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229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第五章主要物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

场计划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及其他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xx省xx公路xx至xx段公路新建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标前答疑会议纪要和补遗书。

二、现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规定。

1、通过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2、我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从事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

第二节编制范围

xx省xx公路xx至xx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

(一)道路部分

路基土石方,级配碎石,培土路肩,水稳碎石,水稳养生,路缘石安砌,沥青下封层,4cm沥青砼摊铺,3cm沥青砼摊铺

(二)桥涵部分

3-16米中桥:

钻孔灌注桩成孔,桩基础,桥墩桩柱,土石方外运,承台、肋板砼浇筑,桥墩盖梁砼浇筑,空心板梁预制及安装,沥青砼桥面铺装,钢筋砼防撞墙浇筑,人行道铺装,锥坡围墙砌筑。

2、箱涵:

基础开挖,桩基处理,基础砼浇筑,箱身翼墙顶帽,洞口铺砌、八字墙、锥体混土浇筑。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点:

xx市xx至xx段。

二、工程概况:

道路部分:

1、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2.958km,DK0+000~DK2+958。

路基宽17.0m,行车道宽2*3.50m,硬路肩宽2*2.50m,土路肩宽2*2.50m.

2、技术标准:

(1)参照部颁二级公路标准。

(2)设计荷载:

汽—20,挂—100。

(3)地震基本烈度:

7度

(4)路基横断面采用第二种形式,路基边沟采用梯形边沟或浆砌边沟。

(5)路基边坡是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挖方边坡采用1:

1.5坡度。

(6)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按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重型压实标准控制压实度。

填石路堤及石质挖方段的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033---95)的规定或通过试验确定。

3主要工程数量:

挖方:

6528m3填方:

180964.3m3

软弱基础处理165548m3,级配碎石垫层48424m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水泥3%):

34536m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水泥5%):

32852m2

路缘石:

249.901m3

1㎝沥青下封层:

58708m2

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35500m2

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5500m2

4、路面结构:

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

1cm沥青封层

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水泥5%)

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水泥3%)

20cm级配碎石

桥梁部分:

1、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抗震设防烈度:

7度。

(3)设计洪水频率:

1/100年。

(4)桥梁全长:

54.06米

(5)桥梁全宽:

13.0米。

2、桥梁结构

上部结构:

设计桥梁结构为3孔16米砼空心板梁,梁高75厘米,由24片梁组成,并通过后浇桥面砼将其连成整体,桥梁与河道方向夹角为90度。

下部结构:

台基采用直径为1.2米钢筋砼灌注桩,承台为.2米宽,台身、台帽上吊装空心板梁。

3、主要工程量:

(1)¢120厘米钢筋砼灌注桩8根,C40砼208m3

(2)台承台C35混凝土43.6m3

(3)台帽C35混凝土44m3

(4)预应力空心板梁24片,C40砼222.2m3,钢筋35.057T。

(5)桥面铺装FYT-1改进型防水层624m3,沥青砼44.44m3。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对该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项目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项目经理部,选派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班子,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合理安排、科学管理、统一部署,以全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创造精品工程。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科、材料设备科、财务科、后勤科等人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辖具有独立施工能力的工程队伍进行施工。

工程科负责施工图审查,签发设计变更报告,技术质量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工程统计、施工报表、索赔报表、计量支付等合同管理及生产协调等项工作。

工程科下设测量组和本工程段中心试验室。

测量组负责本工程的中心线位,主要桩位控制及全标段内的测量、复核工作。

中心试验室负责全标段内的试验、检测控制工作。

材料设备科负责全工程段内原材料供给、机械设备的相互协调管理工作。

财务科负责工程决算,成本分析、工人工资发放等工作。

后勤科负责文件打印、收发、归档、气象记录、后勤服务等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初步将工程项目划分如下:

第一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道路工程。

第二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桥梁工程。

以上各施工队的工程量分配,与各工程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能力大小相匹配,具体施工时根据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整个工程顺利、有序、均衡地进行。

生产组织体系

项目经理xx

施工负责人xx

技术负责人xx

后勤科xx

财务科xx

经营科xx

工程科xx

技术员

xx

质检员

xx

安全员

xx

内业员

xx

化验员

xx

生活员

xx

预算员

xx

材料员

xx

统计员

xx

出纳员

xx

xx

保卫员

xx

 

第二施工队

第一施工队

第三节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道路部分

一、路基:

