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520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共 财政学考试重点.docx

陈共财政学考试重点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社会集中性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产品的分类

•私人产品

---能够通过市场供应的产品

•公共产品

---不能够通过市场供应的产品

•半公共产品

---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特征的产品

(二)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区别

1.产品效用的可分割性不同

(1)私人产品

---效用具有可分割性

(2)公共产品

---效用有不可分割性

2.产品使用的排他性不同

(1)私人产品

---具有排他性

(2)公共产品

---不具有排他性

3.产品使用的可阻止性不同

(1)私人产品

---具有可阻止性

(2)公共产品

---不具有可阻止性

(三)两种产品的供应途径

1.私人产品

----市场供应

2.公共产品

----政府供应

(四)半公共产品的特点

1.产品效用

----既具有可分割性又具有不可分割性

2.产品使用

----具有排他性

3.产品使用

----具有可阻止性

(五)半公共产品供应途径

----政府与市场合作

二.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

(一)发达国家政府职能履行情况

(二)发展中国家政府职能履行情况.存在越位和缺位情况

三.政府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2.财政的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总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可选择的资源配置机制

1.市场配置机制

2.计划配置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途径

1.市场为主、

2.财政为辅

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

1.市场在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上存在失灵现象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盲目性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资源

2.在政府部门内部配置资源

3.对市场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调节

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是指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对社会的财富分配状况进行调节,使之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

对公平分配的不同理解

1.市场的理解

----生产要素贡献论

----经济公平

2.社会的理解

----分配结果的差距合理化

----社会公平

财政履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目标

---社会公平

---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终极目标)

财政收入再分配的内容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对市场分配进行调节

(1)税收调节手段

(2)转移性支出调节手段

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各种财政手段的调节,使社会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含义

1.经济稳定的含义与衡量指标

(1)含义,供需平衡

(2)衡量指标

A通货膨胀率

B失业率

2.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目标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财政能够履行职能的原因----财政收支是供给与需

求的形成过程

1.收入过程

--供给的形成过程

2.支出过程

--需求的形成过程

履行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手段

1.自动稳定器调节手段

2.相机抉择稳定器手段

四.财政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五.政府失灵问题

(一)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策目标未能实现

2.政策目标实现的代价过大,副作用过多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

1.政府政策目标与公共目标的差异

2.政府部门的运行低效率

3.政府部门信息的不完全性

(三)政府失灵的矫正

1.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

3.加强社会监督

第二章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一)效益的含义

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含义

在安排财政支出之前,对财政支出的所费与所得对比关系预先进行分析,以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1.衡量效益的标准的特殊性

(1)企业

----经济效益

(2)财政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2.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的特殊性

(1)企业

----自身的所费与所得

(2)财政

----社会整体的所费与所得

3.择优标准的特殊性

(1)企业

----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

(2)财政

----社会总体效益最大化

(四)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用于有经济效益的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项目目标,提出若干建设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所有潜在成本和效益,并把它们转换成货币单位,通过比较分析,确定该项目或方案是否可行。

2.最低费用选择法

----适用于无经济效益且产品无法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效益分析

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

(五)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2.绩效评价指标

(1)共性指标

(2)个性指标

3.绩效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2)比较法

(3)因素分析法

(4)最低成本法

(5)公众评判法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财政支出的分类

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具体用途分类。

实用性

(二)按政府职能分类

1.分类内容

(1)经济建设支出

(2)社会文教支出

(3)国防支出

(4)行政管理支出

(5)其他支出

2.分类意义

---便于社会考察政府职能履行情况

(三)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1.分类内容

(1)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

(2)资本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的支出

2.分类意义

---便于确定资金来源

(1)经常性支出

----税收

(2)资本性支出

----税收或国债

(四)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1.分类内容

(1)预防性支出

(2)创造性支出

2.分类意义

----便于考察政府行政效率

(五)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程度分类

1.分类内容

(1)可控性支出

(2)不可控性支出

2.分类意义

---便于考察政府的调控能力

(六)按财政支的经济性质

1.分类内容

(1)购买性支出

---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

---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分类意义

(1)便于考察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A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状况

②直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B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②间接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总供求的平衡状况

(2)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

A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及经济组织的效益约束作用

①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作用

----硬化

②对社会经济组织的效益约束作用

----硬化

B转移性支出对政府及经济组织的效益约束作用

①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作用

----软化

②对社会经济组织的效益约束作用

----软化

§2.财政支出原则

一.量入为出原则

----总量原则

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结构原则

三.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资金使用原则

§2.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对于不采用债务收入为财政收入的情况,后者比前者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二)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弹性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3.财政支出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分析

