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032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

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几年,“美育”一直出现在、的重要文件中,实施美育成为国家推进的一项重要政策。

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

为响应国家政策,学校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把美育的实践落实下去。

2019年10月15日上午,笔者有幸在郑莉教授的带领下集聚顺义区体育场,观看了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举办的以《风和雅颂,礼赞中国》为主题的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笔者将分享以下感受和思考,借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给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

美育;艺术教育;高参小;全面发展;学科综合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全人培养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18世纪席勒在《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书信》中所创。

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中提到了“美育”,一直沿用至今。

[1]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

进入21世纪,美育对于新的时代需求,又具有了新的意义。

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与各个教育门类、各个学科都具有联系,但它与艺术的联系最为密切。

因此,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

王福阳老师在《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是与不是》一文中这样说到:

“美育不是一门具体课程,而是教育的一项基本育人目标,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的课程目标和体系。

”[2]2014年,下发文件《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强调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

[3]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的定义,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课程。

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的联结与沟通。

[4]艺术教育遵循艺术原则,采用学科跨界融合的教育理念,它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合力助推全人培养

近年来,办公厅及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助推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市教育委员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2014年,市启动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

[5]高参小项目借助校外优秀的资源团队,与学校校本课程、办学特结合,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艺术修养,而且以各种艺术形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小学的每一位孩子在不同的社团活动、兴趣课中受益,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艺术教育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这次《和风雅颂,礼赞中国》的活动,家长们都参与进来,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既能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实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能与学生一起体验艺术课堂的美好,加强了学生和家长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滋养了孩子的心灵,促进学校教育的建设,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了美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小学的实践与应用

艺术教育打破了传统分科的界限,采用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相互融合的组织形式,将艺术与文化有机的融合。

本文结合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与“高参小”项目团队在小学的教学实践,将从艺术与文化这一点出发来阐述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融合。

(一)艺术与世界民族文化音乐与、历史、地理相融合:

第一幕的“风”,三、四年级的学生们在校民乐团的伴奏下,表演了“”沿线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希腊、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特色歌曲。

音乐与相结合,通过演出“”国家和中国的特色歌曲,了解“”战略,这样不仅用音乐的方式很好的诠释了世界是互惠互利、合作包容的共同体,还能从中体现出音乐与国际有着密切的关联,使学生也能关心国家的大事;音乐与历史相结合,通过演唱“”国家的特色歌曲,了解“”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当今时代背景,加深了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多样性的了解;音乐与地理相结合,通过了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民俗民情,学习“”的发展路线,在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增添了趣味性。

(二)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音乐与语文、美术相融合:

第二幕的“雅”,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和学生家长们一起吟诵和表演了经典的《新学堂乐歌》作品,包括《新学堂乐》《读唐诗》《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新学堂乐歌》这个节目通过故事表演的形式,将语文中的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还模仿了美术中的书法运笔动作。

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把复杂的文化知识生动化、趣味化,诗中有乐、乐中有诗,孩子在吟唱中十分朗朗上口。

它们相互碰撞,使学生体验并感受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魅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古诗词和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美术中的书法运笔与音乐相结合也非常富有韵味,书法运笔的起承转合,提点撇捺,融合在音乐韵律中,而且能将孩子们对音乐的情感融入到书法的一笔一划中。

2、利用民族乐器传承在《大汉沛歌》的歌声中,五、六年级近千名的学生手持“沛筑”模型进行表演。

“筑”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种击弦乐器,汉代刘邦曾亲自击筑而唱《》,并编入宫廷乐队,随后“筑”一直被称为“沛筑”。

“沛筑”在郝敬春先生的恢复研制下才得以重生。

[6]“高参小”项目团队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沛筑”模型,并传唱甘霖作曲家作词作曲的《大汉沛歌》这首歌曲,使他们加深了对古代汉唐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音乐的喜爱。

3、利用民族歌曲与舞蹈传承音乐与舞蹈、体育相融合,在尾声“和”中,五、六年级的学生用各个民族地区的风俗舞蹈展示了民族操《》。

在播放不同民族特色的《》歌曲中,学生需要听辨不同风格的节奏,在踩准音乐节奏的同时跳出不同风格的舞蹈。

老师在音乐舞蹈编排中,歌曲灵活多样,各段落风格鲜明且具有特色,调式稳定、连接合理,主题旋律完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体育与音乐相协调,达到完美统一。

学生们在各民族的音乐特色中表演出具有各个民族风格的舞蹈韵律,激发他们对音乐舞蹈艺术的热爱,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音乐教师如何促进小学艺术教育的实施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受学校正课和副课的偏见影响,导致学校不重视音乐课、音乐教师缺乏长远的教育眼光。

本文将结合本次活动的感受和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为音乐教师提几点建议。

(一)教师技能:

提升艺术修养感染艺术教育音乐教师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音乐教师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音乐课堂乃至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创新,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因此,教师要不断扩充相关艺术与文化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第一课堂:

融合艺术学科渗透艺术教育艺术各学科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教师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学习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充分挖掘各学科艺术教育的渗透点,将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相融合,拓宽学生的眼界,为更好的教学增添光彩。

例如,欣赏歌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力和美术直观能力;学习蒙古族歌曲《鸿雁》,将音乐与历史、地理相结合,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人情、传统文化等知识,提升审美情趣,增进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热爱艺术,形成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

(三)第二课堂:

创设艺术活动深化艺术教育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作为音乐教师,应积极将艺术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相关艺术活动为学生创设艺术活动平台。

如:

开展“班级艺术”的活动,本着人人艺术的理念,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间艺术活动,由班级自主选择并开展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面对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课后组建艺术社团,如:

器乐、舞蹈、合唱、美术、书法、戏剧等,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艺的场所,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学校的艺术老师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校园艺术节等各种节日,面向全体学生搭设艺术舞台,为学生提供观摩与施展才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艺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的成长,最大程度上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艺术教育作为一名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育正是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去发展。

为此,我们想要学生被艺术的魅力所吸引,具有一定的艺术自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学习、探索、实践、提升、发展。

最后,十分感谢郑莉教授能给我们这次观摩活动的机会,使我对优秀的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同时也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策略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哲学总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57.

[2]王福阳.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是与不是——辨析当前学校美育的几个模糊认识[J].学术评论,2016,(06):

54-60.

[3].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音乐教育,2014,(03):

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任也韵.专业化教学提升高校参与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力——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艺术组音乐课程研发述评[J].美育学刊,2019,(01):

66-70.

[6]龚雪.“沛筑”之音对话西方文明——“”中意传统音乐文化交流互鉴[J].乐器,2020,(01):

68-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