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575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温经止血止痛论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 Levl.etVant. 的干燥叶。

又名:

艾、土艾、艾蒿、祁艾、香艾、家艾、甜艾、野艾、大叶艾、狼尾蒿子。

原植物艾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亦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

本品药材性状: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质柔软。

气清香,味苦。

本品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能: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中医临床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本品有止血,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抗过敏,抑制心脏收缩作用;以及镇静,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兴奋子宫作用等;并有补体激活作用,增强免疫功能等。

其它药用部位:

艾实,为艾的果实,主明目,壮阳,助水藏、(利)腰、膝及暖子宫。

艾叶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谓“味苦,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阳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一名冰台,一名医草。

生田野。

三月三日采,暴干。

作煎勿令见风。

”《本草图经》曰:

“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

云此种灸百病尤胜。

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

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

经陈久方可用。

俗间亦生捣叶取汁饮,止心腹恶气。

古方亦用熟艾拓金疮。

艾叶含挥发油约0.45%~1.00%,刘国声在挥发油中鉴定出34个成分,其中以柠檬烯含量最高,为14.94%,其次为香叶烯、醋酸龙脑酯、β-蒎烯、龙脑、桧烯等。

据报道,对艾、蕲艾、野艾蒿、蒙古蒿、魁蒿和朝鲜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96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在鉴定出的成分中,有20种成分为6种样品挥发油所共有,即α-侧柏烯、α-蒎烯、莰烯、香桧烯、1-辛烯-3-醇、对-聚伞花素、1,8-桉叶素、γ-松油烯、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α-松油醇、丁香酚、反-丁香烯、顺-β-金合欢烯、葎草烯、β-芹子烯、丁香烯氧化物、六氢金合欢基丙酮和棕榈酸。

河北产艾叶和蕲艾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较类似,其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樟脑和龙脑。

一些成分如樟脑、龙脑、反-丁香烯在各油中的含量较悬殊。

同一品种,由于产地不同,对挥发油中所含成分影响较大。

如北京产艾叶油含蒿醇31.48%、1,8-桉叶素9.00%、樟脑3.48%,而河北产艾叶油含1,8-桉叶素30.65%、樟脑24.97%,蒿醇则未被检出。

此外,艾叶中尚含腺嘌呤、胆碱、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C,D、淀粉酶及微量元素等。

梅全喜报道,艾叶用于治病的历史十分悠久,至今约两千多年。

历代本草医籍对艾叶均有记载,但未强调其产地,直到宋代才对产地有了选择。

到了明代,优质艾叶的产地有了变化,蕲州艾叶逐渐以其质优效佳而为医药界所接收,蕲州也成了艾叶的道地产地,蕲艾不仅作为礼品而且在明代已成为贡品。

到了清代,一些本草依然肯定蕲艾为艾中之优质品。

而近代和现代,对于道地药材不太讲究,因而艾叶的使用正如《中国道地药材》所载:

现时所用之艾,多就地取材。

但仍有医药专著强调蕲艾的优质。

在外观形态方面,有人发现蕲春栽培的蕲艾,植株高大,可达1.8~2.5m,含挥发油较多,香气浓郁,叶厚纸质,密被厚而长的毛,取干叶揉之可成绒团,质柔软,特将其定名为Artemisiaargyi cv. qiai。

对产于湖北蕲州的蕲艾和河南汤阴、四川资阳的艾叶中挥发油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发现蕲艾的挥发油含量最高,达0.83%,河南及四川较低,为0.39%和0.35%。

微量元素含量:

蕲艾中Ca、Mg、Mn、Al、Ni等含量较高,而四川艾叶中Co、Cr、Se、Fe、Zn含量较高,河南产的除Cu含量较高外,其余均最低。

与理血作用有关的Mn、Ca、Mg、Zn等四种元素,蕲艾就有Mn、Ca、Mg三种,比四川、河南艾高,说明蕲艾比他地产的为好。

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浸出物以陕西艾最高,蕲艾最低,分别为4.554%和4.087%,而醇溶性浸出物则以河北安国艾和蕲艾含量最高,分别为2.495%和2.201%,因而入汤散剂内服以陕西艾好,而制作艾条则以蕲艾与河北艾为好。

不同采集期挥发油含量的测定发现:

蕲艾从4月份到端午节(6月18日)逐渐上升,端午节前后达到最高峰,约1.00%,此时正值艾叶植株生长旺盛,营养体重量大,产量最高,其后逐渐下降,至花开期(8月份)最低,不足高峰期的一半,蕲艾的嫩茎也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约0.18%)。

在临床应用方面,蕲艾功效也胜于诸艾。

另外,同天采收的药材在中午时挥发油量最多,比清晨高11.1%,比晚间高出18.5%,故艾叶应确定6月中旬(端午节前后几天)的晴天中午为最佳采收期。

郭承军报道,艾叶挥发油中的α-蒎烯、萜品烯醇、β-香叶烯、α-非兰烯都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且α-蒎烯还有抗真菌作用。

桉叶素具有较显著的解热、抗炎、抗菌作用。

从野艾A.lavandulaefolia挥发油中分离出的1-甲基-7-异丙基萘为首次从中得到,文献未见报道,此化合物具有弱的致癌活性。

艾醇也系从艾叶中首次得到,同属植物仅见A.feddei Levl.etVant.(矮蒿)的挥发油中含有的报道。

艾叶与野艾叶的挥发油的折光率、平均含量及主要成分都有显著的差异,但要确定野艾叶为伪品还有待于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并结合必要的药理实验与临床观察。

山东艾叶中艾醇的含量,野艾叶中桉叶素、1-甲基-7-异丙基萘和萜品烯醇的含量都较大,对这些成分有待进一步的药理研究,以扩大艾与野艾的药用价值,充分利用药物资源。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

(1)朝鲜艾蒿,为艾的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习称艾叶、细裂艾,功效与艾蒿相同;

(2)暗绿蒿,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可作艾蒿的代用品;(3)黑蒿,又名艾蒿,分布于云南等地,全草用于骨蒸劳热,中暑,外感,吐血,衄血,皮肤瘙痒;(4)无毛牛尾蒿,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慢性咳嗽痰喘;甘肃习称紫杆蒿、紫杆艾,甘南部分地方民间习用;(5)小白蒿,又名小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带花序全草用于胆囊炎,蛔虫病,蛲虫病;(6)湘赣蒿,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全草作艾蒿的代用品;(7)歧茎蒿,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山东、河南;全草作艾蒿的代用品;(8)五月艾,又名艾叶、小野艾;药材带叶茎长50~100cm,稀柔毛或无毛,叶经水浸后展开为1

(2)回羽状分裂,裂片为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上表面无腺点,无毛或叶脉处有稀疏短毛,余同艾;全国除西北干旱、高原地区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叶功能理气血,逐寒湿,止血,温经,安胎;作艾蒿的代用品;(9)牡蒿,全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外均有分布,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中暑,疟疾,肺痨潮热,高血压症,创伤出血,疔疖肿毒;福建称其为臭艾、油艾,浙江称花艾草;(10)狭裂白蒿,分布于甘肃中部及东南部,习称细叶艾、白蒿及火蒿,自产自销,有时混入艾蒿或野艾蒿中;(11)白苞蒿,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月经不调,经闭,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肿,带下病,瘾疹,腹胀,疝气;广西称其为甜艾,广州称鸭脚艾;(12)矮蒿,全国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叶称细叶艾,用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妊娠下血,皮肤瘙痒;作艾蒿与茵陈的代用品;(13)野艾,又名蕲艾,习称水蒿、白蒿、大叶艾、小叶艾、掌叶艾及细叶艾;叶1~2回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边缘常稍外卷,上表面绿色,无白色腺点,有极稀疏的柔毛,下表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序淡褐色,香气较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叶用于崩漏,先兆流产,痛经,月经不调,湿疹,皮肤瘙痒;安徽、四川称其为蕲艾,广西称祁艾,作艾蒿的代用品;本品为甘肃省药用艾叶的主流商品之一,或混入艾蒿之中;(14)白叶蒿,习称白蒿、白艾、艾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叶散寒除湿,温经止血,安胎;作艾蒿的代用品;(15)蒙古蒿,叶片多呈长三角形,长6~12cm,宽5~7cm,羽状深裂,侧裂片条状披针形至条形,羽状浅裂或不裂,有的具假托叶3~4对,中裂片常3裂,无齿,上表面深绿色,近无毛,下表面被白色短绒毛(中脉除外),气特异,味微苦;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茎叶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清热凉血,解暑;作艾蒿的代用品;(16)小球花蒿,分布于西南及甘肃、宁夏、青海,全草消肿止血,祛风杀虫;甘肃习称艾叶、小白蒿、细艾叶,景泰等地收购使用,自产自销;(17)黄花艾,又名魁蒿、五月艾;高60~120cm,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6~10cm,宽4~8cm,叶羽状3~5深裂或仅有不整齐的缺刻,两面均被白色绒毛,上表面无白色腺点,裂片卵圆形,头状花序极多数,花黄色;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叶用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崩漏,产后腹痛,腹中寒痛,胎动不安,鼻衄,肠风出血,赤痢下血;广西称其为五月艾;(18)秦岭蒿,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部、河南西部,为秦岭地区特有药用植物;作艾蒿的代用品;(19)灰苞蒿,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全草用于痈疽疮毒;可作艾蒿的代用品;(20)蒌蒿,除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西藏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全草称红陈艾,用于黄疸,产后瘀积,小腹胀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伤出血;江苏称其为水艾,安徽、四川、贵州称狭叶艾;(21)大籽蒿,又名白艾蒿;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互生,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mm,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小花皆为管状,黄色,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福建、河南,全草用于痈肿疔毒,黄水疮,皮肤湿疹,宫颈糜烂;贵州称其为洋艾、小艾叶;(22)阴地蒿,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崩漏,带下病,经闭,腹痛;可作艾蒿的代用品;(23)辽宁蒿,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西部;作艾蒿的代用品,甘肃甘南、定西及兰州部分地区民间习用,商品中时有混入;(24)南艾蒿,除华北、西北干旱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根、叶散寒,止痛,止血,用于淋证;作艾蒿的代用品;(25)北艾,又名火艾、野艾、五月艾、田艾蒿;高45~100cm,中部叶1~2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叶上面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丝状毛,上部叶近乎无柄,裂片狭窄如线,头状花序钟状圆形,淡褐色,花后稍下垂,排列成窄长的总状花丛;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其叶亦可作艾叶用;

