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009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案例题综述.docx

环境案例题综述

一、水电类案例

(一)青城市为解决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ⅹ107m3,设计污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ⅹ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洪水,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ⅹ103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

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顶埋深8-32M。

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ⅹ105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两个集中弃消极引用枢纽工程。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

答:

应包括以下区域:

(1)调出区—大清河,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2)调入区—碧河水库

(3)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

(1)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变化问题

(2)隧洞顶部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问题

(3)隧道弃渣处理与利用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答:

(1)造成坝下减脱水,甚至河床裸露,导致坝下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如果不能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甚至下游的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2)改变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如果坝下减脱水段有鱼类的“三场”,则将受到破坏。

(3)库区冲淤下泄泥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而水位抬高。

(4)库区不冲淤而下泄清水时又容易导致河道两岸受到清水的冲蚀而造成塌方。

(5)容易导致下游土地的盐碱化。

4、列出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1)大清河筑坝应考虑设置过鱼设施。

(2)设置确保下泄生态流量及坝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设施

(3)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措施一道水电工程

(二)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

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

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

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公里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

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粘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特别是下游10公里处某灌渠取水口的取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防止下游区域土地盐碱化;

(5)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

(7)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8)景观用水

(本小题能给出5个就可以得满分。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说明理由。

(1)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入库支流河水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综合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库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库区清理不当等),容易产生富营养化。

(2)水质污染问题,施工期管理不当废水排放可能会造成污染外,营运期还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影响,特别是库区清理不当,库区水质将很差,而本工程具有供水功能,需严格保持库区水环境质量。

(3)库区消落带污染问题,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水环境的污染。

(4)低温水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电站,库区低温水下泄将影响下游农业灌溉。

(5)氮气过饱和问题,由于库区长期蓄水,库区污染物及周边污染物的汇入等影响,库区水体容易产生氮气过饱和,影响鱼类生活。

(6)鱼类产卵场受到污染与破坏的问题,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势及水质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7)移民安置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移民安置及土地开发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也会加剧库区及河道的水环境污染。

(本小题估计只要给出前5个就可以得分,但理由能否说的充分和到位,直接影响得分的多少。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1)大坝建设阻断了该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2)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护鱼类。

(4)库区较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境。

(5)由于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6)针对以上问题,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采取合理调度工程发电,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工作的长效性;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措施、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4、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1)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2)对临时征占的10公顷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

(3)对工程永久征占的80公顷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或其它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与植被恢复。

(4)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8株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

(5)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6)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

(7)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拦挡等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

(三)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平方公里(耕地263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47公顷),临时占地239公顷,基本农田50公顷,其余为林、旱、灌草地。

工程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安置。

生产安置3960人。

土地平衡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公顷用于补偿。

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

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丛。

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

河流坡降大,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

其中有某一种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集中产卵场。

问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保护措施。

4、按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

(1)水体流速变化的影响。

工程营运期库区由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水库生态系统,由于库区水体流速变缓,急流性鱼类将不适宜在库区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移动,而喜欢在缓流或静水中生活的鱼类将增加,鱼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2)水位变化的影响。

水位抬高,淹没大量农田和植被,特别是淹没较多的基本农田和国这二级保护植物,造成农田生态及粮食生产的损失,造成国家保护植物生境的损失。

(3)水质变化的影响。

如果库区清理较差,容易造成库区水质下降,甚至恶化,进而影响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影响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活;

(4)水温变化的影响。

库区水体温度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水温出现分层现象,改变了原河流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

(5)泥沙含量变化的影响。

上游裹携着泥沙的水流不断入库,在造成库区泥沙不断淤积的同时,水体中泥沙含量也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原水生生物的环境。

(6)改变了库区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集中产卵场,甚至造成产卵场的破坏;

(7)与原河道相比,库区水量增多、水体面积扩大,库岸受到长期浸泡,容易引发塌方、滑坡地质灾害,进而影响库区生态环境。

2、

(1)施工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势改变,特别是施工期库区清理、施工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河道,对鱼类生境造成不良影响。

(2)营运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若工程未能设置合理的过鱼设施,则大坝建设将阻断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通道;

②由于水流变缓,使原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不能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流水生境迁移,而喜欢静水环境的鱼类则可在库区繁育、生活,造成库区鱼类种群组成与结构的改变;

③由于大坝的阻隔影响,库区水流变缓,不能使卵苗进行长距离顺水漂流,影响卵苗孵化。

④由于库区淹没及其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环境。

3、

(1)临时占地在使用前应先剥离上层土壤层,堆放保存好,采取苫盖或截水、排水等必要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用于农田或植被恢复。

(2)由于本工程淹没及永久占地征用了较多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因此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结合基本农田补偿进行,即临时用地适宜恢复为农田的尽可能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

(2)处于坡度较大区域的临时占地,为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不宜恢复为农田,应以恢复林、灌草地为宜,选用当地物种。

(3)由于本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生态恢复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必须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后再行地表生态恢复。

对于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处于水库淹没线以下,应在库区清理的前及时采取移植保护的措施。

优先在库区外围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移植,移植后可挂牌保护或划定保护区。

4、

(1)在适宜区域开垦新的耕地;

