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506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docx

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真题+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中级)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

上午选择2019年5月25日考试

1、作为核心部件协调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正常工作的部件是()。

A.运算器

B.控制器

C.存储器

D.I/O设备答案:

B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和状态条件寄存器组成,是数据加工处理部件,用于完成计算机的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CPU的工作,决定了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不仅要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而且要能够处理异常事件。

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中断控制逻辑等几个部分。

2、在CPU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某事件而需要CPU暂时中

止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处理该事件,处理完之后再回到被中止的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称为()。

A.中断处理

B.同步处理

C.异步处理

D.并发处理答案:

A

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期间,系统内发生任何非寻常的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事件,使得CPU暂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被中断处继续执行的过程。

3、存储容量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

A.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主存、辅存

B.高速缓存(Cache)、主存、寄存器、辅存

C.主存、高速缓存(Cache)、辅存、寄存器

D.辅存、主存、高速缓存(Cache)、寄存器答案:

A

4、以下关于固态硬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固态硬盘采用电子芯片存储阵列存储信息

B.固态硬盘比传统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快

C.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与传统机械硬盘相同

D.固态硬盘中的控制单元采用机械部件构造答案:

D

SSD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

(FLASH芯片、DRAM芯片两种类型)组成。

 

5、某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一个控制单元、多个处理单元和多个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它是通过()实现计算任务处理的并行性。

A.时间重叠

B.资源重复

C.资源共享

D.编译优化答案:

B

时间重叠。

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时间因素,即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时间而赢得速度。

因此时间重叠可称为时间并行技术。

资源重复。

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空间因素,以数量取胜的原则,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大幅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随着硬件价格的降低,这种方式在单处理机中广泛使用,而多处理机本身就是实施“资源重复”原理的结果。

因此资源重复可称为空间并行技术。

资源共享。

这是一种软件方法,它使多个任务按一定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

例如多道程序、分时系统就是遵循“资源共享“原

理而产生的。

资源共享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

本题通过设置多个处理单元和多个存储模块,属于资源重复。

6、假设需要对编码为1010010(八进制表示为122)的数据进行偶校验并将校验位加在最高数据位之前,则增加校验位之后的编码用八进制表示为()。

A.322

B.642

C.222

D.242

答案:

A

奇偶校验是最常用的检错方法,其原理是在7位的ASCii代码后增加一位,使码字中的1的个数成奇数(奇检验)或偶数(偶校验)。

本题1010010采用偶校验编码为11010010,对应八进制数为:

322

 

7、高级语言程序中的()表示一组相同类型变量的有序集合。

A.语句

B.表达式

C.数组

D.指针答案:

C

数组是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元素

按无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

这些无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

8、()编程的目的不是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因此其程序不具有运算逻辑和动作特征。

A.PYTHON

B.XML

C.JAVA

D.C/C++

答案:

B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

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它非常适合万维网传输,提供统一的方法来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

9、栈是限制为元素只能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每个元素仅入栈和出栈各1次。

对于初始为空的某栈,其入栈的元素序列为1234,则()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

A.3241

B.3214

C.3142

D.3421

答案:

C

3241的进出栈序列为,1进栈,2进栈,3进栈,3出栈,2出栈,

4进栈,4出栈,1出栈

3214的进出栈序列为,1进栈,2进栈,3进栈,3出栈,2出栈,

1出栈,4进栈,4出栈

3421的进出栈序列为,1进栈,2进栈,3进栈,3出栈,4进栈,

4出栈,2出栈,1出栈

 

10、数据结构中,树描述了集合中元素之间的一对多逻辑关系,即()。

A.线性关系

B.层次关系

C.网状关系

D.继承关系答案:

B

根据数据元素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下列四类基本的结构:

集合结构。

该结构的数据元素间的关系是“属于同一个集合”。

线性结构。

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树型结构。

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

可以用来描述客观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层次关系。

图形结构。

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也称网状结构。

 

11、计算机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算法的可行性是指()。

A.对于合法输入和非法输入都能进行适当的处理

B.算法对任何输入值都在执行有穷步骤后结束

C.算法能正确地处理给定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结果

D.算法中所描述的操作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操作执行有限次来完成

答案:

