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596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docx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名言警句练习题

一、《论语》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

“,可以为师矣。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5、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子曰: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8、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9、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子曰: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1、子曰: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2、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13、子曰:

“,必先利其器。

14、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子曰:

“君子喻于义,。

16、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子曰:

“智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8、子曰:

“,小人长戚戚。

19、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20、子曰:

“,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二、古诗

(一)蕴含哲理的名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3、,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宋·苏轼

4、会当凌绝顶,。

——《望岳》唐·杜甫

5、?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宋·朱熹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游山西村》宋·陆游

7、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梅》宋·卢梅坡

8、,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清·赵翼

(二)关于送别的名句

1、,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2、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3、劝君更尽一杯酒,。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4、洛阳亲友如相问,。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5、,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

6、衰兰送客咸阳道,。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唐·李贺

7、,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8、,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三)关于边塞诗名句

1、今夜不知何处宿,。

——《碛中作》唐·岑参

2、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

3、,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4、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州词》唐·王之涣

5、醉卧沙场君莫笑,。

——《凉州词》唐·王翰

6、,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唐·王维

7、关山正飞雪,。

——《陇西行》唐·王维

8、月黑雁飞高,。

——《塞下曲》唐·卢纶

(四)关于爱国的名句

1、,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2、剑外忽传收蓟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3、,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三国·曹植

4、王师北定中原日,。

——《示儿》南宋·陆游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6、,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7、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唐·杜牧

8、,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

(五)寄托思乡之情的名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唐·王安石

2、,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4、海上生明月,。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5、,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6、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7、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8、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三)关于传统节日的名句

1、,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唐·杜牧

2、遥知兄弟登高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天阶夜色凉如水,。

——《秋夕》唐·杜牧

4、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唐·涵翃

5、,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6、,花市灯如昼。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7、爆竹声中一岁除,。

——《元日》宋·王安石

8、今夜月明人尽望,?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七)关于惜时的名句

1、少年易学老难成,。

——《劝学》南宋·朱熹

2、明日复明日,。

,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清朝·钱鹤滩

3、莫等闲,,空悲切!

——《满江红》南宋·岳飞

4、花开堪折直须折,。

——《金缕衣》唐·杜秋娘

5、年年岁岁花相似,。

——《白头吟》唐·刘希夷

6、读书不觉春已深,。

——《白鹿洞》唐·王贞白

7、花有重开日,。

——《续侄溥赏酴醾劝酒》宋·陈著

8、策马前途须努力,。

——《岳阳别张祜》唐·李涉

(八)关于长江、黄河的名句

1、星垂平野阔,。

——《旅夜书怀》唐·杜甫

2、,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唐·刘禹锡

3、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4、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唐·李白

5、,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6、,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7、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唐·李白

8、,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明·杨慎

(九)关于田园风光的名句

1、,悠然见南山。

——《饮酒》晋·陶渊明

2、,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3、绿遍山原白满川,。

——《乡村四月》宋·翁卷

4、,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5、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6、,拂堤杨柳醉春雨。

——《村居》清·高鼎

7、梅子金黄杏子肥,。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十)关于诗中山水的名句

1、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2、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3、,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4、两岸青山相对出,。

——《望天门山》(唐·李白)

5、,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6、白浪茫茫与海连,。

——《浪淘沙》唐·白居易

7、,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唐·刘禹锡

8、梅子黄时日日晴,。

——《三衢道中》宋·曾几

7、根据上下文填空。

(1)学而不思则罔,。

(2),报得三春晖。

(3)千山鸟飞绝,。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路点拨】小学阶段的古诗量你较大建议学生参考《小学必备古诗75首》,完成全面的背诵。

举一反三

1、根据提示语填写诗句。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

”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2)送别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请写出你积累的表达送别之意的诗句。

,。

2、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1)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杜甫却高兴而哭,因为官军终于收复了失地,他写道:

“,。

(2)“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刘禹锡的一句诗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3)表面写天的晴朗或者下雨,实际是写人的有情无情的诗句是:

“,。

(4)苏轼脍炙人口的词作《水调歌头》中有一句富含哲理,表现了对人间离合的洞察,这个名句是:

“,。

(5)“,”这句诗赞颂了老师燃烧自己,照亮被人的奉献精神。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千古流传的佳句出自我国代大词人之手,我还知道这首词的其它名句:

,。

4、小华的作文言之有物,苦于无内容可写,老师开导他:

“光看优秀作文,受益还是少了点,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作文素材,古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也可以告诉他: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

5、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6、李峤的《风》中,没出现一个“风”字,却将风描绘得十分生动: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7、《夜雨寄北》中表现诗人思念朋友、渴望重聚的两句诗是:

,。

8、教育孩子不能打骂,通常要感化,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名句是:

,。

虽说写雨,用来说明教育也是一样。

9、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

,。

陆游临终前告诉儿子说:

“,。

10、古诗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从小我们就受到诗歌的启迪,家长常用“

,。

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老师常用“,。

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

11.小红暑假与妈妈都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傍晚,她看到太阳圆圆的,像个大红灯笼在天边慢慢往下沉,一户农家冒着烟袅袅上升,一条黄河缓缓流淌,她忽然想起:

“,”。

夜晚,他看到夜空里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象下了雪,小红真想用李贺的“,”来赞美。

12.爸爸对小胖说,你想吃什么?

