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079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docx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doc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小麦赤霉病

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

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

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

在我县周麦、温麦等系列品种较易感病。

防治措施

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小麦白粉病

危害症状

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图2-1~图2-2)。

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

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

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45~75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三、小麦纹枯病

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发生时期

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

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

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强抗病力。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雨后及时排水。

⑵化学防治。

①播前药剂拌种:

每10公斤麦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克或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进行拌种。

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亩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5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四、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

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

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特征

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

具体区分为:

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小,橙黄色,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则排列;冬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和叶鞘,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有依麦秆纵向排列成行的趋向(图4-1)。

小麦条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夏孢子堆较小,鲜黄色,狭长型至椭圆形,排列成条状并与叶面平行;冬孢子堆黑色,狭长形,埋于表皮下,排列成条状(图4-2)。

发生规律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夏孢子在适合温度(1.4~17℃)和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叶片,经潜育后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夏孢子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我县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到病叶;叶锈病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气温20—25℃经6天潜育,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

防治措施

对普查中发现条锈病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

当大田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每亩用12.5%禾果利30~35克或15%粉锈宁乳油50~100克喷雾防治。

五、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

小麦感病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

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症状特征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

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

①分蘖期:

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

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变成灰黑色。

②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拔出麦苗,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黑色。

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③抽穗灌浆期:

病株成簇或成片出现早枯白穗,在潮湿情况下,茎基部及根系变成黑褐色,茎基与叶鞘内侧处密布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膏药”状,后期茎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褐色小颗粒;在干旱的条件下,病株茎基部菌丝体及“黑膏药”状不明显,不产生子囊壳,但根系变黑。

极易识别,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部病害区别的主要特征(图5-1~图5-2)。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冬麦区种子萌发,该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种根内越冬。

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

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

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

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

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

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防治措施

根据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小麦全蚀病监测,防治上要坚持以麦播前土壤、种子处理和清除病残体为主,早春喷药防治为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大综防统治力度,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⑴加强监控

一是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到新区的主要来源。

因此,对小麦良种繁育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严禁在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繁育种子,从外地调入我县的种子必须随车携带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检,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

二是及时开展疫情普查。

每年于5月中下旬,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种植区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为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⑵农业防治

①清除病残体。

在收获前首先将病区死亡麦株全部拔除焚烧,留茬16厘米以上机割,麦茬拔除焚烧,单收单打,麦粒不作种子,秸秆要经高温发酵后作粪肥。

②合理轮作。

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③加强田间管理。

播期适当推迟,缩短病菌侵染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性;加强对病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减少病菌寄主。

⑶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

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

②种子处理。

小麦播种前每10公斤麦种用3%敌萎丹50—60毫升或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克等进行拌种处理。

③早春喷药。

早春每亩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三唑酮100—150克对水60公斤沿垄喷茎基部。

六、小麦胞囊线虫病

小麦胞囊线虫病由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Woll.)引起,我国首次发现于1989年,现已知在湖北、河南、河北、青海、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均有发生,是一种危险性病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

由于虫源不断积累、传播,近几年危害呈面积不断扩大、程度逐年加重趋势。

症状特征

小麦胞囊线虫寄生危害小麦根部,病害症状表现在地上部分,典型的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苗子瘦弱,类似缺肥症。

该病害在田间分布不均匀,常成团发生,主要在小麦的苗期、返青拔节期、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受害轻的在拔节期症状明显矮化,受害重的在小麦4叶期即出现黄叶。

苗期受害小麦幼苗矮黄,地下部根系分叉,多而短,丝结成乱麻状;返青拔节期病株生长势弱,明显矮于健株,根部有大量根结;灌浆期小麦群体常出现绿中加黄,高矮相间的山丘状,根部可见大量线虫白色胞囊,成穗少、穗小粒少,产量低(图6-1~图6-4)。

发生规律

线虫的胞囊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而幼虫在无寄主时只能存活几天。

条件适宜时胞囊内卵先孵化成2龄幼虫,侵入到小麦根部生长点,并在根维管束处发育为成虫。

成虫突破根组织到根表面。

土壤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轻砂质土壤,土壤潮湿和10℃左右温度有利于线虫病发生。

防治措施

目前,该病发生后没有特效药剂,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⑴农业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或新选育的小麦品种中没有高抗品种,但太空6号、温麦4号、偃4110、豫优1号和新麦11等品种具有一定抗性,各地可选择性推广。

②合理轮作:

通过与非寄主植物(如豆科植物大豆、豌豆、三叶草和苜蓿等)和不适合的寄主植物(玉米等)轮作,可以降低土壤中小麦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与水稻、棉花、油菜连作2年后种植小麦,或与胡萝卜、绿豆轮作3年以上,可有效防治小麦胞囊线虫病。

③适当早播:

土壤温度对小麦胞囊线虫的生活史及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性存在很大的影响,低温可以刺激卵的孵化和抑制根系的生长。

因此小麦适期早播,在大量2龄幼虫孵化时,小麦根系已经发育良好,抗侵染能力增强,发病可减轻。

④合理施肥浇水:

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可降低小麦胞囊线虫的危害程度。

干旱时应及时浇水,能有效减轻危害。

⑵化学防治:

在小麦播种期亩用10%克线磷颗粒剂或10%噻唑磷300—400克,播种时沟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线虫的危害。

七、小麦蚜虫

麦蚜俗称小麦腻虫。

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

麦蚜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蚜集中在小麦茎、叶、穗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造成叶片霉变,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时达30%以上。

形态特征

麦蚜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以无翅型孤雌胎生若蚜生活。

在营养不足、环境恶化或虫群密度大时,则产生有翅型迁飞扩散,但仍行孤雌胎生。

卵翌春孵化为干母,继续产生无翅型或有翅型蚜虫。

卵长卵形,长为宽的一倍,约1mm左右,刚产出的卵淡黄色,逐渐加深,5天左右即呈黑色。

干母、无翅雌蚜和雌性蚜,外部形态基本相同,只是雌性蚜在腹部末端可看出产卵管。

雄性蚜和有翅胎生蚜外部形态亦相似,除具性器外,一般个体稍小(图7-1)。

为害症状

麦蚜在小麦苗期多集中在麦叶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及嫩穗上刺吸为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出现浅黄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

穗期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影响较大。

另外,麦蚜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昆虫,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病危害最大(图7-2~图7-4)。

发生规律

麦蚜一年发生10~20余代。

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在北方以卵在麦苗枯叶、土缝及杂草上越冬。

初夏飞至麦田。

小麦返青至乳熟初期,麦长管蚜种群数量最大,占田间总蚜量95%以上,随植株生长向上部叶片扩散为害,最喜在嫩穗上吸食,故也称“穗蚜”。

麦二叉蚜分布在下部,叶片背面为害;乳熟后期黍缢管蚜数量有明显上升为害叶片,小麦生育后期麦无网长管蚜数量增大,主要为害茎和叶鞘。

麦长管蚜及二叉蚜最适气温16~25℃,黍缢管蚜在30℃左右发育最快,无网长管蚜则喜低温条件。

麦长管蚜最适相对湿度50~80%,二叉蚜则喜干旱。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适期冬灌和早春划锄镇压,减少冬春季麦蚜的繁殖基数;保护利用天敌,实行小麦油菜、小麦绿肥间作种植,增加天敌数量,并诱集天敌向麦株转移;严格掌握害虫防治指标和天敌利用指标,减轻对天敌的杀伤。

(2)化学防治。

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也可用40%氧乐果乳油75~100毫升,加水50~60公斤常量喷雾。

八、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

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我县主要为小麦红吸浆虫。

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

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雄虫体长2mm左右(图8-1)。

卵长0.09mm,长卵形,浅红色。

幼虫体长约体长3~3.5mm,椭圆形,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个“Y”形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图8-2)。

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1对。

为害症状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图8-3~图8-4)。

发生规律

麦红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

小麦进入拔节阶段,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小麦孕穗时,再结茧化蛹,蛹期8~10天;小麦开始抽穗,麦红吸浆虫开始羽化出土,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

该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动,卵多聚产在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等处,每雌产卵60~70粒,成虫寿命约30多天,卵期5~7天,初孵幼虫从内外颖缝隙处钻入麦壳中,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为害15~20天,经2次蜕皮,幼虫短缩变硬,开始在麦壳里蛰伏,抵御干热天气,这时小麦已进入蜡熟期。

遇有湿度大或雨露时,苏醒后再蜕一层皮爬出颖外,弹落在地上,从土缝中钻入10cm处结茧越夏或越冬。

吸浆虫发生与雨水、湿度关系密切,春季3~4月间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产卵及孵化。

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虫品种,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抗虫性好。

②轮作倒茬。

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对压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

⑵化学防治。

①蛹期防治:

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毫升加水5公斤喷拌干细砂土20~25公斤均匀撒施,撒后及时浇水,重发生麦田应适当增加药量。

②成虫补治:

用40%辛硫磷乳油每亩65毫升或菊酯类药剂每亩25毫升,对水常量喷雾,间隔2~3天,连喷3~5次。

或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兑水2公斤喷在20公斤麦糠或砂土上,下午均匀撒入麦田进行熏杀。

九、麦蜘蛛

麦蜘蛛分为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我县以麦圆蜘蛛为主,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常在叶片、穗及茎秆上吸食麦株汁液,重则植株矮小,穗小粒轻,造成小麦不同程度减产。

形态特征

麦圆蜘蛛:

成虫体长0.6~0.98mm,宽0.43~0.65mm,卵圆形,黑褐色,4对足。

卵长0.2mm左右,椭圆形,初暗褐色,后变浅红色。

若螨共4龄。

一龄称幼螨,3对足,初浅红色,后变草绿色至黑褐色。

2、3、4龄若螨4对足,体似成螨(图9-1)。

为害症状

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在小麦叶片、穗及茎秆上吸食麦株汁液,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图9-2~图9-3)。