(一)瓦格纳法则

德国19世纪经济学家,在分析欧洲国家以及日、美等国的经验性材料基础上,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瓦格纳法则。

1﹒含义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提高。

2﹒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原因分析

(1)政治原因

---市场关系复杂化造成立法执法成本增加

(2)经济原因

A工业化→城市化→公共管理成本增加

B收入增长→公共服务需求扩张

(二)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皮考克、威斯曼(英国)

皮考克与威斯曼1961年出版《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一书,研究了英国1900年-1955年间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提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替代效应”是指在非正常情况下,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增加。

1.内在因素

是指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随之增加,以不变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

2.外在因素

是指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战争、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会迫使纳税人接受较高的租税容忍水平,即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有所增加。

皮考克和威丝曼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的主要因素。

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

(三)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罗斯托

1.经济起飞阶段

----政府投资支出扩张

2.起飞完成阶段

----投资支出递减,社会公共服务支出扩张

3.经济高度发达阶段

---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支出扩张

(四)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鲍莫尔

1.假设

①经济体中存在两个部门:

停滞部门和进步部门

②除了劳动力成本以外的支出都可忽略,即劳动力是唯一的投入

③工资在两个部门同时上升和下降的,劳动力具有均一性,不同部门的劳动工资率相同

④货币工资的增长和部门生产率增长一致

2.结论

①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上升到无穷大,而进步部门单位产出成本不变

②进步部门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③停滞部门能否生存取决于

--需求弹性

A需求有弹性,逐渐被市场淘汰

B需求无弹性,支出规模不断扩张

三.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当前的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

(1)政局稳定状况

(2)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3)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

3.社会性因素

(1)人口因素

A人口规模

B人口结构

(2)地理因素

(3)文化历史因素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财政支出的管理水平

(三)政治决策程序

----不同的政治决策程序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分析

§3.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一)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1.经济建设支出占比仍较大

2.社会文教费支出占比偏低

3.行政管理费开支比重偏高增速过快效率过低

(二)按政府职能分类的支出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

2.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3.民主制度不健全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一)变化趋势

1.购买性支出占很大比重

2.转移性支出占比呈上升趋势

3.主要原因是债务支出的快速膨胀

4.两类支出占比波动性大

(二)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2.财政职能目标的选择

3.统计口径的原因

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

(一)内生增长理论

1.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60年代流行

●观点:

(1)以劳动投入量和物质资本投入量为自变量

(2)把技术进步等作为外生因素来解释经济增长

(3)财政政策亦属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

(4)以资本积累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5)由于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任何经济都将逐渐收敛到各自的稳态水平;除非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人均产出不可能持续增长。

(6)财政政策没有机会影响经济增长率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90年代初期形成。

●观点:

(1)长期增长率由内生因素解释

(2)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

(3)经济长期增长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

(4)内生变量对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敏感,并受政策的影响。

(5)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

政府直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

政府直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的政策措施:

政府直接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

(二)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针和措施

1.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力度

2.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3.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4.促进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大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购买支出中的消耗性支出

二.社会消耗性支出的项目

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科教文卫费用,公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

三.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意义

(一)政府职能履行的物质保证

(二)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保障

(三)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二

§1.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一)投资的作用

1.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2.刺激需求的增长

3.增加供给总量、改善供给结构

(二)政府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作用

----直接调控手段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

1.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评价和安排投资

2.以全社会的资金来投资,可投资于大型基础设施

3.优化社会投资结构

(二)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稀缺要素标准)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

3.就业创造标准(劳动密集型优先)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和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她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1.调节收入差距的手段

2.稳定经济的工具

3.克服私人市场保险的弊端

私人市场保险的弊端

(1)市场保险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市场保险无法解决储蓄不足和免费搭车现象

(3)市场保险难于克服系统性风险

即指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保险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保险无法进行全社会的收入再分配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萌芽阶段---17世纪*

2.雏形阶段----19世纪末(德国)*

3.成熟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

4.高福利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一)社会保险

指将危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一种措施。

(二)社会救济

指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向生活确有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资助的社会保障计划。

(三)社会福利

指政府为特殊人群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

三.社会保险的特点及内容

(一)特点

1.所遵循的原则的特殊性?