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青青的山,有白鹭飞翔,有粉红桃花,还有一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季节。

请用一句诗“,”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答对了你就可以去。

14.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这句诗来。

15、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色在李白和苏轼两位大家的笔下各有千秋:

A、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乐游原》中诗句“,。

”将人带入一种美好景物正在消失的无限悲凉的境地。

与刘禹锡的“,。

”相比,确实少了些潇洒。

17、请写出4句描写边塞的诗句。

(1)

(2)

(3)(4)

1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中“送客”地点在()

A、望湖楼B、黄鹤楼C、芙蓉楼D、岳阳楼

1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遥看/瀑布/挂前/川B、白云/生处/有人/家

C、门泊/东吴/万/里船D、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下列诗句中,描写农民劳动的诗句是()

 A、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1、下列诗句中,表达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下列诗句中,表达深切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3、按要求填写合适的诗句。

(1)2013年6月,“财富论坛”在成都拉开序幕。

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作为东道主,请你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欢迎之意:

,?

(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3)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

这个道理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表述:

“,

”。

(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如“,”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惊走时的担心;“,”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欢的样子。

24、填空。

(1)“卜算子”是词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等。

(2)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人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指。

25、鸟宿池边树,。

26、根据上下文填空。

(1)学而不思则罔,。

(2),报得三春晖。

(3)千山鸟飞绝,。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却话巴山夜雨时。

(6)人无远虑,。

三、歇后语、俗语

1、十年树木,。

2、不入虎穴,。

3、宁为玉碎,。

4、当局者迷,。

5、,拳不离手。

6、耳听为虚。

7、生于忧患,。

8、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9、前事不忘,。

10、读万卷书,。

11、千里之行,。

12、冰冻三尺,。

13、学如逆水行舟,。

14、千里送鹅毛,。

15、孔夫子搬家,。

16、丈二和尚,。

17、哑巴吃黄莲,。

18、落花有意,。

19、城门失火,。

20、出其不意,。

21、司马昭之心,。

22、八级工拜师傅,。

23、刘备访贤,。

24、尺有所短,。

25、众人拾柴。

26、,百看不如一干。

27、,船到桥头自然直。

28、世上无难事,。

29、知己知彼,。

30、万事具备,。

31、,行必果。

32、吃一堑,。

33、路遥知马力,。

34、大意失荆州,。

35、有理走遍天下,。

36、海阔从鱼跃,。

37、八仙过海——。

38、泥菩萨过江——。

39、孔夫子搬家——。

40、猪八戒照镜子——。

41、,不许百姓点灯。

42、小和尚念经,。

43、,有理说不清。

44、塞翁失马,。

45、猫哭耗子——。

46、麻雀虽小——。

47、鸡蛋碰石头——。

48、肉包子打狗——。

49、王八吃秤砣——。

 

四、名言警句

1、,下笔如有神。

2、读万卷书,。

3、满招损,。

4、三人行,。

5、一言既出,。

6、一寸光阴一寸金,。

7、,始于足下

8、一花独放不是春,。

9、天时不如地利,。

10、,后事之师。

11、,忠言逆耳利于行。

12、人无远虑,。

13、精诚所至,。

14、,近墨者黑。

15、先天下之忧而忧,。

16、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17、花有重开日,。

18、盛年不重来,。

19、学而不厌,。

20、,人不学不知义。

2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

22、劝君莫惜金缕衣,。

23、,敬人者人恒敬之。

24、莫等闲,,空悲切。

2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26、须逊雪三分白,。

27、人生自古谁无死,。

28、路漫漫其修远兮,。

29、天行健,。

30、横眉冷对千夫指,。

31、少年易学老难成,。

32、策马前途须努力,。

33、不经一番彻骨寒,。

34、,万事功到自然成。

35、千淘万漉虽辛苦,。

36、,不进则退。

37、世事洞明皆学问,。

38、人之初,性本善。

,习相远。

39、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40、,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41、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42、养不教,。

教不严,师之惰。

43、子不学,非所宜,,老何为。

44、岁寒,。

45、,非宁静无以致远。

46、勿以恶小而为之,。

47、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的。

(鲁迅)

48、落红不是无情物,。

49、,蜡炬成灰泪始干。

50、鞠躬尽粹,。

 

 

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最近火爆的“夸夸群”就是如此,不管你在群里说什么,马上就会被其他群成员夸到心花怒放,满眼所见只是人性的美好。

