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531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docx

初中化学培训材料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材料

杜郎口中学已经废除了导学案,学生自己编制学案。

在上海、江浙一带,正在实行由美国引进的“翻转课堂”—教师制作微课。

(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录制成音频或视频再配以音乐),学生把微课带回家学习,再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师生共同解决。

播放示例微课。

因此说我们即将面临又一次的教学变革。

经得起变革的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

研究引导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方法。

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就是要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化学学科知识;

2、现代教育理论;

3、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途径:

一是要增加知识储备;

平时多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做到化学专业基础扎实,化学知识体系完善。

二是要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

注重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注重化学学科知识的深度和

广度的延伸。

了解现代教育理论。

把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育理论有机结合。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只有经过反思、感悟、深化、升华才能使自己的一些有效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那么提高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其专业发展将成为课程改革目标达成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效。

因此,化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教育专业化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和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当前需要我们教师承载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

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形成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要做到以下5点:

1、教师要成为教学的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

难度降低了,知识面加宽了,应对这一变化,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学识。

2、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也就是说学习的不单单是教材中的内容,教材内容是学习的最低限度,可以根据学情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

以快乐学习,高效学习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3、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学习方法和技能。

怎么创新?

举个例子,CO2的性质实验设计与改进。

设计1、

将二氧化碳通入到装有适量石蕊试剂的试管中—变红—加热—变紫—结论

疑问1、是不是水使石蕊试剂变红?

不会。

疑问2、二氧化碳使石蕊试剂变红?

不准确。

因为酸才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疑问3、这个实验能不能成功?

理论上行。

实际由于色差小,不能成功。

怎么改进?

 

设计2、让学生观察湿润的石蕊试纸的颜色,

然后将其装入试管中。

之后,将二氧化碳通入到装有湿润的石蕊试纸的试管中—变红—加热—变紫—结论。

疑问1.是不是水使石蕊试纸变红?

不会。

疑问2.是不是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不准确。

 

设计3、

让学生分别观察湿润的石蕊试纸和干燥的石蕊试纸的颜色,进行对比。

将二氧化碳通入到装有干燥的石蕊试纸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现象。

之后,将二氧化碳通入到装有湿润的石蕊试纸的试管中—变红—加热—变紫—结论。

通过改进,使实验设计更严密,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并且有探究思想。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师应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的宗旨是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课程体系,要使教材能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材和教学更容易体现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图片资源进行教学就是合理利用教材。

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就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5、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不只是机械的记忆。

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立体式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原理,形成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就是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教学。

针对咱们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四环节”教学法适合我们的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教学模式

首先进行分组:

分组原则:

差异性原则:

同一组学生学习成绩要有差异;分三等,优、中、差。

三个等级的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得分是不同的。

这样激励优帮差,为小组争取更高分数。

均等性原则:

把学优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由学优生数量决定分成几组;如果学优生数量多,一组中可以有多名学优生;各小组人数可以不等。

流动性原则:

差生在一个小组一段时间后,如果成绩没有提高或提高幅度较小,可以更换到其它小组。

分组目的:

学生帮学生,优帮差。

激发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对学生进行分组,因为是学期初,刚刚学化学,还不了解学情,按照学生座位就近分组。

这时学生回答问题得分是相同的。

等阶段性考试成绩出来后,再按成绩和学生性别进行分组。

这时学生回答问题得分就不同了。

比方6人为一组,共分为5组。

在小组内1号同学成绩最好,6号同学成绩最差。

规定:

若1号2号同学回答正确得1分,3号4号回答正确可以得2分,5号6号回答正确可以得3分。

老师在上课时手上都有一份学生分组名单,老师在提问后及时在名单上给学生计分,再统计各组所得分数,进行评比。

一、目标引路,自主学习

教师精彩导入新课后,把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看书上有关内容,或者是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针对问题深入思考完成实验记录。

针对问题深入思考。

怎么导课才能精彩?

有这样18中方法:

1故事导入法

比如讲《常见的酸》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最常见的酸——醋酸,如此引入:

古代有个叫杜康的酿酒高手,一生酿造美酒无数。

有一次他把一坛好酒放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忘记了饮用。

过了二十一天后,发现美酒变酸了,还有一股刺激性味道。

这就是人类酿造得到的最早的酸,杜康把它命名为“醋”,意即酒过了二十一天后得到的物质。

2魔术导入法

比如讲绪论课,可以通过化学小魔术:

白纸现字 (淀粉溶液遇I2显蓝色);无火生烟(浓氨水与浓盐酸靠近后产生大量白烟);喷泉实验等等.

