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870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docx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单位名称:

重庆市XX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签发人:

XXX

编写人:

XXX

签发日期:

2012年4月5日

 

目录

一、总则

二、基本情况与判断

三、环境污染风险源情况和环境影响

四、环境保护目标

五、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六、预警

七、应急设施(备)与物资

八、报警、联络、信息发布方式

九、应急响应及处理

十、应急监测

十一、应急终止

十二、后期处置

十三、应急保障措施

十四、监督检查

十五、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十六、附件

 

重庆市XXX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根据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对本公司的有关组织、资源和信息进行整合。

通过整合现有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和组织网络,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环境事故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保障体系;通过整合现有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的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防患未然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防范体系。

努力使本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做到领导一元化、指挥智能化、决策科学化、保障统筹化、防范系统化,进一步增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1、《危险废物管理名录》;

12、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3、《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国家环保总局);

14、国务院国函[2001]147号《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

15、《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16、《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17、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2002]25号《关于批准重庆市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18、《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19、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

20、化劳发[1992]第677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1、环发[1999]第296号《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22、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府发[1997]40号《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规定》;

23、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1998]89号《重庆市地面水适用功能类别划分的规定》;

24、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1998]90号《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

25、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渝环发[2002]27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方案》;

26、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渝环发[2003]14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渝环发[2001]556号《关于下达“十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

(三)适用范围

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该预案自然启动:

1、重庆市XXX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区域内发生的盐酸

泄漏污染事件。

2、出水水质异常污染事件

(四)工作原则

l、环境事故应急必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域为主,防救结合、防护为主,点面结合、确保重点,专群结合、科学有效的原则。

2、以防为主。

把环境事故预防作为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突发事故灾难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二、基本情况与判断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厂位于XXX县南城街道办事处岳阳路,隶属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目前拥有在职干部职工人数为28人。

根据施工图设计,我厂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同步除磷脱氮工艺,处理工艺流程中污水净化后出水要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其中原料盐酸年用量约为75吨。

(二)厂区地理位置图、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

 

三、环境污染风险源情况和环境影响

(一)环境污染风险源情况

(1)原料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使用液氯对处理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无其他危险品。

 

附表1:

易制毒化学品明细表

名称

用途

日耗量(吨)

最大储量(吨)

盐酸

处理消毒用

0.2

8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经过多级处理后,最后由加氯间投加氯气至接触池,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流程示意图如下:

 

(3)三废的处置

工艺废水:

脱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结晶、离心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母液、废液和废气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水等)均通过管道回到厂区进水口进行处理,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达标废水排放。

固体废物

厂区内产生的一般废物主要脱水污泥。

固废主要来源于工艺系统中多余污泥(工艺微生物),污泥在公司临时用泥车填装,之后送大足县大湾垃圾处置场填埋处置。

噪声:

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源主要由脱泥机。

为减少噪声的排放,公司对房间进行了隔音处理,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中的2类标准。

(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确定重点部位一处---氯库。

(5)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本公司生产、贮存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特点,确定公司盐酸库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二)环境影响及评价标准

(1)废气对环境的影响,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4-93)中的二级标准。

(2)废水、污泥的影响,工艺废水全部回流处理,不外排,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污泥送大足县垃圾处置场填埋,对环境无影响。

(3)环境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厂区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对厂区500米范围内有不良影响。

(4)评价因子

废气:

臭气。

地面水:

CODcrBOD5石油类。

噪声:

厂界昼、夜等效音值。

固体废物:

污泥

五、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应急抢险组组长:

成员:

(二)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1.组织制定本专业应急预案。

当重特大中毒事故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根据事故发展态势,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协调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对专业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4.在本公司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5.对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事故灾害,及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生产和社会秩序以及伤亡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

8.及时上报有关材料。

中毒事故的有关材料和通讯报道,由公司生产技术科、办公室共同负责。

材料和通讯报道稿件须经组长及重庆市XXX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审定后方可上报。

9.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

(三)具体实施机构职责

1.应急抢险组

1.1负责灾情现场的应急处理。

1.2负责现场及周边人员的及时疏散工作。

1.3负责进行应急的现场具体调度工作。

1.4负责对受损情况的评估鉴定工作。

1.5协助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并提出处理建议。

1.6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后勤保障组

2.1负责事故的综合、协调、信息联络工作。

2.2负责应急车辆的完好工作,保证出现事故后,能随时、迅速地将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接送到现场。

