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087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陈桥兵变:

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只有七岁,主少国疑。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原曾结为义社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

次年元旦,赵匡胤制造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的谣言,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元建隆,仍都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

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宋辽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兵南下,十一月,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

宋真宗被迫北上,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

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讹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

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不惜代价,于是遣使向辽求和。

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变换“誓书”,约定:

①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萧太后为叔母;②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③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

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3.靖康之难:

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事件。

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

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不成。

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

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

金撤军北归。

同年八月,全军再次南侵。

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

从十二月起,全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

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

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

北宋灭亡。

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4.主户和客户

宋代户籍统计中,将人户明确划分为主户和客户。

都城和州府县城及市镇的居民称为坊郭户;另外还有官户,即形势户,也称官户。

5.主要背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北宋中期,内外部压力严重,与辽朝与西夏展开频繁的战争,频繁的征兵(加重了对中小地主的赋税,他们往往通过地租和高利贷将这些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

)导致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严重。

北宋士大夫和仁宗采取措施缓和矛盾,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

背景简介: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对夏战争惨败,再加上其积贫积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范仲淹在仁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汰冗官、选拨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目的是缓和社会的此次改革。

主要内容:

整顿吏治: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覃恩信;重命令;发展经济:

厚农桑,减徭役;加强军备:

修武备

历史意义:

这次改革触及北宋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失败,但开创了北宋士大夫参政议政的风气,激发了他们关心政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熙宁变法的前奏。

失败原因:

1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仁宗选择因循守旧,牺牲范仲淹,,以稳定为大局;2改革将要触动的是整个士-官僚层的利益,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3直接原因是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4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这是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北宋统治的腐败:

(1)庞大而腐败的军队;

(2)庞大而腐败的官僚机构;(3)日益加深的财政危机;

2.豪强兼并势力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1)豪强兼并势力的发展;

(2)北宋中期遍布各地的农民起义;

3.挽救宋王朝危机的各种主张:

(1)王禹偁的“五事”;

(2)宋祁的“三冗三费”;(3)范仲淹的“新政”;(4)文彦博的“省兵”;(5)王安石的“万言书”;(6)司马光的“三札”;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很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财政经济方面,以“富国”为目的,颁布六条法令:

(1)青苗法

(2)农田水利法(3)募役法(4)方田均税法(5)市易法(6)均输法

2.军政方面,以“强兵”为宗旨,实行四项新政。

(1)置将法

(2)保甲法(3)保马法(4)置军器监

3.教育方面,以“育才”为目的,改革科举,兴办学校。

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及失败的原因

  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1)如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之家对农民耕农的高利贷剥削。

2)农田水利法使水利勃兴,良田大增。

(3)募役法使众多的农村居民免除差役,增加了农业劳动人手。

(4)市易法多少限制了大商人利益,调节了市场,稳定了物价;方田均税法使部分农民减轻了一些负担。

5)置将法、保甲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总之,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

失败的原因:

(1)新法没有对官僚豪绅采取强硬措施,因而当新法触及他们利益的时候,便遭到激烈反对和攻击。

(2)变法派没有形成一个巩固的政治集团,在反对派打击下,内部日益分裂。

(3)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事。

随着变法运动色彩的改变,逐渐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6.四等人制:

元朝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

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

色目意为各色名目,泛指西北各族、西域及欧洲来华的各族人。

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灭亡前归附的云南、四川的汉族人。

南人指原南宋治下的人民,包括江浙、江西、湖广行省与河南江北行省南部各族。

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7.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

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

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余人。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和重典治国、对贪官污吏的杀戮和惩治是两个概念,两个问题。

前者是为了集权,后者是为了澄清吏治,整治官僚队伍。

8.靖难之役:

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

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

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

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

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

9.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

明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当权宦官王振怂恿英宗率军五十万人亲征。

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就惊慌撤退。

明军在土木堡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中。

史称“土木之变”,该事件对明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0.内阁:

明成祖时期为了巩固专制皇权,设立了秘书咨询机构——内阁,仁宗时期内阁地位明显上升,内阁通过票拟制度议政,即代皇帝草拟对奏章的处理意见,并将意见上交于皇帝,从而影响皇帝批红,做出最终决定。

内阁由于离皇帝位置较近,同时与皇帝有独立的沟通渠道所以内阁对皇帝施加的影响力较大。

内阁权力的壮大引发了其与六部的矛盾,最终内阁取胜,内阁大臣专权的现象开始出现。

但内阁的发展受到了其不应参政身份的阻碍,随着张居正的下台,内阁地位迅速下降,回归正常。

11.东林党:

明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

万历年间,由顾宪成、高攀龙等发起,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评论时政,得部分士大夫支持,时人称“东林党”。

他们以清流自视,反对横征暴敛,主张改革朝政,任用贤能,澄清吏治。

因而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产生矛盾。

阉党对其大加打击迫害,直到崇祯帝继位后惩治魏忠贤及其党羽,东林党人所受迫害才告停止。

12.厂卫制度:

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

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

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

13.张居正改革:

是明代中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以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为重点,以“集权、富国、强兵”为目标的的一次改革。

主要内容:

整顿吏治:

考成法;整饬边疆;兴修水利;经济改革:

一条鞭法。

张居正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农民土地的势头,多少缓和了农民的恶劣处境,减轻了农民有负担,减少了地方官吏对农民刻意剥削的机会。

14.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

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

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

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

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

15.军机处:

官署名。

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

雍正七年(1729)以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成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在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称为军纪大臣,通称大军机。

但任命时亦按个人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

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

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

宣统三年(1911)内阁成立后撤销。

16.改土归流:

也称改土设流、改土为流、改土易流。

明清时对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

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

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

时云南越州土知州阿资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

其后时有此举,而规模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析其地为八府四州;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分播地为遵义、平越二府。

清雍正间,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的改流,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广五省。

总计当时改流所添设的府州县,约有六十多个。

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防,实行屯田,兴办学校,编造户口,废除过去土司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

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17.文字狱

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乾隆一朝,制造的文字狱案件总数在140次以上,连疯人说疯话都不放过。

清代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洲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

这种文字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简答题

1.五代十国的兴亡:

唐宋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

唐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史称“五代”;南方先后存在过十国指吴、南唐、吴越、闽、楚、南平、前蜀、后蜀、北汉九个政权,加上位于今山西中部的北汉,总称“十国”。

五代前期,北方战火连年,经济破坏严重,南方虽处于割据状态,但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

后周通过改革,国力增强,统一趋势明朗。

960年,赵匡胤代后周称帝,建立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局面。

2.北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建立以后,为了改变节度使割据的局面,宋太祖、太宗以及其后继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

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

后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副相,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分取其财权。

    第三,改革军制,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等职,设“三司”,派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而以枢密院掌握发兵之权。

同时,实行“更戍法”。

    第四,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在边境上只屯驻少量禁军,对辽、西夏采取被动的守势,而将重兵驻扎在内地。

    第五,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弊端也产生了“冗兵”、“冗官”和“冗费”日甚一日,封建国家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之中。

3.如何评价檀渊之盟

1、使宋辽双方出现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这对北宋的发展和稳定是有利的,也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2、和约是北宋和辽双方无奈的选择,北宋在经历了初期北伐的失败之后,已经无力继续进攻,而辽对北宋的进攻又遭遇挫败,双方都只能维持大体的均势,短时间内双方任何一方试图改变的行为都有可能遭致更坏的后果,和谈对双方来说都是无奈之举。

3、和谈一方面使北宋保持了北方边境的长期安全,但由此要交付的岁贡,使北宋蒙上了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北方的边防长期处于无险可守的状态,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很快的直达中原地区,北宋后来的亡国就在这时埋下了隐患。

4.如何评价南宋的和议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

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澶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

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

第二,为各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辽、夏、金同汉族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有固定贸易场所榷场。

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5.宋学产生的背景与历史条件

首先,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其次,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印刷术对文化的普及,第四,科举改革的影响。

6.周世宗改革。

(1)周世宗改革的背景:

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割据和战乱给人民带来重大苦难他们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南北对峙,政权林立,给南北之间的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带来不便;契丹族常驱兵南下,北方人民深受其害,要求集中力量统一抵抗;到五代十国后期,南北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后周在太祖的时候已着手进行改革,周世本人更是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2)周世宗改革的措施:

经济方面:

鼓励民间开垦荒地;减轻租税;兴修水里,加固河堤,疏浚河道;打击寺院经济,进行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政治方面:

澄清吏治;惩治贪赃;倡导节俭,虚心纳谏;抑制藩镇;扩建长安城;严明赏罚,减轻刑罚。

军事方面:

严明军纪,整编禁军;击退北汉与契丹的联兵进犯;采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致力于统一大业。

文化方面:

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

(3)周世宗的意义:

周世宗的改革,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后周日益强大,具备了实现统一的实力。

周世宗先出兵后蜀,收回了秦、凤、成、阶州。

次年攻伐南唐,经三年苦战,夺取江北、淮南14州60县之地,使长江以北地区尽归后周所有。

显德六年,周世宗亲征辽国,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中瀛、莫、易三州和三关之地。

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蒙古族的兴起。

蒙古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约在唐朝末年,蒙古部逐渐西迁入漠北草原腹地,以后逐渐西迁,在西起不儿罕山(大肯特山),东到呼伦湖的广漠草原上游牧。

在蒙古部的发源地,当时还有塔塔儿部落(鞑靼、鞑旦)。

在蒙古部兴起时,鞑靼部是其劲敌,两部长期作战。

在不断交战的过程中,形成了蒙兀——鞑靼联盟,以对抗契丹人,后被契丹人征服,联盟瓦解,而蒙兀部西迁后却日益壮大。

在十二世纪初,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开始称“汗”(皇帝);十三世纪初,形成强大的蒙古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结束分裂局面,也必须结束这种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