3实验导入法

例如讲《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做白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4谜语导入法

例如讲《自然界的水》时,可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

“能看又能摸,无色又无味,枪打没有孔,刀劈没有缝。

又如讲《二氧化碳》时,可引用这样一个谜语:

“左側月儿弯,右側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

 

5漫画导入法6设问导入法7承上启下法8事例导入法

9情境导入法10直接导入法11情感导入法12实例导入法

13史料导入法14对比导入法15 多媒体导入法 16习题导入法 

17散文式导入法18错误案例导入法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此细化出能够体现本节课知识、能力及情感的若干个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符合思维逻辑过程,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教材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状的、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的问题,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目标深化,交流探讨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已经把问题解决一部分,剩下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内交流探讨。

成绩好的学生可能问题少,成绩差的学生可能问题多。

这时小组内的学优生就是其他学生的老师,学优生和中等同学很想教会学困生,因为马上老师要提问,若学困生回答正确就可以为本组挣3分。

可以看出,小组内的交流探讨是真正地合作探索,是本组内的学生教学生。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参与其讨论,及时指导解决难题的方法、策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偏离了课堂教学主题。

这一环节一定要学生动起来,要切实鼓励学优生的积极参与,做好小组的小老师,并要分工协作,争取全小组成员人人过关。

三、目标展示,反馈评价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探讨两个环节后,各组的问题已经不多。

各组存在的问题可能不一样。

老师让其他会的组为其解决问题,会的组都很踊跃,都想挣分,特别是小组内的学困生。

经过小组间的互相指教,问题可以基本上解决。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给其它组解决问题,因此,不会的学生听的就格外认真,班级内学生教学生。

再就是在学生讲解过程中,其它组在听在看可有讲错的,你若讲错了就不能为小组挣分,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氛围和效率非常好。

这个环节一定要注意是让学生教学生,教师能不讲则不要讲,不要怕学生讲不透彻,能把别人教会才是本事。

教师要及时给回答问题的学生评分,对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鼓励,提问时要照顾到所有的组。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各个小组反馈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理解与语言表述情况,避免部分学生蒙混过关、不求甚解,并对学生的解释与回答进行点评和赋分。

这一环节主要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让不会小组的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自我展示能力。

 

四、目标达成,拓展提升

经过以上三个环节,本节课的问题已经解决,教学目标已经完成。

对于拓展提升,一是教师可以对本节课作一简要评价,对问题进行拓展提升;二是可以鼓励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拓展提升,结果可能会更好;三是教师出示相对教学目标比较难的问题和题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这种拓展提升会更有针对性。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拓展提升的内容要既能完善化学学科知识,又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实行“四环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1、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师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关注学生活动,关注引领点拨、归纳提升,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实验。

实验探究是体现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加强实验教学,坚决遏制只重视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重视课内知识的封闭传授,而轻视实验教学,学生的动手和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的现象。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上。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个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请大家想想《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8个实验有哪些?

分组实验教学

学生分组实验的地位

《课标》强调指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会观察现象,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学生分组实验的作用

学生实验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实验是在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

学生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作用。

 

学生分组实验具体作法是:

1.编制实验计划。

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要求与方法

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

在做分组实验前,完成

学生对化学仪器的认识和实验室规则教育,让学生从对仪

器的好奇心、新鲜感过渡到怎样利用仪器进行实验探究的

转化,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将学生分组,选出小

组长,负责本组的规范操作及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明确

组员分工,避免组员之间争抢,发生危险。

2.做好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等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实验开始前应查点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和配套,是否符合实验的要求。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开始实验前还要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教学目标,讲清楚实验原理,之后,学生再动手操作。

要求学生爱护器材,规范实验动作,操作步骤。

4.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独立地参与实验操作,不应该只由少数人操作、多数人充当“助手”。

5.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每次实验之后,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7.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结束,清理仪器、搞好桌面卫生。

分组实验教学目标能否完成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必须遵守实验规则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