2.3负责应急现场有关资料的采集、汇总工作。

2.4负责各类稿件或上报材料的撰写工作。

2.5负责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2.6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2.7负责应急物资调度、供应和运输工作,及时把应急物资和设备运送到事故抢救现场。

2.8保障应急资金的及时到位,应急经费先由公司计划财务科预支,事故工作结束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3.运行工艺组

3.1日常督促做好事故预防措施。

3.2及时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量和水质。

3.3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

3.4负责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市环保局汇报可能会导致出水水质异常超标的详细情况,并同时抄报渝西总公司。

4.设备抢修组(电力供应组)

4.1加强日常对设备运行维护。

4.2加强对电力设施设备检查力度。

4.3要求能够熟练迅速地修复重要的设施设备。

5.事故调查组

5.1负责查找事故原因。

5.2对现场拍照或摄像,收集与事故相关的文字、语音、实物资料。

5.3协助抢险组对受损情况的评估鉴定工作。

(四)具体分工

领导小组组长:

经理,电话:

负责现场统一指挥、协调。

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经理,电话:

;协助组长分管各组工作具体负责各组指挥及协调工作。

应急抢险组组长:

,负责指挥现场工作;成员:

后勤保障组组长:

;成员:

;负责现场物资调度,与有关部门联系。

运行工艺组组长:

;成员:

;负责及时调整工艺运行状况。

设备抢修组组长:

;成员:

负责对厂区设备进行现场抢修。

事故调查组组长:

;成员:

;负责查找事故原因。

各组组员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六、预警

各种预警制度和具体措施(需明确方式、方法和工作程序)由公司具体实施机构(应急抢险队)负责制定,同时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备案,并负责接警、处警工作;其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预警措施的实施并作为事故发生时的第一响应队伍。

要求具体实施机构严格按照预警制度和措施认真予以落实,对易发生事故的目标时刻注意监视和询查,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审核预警制度和具体措施,并不定期检查具体落实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批评并督促整改。

七、应急设施(备)与物资

(一)应急设施(备)与物资的准备:

公司酸站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氯气发生大量泄漏,公司对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资准备如下

1、应急设施:

盐酸泄漏:

围堰,事故池。

2、应急物资

空气呼吸器(含防毒面具)、轴流风机、防酸服、木针等抢修工具。

(二)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

(一)处理程序及原则

1.氯气泄漏事故处理程序

1.1事故发生后,接警人员应立即告知公司办公室,由办公室立即通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抢险队、后勤保障组和事故调查组。

1.2应急抢险队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于20分钟内赶到现场,开展抢险工作。

1.3应急抢险队在抵达现场后,立即设置安全隔离带和安全警示牌,疏散人群,初步查找事故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

1.4后勤保障组接到事故报告后,于30分钟内赶到出险地点。

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安排物资设备的供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5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于20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会同应急抢险组查找事故原因,做好其它相关安排,同时由领导小组组长

陈学军口头报告渝西水务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和主要领导,拨打电话12369通知地方环保局,若组长陈学军不在,由副组长阳光林履行以上职责。

必要时通知地方政府、公安、安监等部门到现场处理,并于24小时内书面报告险情变化情况及处理措施。

2.出水水质超标事故处理原则

2.1及时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量和水质。

2.2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

2.3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二)现场应急处理

原料的配制和添加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注意事项

(1)设备所用的原料氯酸钠和盐酸应分开单独存放,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处,严禁与酸性物质及易燃物品如木屑、硫黄、磷等物品共同存放,严禁烟火,严禁挤压、撞击,注意防潮。