(2)异地划补;

(3)劣质地改良;

(4)临时占用的50公顷基本农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为基本农田;

(5)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将部分临时占用的非农田或基本农田,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

(四)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

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109m3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

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30hm2,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采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30km,灌溉面积6×104hm2,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

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耕地,分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工矿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

(1)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2)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

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护要求等。

(3)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

(4)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5)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

(6)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2.提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1)在工程运行期,由于大坝阻隔,对上下游鱼类物种交流有一定阻碍。

(2)本项目大坝下游有鱼类的索饵、产卵场,被大坝截在上游的鱼类进入索饵和产卵场成为困难,而水库不同方式的放水对下游河道的水生生态影响明显。

(3)水文情势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变化无常,水温、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的变化对鱼类产卵也有不利的影响。

(4)河道中鱼类的种群结构将发生变化、急流性或深水性鱼类将对理游水位变浅不适应。

3、对上游陆生野生动物有哪些影响?

(1)施工期大量的施工人员活动和施工机械噪声干扰,以及库区拆迁、清理等,原来两岸活动的动物受到惊扰而发生逃逸。

(2)蓄水营运期,由于水库面积的扩大将造成野生动物生境的淹没、水面扩大影响陆生动物跨河迁移受到阻隔,动物生境有可能缩小。

4.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那些环境影响?

(1)移民区遗留的环境影响。

遗留的固体废物,建筑残物、生活垃圾,特别是养殖垃圾如不能得到彻底清理,对库区蓄水将造成不利影响;若原来的陡坡开垦的农田不能及地退耕还林还草,其水土流失也将影响库区水质与水位。

(2)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

对安置区环境容量的影响,增加了安置区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移民安置占地及土地开发植被变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

(3)移民安置不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是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剧库区生态破坏;二是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

(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5.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1)应主要采取以下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①库区移民、库底清理措施,保障库区水质。

②涉及珍稀保护植物的移植、引种栽培、工程防护等措施;涉及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建立新的栖息地等措施。

③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拦挡、导排洪水的排水沟、导水槽等工程措施。

④保障洄游性鱼类的正常洄游的过鱼设施、人工增殖放流,如有竹木流放,则需要设置流放竹木的设施。

解决低温水影响的能够分层取水的措施。

(2)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成立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办法、落实人员与经费,实施施工期的环境监理;

②开展库区水质定期监测、生态调查,特别是针对工程对鱼类“三场”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应进行调查;

③严格分层取水、定期放水、保障生态需水量的日常管理;

④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⑤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档案,如实记录工程建设过程及其环境影响与变化过程,环境调查成果及科学研究成果;

⑥在工程竣工后落实竣工验收,并在稳定运行后3-5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五)某水电站于2001年验收。

现有3台600MW发电机组。

安排移民3万人,水库淹没面积100hm2,由于移民安置不太妥当,造成移民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现象严重。

本次扩建拟新增一台600MW发电机组,以增加调峰能力,库容、运行场所等工程不变。

职工人员不变、新增机组只在用电高峰时使用。

在山体上开河,引水进入电站。

工程所需砂石料为商品料,距项目20km。

由汽车运输,路边500m有一村庄。

原有工程弃渣堆放在水电站下游200m的河滩上,有防护措施。

问题:

1.项目现有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确定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1)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移民所造成的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容易造成山体不稳定导致塌方,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可引起水土流失,最终导致下游河道淤积。

工程弃渣堆放在水电站下游200米的河滩上不符合要求。

(2)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①水库水质及生态、山体及陡坡植被、野生动物、村庄、下游河道及水生生物。

②施工活动及水土流失影响水库水质与水生生态,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与栖息活动。

在山体开河,对山体植被影响明显,也会加剧水土流失;既有移民开垦陡坡、毁林开荒造成的植被减少、山体地质不稳,容易导致塌方和水土流失。

施工期噪声和扬尘影响居民生活。

工程弃渣不当堵塞河道,造成河道不畅,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或地质灾害。

由于新增引水式电站,下游河道生态用水存在减少的可能性,对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影响明显。

2.生态环境调查除一般需要外,需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的调查?

(1)调查现有工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陡坡开垦、河道弃渣,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

(2)调查新开垦河道生态环境现状,包括土壤、植被类型、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及水土流失等;

(3)调查河道是否为洄游性鱼类的通道,既有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新建工程能否解决既有工程存在的问题;

(4)上游淹没区是否存在环境或地质方面的问题,下游用水单位的供水能否得到保障。

3.水电运行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生态影响因素主要是库区淹没、泥沙淤积影响;下游河道减脱水带来的生态影响、大坝对洄游性生物阻隔的影响(包括鱼类的三场影响)、低温水下泄的生态影响、下游用水单位用水保障,水土流失影响。

(2)水环境影响。

河流上下游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库区水质污染的影响、电站维修油类等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3)库区及河道地质稳定性影响、清水下泄能河道冲刷的影响

(4)移民安置的生态影响

4.弃渣场是否合理?

拟采取什么措施?

