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291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docx

修订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

乐清市第三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修订稿)

(2014年9月——2017年8月)

一、前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一)前三年规划实施情况

(二)前三年规划目标达成情况

1.主要收获

2.存在不足

3.发展态势

二、学校目标

(一)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

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他们长大成人后,具备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能力,这不仅是现代化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

管理理念:

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校训:

砥砺正行,参勘知真

校风:

规范、和谐、进取

教风:

崇德,精业,合作

学风:

善学,自律、博雅

(二)办学目标

夯实“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基础,构建有鲜明育人特色的示范性现代化窗口学校”。

(三)培养目标

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特长突出的优秀公民。

(1)国际视野:

关注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了解不同文化及思维的基本特征,具有宽容理解、互利双赢的心态,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

(2)本土情怀:

对祖国和家乡深深地依恋,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真诚地热爱,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的责任意识

(3)适应未来: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探究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信息发展迅猛、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形态。

(4)特长突出:

在不同学科领域能有意识地运用学科思维,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并将广泛的兴趣聚焦为志趣,深入专研,学有所长。

三、领域目标、具体措施和推进计划

(一)学校管理?

1、工作目标

2、推进计划和达成标志:

(1)2014年9月-2015年8月

(2)2015年9月-2016年8月

(3)2016年9月-2017年8月

3、具体措施

(1)

(2)

(3)

(二)德育工作

1、工作目标:

  

(1)全校德育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文明、安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2)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各种文件精神,努力构建以“爱国、爱乡”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民族情,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紧密结合我校学生思想实际,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开展学生社团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德育课程研究,提高班会课的实效性,努力构建德育校本课程。

结合高一新课走班制度,探索德育导师制。

2、推进计划和达成标志:

(1)2014年9月-2015年8月

  ①注重和开展各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树立分年级管理目标。

  ②教育学生有良好的遵规守纪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认真开展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特长。

  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主题班会课形式研究,开展主题班会公开课。

  ④开展德育导师制,形成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好局面。

(2)2015年9月-2016年8月

  ①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每年级有自己管理特色。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课外活动开展丰富。

  ③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1名乐清市名班主任,德育导师制初具成效。

④德育创新工作突出,申报1-2个省市德育研究课题。

(3)2016年9月—2017年8月

  ①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有明显提高,各年级管理富有成效。

  ②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有明显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富有成效,学生特长突出。

③主题班会形式创新明显,培养多名乐清市优秀班主任。

④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形成学校特色的德育管理体系;

⑤充实课题研究过程,并初见成效。

3、具体措施: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

努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德育常规工作

①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阵地的宣传,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②结合德育课题,继续开展感恩系列活动,如利用庆祝教师节活动,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征文赛等活动。

  ③把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安全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

  ④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全国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和乡土先贤,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

认真做好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特色班”等评选工作。

通过评选给予鼓励、肯定,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形成德育建设的良好氛围。

⑤发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站作用,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家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指导,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义务心理咨询。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抓好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

通过调整充实、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奖惩激励等提升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建设一支德育意识强、奉献精神好、工作效益高的班主任队伍,培养和造就“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带头人”,提高我校班主任整体素质。

  ①完善学校的班主任管理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探索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开展班主任队伍的集体建设工程,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开设专题讲座,提升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转变班主任工作方法,学习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技巧,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②开展德育论坛和班主任工作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推广先进,探讨提高。

开展主题班会的听课、评课活动,实施三中名“班主任”工程,提高全体班主任队伍的教育实效性。

  ③注重德育科研,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新校本德研工作机制。

积极开展市级德育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带领班主任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达到教与研统一、研与思结合的目的,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扎实有效地把校本德研工作引向深入。

并将课题研究与班主任培训紧密结合,积累经验,反思成败,编写出相应的个案集,使教师在经验和反思中成长。

(3)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团队、政治学科、全体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强化“全员”育人的理念,立足课堂教学,推进学科德育的贯彻落实,把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提高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育德能力。

  ①注重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拓宽德育教学渠道,重视发挥政治思想课的主导作用,结合哲学常识中的人生观教育内容、经济常识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政治常识中的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政体等内容,进行国家意识、公民人格等相关教育。

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显性学科的优势,引导教师挖掘教材中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

  ②探索主题教育系列化,养成教育规范化,法制安全教育多样化,社区教育经常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利用课堂教育的主阵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讲道德、重修养的良好风尚,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开展三爱、节约、诚信教育和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境界

 学校将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活动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①以体验、感悟、实践为活动主线,紧密结合校本文化和办学特色,深化活动内涵,形成品牌活动。

因地制宜,利用消防队、福利院、博物馆等有利场所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和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

  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志愿者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公益行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培养诚实、勤奋、自信、快乐的道德品质。

