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docx
《蛋鸡养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鸡养殖技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蛋鸡养殖技术
目录
1影响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1
1.1正常性产蛋量下降(又称生理性产蛋量下降)………………………1
1.1.1品种
…………………………………………………………………1
1.1.2休产日产蛋量下降
…………………………………………………1
1.1.3规律性产蛋量下降
…………………………………………………2
1.2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
…………………………………………………2
1.2.1环境因素
……………………………………………………………2
1.2.2疾病因素
……………………………………………………………3
1.2.3饲养因素
……………………………………………………………4
1.2.4管理因素
……………………………………………………………4
1.2.5营养因素
……………………………………………………………4
1.2.6药物因素
……………………………………………………………5
1.2.7其他因素
……………………………………………………………5
2蛋鸡产蛋量下降的防治措施………………………………………………5
2.1对正常性产蛋量下降
……………………………………………………5
2.2对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6
3结论
………………………………………………………………………9
影响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终生产蛋量是蛋鸡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
对蛋鸡产蛋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
蛋鸡产蛋量受到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只要在实践中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完全能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
【关键词】蛋鸡
产蛋量
下降原因
防治措施
在正常情况下,鸡群产蛋率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品种的鸡,产蛋率虽有所不同,但一般从开产后3~4周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期后产蛋量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
在饲养管理中,可绘制不同的产蛋曲线图,以便及时掌握鸡群产蛋量的变化情况,改善饲养管理方式。
一般来说,鸡群产蛋量下降后是很难回升的,即使回升,回升的幅度也不大,很难恢复到原来水平。
通过对鸡群周围环境以及饲养管理等的观察和了解,分析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完全能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
1产蛋量下降的原因
1.1正常性产蛋量下降(又称生理性产蛋量下降)
1.1.1品种
有的蛋鸡品种本身产蛋数量少,有的开产时间早,出现产蛋高峰期早,但是维持高峰期的时间不长,因此出现产蛋量下降。
1.1.2休产日产蛋量下降
蛋鸡连续产蛋的天数不同,有的连产蛋天数多,有的连产蛋天数少,不管连产天数长短,连产结束后紧接着就有一个休产日。
有可能休产鸡在某一天突然增多,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如果鸡群没有什么异常现象,产蛋量就会很快的恢复。
1.1.3规律性产蛋量下降
产蛋率曲线图
0
20
40
60
8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从20周龄开产每5周记录的产蛋率
产蛋率曲线
蛋鸡的产蛋率有一定规律性,可用产蛋曲线图表示。
不同品种的蛋鸡产蛋曲线图虽然有所不同,但一般从开产后3~4周都能达到产蛋高峰,高峰期后产蛋量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
1.2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
1.2.1环境因素
1.2.1.1光照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
如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时间缩短,无规律,光照强度减弱都可引起产蛋量的下降。
1.2.1.2通风
鸡舍内长期不开窗户或风扇,炎热季节长时间停电,冬季为保暖,长时间不通风,致使鸡舍内通风严重不足,引起产蛋量的下降。
1.2.1.3温度与湿度
温度突然升高或下降。