D

有穷性:

一个算法必须总是(对任务合法的输入值)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且每一步都可在有穷时间内完成。

确定性:

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读者理解时不会产生二义性。

并且在任何条件下,算法只有唯一的一条执行路径,即对于相同的输入只能得出相同的输出。

可行性:

一个算法是可行的,即算法中描述的操作都是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

输入:

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集合。

输出:

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是同输入有着某些特定关系的量。

12、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中,()可用于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相互

交换信息。

A.文件

B.文件夹

C.回收站

D.剪贴板答案:

D

剪贴板(ClipBoard)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是Windows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小小的剪贴板,架起了一座彩桥,使得在各种应用程序之间,传递和共享信息成为可能。

13、若某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假设用户要访问文件book2.doc,且当前工作目录为MyDrivers,则该文件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分别为()。

A.MyDrivers\user2\和\user2\

B.\MyDrivers\user2\和\user2\

C.\MyDrivers\user2\和user2\

D.MyDrivers\user2\和user2\

答案:

C

绝对路径是从根开始访问的路径,相对路径是相对于当前位置来访问的路径。

14、“从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

”是属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A.可定制

B.实时性

C.可靠性

D.易移植性答案:

D

可裁剪性:

支持开发性和可伸缩性的体系结构

强实时性:

EOS实时性一般较强,可用于各种设备控制统一的接口:

提供设备统一的驱动接口

操作方便、简单、提供友好的图形GUI和图形界面,追求易学易用强稳定性,弱交互性:

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干预,这是要负责系统管理的EOS有较强的稳定性。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一般不提供操作命令,通过系统的调用命令向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固化代码,在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被固化在嵌入式系统的ROM中更好的硬件适应性,也就是良好的移植性。

 

15、数据库系统中,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B.数据结构、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C.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完整性约束

D.数据结构、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答案:

C

数据结构:

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

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操作规则。

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

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也就是说,对于具体的应用数据必须遵循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16、假设事务T1对数据D1加了共享锁,事务T2对数据D2加了排它锁,那么()。

A.事务T2对数据D1加排它锁成功

B.事务T1对数据D2加共享锁成功,加排它锁失败

C.事务T1对数据D2加排它锁或共享锁都成功

D.事务T1对数据D2加排它锁或共享锁都失败答案:

D

排它锁:

(简称X锁)又称写锁,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就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

(简称S锁)又称读锁,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

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加X锁后,在释放前不能再加X、S锁;加S锁后,在释放前可以加

S锁,但不能加X锁

 

17、给定关系R(A,B,C,D,E)和关系S(A,C,E,F,G),对其进行自然连接运算R

S后其结果集的属性列为()。

A.6个,即为R.A,R.C,R.E,S.A,S.C,S.E

B.7个,即为R.A,R.B,R.C,R.D,R.E,S.F,S.G

C.8个,即为R.A,R.B,R.C,R.D,R.E,S.A,S.C,S.E

D.10个,即为R.A,R.B,R.C,R.D,R.E,S.A,S.C,S.E,S.F,

S.G

答案:

B

自然连接:

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集中将重复属性列去掉。

本题中,关系R和关系S进行笛卡尔积运算后有10个属性,其中A,C,E是重复的,所以自然连接的属性应该为10-3=7个。

18、给定关案R,U=

F=

关系模式R的候选关键字为()。

A.A1

B.A2

C.A1A4

D.A4A5

答案:

C

设关系模式R,U是关系模式R的属性全集,F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

对于R来说有以下的:

自反律:

若Y⊆X⊆U,则X→Y为F所逻辑蕴含

增广律:

若X→Y为F所逻辑蕴含,且Z⊆U,则XZ→YZ为F所逻辑蕴含

传递律:

若X→Y和Y→Z为F所逻辑蕴含,则X→Z为F所逻辑蕴含合并规则:

若X→Y,X→Z,则X→YZ为F所蕴涵

伪传递率:

若X→Y,WY→Z,则XW→Z为F所蕴涵分解规则:

若X→Y,Z⊆Y,则X→Z为F所蕴涵

19、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院系关系Department和学生关系Students的模式分别为:

Department(院系号,院系名,负责人号,电话),学生关系Students(学生号,姓名,身份证号,院系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若关系Students中的属性“家庭住址”可以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则该属性为(问题1)。

关系Students中(问题2)。

请将下面的SQL语句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CREATETABLEStudents(学生号CHAR(8)PRIMARYKEY,姓名CHAR(10)’

身份证号CHAR(13),院系号CHAR(13),

联系电话CHAR(13),家庭住址CHAR(30)FOREIGNKEY(问题3));

问题1:

A.简单属性

B.复合属性

C.多值属性

派生属性答案:

B

问题2:

A.有1个候选键,为学生号

B.有2个候选键,为身份证号和院系号

C.有2个候选键,为学生号和身份证号

D.有2个候选键,为学生号和院系号答案:

C

问题3:

A.(联系电话)REFERENCESDepartment(电话)

B.(院系号)REFERENCESDepartment(院系号)

C.(院系号)REFERENCESStudents(院系号)

D.(负责人号)REFERENCESStudents(学生号)答案:

B

简单属性:

属性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

复合属性:

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部分。

例如:

职工实体集的通信地址。

单值属性:

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值。

多值属性:

一个属性对应多个值。

例如:

职工实体集的职工的亲属姓名。

NULL属性:

表示无意义或不知道(属性没有值或属性值未知时)。

派生属性:

可以从其它属性得来。

例如:

工龄可以从入职时间计算得出。

Students关系学生号和身份证号都是唯一的可以唯一表示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在Students关系中的外键为院系号,对应Department关系中的院系号,该外键的定义,FOREIGNKEY(院系号)REFERENCESDepartment

(院系号)

20、某企业信息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当某一场地故障时,系统可以使用其他场地上的复本而不至于使整个系统瘫痪”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的()。

A.共享性

B.自治性

C.可用性

D.分布性答案:

D

分布性:

数据存储在多个不同的节点上

逻辑相关性:

数据库系统内的数据在逻辑上具有相互关联的特性

场地透明性:

使用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时不需指明数据所在的位置场地自治性:

每一个单独的节点能够执行局部的应用请求

21、防火墙通常可分为内网、外网和DMZ三个区域。

按照受保护程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次序为()。

A.内网、外网和DMZ

B.内网、DMZ和外网

C.DMZ、内网和外网

D.外网、内网和DMZ

答案:

B

 

22、“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分别属于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

A.可用性、可控性

B.可用性、完整性

C.机密性、完整性

D.机密性、可审查性答案:

B

机密性:

防止信息暴露给未授权的人或系统质量或状态,只确保具有权限和特权的人才可以访问信息的特定集合。

完整性:

指信息完整而未被腐蚀的质量和状态。

可用性:

使需要访问信息的用户可以在不受干涉和阻碍的情况对信息进行访问并按所需格式接受它。

可控性:

是指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

可靠性:

是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

23、某股票运营公司的股票信息系统出现了如下问题,其中最严重、影响面最大的问题是()。

A.客户资料丢失

B.客户经理生病

C.计算机软件系统崩溃

D.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答案:

C

由于软件系统崩溃,导致所有用户都无法访问股票交易系统,应为四个选项中最严重,影响面最大的问题。

24、以下选项中,()是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

A.时事新闻

B.计算机保护条例

C.计算机文档

D.通用表格和公式答案:

C

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不受保护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形: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

通用表格和公式

25、如果张三将盗版软件给李四使用,李四不知道该软件是盗版的,那么()。

A.应由张三承担侵权责任

B.应由李四承担侵权责任

C.应由张三和李四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D.张三和李四都不承担侵权责任答案:

A

软件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或者软件复制品的发行者、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

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26、按照ISO的OSI/RM的分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分为()。

A.3层

B.5层

C.7层

D.2层答案:

C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7、TCP/IP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它包含了多个协议,所以也称它为协议簇,或者协议栈。