(26)乳白香青(菊科),又名大矛香艾,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全草用于血瘀包块,肝阳上亢,肺热咳嗽,创伤出血;(27)艾纳香,又名大艾、大风艾、牛耳艾、打蚊艾、再风艾、冰片艾;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10~17cm,宽1.2~2.5cm,先端尖,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柄状,或近深裂,边缘具不规则锯齿,两面密被茸毛,头状花序顶生,伞房状,总苞片数轮,管状花黄色,异形,缘花雌性,盘花两性;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福建、台湾,叶及嫩枝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疮疖痛肿,湿疹,皮炎;叶的加工品为艾片;(28)山风,又名香艾,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风湿关节痛,湿疹,皮肤瘙痒,外伤出血;(29)东风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产后血崩,月经不调,疮疖;海南称其为无毛大艾;(30)菊花,干燥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不全,完整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短柄,掌状浅裂或半裂,裂片顶端钝圆,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叶上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毛茸较稀少,下表面常为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短绒毛,质柔软,叶片拉断面没有白色须状毛,是与艾叶最明显的区别,气香,味苦;分布于全国各地,有报道市售的部分艾叶中混有大量本伪品,为药用菊花亳菊采花后废弃的叶;(31)矮脚苦蒿(菊科),又名苦艾、刘寄奴、熊胆草、金龙胆草;高约60cm,全体密被柔毛,茎直立,圆柱形,密被柔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长圆形,长4~6cm,宽2.5~3cm,羽状深裂,裂片宽3~4mm,两面密被柔毛,头状花序径约6mm,排成圆锥花序,花黄色,外围的花雌性,丝状,内面的花两性,管状;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全草用于中耳炎,目赤,风火牙痛,口腔破溃,咽喉痛;(32)香丝草,又名小山艾,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全草用于感冒,疟疾,风湿关节痛,外伤出血;(33)苏门白酒草,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全草用于风湿关节痛,咳嗽,崩漏;广西梧州称其为竹叶艾;(34)芙蓉菊,又名蕲艾;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cm,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顶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狭长,裂片卵形或狭矩圆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4~5mm,生于上部叶腋内,具柄,成一顶生具叶的总状花序,花杂性;分布于中南及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有栽培,叶用于风寒感冒,小儿惊风,痈疽疔疮;广西称其为千年艾,福建称白艾、白香菊;(35)杯菊,单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呈互生状分离,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深裂,并具重锯齿,两面被毛,头状花序小,排成圆锥状顶生,花紫红色,熟后黄色;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全草用于急性吐泻,中暑,小便淋痛,咽喉痛,口腔破溃,吐血,衄血;广西称其为小艾;(36)小飞蓬,又名臭艾、小山艾、竹叶艾、破布艾;叶互生,基部叶近匙形,长7~10cm,宽1~1.5cm,边缘齿裂或全缘,有缘毛,上部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约5mm,具柄,单歧聚伞排列,外围舌状花白色,多层,雌性,中央管状花白色或黄色,两性;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草用于口腔炎,中耳炎,眼结膜炎,风火牙痛,风湿骨痛;(37)鼠曲草,又名田艾、鼠密艾、黄花白艾;基部叶条状匙形,花后凋落,上部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或条状匙形,长2~6cm,宽3~10mm,先端圆钝具尖头,基部渐窄,无柄,全缘,