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257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docx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学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课程标准】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

1.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3.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学习难点】

1.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双百”方针的影响

3.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关系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知识梳理】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决策:

建国后作出发展原子弹、和,即的战略决策。

2.目的:

打破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表现

领域

时间

成就

意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

20世纪

90年代

、核电

站建成

和平利用核能为

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仿制成功

我国进一步加强

1964年

自行设计制造的

试验成功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

时代

2003年

“”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学思之窗】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原因: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关乎国计民生。

(2)为提高,许多科学家付出艰辛努力,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2.成就:

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

3.意义:

(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的第一人。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2)不仅大大提高了,而且被认为有助于解决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

(1)成就:

①20世纪年代中国开始了研制工作。

②年,中国成功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定名为“”。

③此后,越来越先进的先后问世。

(2)意义:

①表明中国的高性能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②加速了的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

①1965年,在中国首次实现。

②中国积极参与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重大疾病的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

①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的时代。

②为作出了贡献。

【本课小结】新中国科技成就回眸

时期

时间

成就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1964年

 

 

1965年

 

文革时期

1970年

 

1973年

 

改革开放

时期

1983年

 

2003年

 

【合作探究1】中国的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重大作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二、学习延伸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典题训练】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作用和意义有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银河系列计算机等。

取得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是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②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很完善③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邓小平指出:

“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

”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知识梳理】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1966)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的变化,人民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1956年初,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

2.目的:

党中央提出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的方针。

即上“百花齐放”,上“百家争鸣”。

强调是一个的也是方针。

4.表现:

(1)主要内容:

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时期的新风貌。

(2)主要成果:

老舍的话剧《》;郭沫若的历史剧《》;杨沫的长篇小说《》。

5.影响:

(1)和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大大丰富了。

二、曲折年代(1966——1976)

1.原因:

的扩大化,特别是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问题,甚至上升为问题。

2.表现:

(1)一些受到错误批判。

如,王蒙的《》,艾青的《》,昆曲《》和电影《》《早春二月》。

(2)作者多被划为“”或“”。

3.影响:

(1)许多受到伤害,文艺园地。

(2)和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学思之窗】

这种状况是否符合“双百”方针?

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

为什么?

 

三、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

1.原因:

(1)“文革”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路线,党总结

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

(2)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服务,为服务。

强调坚持贯彻

方针。

(3)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加强建设,以、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

2.表现:

(1)文学:

出现了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以及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2)艺术:

出现反映的戏剧、电影,如《》《》

3.前景:

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结合史实说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典题训练】

1、“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讨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做政治问题进行斗争的自由

2、关于“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当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③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④主要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关于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拉开序幕:

1949年,第一次会议召开。

(1)内容:

决定建立事业;确立教育要为服务,学校要向开门,提高人民的。

(2)意义:

成功地将教育,改变为教育。

2.制定方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即“受教育者在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

3.采取措施:

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的学校教育制度。

4.取得成就: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和的建设人才。

【学思之窗】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很多师生被卷入活动中,各地一度停课,

一片混乱。

(2)1966年夏,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导致水平下降。

2.影响:

(1)使中国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缺乏。

(2)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与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1.原因:

文革结束后,复出自告奋勇抓。

2.措施:

(1)70年代末:

①在教育战线全面,恢复制度,组织编写,倡导。

②邓小平提出教育应思想,把发展和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增加,实行“”发展战略。

(2)80年代

①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指导方针;

②基础教育:

大力普及,制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③中等教育:

实行与并举;

④高等教育:

增设一批新兴专业,建立了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

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

(4)20世纪90年代

①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计划。

②在教育投资上,实行为主,为辅的的体制;

③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

④国家加大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成就: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和扫除。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经历的历程?