  ③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并扶持学生社团,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④利用“民族精神教育月”、“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宣传教育活动。

精心组织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丰富参观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开展以“与文明同行,做可爱三中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⑤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新生入学、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为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

  ①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②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一系列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和探索,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渗透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深层次的发展。

  ③以家庭美德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文化建设为重点,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家庭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讲座;组织开设家庭传统美德教育的论坛,各家庭取长补短,互相取经;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交流会,开展家长论坛。

  ④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开展以“常怀感恩之心,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活动,启动“让感恩伴我成长”征文活动,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⑤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聘请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成功教育子女经验、热心学校工作的优秀家长,组成讲师团现身说法,交流经验,提供成功案例让家长教育家长,推广成功家教经验。

利用校讯通平台和学校网站、班级网页等阵地,使学校家庭间信息反馈及时、准确、畅达。

(三)教学工作

1、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调整并完善适应新高考方案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2)坚持“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促进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途径,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积极探索实施适应新高考方案的学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改革。

(4)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与课堂教学调研,继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力推教师的教育、教学、课程开发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5)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率位居同类学校前列,力争高考成绩有所突破。

2、推进计划和达成标志:

(1)2014年9月-2015年8月

①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方案与新高考方案,初步修改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②为加强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对高三、高一级段进行课堂教学调研。

③为扎实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变革,邀请有关专家给教师做培训,开设骨干教师“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教学示范课。

④积极思考2014级学生的学考、高考方案。

各学科组组织教师结合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计算必修课程、高考选考选修课程的教学总课时数,初步给出本学科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高考选考的建议时间。

⑤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较2014年有所提高,本科上线率超46%,学考各学科平均分超过地市平均,AB率稳步提升。

⑥继续做好音、体、美、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建设,学生在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比例、等第居同类学校前列。

(2)2015年9月-2016年8月

①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方案与新高考方案,进一步修改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②初步制订必修课程走班教学方案,制订走班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③为适应新高考,2014级学生在理化生政史地技学科,实行必修课程的分类走班教学。

④各学科以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做好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规划的同时,参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选修课程框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调整、开设更多更有质量的自主性选修课程,初步完成学科课程建设规划。

⑤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较2015年有所提高,本科上线率力争55%,学考各学科平均分超过省市平均,AB率在2015年的基础上有较大提升。

⑥加强体育教育,做好学生大课间和课后体育活动的安排,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2016年9月-2017年8月

①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②修改并完善必修课程走班教学方案,完善走班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③在理化生政史地技学科实行必修课程的分类走班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数学、英语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

④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⑤各学科修改并完善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⑥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较2016年有所提高,本科上线率力争60%,学考各学科平均分超过省市平均较多,AB率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有提升。

⑦切实加强学生音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在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比例、等第等位列乐清市前三。

3、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与交流,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

利用教师会议时间,或邀请专家做与“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选修课程的开发”等话题相关专题讲座,或由学校优秀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与“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选修课程的开发”等话题相关的教学心得体会、成功经验,或学习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文件、通知等;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交流教学实践中与“有效教学”、“促进有效学习”有关的教学心得,交流“选修课程开发”的思路、过程,研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考考试说明》、《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等参考资料,教研组长组织组员详细研讨必修课程的校本处理、限定选修课程的教学计划、自主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等,各教研组做好本学科的《学科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师代表参与修改并完善《乐清市第三中学课程建设方案》。

(2)聚焦课堂,强化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聚焦课堂,关注课堂中的“教”与“学”,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利用随堂听课、教研组公开课、全员赛课、高级教师观摩课等多种渠道,深入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等,看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及时作出判断并给予指导与引导;利用级段教学调研、学科教学调研、班级教学调研等途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共性问题;利用骨干教师示范课把教学中总结出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向全校乃至全市加以推广。

加强过程管理,狠抓教学常规,扎实做好一学期两次的教师教案检查与作业批改情况检查。

加强质量监控,强化目标管理,做到考前有动员,考后有分析,期中期末考试、高考模拟考试、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重要考试的质量分析要做细做实,每个级段、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目标,以此促进教风学风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重视课程建设与规划。

认真执行省二级特色示范校的课程要求,开齐开足四类选修课程,分步骤、有计划开展必修课程的走班教学,做好学校学考、选考学科课程的教学与考试规划,积极思考学校关于学生高中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的建构。

为适应新高考,鼓励教师对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做好校本化的处理,引导教师多开发开设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兴趣、潜能的自主选修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保障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重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制定并完善走班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修改并完善学生综合性学业评价机制,探索并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工作目标

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和谐发展的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创新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借助教研推动教师培养工作,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壮大乐清市级、温州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三坛教师队伍,助推骨干教师再上平台,力争名师。