发生规律

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晾的麦地。

麦圆蜘蛛亦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秋季卵多产于麦苗和杂草近根部的土块上,或产于干叶基部及杂草须根上;春季其卵多产于麦丛分蘖茎近地面或干叶基部;麦圆蜘蛛适宜温度为8~15℃,适宜湿度为80%以上。

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①麦收后深耕灭茬,可大量消灭越夏卵,压低秋苗的虫口密度。

②适时灌溉,同时振动麦株,可有效地减少麦蜘蛛的种群数量。

③轮作倒茬,避免麦田连作,可减轻麦蜘蛛的为害。

⑵药剂防治:

①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或40%氧乐果乳油50~75毫升,加水50~75公斤选择无风天气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

②亩用40%氧乐果乳油75~100毫升加适量水拌20公斤砂土于上午10点后均匀撒施。

十、地下害虫

为害症状

蝼蛄以成、若虫咬食小麦的种子和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缺苗、断垄;也咬食幼根和嫩茎,扒成乱麻状或丝状,使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失水而死(图10-1~图10-2)。

蛴螬食性很杂,可以危害多种农作物、牧草及果树和林木的幼苗。

蛴螬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

蛴螬危害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易于识别。

金针虫寄主广泛(各种农作物、果树及蔬菜作物等)。

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萌发的幼芽、农作物和菜苗的根部,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有的钻蛀块茎或种子,蛀成孔洞,致受害株干枯(图10-3~图10-4)。

形态特征

蛴螬:

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

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

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

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的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

如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为3对,黄褐丽金龟幼虫为5对。

蛴螬具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

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臀节上生有刺毛,其数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图10-5)。

蝼蛄:

华北蝼蛄雌成虫体长45-50毫米,雄虫体长39-45毫米。

体色黄褐或黑褐色,后足胫节刺1-2根,腹部近圆筒形;初孵化若虫头、胸特别细,腹部肥大,全身乳白色,复眼淡红色,5-6龄以上体色基本同成虫。

东方蝼蛄雌成虫体长31-35毫米,雄虫体长30-32毫米。

体黄褐色。

腹部近纺锤形,后足胫节有等距离排列的刺3-4根。

初孵化若虫(同华北蝼蛄),腹部红色或棕色,半天后,头、胸、足逐渐变为灰褐色,腹部淡黄色。

2-3龄以上体色基本同成虫。

(图10-6~图10-7)

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甲类的幼虫,种类很多,均属鞘翅目,叩头甲科。

其形态特征:

沟金针虫体色黄褐色(初孵化时白色),体形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1条纵沟;细胸金针虫体色淡黄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细长,圆筒形(图10-8~图10-9)

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或几年发生一代,幼虫“土生土长”,幼虫、成虫都在土里越冬、昼伏夜出。

在进行耕作、灌溉等农事操作时,对地下害虫都有杀伤作用,所以精耕细作的地方发生轻、管理粗放的地方发生重;因为食物的关系,都受作物茬口变化的影响。

三类害虫在土温不适于生活时,都有下潜到土壤深处的习性。

防治措施

①土壤处理。

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加水2~3公斤,喷于25~30公斤细土中制成毒土,顺垄条施,施后浅锄,或撒于播种沟内或地面,然后耕翻,也可结合浇水施入,对三种地下害虫都有效果。

②种子处理。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毫升或40%辛硫磷乳油20毫升对水0.5公斤均匀拌麦种10公斤,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预防地下害虫危害。

③对蝼蛄重发田,每亩50%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炒香的麦麸3~4公斤,于傍晚撒于地面。

④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800~1000倍液浇灌地下害虫为害处。

十一、麦叶锋

麦叶蜂又名齐头虫、小粘虫、青布袋虫,属于膜翅目锯蜂科,主要危害小麦叶片。

形态特征

小麦叶蜂:

成虫:

雌体长8—9.8毫米,黑色而微有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板和翅基片锈红色,后胸背面两侧备有一白斑。

雄体长8—8.8毫米,体色与雌同。

卵:

近肾形,长约1.8毫米,淡黄色。

幼虫:

体圆筒形,共五龄。

上唇不对称,左边比右边稍大,胸、腹部各节均有绢纹,末龄幼虫体色灰绿,背面暗蓝,腹部2—8节各有腹足l对,第10节有臀足l对,最末一节背面有一对暗色斑。

蛹:

体色从淡黄到棕黑。

黄麦叶蜂:

成虫:

黄色。

幼虫:

浅绿色。

大麦叶蜂:

与小麦叶蜂成虫很相似,仅中胸前盾板为黑色,后缘赤褐色,盾板两叶全是赤褐色。

为害症状

三种麦叶蜂幼虫为害小麦时,把叶片吃成缺口,严重时将全部叶尖吃掉(图11-3~图11-4)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在种麦前深耕时,可把土中休眠的幼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而死亡。

②药剂防治:

在幼虫3龄前,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也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

③人工捕捉:

利用麦叶蜂幼虫的假死性,傍晚时进行捕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