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877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

专题2.1 细胞膜和细胞核

1.(2019·安徽巢湖一中期中)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D

【解析】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A项正确;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而且是静态的结构,B项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正确;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项错误。

2.(2019·湖南长沙一中期末)下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

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正确;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不同的膜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膜的功能越简单,蛋白质含量越少,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与蛋白质的关系,D错误。

3.(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

D.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观察

【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实验材料,A项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多种细胞器,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且细胞壁不能用镊子除去,B项错误;制备细胞膜时,先用吸水涨破法得到细胞膜,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细胞膜,C项正确;观察细胞膜要用电子显微镜,D项错误。

4.(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属于化学物质的传递,A错误;图中表示细胞之间通过相互接触直接识别,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B正确;甲状腺细胞释放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对垂体细胞分泌TSH产生抑制,是通过甲状腺激素与垂体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结合的反馈调节实现的,C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5.(2019·山东济南一中期末)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是流动性的基础,A正确;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B错误;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6.(2019·广东河源一中期中)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

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本实验设置了不同温度进行相互对照;没有对实验材料、溶液量进行等量控制的描述,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溶液的吸光度与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成正比;实验目的是测量温度对植物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影响。

7.(2019·山东淄博一中期末)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代谢的中心

B.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

C.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

D.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进入叶绿体供暗反应利用

【答案】B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控制代谢的中心,而细胞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A错误;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的通道,B正确;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必须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C错误;叶绿体中供暗反应利用的ATP是光反应产生的,D错误。

8.(2019·辽宁抚顺一中期末)图示为某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为动物或低等植物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C.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也随之解旋

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答案】C

【解析】图示中含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动物或低等植物,A项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也具有选择性,不允许核内DNA分子通过,B项正确;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双链的解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的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而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因此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的双链并不随之解旋,C项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D项正确。

9.(2019·内蒙赤峰四中期末)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

D.r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

【答案】B

【解析】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核内DNA通过;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在衰老的细胞中,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仁中的蛋白质也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10.(2019·山西临汾一中期末)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其基本过程:

①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荧光斑点。

该实验不能说明(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答案】C

【解析】刚开始消失,过一段时间后荧光又出现,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也能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A、B正确;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只能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不能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如自由扩散就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D正确。

11.(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校模拟)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

如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核输入和核输出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

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

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答案】C

【解析】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越多;部分离子、小分子也能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12.(2019·湖北襄阳四中模拟)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称为核孔复合体。

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

C.核纤层蛋白是在核仁合成的,运到核孔与其结合成核孔复合体

D.细胞核中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答案】A

【解析】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的复制过程;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其细胞内的核纤层蛋白基因都能表达,即核纤层蛋白基因并没有进行选择性表达,不能说明相关细胞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核纤层蛋白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核中的DNA不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13.(2019·河北承德一中模拟)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细胞核,另一部分不含细胞核。

再将这两部分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

B.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

C.从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

D.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答案】D

【解析】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无核细胞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全部死亡,说明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其生命活动无法进行;而有核细胞存活个数要比无核细胞多,存活时间比无核细胞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有核细胞出现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

14.(2019·吉林四平一中模拟)如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生命起源中原始界膜的出现保证了原始生命相对独立并通过界膜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激素是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激素受体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通讯。

15.(2019·浙江衢州一中模拟)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完成的

B.细胞3和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和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答案】B

【解析】细胞1是内分泌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

细胞2和细胞3都是神经细胞,它们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因此细胞1与靶细胞之间以及细胞3与细胞2之间都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

化学物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16.(2019·福建龙岩一中模拟)以动物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

D.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D正确。

17.(2019·湖南新化一中模拟)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

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

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

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

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答案】B

【解析】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降低温度,膜流动性降低,恢复时间延长;由于实验时,一部分荧光消失,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前。

18.(2019·山东烟台实验中学模拟)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被用来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如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转子钻孔需要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B.必须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分子转子的驱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

【答案】D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因此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钻孔后治疗试剂的进入说明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膜的识别作用取决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C正确;分子转子是光能驱动的,不需要线粒体提供ATP,D错误。

19.(2019·安徽铜陵一中模拟)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答出3项)。

【解析】

(1)图1发生的反应是[H]和O2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合成ATP,所以表示的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

(2)图2标有“细胞外”,则说明此生物膜为细胞膜。

该图显示信号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

(3)图3中H2O分解释放出O2,说明该生物膜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其生成的ATP仅用于暗反应。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线粒体内膜。

(5)(6)由图1、图2和图3分别看出:

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等功能,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其主要原因是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答案】

(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垂体 

(3)暗反应

(4)1、2

(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6)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

20.(2019·湖北荆门一中模拟)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

组别

1

2

3

4

5

6

7

10℃

20℃

30℃

40℃

50℃

60℃

70℃

步骤一

将7组材料在各自温度下处理1分钟

步骤二

将7组材料分别在等体积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

步骤三

分别测量溶液中花青素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

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请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该观点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

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等量的红甜菜根,分别编号为甲、乙。

在相同的温度下,甲组加入A物质,乙组不加任何物质,处理相同的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题图可知,10~55℃,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

55℃之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透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A能否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蛋白的活性,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可能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1)55℃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2)实验步骤:

②将两组红甜菜根分别放在等体积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从而获得不同的材料浸出液

③测量两组溶液中花青素的吸光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

①如果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相近,说明该观点不正确

②如果甲组的吸光度大于乙组,说明该观点正确

1.(2019全国卷III·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2.(2018·天津,3)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

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受体

B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载体

C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抗原

【答案】B

【解析】膜蛋白的功能多种多样,位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激素;位于类囊体膜上的酶可以催化ATP的合成;位于癌细胞膜上的抗原可以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载体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发挥运输作用。

3.(2017·全国Ⅰ,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血液运输 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 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 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 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及植物细胞之间通过“通道”交流信息。

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性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