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

8.元朝对西藏的加强管理

自13世纪中叶元朝: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域后,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对西藏的管辖,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将西藏设立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元朝将整个藏区分为三道,设立了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

宣慰司的首领宣慰使均由帝师或中央管理机构宣政院推荐,皇帝任命。

二是设立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机构宣政院。

三是清查户口。

清查户口是元朝治理西藏的重要措施,元朝中央曾3次派官员赴藏清查户口。

四是设立驿站。

驿站的设立,是元朝对西藏地方和其他藏族地区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之一。

同时,对加强藏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亦起了很大作用。

五是对西藏地方各级官员实行任免、赏罚制度。

对西藏地方高级官员的处罚也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有时还采取非常措施。

9.元末的农民起义

根本原因:

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导致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导火索是“开河”与“变钞”。

起义的发动者是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他们利用白莲教作为宣传和发动起义的工具。

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后,一时红巾军蜂起,遍布南北各地。

如徐寿辉、彭莹玉(即彭和尚)等也在蕲、黄起义,称为南方红巾军。

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

这支红巾军发展很快。

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红巾军首领是郭子兴,朱元璋就在他的部下。

方国珍、张士诚起义红巾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起义队伍,一支是浙东的方国珍,一支是先在苏北高邮(今属江苏)起兵、后来占据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

高邮地处南北冲要,张士诚占据高邮,被元朝看作心腹之患。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朝丞相脱脱亲统百万大军进攻高邮,结果被张士诚击溃。

高邮大捷埋葬了元军的主力,不仅使张士诚转危为安,也使红巾军获得大发展的机会。

方国珍和张士诚起义,起先都起了配合刘福通起义、牵制元朝兵力的作用,但是他们后来都接受元朝的收买,转而与起义军为敌。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浪潮席卷全国,前后历时十七年。

10.元朝的宗教

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本教”融合成的教派,兴盛于(宋代)十一至十三世纪。

元朝建立后,尊喇嘛为师,亲自受戒,喇嘛僧人受到特别优待,喇嘛教得以广泛传播(边疆内地)教义是《甘珠尔》《丹珠尔》,涉及西藏社会生活各方面,尚未整理。

道教。

道教分正一教、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流派,全真教势力最大,1222教主丘处机曾应邀到中亚阿姆河畔的营帐会见成吉思汗,是为“丘处机会见”。

丘处机称长春真人,在山东莱州讲道。

丘处机讲,道教也没有长生不老术,劝成吉思汗不要掠杀,以敬天保民为本。

(其弟子李志常写,《长春真人西游记》)。

基督教,亦称也立乔,也立可温。

一派是聂士脱里派,由波斯海商从东南传入内地;一派是天主教派的圣方济各派,由意大利教士孟德高维奴来京任天主教总主教。

在各地都有信徒,有教堂,传播较广。

伊斯兰教。

由回回人即阿拉伯,波斯,突厥人带入。

汉人蒙人有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

以及犹太教,摩尼教,婆罗门教等。

11.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1)成吉思汗统一了长期分裂混战的蒙古各部,使蒙古族摆脱了被压迫的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他的业绩为元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

蒙古汗国把诸多民族统一在一个政权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蒙古汗国打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成吉思汗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2)他发动的大规模的西征具有侵略性质。

蒙古汗国对外发动的长期战争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都应予否定。

(3)总而言之,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12.明初经济的恢复措施

1.奖励垦荒与实行屯田,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如果现在农户丁少原来田多,不得依前占田。

如果现在丁多原来田少,地方官验丁拨给荒田。

凡各处荒田均听民开垦作为己业;若原业主归来,地方官于附近荒田内拨补给土地。

朱元璋晚年又下令,凡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各处新垦荒地,都“永不起科”。

2.大兴屯田。

屯田有民屯、军屯、商屯三种,其中以军屯规模最大。

民屯是由政府组织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种、募民屯种等等。

民屯是有一定的组织,由官督民耕种,土地属于官田,人民是官府的佃户。

军屯是令军队屯田,积谷自给,以减少政府的军费开支。

商屯是由盐商所举办的屯田。

商屯在明初对于供应军粮及开垦边地,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鼓励种植经济作物(桑棉)

4.兴修水利

13.明清赋役制度的发展

明后期,为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税。

这种方式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简化了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减轻,适应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清前期:

清朝承袭明制,以“田赋”和“丁银”合并为地丁银作为封建国家的主要税收。

为解决赋役混乱和负担不均,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即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步减少,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4.张居正改革

  背景:

明王朝进入中期以后开始走向衰落,出现了中衰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民的赋税和负担日趋加重,形成大批的流民,随着与政府矛盾的加深,爆发了多次流民起义,阶级矛盾激化。

明代中期开始,宦官对政治的干预日益严重,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着政治权势大肆搜夺和勒索财富;英宗以后的皇帝个个昏溃无能,挥霍无度,朝政混乱;随着土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内政混乱的同时,原来的蒙古贵族大举南下,骚扰明的边境。

这种情况逐渐发展,明中后期后,政府的政财危机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