我们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典题训练】

1、以下关于我国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扫盲教育是建国初教育的重要内容B、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D、1979年恢复统一高考的招生制度

2、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全面建设社会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进行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范学校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对教育的投入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D、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教育

【单元测试】(先独立完成,然后再看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B.中国政府的重视

 C.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D.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两弹一星”是指

 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实施“星火计划”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建立

4、世界大国普遍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年份

国家

成果

年份

国家

成果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

中国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61

苏联

第一艘载人飞船

1971

苏联

第一个空间站

1969

美国

人类第一次登月

1975

中国

首颗返回式卫星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③中国在空间技术奋起直追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6、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到2003年“神舟”5号、2005年“神舟”6号飞船完成载人航行,我国的尖端科技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技的重大突破,生动地说明

①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②中国开始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的热潮”

③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7、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下列关于材料中描述的他及其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B.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8、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世界第一的科技成就是()

A.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掌握载人航天技术D.原子弹爆炸成功

9、“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他是一个

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下列关于材料中描述的他及其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国际上当做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B.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他的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C.他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取得这项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

D.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0、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为科学文化工作的题词?

A.①B.②C.③D.④

1979年邓小平在黄山旅游时与大学生合影

11、“文革”结束后,教育作为“文革的重

灾区”,面临许多问题。

刚刚复出的邓小平

自告奋勇抓教育。

在他采取的下列措施中,

与下图合影者身份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召开全国科技知识分子大会

B.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D.重视基础教育,整顿教学秩序

12、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1949年

34万

2400万

5219

127万

205

11.7万

2003年

49.13万

1.25亿

10.09万

9115.13万

1911

1175.05万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1950年,关于京剧问题有两个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

这说明他们没有处理好()

A.科学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B.科学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C.科学文艺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D.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14、“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了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学校将德育放在重要位置②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③倡导两种教育制度④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以培养教育骨干为首要任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1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12分)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西汉讲学图图二:

同文馆旧址

图三:

希望小学落成典礼图四:

北京大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开始兴办太学是在哪一朝代?

其目的是什么?

太学的兴办有何意义?

(6分)

(2)据图二,京师同文馆创办于什么时期?

其目的是什么?

(4分)

(3)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是什么?

(4分)

(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教育上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上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江泽民同志指出: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请回答:

(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中是什么?

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6分)

 

(2)我国在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就庄严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制造核武器只是为了铸造和平盾牌。

与此同时,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有两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它们位于华南地区_________的省_________;另一个是华东地区_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____。

(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10分)

参考答案

19课【学思之窗】

思路引领:

“两弹一星”与中国国际地位、国家兴旺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

邓小平的这段谈话,生动地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合作探究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

科技发展总体状况;具体科学技术成就。

 答案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科技成果主要有:

1.“两弹一星”的开发研制取得巨大成功。

2.在“两弹一星”以后,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3.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4.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二、学习延伸

思路引领:

核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紧张和不安,同时也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核技术为人类服务,造福社会;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和对核科学的一贯立场。

20课【学思之窗】

 思路引领:

样板戏与“双百”方针的宗旨背道而驰。

 答案提示:

样板戏实际是强行推行文艺的一言堂,与“双百”方针的宗旨背道而驰。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文艺形式多种多样,样板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同时,也大大束缚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

“双百”方针实行后我国文化事业繁荣的史实。

 答案提示:

1956年,“双百”方针实行后,出现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繁荣的局面。

但是,不久,由于政治运动扩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双百”方针无法贯彻,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打击,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革结束以后,“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再次繁荣。

21课【学思之窗】

思路引领:

中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答案提示:

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取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

“怎样”,强调的是一个发展过程;“走过来”实际就是教育的发展过程,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创立发展;左倾思想影响下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的蓬勃发展;当今竞争下的教育的机遇挑战。

以及从这个过程中得出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答案提示:

(1)“走过来”:

开基创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

(2)经验教训: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第五,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典题训练】19课DBB20课DAA21课DDC

【单元测试】答案

1—5BACBB6—10CBBBC11—15BCDAA

16.解析:

考查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和教材知识的结合。

答案:

(1)汉代。

目的:

培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意义:

打破了以往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是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6分)

(2)洋务运动时期。

目的:

培养精通外交的人才,以满足封建统治的需要。

(4分)

(3)毛泽东:

(略)邓小平: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分)

(4)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施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启动了“希望工程”;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6分)

17.(20分)

(1)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方针。

(2分)

原因:

当时美苏是核武器大国,中美处于敌对状态,苏联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中国,这些都严重威胁我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4分)

(2)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

(4分)

(3)特点:

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

(4分)

战略决策:

科教兴国。

(4分)

成绩:

神舟5号、6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