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1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教案设计

周次

课题17触摸春天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17触摸春天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欣赏图片,感受春天的美!

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

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交流“假如我是一名盲人”体验活动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开火车认读词语,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3.、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4、理解词语。

流畅:

流利;通畅。

小径:

狭窄的道路;小路。

穿梭:

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磕磕绊绊:

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

权利:

“义务”的对称。

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

缤纷:

多而杂乱的样子。

清香袅袅:

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5、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

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二、研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读文思考: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哪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一)学习安静“抓住蝴蝶”这部分内容。

1.盲女孩安静抓住了一只蝴蝶,创造了奇迹。

找出写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体会感悟)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1)生说说理由,为什么认为这是奇迹?

(抓住“流畅”一词)

(2)体会安静活泼聪慧,热爱春天,指导朗读。

(3)说一说:

安静是那么的热爱春天,你能说说安静在触摸到春天以前对春天的感觉吗?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到是奇迹了?

(体会“极其准确”)

(2)指导朗读。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齐读。

(2)你觉得怎样的事情可以算是奇迹?

(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3)作者用一个什么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出乎意料?

(竟然)

(4)对我们正常人来说,捉蝴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盲女孩安静靠什么抓住了这只蝴蝶?

(神奇的灵性)

你怎么理解这“神奇的灵性”?

可联系上文“整天在花香中留连”,“在花丛中穿梭”说一说。

安静拢住蝴蝶的过程,分明让人感到这一系列动作根本不是一个盲童能做到的,因此说是“奇迹”。

若不是“神奇的灵性”,盲童怎能抓住蝴蝶?

这是女孩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

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

(5)再读读这两句话,把你体会到的小女孩神奇的灵性读出来。

(神奇的灵性指什么?

2.“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她为什么会惊讶?

全新的经历指什么?

3.闭上眼睛细细体会:

蝴蝶在手指间扑腾,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个怎样的地方?

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安静“放飞蝴蝶”这部分内容。

1.找出安静放飞蝴蝶的句子,读。

2.师:

抓住蝴蝶,却又放飞,难道她不喜欢吗?

从哪个词语看出她舍不得?

(许久)。

舍不得,却仍然将它放飞,说明什么?

3.当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张望是什么意思?

(2)她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张望?

她希望张望到什么?

安静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从这里你又看出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体会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对生命的热爱。

4.“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及其美丽的曲线,诉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一条安静从未看到、想象过的弧线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海伦.凯勒曾说过:

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5.让我们再次闭上眼睛,体会安静的感受。

(读第6自然段)。

(三)体会作者感悟的道理。

1.作者站在一旁,看着盲女孩安静,没有惊动她。

但是他的心里却感慨万千。

文中有两个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把它找出来。

(5、7自然段)

“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

安静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

2.我们眼前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缤纷的,但盲人的世界应该是一片黑暗的,而安静却感受到了正常人所感受到的东西,这不禁让作者有了这样的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板书。

3.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4.请带着你的体会,大声地朗读这句话。

5、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简介海伦。

轻声读课后阅读链接里海伦.凯勒写的一段话,说说感受。

她是用什么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缤纷灿烂?

读海伦的话:

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海伦用心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出示《千手观音》剧照,简介这个舞蹈。

这群美丽的姑娘,她们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安静、海伦凯勒、聋哑姑娘,其实很多很多的人都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4.师总结: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让我们大声说: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5.说一说:

我想对他们说:

;我想向他们学;我想帮他们做。

 

 

周次

课题18永生的眼睛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得到永生(爱心、生命、精神)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一、读诗,引入课题。

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二、读导读,了解本课要求。

三、初读文章,解决字词。

1、词语。

突如其来 不由自主 不假思索不顾一切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夺眶而出笼罩 流淌 呵护 给予捐赠

器官角膜 遵从孤零零 

2、理解词语。

突如其来:

突然发生。

突如,突然。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不假思索:

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借用,凭借。

栩栩如生:

就像活的一样。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屡屡:

副词。

表示情况一再出现。

热泪盈眶:

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

盈,充满。

与世长辞:

同人世永远告别;去世。

重见天日:

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夺眶而出:

眶:

眼眶。

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

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3、认识“角膜”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4、读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提示:

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

(母亲——→父亲——→女儿)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四、抓住重点句,品读文章。

1、文章两次提到“骄傲”怎么理解?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2、围绕“骄傲”指导学生理解文章。

理解: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理解)

(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

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3)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

“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愉快)

(4)“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

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5)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指名读句子

②默读思考: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父亲留的是。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

四、升华主题。

1、读原文的结尾。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

“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信上写道: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

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

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2、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

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拓展。

1、了解资料

资料一: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