(1)不合理。

(2)该弃渣场容易被下泄水流冲蚀,导到泥石流的发生,并污染水体,不符合“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应予清理,运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堆存。

(六)拟在已规划进行梯级开发的河道上建一引水式电站,运行方式为日调节。

坝高48m,库容约1.9亿m3。

工程建设需移民10万人,采取就近后靠安置。

淹没区现状有采砂采矿作业。

在坝址与发电厂之间临河有一工厂,需取用河水生产,取水量较大。

拟建坝址下游50km处一侧有一处面积较大的洪泛区,另一侧有较多的农田,且下游20km还有一旅游胜地。

经初步调查,在拟建坝址下游可能有一处经济鱼类的产卵场。

工程土方量约900万m3,所需石料为商品料。

1.指出工程可能影响的主要敏感目标?

指出对其中一种保护目标现状调查时应弄清的问题?

(1)洪泛区、坝下临河工厂、农田、旅游胜地、鱼类产卵场。

(2)洪泛区:

应调查洪泛区与坝址的距离、洪泛区形成的河流水文条件、洪泛区面积、水面面积、洪泛区内的植物、动物情况,特别是鸟类情况,有无国家保护动物。

2.本工程建设主要生态不利影响有哪些?

(1)水库淹没生态损失与库岸稳定性影响;

(2)大坝阻隔影响,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3)减脱水段的生态系统改变的影响;

(4)移民安置生态破坏影响;

(5)对下游洪泛区湿地萎缩、农田灌溉用水量及低水温灌溉造成的减产影响、旅游胜地对水的需求影响、鱼类产卵场生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3.若淹没区原本有较多的采砂、采矿作业,环境影响评价除关注一般影响外,还应关注什么问题?

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

(1)调查采砂、采矿作业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包括破坏面积、泥沙流入河道的量、地质破坏及库区稳定性、植被损失与生态恢复情况,从而确定是否会造成库区泥沙大量淤积及水库回水影响,进而确定坝址是否合理。

(2)如采砂、采矿生态影响突出,应关闭矿山;若造成泥沙大量入河或破坏库区稳定,应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慎重考虑坝址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时重新选址。

4.若淹没区有国家保护植物,调查时应弄清哪些问题?

对珍稀植物保护应提出哪些措施与建议?

(1)调查保护植物的种类、名称、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密度、盖度、覆盖率、分布范围、生境条件、生物量,群落结构与功能,演替趋势,现状问题。

可能被淹没的面积、损失量。

(2)能就地保护的首先要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应注意生境条件的相似性与持续保存的可行性,一般就近移植;不能移植的应异地建立种质基地或保护区。

5.指出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条件

首先完成流域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在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批复后,方可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七)一引水式水电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并被批复后,历经三年建成,为日调节电站,功能是防洪、发电、灌溉,并兼有渔业功能,坝高30m、死库容约1.8亿m3,最高洪水位320m,最低死水位160m。

坝址上游有一中型城市,水库回水段上游即是城市饮用水取水口,但未划分保护区。

坝址下游有较多的农田,群众反映灌溉用水不足且产量有所下降。

现已投入试运行,竣工验收调查由当地一家环评单位承担,调查发现有洄游性鱼类,但当时建设时未发现有洄游性鱼类,所以没有建成过鱼设施。

由于库区移民安置采取的是就近后靠的方式,陡坡开垦农田明显,而且有部分移民返迁。

坝址下游减脱水段有一个弃渣场。

现在库区鸟类较多,其中有国家保护鸟类约3种。

1、现状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大坝未设鱼道而阻断了洄游性鱼类的通道、移民安置出现返迁、陡坡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下游农田灌溉用水不能满足、在减脱水段内设置弃渣场。

2、该工程验收调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调查重点是什么?

(1)坝上库区直至回水末端,坝下减脱水段,电站尾水排放至水文变化稳定段。

(2)重点调查施工期各类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水库淹没造成的生态损失、移民安置生态影响、大坝阻隔造成的不利影响、洄游性鱼类通道设置问题、下游减脱水段的生态影响、对上游城市取排水的影响、对下游农业灌溉的影响。

对这些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效果是否达到环评及批复的要求。

3、对上游的取水口,应调查清楚哪些问题?

并要求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1)调查取水口位置,距离回水末端的距离、日取水量、供应人口、取水水质及处理情况,周边植被等环境现状,取水口上下游有无排水口等。

(2)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不得在饮用水源地设置排污口,控制库区水位,使水库回水不会影响取水口水质。

4、从保护洄游性鱼类、保障下游农灌和保护库区鸟类方面,本工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洄游性鱼类的洄游等生理生态特性,补做实用的过鱼通道、保障农灌期间向下游下泄足够的流量,分层放水保障农灌及鱼类繁殖所需水温。

5、工程是否具备验收条件?

说明理由。

(1)不具备验收条件。

(2)需要进行整改,包括完成过鱼通道的设置、解决移民返迁及陡坡开垦问题、清理脱水段的弃渣场、采取措施保障下游地区的农灌及生态用水等。

(八)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m2,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

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一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

规划报告提供了三个开发建设方案。

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或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

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及拟开发河流水文特征调查;

(2)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包括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落及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现状问题及原因演替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