2、推进计划和达成标志:

(1)2014年9月-2015年8月

完善导师制度,在校内开展好“导师带教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让学生积极参加对教师的评价;认真完成每年度教师师德考核。

(2)2015年9月-2016年8月

加强暑期师德学习,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推选优秀教师参加乐清市、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评比,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3)2016年9月-2017年8月

借助“一师一优课”活动,力推学校优秀教师;推选骨干教师参加乐清市、温州市学科名师评比,争取学校有名师。

3、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把师德建设同师资队伍的培养、考核、晋升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树立校内教师的先进典型,弘扬身边的先进事迹,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

(2)推动教师培养工作,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校内外师徒结对”、“教师继续教育平台”、“名师工作室”、教研院“学科培训”等途径培养青年教师。

学校提供信息渠道与政策支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学习。

充分发挥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激励作用。

通过“三中论坛讲座”、“骨干教师公开课”、“校际交流”、“市级公开课或讲座”等形式把骨干教师推向前台,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深入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鼓励骨干教师参加更高级别的培训与更高级别的骨干称号评选,力争出名师。

(五)教科研工作

  1、工作目标

(1)培养一批素质较强的教科研人才,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熟悉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科学思想、前瞻理念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教育科研队伍。

(2)加强课题管理,重视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工作。

争取做到课题研究校本化,各个教研组组组有课题,力争完成一批实效性较强的研究课题并交流研究成果,在本校推广。

(3)推进“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践与研究,力争在学科组内形成“促进有效学习”的一般经验。

(4)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注重校本培训特色,开展“三中论坛”讲座。

(5)适应省高考招生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对选修课的开发研究、学考、高考研究。

2、推进计划和达成标志:

(1)2014年9月-2015年8月

加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和评价制度,开展学校课题研究(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为主);邀请专家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改革培训,使全体教师理解“促进有效学习”实施模式;学科组根据新课改方案、新高考方案制定本学科的课程建设纲要;在全校推行“微课”技术,使“微课”走入课堂;举办全校骨干教师“促进有效学习”公开课活动。

(2)2015年9月-2016年8月

搭建学校教育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覆盖面,实现教研组组组有课题。

举办全校高级教师“促进有效学习”公开课活动;各学科组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课程建设纲要,真正落实选修课、学考、高考教学与复习安排;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力争乐清市、温州市骨干教师人数有所增加;力推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上一级培训。

(3)2016年9月-2017年8月

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总结、反思学校三年科研工作,完善修订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学校科研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三中论坛”中推广课题成果、论文成果;汇编三年教科研成果,出版《三中论坛》刊物;推荐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名师评选,力争本校出名师;思考下一轮校本科研的重点、方向。

3、具体措施

(1)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课题的规划与管理。

进一步完善《乐清市第三中学教科研制度》,突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注重课题成果推广,在“三中论坛”讲座中积极推广教师课题成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2)规范常规教研活动,完善校本培训。

要针对学校实际,进一步规范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与考勤工作,使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定点、定时、定内容。

在教研组、备课组内,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以“促进有效学习”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同时,学校要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备课组长会议、骨干教师工作会议、学术指导委员会会议、高三经验交流等会议。

在校本培训活动中,学校注重常规工作落实,注重校本培训特色,继续开展“三中论坛”讲座。

“三中论坛”讲座分为两类:

一类是全员培训讲座,一类是教研组讲座。

全员培训讲座的形式:

每月组织1~2位优秀教师在周一的教师业务学习大会上做专题讲座,同时也聘请校外专家来我校讲座。

(3)适应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招生改革,实现研教结合。

①促进有效学习,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讨课堂“有效教学”的规律,近三年要围绕“促进有效学习”开展各项集体或个人活动,使全体教师做到:

明确学习目标、关注学情研判、精选学习内容、转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评价。

研究学考、高考,提升备考效率。

为适应浙江省多元化高考招生改革,成立“学术委员会”,引领全体教师研究学考、高考命题规律、复习对策,使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考取理想成绩。

注重开发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为进一步深化课改,开发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加大经费投入,为学生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在大学的学习更有后劲。

(4)保障措施

创造条件加大对教科研的经费投入,确保对重点项目的经费投入、使用。

(六)体、卫、艺、科工作

1、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善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目标,力争在学校体、卫、艺、科工作原有的基础实现新的突破。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校体、卫、艺、科等工作的整体水平。

2、推进计划和达成标志:

(1)2014年9月-2015年8月

①开齐开足体、音、美、技等学科的功课,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真抓好学科教学,落实相关研究性课程,加强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倡特色式教学。

②通过新课程选项教学使每个学生掌握1-2项体育锻炼技能,并使之成为终生体育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