2.目的的特殊性

3.权力与义务对等的特殊性

(二)社会保险的内容

1.养老保险

2.失业保险

3.医疗保险

4.工伤生育保险

§2.财政补贴支出

一.财政补贴的概念

指政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给予社会成员的补助。

二.财政补贴的特点

(一)政策性强(纯粹的经济调节手段)

(二)灵活性强

三.财政补贴的分类

(一)按补贴环节分类

1.生产环节的财政补贴

2.流通环节的补贴

3.消费环节的补贴

(二)按补贴的接受主体分类

1.企业补贴

2.居民补贴

(三)按补贴方式分类

1.明补与暗补

2.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四.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一)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1.改变需求结构

2.改变供给结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二)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效应

1.有效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

5.稳定经济

(三)财政补贴的消极作用

1.长期运用会固化不合理的比价关系

2.破坏公平竞争环境

3.增加社会对政府的依赖心理

§3.税收支出

一.概念

指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一)提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财政部部长助理斯坦利·萨里

(二)提出税收支出概念的意义

1.全面反映政府职能履行情况

2.有利于加强对税收优惠的监督作用

三.税收支出的特征

(一)税收支出是一种虚拟性支出

(二)税收支出具有对照性特征

(三)税收支出是一种特定性支出

1.税收支出针对特定的政策目标,具有明确目的

2.税收支出的享受对象是符合特定目标的特别纳税人

(四)税收支出的财政效益具有不确定性

四.税收支出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支出的正面经济效应

1.有利于鼓励微利有益产品的生产

2.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3.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就业机会

4.有利于消除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二)税收支出的负面经济效应

1.背离税收公平原则

2.增加新的分配不公

3.增加税收征管难度

五.税收支出的分类

(一)照顾性税收支出

纳税人因经营困难而无力纳税时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

(二)刺激性税收支出

用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

六.税收支出的形式

一)税收豁免(课税对象的减少)

(二)纳税扣除(应税所得额的减少)

(三)税收抵免(税款的抵免)

(四)优惠税率

(五)延期纳税

(六)盈亏相抵

(七)加速折旧

(八)退税

七.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一)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经合发组织)

(二)严格的税收预算管理(美国、加拿大)

(三)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意大利等)

贝弗里奇计划以及贝弗里奇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财政收入分类

一.对财政收入概念的理解

●静态的财政收入

●动态的财政收入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税收----主要收入

2.非税收收入

(1)收费收入

(2)国有资产收入

(3)罚没收入

(4)国债收入

(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分类

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

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政府收入(财政收入+制度外收入)

(三)按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分类

1.中央政府收入

2.地方政府收入

第八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税收的“三性”

(一)无偿性

(二)强制性

(三)固定性

§2.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1.含义

----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

2.纳税人、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义务扣缴人的区别

(二)课税对象

1.含义

----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

2.课税对象与税目的区别与联系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细化

(三)税率

1.含义

----指对课税对象的征税比率

2.税率的种类

(1)比例税率

①含义

----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②比例税率的特点

A一视同仁

B计征简便

③适用范围,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

---收入功能强的税种

(2)定额税率

①含义

----指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②特点

A计征简便

B税额不受价格变化影响

C具有累退性(随着税基规模的增大,纳税的比例降低)税基……计税依据或者计税的标准

③适用范围

----管理要求较强的税种,资源税,车船拍照税等

(3)累进税率

①含义

----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②累进税率的种类

A全额累进税率

----指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相对应的税率征税。

B超额累进税率

----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税率,分别征收,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③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A计算繁简程度不同

B累进幅度不同

④适用范围

A全额累进税率

--限制性强的税种

B超额累进税率

--公平性要求强的税种

二.税收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分类

1.商品课税

2.所得课税

3.财产课税

4.行为课税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①直接税

----税负不易转嫁

②间接税

----税负易于转嫁

三)按计税依据分类

①从价税

②从量税

§3.税收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

(一)税收公平的含义

1.普遍纳税

2.税负公平

(二)衡量税负公平的标准

1.受益原则

2.税收负担能力原则

(三)衡量税收负担能力的标准

1.收入

2.消费

3.财产

(四)税负公平的内容

1.横向公平

2.纵向公平

二.税收效率原则

(一)税收效率的含义

1.税收征收效率

---以最少成本获取最多收入

税收成本构成

(1)征税成本(行政成本)

(2)纳税成本(奉行成本)

2.税收经济效率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最小化

(二)贯彻税收效率原则的途径

1.提高税收征收效率的措施

(1)重视税源的选择

(2)征收制度明确简化

2.提高税收经济效率的措施

(1)注重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保持税收中性

①税收中性的含义

●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A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