氯酸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1618-1995工业用氯酸钠》一等品的要求。

(2)盐酸(浓度31%)应符合国家标准《GB320-93工业合成盐酸》的要求,严禁使用废酸,尤其是内含有机物、油脂及氢氟酸的工业副产酸。

(3)盐酸为强腐蚀性物品,从盐酸槽车向盐酸储罐卸料时及其他可能接触盐酸的操作人员须配戴眼镜、耐酸手套等防护用品。

盐酸的使用现场须备有清水、苏打水及衡醋酸等物品,以备急用。

(4)在原料配制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固体氯酸钠。

(5)严禁原料罐混用。

2、原料的配制和添加

(1)氯酸钠溶液的配制和添加

a、准备工作

检查化料罐内有无异物,各阀门是否开启自如。

b、加水、加料

开始使用时,先将阀门①②③④关闭,然后打开阀门⑤向化料罐内加水至指定刻度,再将100Kg固体氯酸钠慢慢倒入化料罐内。

氯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

2

c、化料

打开阀门②③,关闭阀门①④;开启化料泵,待氯酸钠完全溶解(约10–15分钟)后停泵。

d、向储罐内打料

化料过程完后,打开阀门①④,关闭阀门②③;开启化料泵,将化好的氯酸钠溶液打到氯酸钠储罐内。

重复步骤b到步骤d,一直到氯酸钠储罐打满为止。

e、盐酸的添加

将盐酸用盐酸泵抽入盐酸储罐内。

加氯间安全操作规程

1、运行前的检查

(1)检查轴流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室内通风是否良好。

(2)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有无泄漏。

(3)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4)检查安全阀,将安全塞塞紧。

(5)从加水口给加热水套加满水。

初次使用时先给反应器加水至液位管1/3处。

2、安全注意事项

(1)设备运行中,严禁关闭二氧化氯发生器出气口阀门;应经常检查安全阀、水射器及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设备各部件及管路有无泄漏。

(2)冬天应注意防冻,并采取必要的取暖措施,以免损坏设备及管道附件。

(3)计量泵是精密部件注意防水,及时排掉计量泵输料管中的空气,应经常检查计量泵无有泄漏。

(4)温控器超温后应立即停用,并检查故障进行维修。

(5)加氯间内发现有二氧化氯和盐酸刺激味或漏氯报警仪报警,应立即停用,待刺激味散尽,方可进行检修;如即需抢修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服、防腐手套、防毒面具,并有一人监护。

3、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大小应根据余氯分析仪的数据来调整。

4、交接班前必须检查原料罐液位,上班交接时确保原料罐液位符合投加条件,并完善交接手续。

5、设备的运行保养和操作维护应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盐酸管理制度

盐酸在我公司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于生产二氧化氯和水质检验,因其能与多和金属或化合物混合产生爆炸性混合物,且具有强腐蚀性。

因此要我司化学药品管理中属重点管事对象,为确保管理到位,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管理人员要求:

盐酸管理人员必须熟知盐酸的化学性质,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作风严谨,工作态度踏实,严于职守,熟悉并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

2、盐酸的采购、存放、领用要求:

盐酸采购前,管理人员必对公司已有盐酸库存量进行盘点清理,严格按照盐酸储料罐的有效容积和公司月用量进行合理采购。

盐酸采购前必须完善有各级相关负责人签字的申购手续。

介于盐酸在我司主要用于生产和水质化验,用于生产的盐酸在运回公司必须立即装入盐酸储料罐内进行密封储存,同时在储料罐上标明“危险”字样,用于水质化验的盐酸严格按照《化验室药品管理制度》储存。

盐酸的采购和领用必须有严格、规范、详细的账册,包括总账、明细账、领料批准单、领用记录。

盐酸的领用必须有各级管理责任人员签字的批准手续方可进行。

3、盐酸的日常管理:

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对盐酸做好防止与金属、所有其它化学药品的直接接触,严格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因管理疏忽或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后果。

按照规定在盐酸存放地配备防盗、防火、防泄漏设施。

对储料罐及输送管线在每月装料前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无误,并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装料,以确保安全,消防隐患。

盐酸储存地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外,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盐酸储存地。

在储存地需设立“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严禁烟火”等明显警示标识。

盐酸储存地不得有明火、吸烟、电焊、电割、挥发性较强的其它化学药品装卸作业。

对因工作不慎,管理不当,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管理人员,视情节按公司考核办法予以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八、报警、联络、信息发布方式

(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2)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3)突发性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发生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性环境事件时,应采用电话方式迅速向主管部门(环保局)报告情况,具体应报告的内容为:

A:

事件发生的单位、准确地点、污染物名称、物化性质、数量等,事故已经造成的伤害现状。

B:

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人员人数、距事故发生地距离

C:

事故发生地附近的环境状况,如江河水域、农作物、学校、场镇等敏感点

D:

事故发生地现有设施、泄漏量(已经泄漏量和泄漏容器储存量)

E:

泄漏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如是否可能会扩大化、危险程度大小、是否有重大安全隐患

(4)可能受环境事件影响的区域说明:

如发生较大量氯气泄漏,对周边空气会产生较大污染,会造成人畜、植物等受到伤害,另外氯若沿河扩散,会对厂区外濑溪河水体造成污染。

(5)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事件发生后,应向大足县环保局及时报告,电话号码如下:

XXX县环境保护监察大队大队长:

雷兴伟,电话:

152********

(6)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公司内危险化学品事故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小灵通、对讲机等)线路进行报警,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通过公司通讯系统向公司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

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7)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内部联系方式