该协议簇的两个核心协议是其本身所指的两个协议集,即()。

A.共享协议和分享协议

B.用户数据报和分层协议

C.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络协议(TCP/IP)

D.远程控制协议和近程邮件协议答案:

C

 

28、数据通信模型按照数据信息在传输链路上的传送方向,可以分为三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传输方式。

A.单工通信:

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

B.半双工通信:

信息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C.全双工通信:

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D.全单工通信:

信号同时向两个方向传输答案:

D

单工数据传输:

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在同一时间只有一

方能接受或发送信息,不能实现双向通信,举例:

电视,广播。

半双工数据传输:

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在同一时间只可以有一方接受或发送信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举例:

对讲机。

全双工数据通信:

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在同一时间可以同时接受和发送信息,实现双向通信,举例:

电话通信。

29、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由美国Xerox等公司研发并推广。

以太网协议定义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标准,从而将不同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

以太网技术规范是一个工业标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技术规范的是()。

A.拓扑结构:

总线型

B.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CSMA/CD

C.最大传输距离:

2.5m(采用中继器)

D.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50Ω)或双绞线答案:

C

30、一般来说,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态进行调整,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管理范围的是()。

A.网络性能管理

B.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

C.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

D.等保测评和风险评估答案:

D

网络管理5部分:

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31、从IPv4的地址构造来看,其表达的网络地址数是有限的。

现在有一个C类地址:

210.34.198.X,意味着这个地址唯一标识一个物理网络,该网络最多可以有255个结点。

但若此时有多个物理网络要表示,且每个物理网络的结点数较少,则需要采用子网划分技术,用部分结点位数作为表达子网的位数。

此处用结点数的前两位作为子网数,就可以区分4个子网了。

此时其对应的子网掩码是()。

A.255.255.255.256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8

D.255.255.255.192

答案:

D

本题需要将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所以需要向原来主机位借2位来表示子网,所以子网掩码应该为:

/26,即255.255.255.192,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32、软件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

A.软件系统

B.硬件环境

C.过程

D.人员答案:

C

软件工程三要素

方法:

是指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工具:

是指为运用方法而提供的软件工程支撑环境

过程:

是指为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

33、系统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A.可理解性

B.可移植性

C.可测试性

D.可修改性答案:

B

可理解性:

指维护人员理解软件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

易程度

可测试性:

是指测试和诊断软件错误的难易程度可修改性:

是指修改软件的难易程度

34、以下关于项目估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估算的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规模、工作量、项目持续时间和成本

B.项目估算是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C.用专家判断方法进行项目估计会得到不精确的估算值

D.启发式估算方法如COCOMOII模型可以得到精确的估算值答案:

D

项目成本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费用进行估计和计划,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行成本控制,必须先估算费用。

费用估算过程实际上是确定完成项目全部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资源的一个费用估计值,这是一个近似值,既可以用货币单位表示,也可用工时、人月、人天等其他单位表示。

35、以下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过程和工具,更强调个人和交互

B.相对于严格的文档,更重视可工作的软件

C.相对于与客户的合作,更注重合同谈判

D.相对于遵循计划,更专注于对变化的响应

答案:

C

敏捷方法认为:

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36、某互联网企业使用Bug管理工具来管理Bug,支持Bug录入、追踪等功能。

该工具属于()。

A.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

B.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

C.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D.面向数据汇总的系统答案:

A

面向作业的系统:

是用来支持业务处理,实现处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

是辅助企业管理、实现管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是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系统

本题中只支持Bug的录入与跟踪功能,支持业务处理,属于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

37、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层次结构的是()。

A.战略计划层

B.战术管理层

C.技术实施层

D.业务处理层答案:

C

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而管理是分层的,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管理和作业处理三层,因此信息系统也可以从纵向相应分解为三层子系统。

38、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系统包括底层通信系统

B.信息系统包括办公场地和仪器设备

C.信息系统包括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

D.信息系统包括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答案:

B

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规章制度、人员

39、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系统输入数据,输出信息

B.信息系统中用“反馈”来调整或改变输入输出

C.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没有信息系统

D.信息系统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