1、测量

(1)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并按有关程序接收设计规划的交点,明确中心及高程控制点。

(2)由经过培训的测量人员使用经校验的测量仪器进行复测,测量精度应达到规定要求。

(3)将主要控制点引出并加以保护。

2、抛石挤淤部分

本工程主要是填筑盐池、虾池地段,采用抛石挤淤方法填筑路基,软路基分为DK0+000-DK0+306、DK0+855-DK1+420、DK2+184-DK2+958三段。

因为本标段地质条件较差,淤泥比较多,故路基填筑应该从路中往路两边填筑,路基填方材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mm)

土质路基压实度(重型)

路堤

上路床(0—0.30m)

8.0

100

≥95%

下路床(0.30-0.80m)

5.0

100

≥95%

上路堤(0.80-1.50m)

4.0

150

≥94%

下路堤(>1.50m)

3.0

150

≥92%

首先进行抛石施工,严格按照试验段得出的填筑厚度、沉降系数来控制土石方填筑的设计高程,并第20m一个断面测出高程控制桩,填筑宽度按照道路线红宽度两边各加上0.5m。

抛石挤淤施工步骤:

(1)自路堤中部向两侧抛填片石,片石厚度2m左右。

(2)片石以上填筑山皮石,山皮石直径要求在0.5-15㎝。

一次填筑至3.8m标高处。

(3)采用重型推土机进行顶面整平排压。

(4)一次回填山皮石至标高3.8m。

(5)采用重型推土机进行顶面整平。

强夯方式

(1)布置第一遍强夯置换夯点,夯点间距采用8m,正方形布置。

(2)进行第一遍强夯,夯击能采用200KN·m。

每个夯点夯坑内填入山皮石,再以相同的夯击能夯击填料,然后再填料,夯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来做为停夯标准。

(3)第一遍强夯完成后,进行整平工作,布置第二遍强夯点。

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中间布置,间距8m,以满足两遍夯点之间距离为4m。

(4)经过一定时间,待土中超静孔隙水压消散后进行第二遍强夯置换。

根据地层资料,建立间隔时间为25天。

第二遍夯击能采用与第一遍相同的夯击能。

(5)满夯:

以1000Kn·m夯击能。

锤击数为每点2击,夯点间距为0.75D。

强夯夯锤要求

夯击能

锤重

锤高

锤直径

底面积

落距(m)

2000kn.m

15

1.2

2.52

5

10

1000kn.m

10

1.2

2.52

5

13.3

(6)强夯顶面以上部分路堤采用山皮土填筑,并分层碾压。

(7)试夯区夯点布置

每遍点夯的夯点间距均为4.0m,正方形布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a)点夯分布图b)满夯点分布点图

强夯施工试夯参数确定

通过试夯确定强夯参数。

也可根据施工时实际情况通过检测随时调整强夯参数。

试夯参数确定依据

建设方提供的强夯技术要求和地质情况。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强夯地基技术规程》(YSJ209-92)。

甲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根据以往的强夯施工经验。

强夯施工主要步骤

(1)夯前场地平整,测量定位。

(2)测量夯前标高。

(3)夯点测量定位。

(4)夯机就位,进行第一次点夯。

(5)在到控制要求后完成本点施工,否则回填石料,重复2、3、4步。

(6)进行下一夯点的施工,完成各遍各点的施工。

(7)点夯完成后,进行满夯施工。

工序要点:

(1)现场的控制桩要明显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查。

(2)测放的夯点位置,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出夯位中心点。

路距确定后,锁定落距控制绳。

(3)夯锤气孔保持畅通,如遇堵塞,应随时将塞土清除。

如施工过程中发现夯锤偏离夯坑中心,应立即调整对中,夯击后发现坑底歪斜较大,需及时用填料将坑底垫平后,方可继续夯击。

(4)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对每个夯点的沉降量都应进行观测和记载,并掌握好停锤标准。

(5)密切注意异常情况,对夯沉量异常,夯锤反弹、地表隆起、拔锤困难要加强监测,如实记录,并及时报告工程师研究解决办法。

(5)及时办理有关质量文件,场地定位测量成果,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工程质量评审等有关工程资料,加强原始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6)由于场地内填土的随意性,碎石含量的不均一性,在夯击过程中,如果出现个别夯坑深度过大,拔锤困难或者地表隆重起量过大时,应立即停止夯击,向夯坑中填满开山碎石回填料后,再继续夯击,直到达到停锤标准。