你如何看待这种“夸夸”现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妨宽容看待“夸夸”现象

近日,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高校的学生还建立了各自学校的夸夸群。

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

夸夸群除了在高校火热以外,还有电商平台商家推出了“夸人服务”,记者调查发现,花费20元购买服务后,便会被拉进一个群里,群里人会从长相、性格等各个方面夸赞购买服务的人。

有人觉得这种行为很假,尤其是花钱让别人夸自己,简直就是傻了,但是也有人认为不管是互相夸还是花钱买夸,都会让人获得心理满足感,值得肯定。

很显然,这样的夸夸群,就是为夸而生,为夸而夸的,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很假,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从人的天性来说,即便知道对方是“拿人钱财替人乱夸”,可是从心理上仍旧觉得很受用,也确实很够从中获得某种心理满足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有网友表示,在自己陷入人生低谷,学业、爱情双双受挫的时候,正是这样的夸夸群才抚平了内心的悲伤,让自己重新站了起来。

所以说,不管这样的夸夸群感情是真是假,但至少它对夸人的人和被夸的人都没有什么坏处,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行为。

与此同时,这种夸人的行为,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所以不应该被过分指责,而更应该被宽容看待。

退一步说,如果有人觉得这样的夸人太虚假,自己从心里感到厌恶,那么也好办,只要自己不参加这样的群,也不去购买这样的服务即可。

由现在流行的夸夸群,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媒体曾经报道的“怼怼群”,与夸夸群相反,怼怼群是见人就怼,凡事都怼,以抬杠、谴责甚至是辱骂他人为主要目的,据说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

但以这种方式来减压,效果恐怕难以令人乐观,毕竟人在压力大的情况下,还被别人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只会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夸夸群就显得积极、健康了很多。

当然了,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偶尔玩玩夸夸群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正如记者所体验的那样,一些夸夸群里,夸来夸去就是那么几句话,已经形成了套路,难免让人审美疲劳。

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回归现实生活,用运动、阅读等健康方式让自己放松,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系统,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为夸而夸。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材料主要讲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关于赞美作用的名言及最近火爆的“夸夸群”,题干要求“你如何看待这种‘夸夸’现象”。

马克吐温的话主要讲恰如其分地赞美能使人感受到人际间的理解和温暖,能够使人活的更加愉快。

每个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

喜欢被赞扬,是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1)从赞同“夸夸”方面分析立意。

夸夸群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第一,学习、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夸夸群可以起到发泄和排解情绪的作用;第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都有社交和被尊重需求,夸夸群的出现刚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越敏感,就越需要被夸奖。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与压力,在面对它们时如何得到足够的社会认同,是年轻人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

因为人的本性是喜欢被赏识的,即使是“善意的谎言”。

“夸夸”可以释放压力,增强信心;“夸夸”可以排解情绪,更好面对生活等。

从反对“夸夸”角度分析立意。

“夸夸”有暂时“止渴”的效果,但是并不能解决造成人内心冲突的问题。

寻求心理慰藉,是人之需求,也是人的本能,这点无可厚非,最怕的就是产生“依赖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善于调节自己等。

从辩证角度分析立意。

“夸夸”实际上都是希望引发其他人的关注。

“夸夸”的作用就在于它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求。

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要适中,而不能偏向任何一个方面。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赞美,保持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如确定标题“正确认识自己”。

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话题“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我们看自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优点,而故意隐瞒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自然就不会进步;我们在查找自己的问题和错误时,一定要找到根源,这样就能够成功对问题和错误进行准确无误的诊断、治疗;要学会自我剖析,正确评价自己,人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等。

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把自己看全面,看透彻,才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全面看待自己,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

【素材】

赞美有时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启发人们去寻找心中尚未开垦出的美;赞美有时是一缕阳光,将拨开生活的阴霾,给人们心灵以光明。

赞美别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赞美要讲究分寸,恰如其分的赞美,赞美要有针对性,需要自然、顺势,多赞美那些不被注意的人。

我还是希望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没有原则的夸夸群可以少一点,多一点鼓励群,认清现实,毕竟生活这么美好,我们要努力拥抱生活。

虚假的夸赞听多了,也不是件好事。

年轻人有心理方面的压力,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解压,比如运动、找亲朋好友聊天等方式解压,如果对“夸夸群”过分依赖,则要保持警惕。

心理学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很多时候是增强自信心的关键。

表扬与夸赞让人们做事的态度更加积极,更有动力,也能很有效的减轻对失败的心理负担。

但夸夸群里夸奖实则是不符合夸奖心理学的逻辑的。

与浮夸的“夸赞”相比,严峻理性的批评纵然有其价值,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不是别人的一两句夸奖就能迎刃而解的,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

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

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

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

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书法、印章、京剧、武术、茶道、乐器、国画、对联,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地域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这些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

当六年的养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