夏季长时间高温高湿,未做好降温工作;冬季长时间低温,未做好保温工作,导致鸡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产蛋量下降。
产蛋鸡最适宜的湿度为60%~70%,如果舍内湿度过低,就会导致鸡羽毛紊乱,皮肤干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泽暗淡,并且极易造成鸡体脱水和引起鸡群的呼吸道疾病。
如果舍内温度过高,就会使鸡呼吸时排散到空气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鸡体污秽,病菌大量繁殖,易引发各种疾病,引起产蛋量的下降。
1.2.1.4饮水
饮用水水质差或饮水不卫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供水系统发生障碍,造成供水不足或短水时,会引起鸡产蛋量下降。
1.2.2疾病因素
1.2.2.1减蛋综合征
减蛋综合征的特点是在饲养管理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在鸡群产蛋量达到高蜂时,产蛋量突然急剧下降,同时在短期内出现大量的无壳软蛋、薄壳或蛋壳不整的变形蛋。
一般无死鸡现象,但持续时间可长达1个多月,即使恢复,产蛋量也会下降10%一30%。
此病的防制重点是搞好免疫和创造利于生产的环境,本病发生后,目前均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1.2.2.2非典型鸡新城疫
非典型鸡新城疫是鸡群在具备一定免疫水平时遭受强毒攻击而发生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病情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
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成鸡喉头、气管充血、出血,卵泡破裂引起孵黄性腹膜炎。
使成鸡产蛋量突然下降5%~12%,严重者可达50%以上。
并可出现畸型蛋、软壳蛋和糙皮蛋。
1.2.2.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传播迅速,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造成蛋鸡产蛋机能障碍,使蛋鸡产蛋迅速下降,并且软壳蛋、畸型蛋增多,死亡率较低。
1.2.2.4细菌性疾病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等。
此类疾病多由细菌引起,发生后均会对产蛋鸡造成重大影响,使产蛋量降低,其发病大多数是因为蛋鸡终生隐性带菌或周围环境存在病菌。
在应激不良条件下,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使病原得以繁殖,造成发病。
其传播方式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
1.2.2.5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
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开产初期产蛋率上升缓慢或下降,产少量白皮蛋或软皮蛋,采食正常,但有零星死鸡,剖检可见输卵管发育不良或萎缩迹象。
气管底端,约有2~3cm长红色充血,严重的有硬化坏死。
内脏有近似黑色粘液,时间长的有腐臭现象,可造成死亡。
治疗用配制好的抗呼吸道中药制剂及抗大肠杆菌药如阿莫西林钠或乳酸环丙沙星,5~7天可好转[5]。
1.2.2.6寄生虫病
影响蛋鸡的寄生虫病较多,如球虫病、白冠病、螨虫病等,均能使蛋鸡产蛋量下降百分之几到50%不等。
1.2.3饲养因素
日粮中饲料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或质量有问题,或者突然变更饲料。
如日粮中原料种类突然改变,饲料搅拌不均,饲料发霉变质,食盐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将熟豆饼换成生豆饼,降低了鸡的采食量或导致消化不良。
在饲养过程中将不同年龄段鸡的饲料搞混,使之营养不足,也会导致产蛋量下降。
1.2.4管理因素
1.2.4.1饲养人员衣服、窗帘布颜色及作业时间经常变换。
据了解某蛋鸡场将灰色卷帘布改为蓝色卷帘布,结果引起鸡群产蛋下降5.1%,且软壳蛋增多;鸡群鸣叫不安,惊恐跳跃,部分鸡只跳出笼门。
后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是立即将卷帘布内侧喷以蓝黑墨水稀释液,以使其颜色与原来卷帘布颜色相近。
并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饲料中加倍添加多维素,连续饮用一个周后鸡群基本才恢复正常。
但是产蛋量没有完全恢复,这也符合产蛋量具有不可补偿性的产蛋规律。
1.2.4.2异常的声响及动物进入鸡舍内乱跑,捉鸡等。
据了解鸡场附近邻居搞修建带来的噪音污染,据统计400只38日龄肉鸡死了24只。
1000只产蛋量下降了34%,整个鸡群东奔西窜、呆立、昏迷死亡;剖解发现部分鸡肝脏破裂,腹腔瘀血。
后经过在饮水中加入Vc和NaHCO3,加喂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并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噪声的及时补救,才得以恢复。