(7)如果出现整片类似控制不住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建设单位。

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决定采用换土或强夯置换进行处理。

强夯置换视具体位置、具体深度采用不同能量、布点方式进行施工。

3、路床整形部分

路床施工流程图:

人工配合机械填筑路基土方至设计标高

设计标高

 

路床施工时首先全段每隔20m设置一组中心桩,曲线段需做好起、中、终点的桩点控制,曲线中间点按10m间隔做好加密桩;每100m设置一临时水准点,按顺序编号;各流水作业段每20m设一组边桩,并按设计道路断面放出控制线。

施工过程中发现桩点错位或丢失应及时校正或补桩。

在取土源进行土工试验,为土方及路床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

施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结合路段选择有代表性、长度不小于10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

试验时,记录设备的类型、最佳人机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等。

并根据试验数据制定施工措施以指导路基施工。

施工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文件不符而路床不能施工时,应及时与甲方及设计单位联系,以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路床施工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并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

路床整形施工采用平地机刮平,经10~12吨光轮压路机初压后,挂线或用水准仪逐个断面进行核测路床中线高程及路拱成型情况,并及时检查处理层厚度、路床平整度,直至每个断面的纵、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整平的填土层,使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速度在3~4km/小时,遵循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的原则。

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路床以12吨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经测试密实度达到95%重型击实标准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碾压路床,压实度不得小于95%。

路床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路床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碾压路床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路床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压实,路床上的搓板辙纹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对完成的路床,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处理措施,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基层或底基层。

二、级配碎石垫层:

路基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首先恢复中线,按中线放出施工宽度,直线段每20cm设一桩,平面曲线段每10c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外设指示桩,标出垫层标高,以红线为记,根据垫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所需要的碎石数量,按需要逐段堆放。

在备料时严格控制碎石质量、粒径,不能超出规范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厂,垫层施工时先用铲车进行放料,标高按路肩两侧已做好的标高点进行控制,平地机初步刮平,压路机初压两遍后,复测标高,按标高点找平,洒水车洒水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中应遵循操作要求,直线段先两边后中间,曲线超高段从内侧至外侧碾压,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

振动碾压7~8遍,现场试验检测人员跟踪检测密实度,在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压路机方可进行下段碾压。

准备下承层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流程图: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法

(1)底基层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料的软弱地点,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首先恢复中线,按中线放出基层施工宽度,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地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标出基层的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等相关数据。

混合料的松铺厚度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松铺厚度应等于压实厚度乘以松铺系数。

(2)根据各路段基层和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密实度,并按确定未筛分碎石和石屑配合比或不同粒级石屑配合比,分别计算出各路段所需碎石及石屑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未筛分的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以减轻拌合工作量。

(3)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机械现场拌和。

每一拌和现场由两台铲车对拌,根据铲斗容积按配比精确计算水泥掺入量及含水量,采用铲车对拌,一般拌5~6遍,拌合过程中,加入所需的水量。

拌合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不出现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经五至六次对拌达到充分拌和。

(4)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时间。

(5)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18cm,可一次摊铺碾压成形。

(6)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平地机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刮平;在曲线超高地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刮平。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将表层耙松后找平。

整型宜反复进行,每次整形都应根据设计标高进行。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通过任何车辆,并应由人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

(7)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铲除粗集料,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水泥细集料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8)水泥稳定碎石的下承层级配碎石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高程、宽度、横坡度,没有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9)整型后的混合料基层应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当表层含水量不足时,应洒水再进行碾压。

(10)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紧跟在其后面及时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迹,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一般需要6~8遍,以使密实度达到要求,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压实度达到97%以上。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有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

(11)碾压结束之前,应采用平地机最后一次整型,路拱和超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并应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局部低洼之处,不应进行找补。

施工中接茬平整、稳定。

(12)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成型后应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如果遇雨立即停止铺筑,并把已铺筑好的部分尽快碾压密实,覆盖严密防止水浸泡。

(13)养生:

从摊铺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结束后立即喷洒透层沥青,并在5-10天内铺筑沥青面层。

(14)强度:

7天养生抗压强度≥2.5MPa。

四、沥青混凝土摊铺面层:

沥青砼施工流程图:

附属构筑物验收合格

 

沥青砼施工方法

(1)联结层购入成品乳化沥青,首先清扫干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洒布车洒布乳化沥青,破乳后撒布碎石,碾压,封闭交通施工。