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圆头状,全为管状花,外层雌性,中央两性;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全草用于咳嗽痰喘,风寒感冒,蚕豆病,筋骨疼痛,带下病,痈疮;(38)天水蚁草,又名大白艾,分布于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全草用于感冒,肺热咳嗽,痢疾,瘰疬,下肢溃疡;(39)六棱菊,又名四方艾;茎直立,多分枝,4~6棱,全株密生淡黄色柔毛及腺点,有特殊气味,叶椭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1~2.5cm,边缘具细齿,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渐窄,下延至茎成翅,上部叶较窄小,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一至数个单歧聚伞状排列;花紫色,全部管状;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全草用于感冒咳嗽,身痛,泄泻,风湿关节痛,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40)戟叶火绒草,又名火艾,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全草清热凉血,利尿,疏风解表;云南称其为火艾,藏医用作艾灸用;(41)薄雪火绒草,又名火艾,茎丛生,细长,直立,被白色绒毛,叶互生,披针形至狭长椭圆形,长4~6cm,宽 6~12mm,先端锐尖,全缘,基部渐狭,上面绿色,下面密生白绵毛,顶生头状花序,集成稠密的聚伞花序;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42)火绒草,又名白艾;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4.5cm,宽0.2~0.5cm,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厚绒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河南,全草用于急、慢性水肿,尿血,淋浊;东北称其为老头艾,甘肃称小毛香艾;(43)矮火绒草,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全草清热凉血,止血利尿,镇咳,降血压;青海称其为小毛香艾;(44)长叶阔苞菊,分布于广西、云南,全草用于跌打损伤;广西大新称其为香艾;(45)白叶火草,又名大叶艾,火门艾、白背艾;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密被白色茸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金黄色;分布于西南各地,全草祛风,清热利尿;(46)拿嘎千里光,分布于西南及湖南、广西,根或全草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痰喘,水肿,小便涩痛;广西富川称其为火门艾;(47)万寿菊,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有栽培,叶用于痈、疮、疖、疔,无名肿毒;广西西林称其为黑苦艾;(48)太白艾,多年生草本,高15~25cm,嫩时全株有短绵毛,叶互生,3出羽状分裂,长3~5cm,下面有厚白毛,裂片线状披针形,中裂片通常再3裂,叶柄向基部渐狭细,头状花序多数,黄色,集成紧密伞房状,花全部管状;分布于陕西、甘肃,全草祛风镇静,清热解毒;(49)菊蒿,又名艾蒿,分布于黑龙江、新疆,茎、花序用作杀虫剂。

(50)大叶紫珠(马鞭草科),又名假大艾,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根、叶用于暑痧热症,烦热口渴,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51)益母草(唇形科),又名地落艾、红花艾、益母艾,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52)鹿茸草(玄参科),又名千年艾、白山艾,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全草用于感冒,烦热,小儿高热,风热咳喘,牙痛,吐血,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小儿鹅口疮,乳痈,外伤出血;(53)香叶(牻牛儿苗科),又名香艾,原产南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全草用于风湿痛,疝气;(54)朱红苣苔(苦苣苔科),分布于广西、云南,全草用于咳嗽,吐血;广西称其为山艾;(55)白花蛛毛苣苔(苦苣苔科),分布于广西、贵州,全草用于吐血,浮肿,痢疾,阴挺,跌打损伤,骨折;广西称其为火艾;(56)臭草(芸香科),原产欧洲,全国南部各地均有栽培,全草用于感冒发热,牙痛,月经不调,小儿湿疹,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广西称其为臭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