1.2.4.3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喂料减少,饮水不足。
1.2.5营养因素
饲料中营养的缺乏或过高、原料品种及营养成分的变化、劣质饲料原料等因素均可造成产蛋率下降。
经调查造成产蛋率下降的情况很多,比如玉米水份含量过高。
在我国每年9~11月份,库存陈旧玉米用完,当年产玉米上市,养鸡户在使用新玉米时,饲料中所用的玉米不是按干物质计算,而是按重量计算,同样重量的玉米由于水份含量(16%~18%)明显高于陈玉米(10%~12%),因此能量、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明显不足,造成产蛋率可下降5%~31%。
有的养鸡户挑最便宜的饲料使用,有的是饲喂量不足,这样均造成了营养不平衡、不全面,不能完全满足产蛋营养需要,导致了产蛋量下降、蛋重轻、蛋壳质量差,蛋的合格率下降,有的下降幅度可达5%~15%。
1.2.6药物因素
1.2.6.1用药不当
如应用了抑制产蛋量下降的药物,如痢特灵,喹乙醇,痢菌净,金霉素,氯霉素,地塞米松,球虫净等。
均可能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
原因是家禽对药物的敏感性很大,如:
磺胺类药物、硫酸链霉素都能使蛋鸡血钙水平下降、产蛋率下降、蛋质变差;拟胆碱药如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和巴比妥类药物都能影响子宫的机能而使产蛋提前,造成产蛋周期异常,蛋壳变薄、下软壳蛋等;氯羟吡啶(克球粉)、尼卡巴嗪等抗球虫药也影响蛋鸡产蛋率;产蛋家禽对乳糖尤其敏感,饲料中含乳糖15%时产蛋会明显受到抑制,超过20%则生产停滞。
1.2.6.2紧急预防接种
在鸡发生某种传染病时,可能要采取某种接种疫苗的措施,这都会造成一时期产蛋量的急剧下降,有的能回升到原来的产蛋率,有的则不能回升到原来的产蛋率。
影响产蛋量下降的疫苗有:
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
1.2.7其他因素
1.2.7.1外界环境所产生的一些应激因素,如异常过大的声响(饲料加工房距离鸡舍太近),红色衣服的刺激,喂饲料等产生的应激反应都能造成产蛋量的下降。
1.2.7.2鸡群的遗传稳定性,长期的气候反常等多方面的应激干扰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产蛋量的下降。
2蛋鸡产蛋量下降的防治措施
2.1对正常性产蛋量下降
对正常性产蛋量下降,应根据产蛋曲线图,掌握产蛋变化的情况,改善饲养管理方式,调整日粮结构和营养标准,以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2对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
对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都难以恢复正常的产蛋水平。
为避免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的出现,根据起产生原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2.2.1健全光照制度
光照是促进蛋鸡性腺发育,提高繁殖性能的必要条件。
在做好蛋鸡育雏、育成期的光照管理条件下,更应注意产蛋期间需逐渐增加到16h光照,强度为10~15lx。
并应遵循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宜长,不可缩短,不可减弱光照强度,不宜变动光照制度,不能忽照忽停,应保持舍内照度均匀和维持相应照度等原则。
否则,鸡群难以达到产蛋高峰,产蛋率不稳定或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缩短。
18~68周龄在自然光照良好的情况下,每周增加0.5~1h光照至16h小时恒定,69~72周龄要达到17h,光照强度为3w/m3,不随便改变光照强度、颜色、时间,更不能停止光照,并按时开关灯。
在阴雨天时还要增加光照。
2.2.2改善通风系统
发现舍内空气污浊时,即使舍温较低也应开窗通风。
舍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加通气量,一般鸡舍内气流速度应保持在0.1~0.2m/s之间。
笼养鸡适度降低饲养密度,有利于改善饲料效能和产蛋率。
饲养密度应根据鸡的体形大小而定,平均3~5只/m2,每群以250只为宜,过分拥挤,舍内卫生条件和空气环境差,不利于鸡群的健康。
每平方米地面撒350g过Ca3(PO4)2,能消除鸡舍内的氨气,减少鸡呼吸道病发生。
2.2.3保证鸡舍内的最佳温度和湿度
蛋鸡产蛋的最佳温度是25℃左右,湿度是55%左右。
温度高于30℃以上,低于20℃以下;湿度高于65%以上,低于45%以下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必须保证鸡舍冬暖夏凉,通风良好。
做好夏季降温和冬季升温的措施。
因此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通风,雨季采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夏季还要采用物理降温:
加强通风,喷雾冷却,搭遮阳帘,刷白减热,绿化降温及门口挂湿帘降温等。
2.2.4保证清洁饮水和正常饮水
饮用水要卫生,经常检查供水系统,及时排除供水系统障碍,保证充足的饮水。
