.BC.CD.D

11.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

CH4十2NO2=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B.CO2C.O2D.C

12.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两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1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14.水是生命之源.请你找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A.水是纯净物

B.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冰放入水中得到混合物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B.

探究燃烧的条件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

探究分子运动

二、填空题

16.生活中的“碳循环”无处不在。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

(2)为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需要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一种绿色能源_____;

(3)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盐。

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

(4)燃料种类繁多。

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烷(C2H6)和乙烯(C2H4)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填“乙烷”或“乙烯”)多。

17.身边处处有化学。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__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_____________

(3)烧碱中的阴离子:

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______________

18.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大小关系是______;

(2)将t2℃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3)t2℃时,把16gA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_。

三、简答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_____;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_____。

20.某反应的表达式为:

X(单质)+Y(化合物)→甲(单质)+乙(化合物),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2)若Y的溶液为蓝色,甲为红色固体单质,其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_____。

(3)若X、Y均为黑色固体,甲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X的化学式为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可以是_____。

四、实验题

21.请用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E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⑵用所给装置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填写下表空白。

固体M

溶液N

制取的气体

收集装置

大理石

①______________

CO2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

O2

④__________或C

锌粒

稀硫酸

⑤____________

B或⑥__________

⑶收集干燥的CO2还需要用装置E,E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

若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⑷用上图装置A制取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

(1)“酸溶”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中操作1、2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用于流程的是_______。

(4)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填序号)。

a.搅拌溶液b.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c.加热溶液至100℃

(5)操作2得到的溶液,农业上可用作___。

(6)操作2所得固体还要进行以下操作:

洗涤、___。

检验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__。

六、计算题

23.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4.普通黄铜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等。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50.00g黄铜样品,加入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图。

(1)样品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___________。

(2)图中m与n的关系是mn(填“>”、“<”或“﹦”)。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某同学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请分析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七、探究题

25.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是生了“锈”一样。

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

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

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A

D

B

B

C

D

A

B

D

C

A

D

二、填空题

16.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太阳能2Na2O2+2CO2=2Na2CO3+O2乙烯

17.HgNa+、Cl-OH-NaHCO3

18.B>A=CA3:

10

三、简答题

19.

20.置换Fe+CuSO4=Cu+FeSO4C2C+Fe3O4

3Fe+2CO2↑

四、实验题

21.集气瓶稀盐酸C二氧化锰BH2D浓H2SO4溶液变红色2H2O2MnO22H2O+O2↑

五、流程题

22.CaCO3+2HCl=CaCl2+H2O+CO2↑过滤引流CO2a、b氮肥(或化学肥料)干燥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现象(或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没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六、计算题

23.65.116.0%

24.

(1)0.5g(1分)

(2)=(1分)

(3)67.5%(过程略,设答1分,计算过程3分)

(4)不正确,原因是盐酸溶液的质量为反应后溶液质量加上氢气的质量再减去锌的质量。

七、探究题

25.【收集证据】

猜想④: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猜想⑤: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③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2)水中溶解了氧气

【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A.

≤x<

B.

>x≥

C.

D.x<

2.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错误操作只有③

B.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密封保存

C.图中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可以是④①③⑤②

D.按图中操作量取所需要的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

3.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OB.HeC.O2D.NaCl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干燥H2

C.量取18mL水

D.蒸发

5.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C.Ne和Ar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6.“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该过程中NiFe2O4是()

A.生成物B.反应物C.催化剂D.氧化剂

7.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

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8.下列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涤油污

B.N2不易溶于水,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可用该反应制取硫酸铁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水的净化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取用固体药品

C.溶解固体

D.测溶液的pH

10.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11.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12.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食盐D.生石灰

13.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

(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

(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

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A.Na2CO3、CaCl2、稀HClB.CaCl2、Na2CO3、稀HCl

C.CaCl2、稀HCl、Na2CO3D.稀HCl、CaCl2、Na2CO3

14.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下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把煤做成蜂窝状—促进煤的燃烧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

C.性质与用途

D.化学与安全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二、填空题

16.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②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

③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___。

(2)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___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

②“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③20℃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____(填“10mL”、“25mL”或“50mL”)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

④在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序号)。

A甲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钠

B乙中的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t可能为24

D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依据下列“水”的变化,回答: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D.海水淡化

(1)A-D四种变化中,能够证明水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C中所示装置可达到的目的有______(填序号)。

A除去泥沙B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除去臭味D使海水变为淡水

(3)D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

对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形成淡水,而海水中的其它物质不能通过渗透膜。

加压后,装置右侧海水增加的是______(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

18.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_________(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分类、类比、迁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学科思想方法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1)化学发展史上许多实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有些实验是“一种物质的认识是研究其他物质的基础”,有些实验是“药品与研究方法相同而研究目的不同”。

据此可将下列实验中的①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②_____

(2)利用实验E中一氧化碳的性质、仿照E中的实验原理,写出“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燃油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无害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②_____,其原因是有③_________(填“电子”或“质子”)偏离(或转移)

20.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请回答下列有关硒的问题。

如图是硒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

______;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是______。

硒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