职务及姓名

联系电话

经理:

副经理:

生技科科长:

办公室负责人:

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

九、应急响应及处理

(一)分级应急响应程序

本公司应急响应分为两级:

一级应急响应程序和二级应急响应程序

一级应急响应程序:

指公司内部能够处理并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的环境影响事故。

只需对部分员工进行疏散。

二级应急响应程序:

指公司内部不能够处理并对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需对公司内部人员、公司附近居民、附近单位员工进行疏散的环境影响事故。

应急响应程序的启动:

生产区或反应罐区发生事故时,事故区域岗位员工应迅速准确地报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组织开展自救,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根据事故情况启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二)指挥和协调:

生产区或反应罐区发生事故时,事故区域岗位员工应迅速准确地报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组织队伍开展自救,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根据事故情况迅速通报并指挥各专业部门(生产、环保、消防、卫生、工程、安全等)到事故现场各司其职,为事故应急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方案及建议,并和专业救援队伍一道实施救援和善后清理、处理工作。

如有必要,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向社会救援中心和地区人防办组织申请救援。

事故过后,写出经验教训报告,增加事故预防措施,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应急措施

1.盐酸泄漏事故

1.1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不同,采用相应处理方法,同时立即拨打电话,向抢险队汇报。

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受害人迅速送到医院救治。

1.2应急抢险组到达现场后,立即配戴好空气呼吸器,进入事故地点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部位和原因。

1.3凡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拨打119请求支援。

2.污水超标进入系统的处理流程

2.1发现后当班人员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及夜班值班人员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领导小组的联系

2.2当班人员排查造成超标的原因,查明原因后按照以下几方面应付:

2.2.1发现进水超标

a、立即向领导汇报,通知生产技术科,管网所减少送水量。

b、立即组织化验班组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数据对相关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

2.2.2突发暴雨

a、根据天气预报,组织机修班预先对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组织力量对厂区雨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b、各岗位将门窗关紧,防止雨水流入,影响设备运行。

c、生产运行班组增加水泵台数,降低集水井水位,直到满负荷为之.外出巡视,必须两人一组,注意防滑。

d、变电值班人员及时检查避雷是否发挥作用。

e、厂抢修队员,车辆做到随叫随到,严阵以待,以处置突发事故的发生。

2.2.3水量超过处理能力

a、及时与生产计划科联系,并取水样化验COD,在达到排放标准及征得上级同意后,将超越阀打开,直至与处理能力相当。

b、及时通知中途提升泵站减少进水。

2.2.4突然停电

a、生产班组人员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

b、如无法送电,则通知上级主管部门,使管网所减少往管线输送污水。

c、来电后,按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

3.1.1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条件:

事件现场的无关人员及无防护用品人员应在事故发生时立即撤离。

启动二级响应应急程序时,在现场只应留应急领导小组内主要专业处置人员,其余人员全部撤离。

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方式:

现场人员应在安全保卫组的组织下向指定地点和方向快速撤离

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方法:

现场人员撤离时应由安全保卫组根据风向确定的撤离方向进行,可采用交通工具,也可步行。

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地点:

公司员工撤离集中地点为县消防队,附近居民撤离集中地点为:

棠香街道办事处

事件现场人员撤离清点程序:

公司内部员工以当日考勤表做为清点依据,由安全保卫组负责。

公司外部由居民所属单位负责清理。

3.1.2危险区的隔离:

事故现场500米内定为危险区,500米外为安全区。

事件现场隔离区由安全保卫组进行划分。

a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b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c注意事故区风向,尤其是下风向周围环境,对事故区厂外道路要实施临时戒严措施。

d戒严区域内严禁火种,迅速控制泄漏扩散区域方向的可能产生明火的地点,控制室关严门窗,扑灭火种。

限制车辆通行。

e泄漏的危险物质可能扩散影响到更大区域,应尽快联络通知各政府职能单位,说明情况,请求协助处理

3.1.3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应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撤离后应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准确说明人员撤离状况和事故现场状况。

3.1.4处置事件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危险废物等)的处理措施:

对因处理漏氯所产生的中和液等,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回用,如不能回用的,应对其进行碱中和、稀释,测定合格后才能进行排放。

4.1危险区的隔离:

事故现场500米内定为危险区,500米外为安全区。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建立警戒区域,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4.1.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4.1.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4.1.3注意事故区风向,尤其是下风向周围环境,对事故区厂外道路要实施临时戒严措施。

4.1.4戒严区域内严禁火种,迅速控制泄漏扩散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