同时降低饮水温度,试验表明,在33℃鸡舍环境中,分别给蛋鸡饮用33℃和22℃的水,产蛋率分别为81%和93%。
降低饮水温度,可提高鸡的采食量,防止产蛋率下降,并保证蛋壳质量。
夏季,蛋鸡饮水可用自来水或深井水,并防止饮水长时间日晒。
2.2.5疾病防治
疾病是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杜绝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主要以预防为主。
有以下一些措施。
2.2.5.1消毒
引种前要对育雏室进行严格的的清洗消毒。
食槽和饮水器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室内每平方米用甲醛42ml,加水42ml再加入21g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
2.2.5.2引种时必须严格检疫,防止疾病的传入。
2.2.5.3引种后要进行免疫,要求每只鸡都要免疫。
2.2.5.4蛋鸡免疫程序:
1日龄:
注射马立克疫苗。
7日龄:
新、支二联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14日龄:
法氏囊苗饮水、点眼或滴鼻。
24日龄:
新、支、法(小三联)苗饮水,小三联油苗胸肌注射(0.3ml/羽)。
35日龄:
鸡痘苗刺种(需两针约0.01ml/羽)。
50日龄:
慢呼(鸡毒支原体)苗点眼。
80日龄:
Ⅰ系苗、新城疫油苗同时肌注。
110日龄:
注射新、支、减(大三联)苗(0.8ml/羽)。
125日龄:
注射鼻炎苗(0.5ml/羽)。
250日龄:
大三联油苗胸肌注射(0.8ml/羽)。
注:
饮水免疫时,需加倍量使用,若饮水中加0.2%脱脂奶粉则效果更佳。
2.2.5.5消毒剂
带鸡消毒消毒剂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使用量:
冬季每平方米100~200g;春季每平方米150~250g。
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和下午进行。
使用喷嘴直径80~120um的气雾发生器,距鸡体60~80cm喷雾。
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如鸡发生传染病,舍内湿度较低、尘埃较多时,可适当增加次数(每周2~3次),药物浓度也应降低30%~50%。
2.2.5.6药物治疗
盐酸恩诺沙星原粉,每10克加水100公斤,连服4日。
2.2.5.7定期检测鸡群的抗体水平,掌握鸡群抗体变化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2.6严格蛋鸡的营养标准,保证饲料营养的全价性。
提高饲料水平,防止饲料霉变,不可频繁变更饲料和饲料原料。
不同年龄段的鸡要有不同的饲料配方,如果产蛋率正常,鸡体重不下降,就没有必要更换饲料配方。
参照饲料配方:
春季使用产蛋率在80%左右的配方:
62%玉米、12.1%豆饼、13%麦麸、4%鱼粉、1%骨粉、7%贝壳粉、0.3%食盆、0.5%生长素、0.1%蛋氨酸。
此外,每100kg饲料中再添多维素10克。
每日饲喂4~5次,白天喂干粉料,晚上喂一次颗粒料而冬季使用产蛋率在80%左右的配方是:
玉米64.0%。
麸皮3.0%,豆饼17.2%,槐叶粉2.0%,鱼粉2.5%,血粉4.8%,骨粉2.0%,贝壳粉4.5%。
该配方粗蛋白质含量16.8%,代谢能11.49兆焦耳/千克,钙3.2%,磷0.6%,蛋能比较适宜。
每日饲喂3~4次,喂干粉料,饮与舍温相同的清洁水,并注意补喂砂砾。
还要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的药物,如Vc。
高温环境下在鸡日粮中添加Vc能明显抑制其体温上升,缓解热应激。
试验表明,热应激时,在鸡日粮中添加0.02%的Vc,产蛋率可提高11.1%,破壳率降低1.5%,且蛋的品质提高。
2.2.7规范管理
2.2.7.1饲养人员要统一服装,作业时间和程序不要经常变化。
2.2.7.2蛋鸡产蛋期内,尽量避免人员参观,减少在鸡舍内的走动。
2.2.7.3管理好鸡场内的动物(如:
猫,狗),防止其在鸡舍内乱跑,乱叫及捉鸡。
2.2.7.4尽量减少各种噪音,严禁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音应激,而且还可以防止鸡群疾病的交叉感染尤其是饲料加工房,应与鸡舍保持一定的距离。
2.2.8对一些能抑制产蛋量的药物要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接种疫苗不要安排在产蛋期,饲喂驱虫药最好放在饮水或饲料中,不要直接捉鸡饲喂。
2.2.9适时淘汰
在50%产蛋率时进行第一次挑选,产蛋高峰后进行第二次挑选。
将生长不好,鸡冠干燥皱缩;羽毛漂亮、头部、喙部、胫部明显呈深黄色的鸡;活力差、不健康的鸡;腹部大量积蓄脂肪的蛋鸡剔除淘汰掉。
既可减少饲料消耗,又可防止疫病传播。
3结论
对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
蛋鸡产蛋量受到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只要在实践中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完全能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