(2)石油沥青进厂后必须进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后方可使用,严格执行经设计确定的配合比。

拌成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运输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车厢应清扫干净。

从拌合机向运料汽车厢上放料时,应每卸一下混合料挪动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运料车应以帆布履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温度不低于130℃,运输中尽量避免刹车,以减少混合粒料离析。

根据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的时间、空载运程时间、重载运程时间、在工地卸料和等待的总时间,确定运送沥青混合料成品的运输车辆数。

(3)沥青砼面层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采用ABG422型摊铺机。

在摊铺下层时采用双侧挂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面层的摊铺采用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平衡梁摊铺厚度控制方式,来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及横坡。

人工摊铺限于机械达不到或无法摊铺的地方。

(4)摊铺沥青混合料前,确保沥青砼摊铺温度在140-160℃之间,应检查确认联结层的质量,调整摊铺机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进行摊铺,摊铺机摊铺的厚度应考虑松散系数,摊铺速度应符合2~6m/min的要求。

(5)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虚厚按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1.15-1.20。

(6)沥青砼摊铺不得在雨天进行,当摊铺工作中断,已铺好的沥青砼降至大气温度时,如继续摊铺,应采用“直茬热接”的方法。

(7)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度的温度下进行,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进行碾压。

当沥青砼摊铺一段后,混合料的温度110-140℃之间,既可以开始碾压,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路中心碾压,以每分钟25-35米的速度,每次错半轴,重叠宽度约25厘米,路边要加强压实,防止密实度不够。

采用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其压力不小于350N/cm。

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4~6遍。

终压应紧接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碾压终止温度不得低于700C。

碾压至密实度达到质量标准且无明显轮迹。

(8)路缘石边缘等狭窄部位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压实。

(9)在碾压过程中。

如发生过分位移,开裂或推移时,应立即停止碾压,待混合料温度稍降后再压。

(10)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线3m以上。

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他有机杂质掉落在路面上,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废除,更换新料。

(11)沥青混合料经碾压成形后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12)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在新铺的沥青砼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和停留在温度高于70℃已经压过的沥青砼上。

(13)纵向接茬采用冷接茬施工。

半幅施工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的混合料铲走,然后再进行碾压。

(14)横向接缝上下层错位1m以上,横向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在已压实部分上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变软,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在开始碾压前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续平顺,对于横向接缝隙,在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合要求时应予清除。

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度。

横向接缝碾压应先用双轮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碾压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压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碾压。

(15)面层与边石、雨水井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应有集水现象。

(16)沥青砼面层铺筑完成后,待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即开放通车,但初期通车时,应使车辆在路面全幅范围内慢速行驶。

沥青砼面层的质量标准:

(1)表面应平整、坚实,颗粒分布均匀,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拥动、烂边、搓板、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2)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3)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

(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

五、路缘石施工流程图:

 

路缘石砌筑施工方法:

(1)路缘石安装应符合图纸所采用的线型和坡度。

(2)路缘石应在路面铺设之前完成,花岗岩缘石的表面应平整、无风化、棱角整齐。

(3)核对道路中心线无误后,依次丈量出路面边界,进行路边线放样,定出边桩;直线段的边桩与边桩间可拉线作准绳,弯道及交叉路段须按设计半径,加密边桩,保证曲线圆弧尺寸。

(4)路缘石的沟槽由人工开挖,开挖宽度应保证砌筑时的操作面要求,不得超挖,如有超挖使用水泥砼填充。

(5)靠背砼在现场采用机械搅拌,一吨翻斗车运输,人工浇筑。

靠背砼模板采用木模板钉木桩支撑。

靠背砼采用洒水车洒水养生。

水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生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有足够的水份。

(6)路缘石应安砌稳固,缝宽均匀,勾缝密实,线条直顺,曲线圆滑。

(7)路缘石在路面槽底基础和后背填料必须夯打密实。

缘石的排水口应整齐、畅通、无阻水现象。

桥梁部分

一、基础的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在桩位范围内场地进行整平工作,单独平整出一块场地用于钢筋笼制作,场地要平整、压实,并与便道连接。

在正式施工前,对灌注砼用的导管进行闭水实验,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

通过全站仪现场放样,确定出桩位中心线,并引出十字护桩。

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本工程共计12根桩,284米长,拟采用4台CZ30冲击钻利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灌注水下砼,其施工工艺详见“钻孔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