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4009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岳麓版必修1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客观条件

(1)物质基础: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

(2)矛盾尖锐:

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

一战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与不满。

2.主观条件:

坚定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1.二月革命

(1)爆发: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

(2)结果

①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深化拓展] 沙皇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帝国主义战争,促使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激起人民极大的反抗力,是二月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二月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领导者,同农民结成了亲密联盟,而且资产阶级看到人民即将战胜专制制度也投机革命。

在阶级力量对比上,人民力量占优势,革命遇到的阻力比较小。

2.十月革命

(1)背景

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

②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四月提纲》的发表:

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③7月,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

④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起义: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冬宫,起义胜利。

(3)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革命取得胜利。

[易混易错] 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

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不同是二者最大的差别。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

3.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俄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易混易错]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但最早向全世界宣告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十月革命。

主题一 十月革命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革命前俄国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2)俄国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诸多矛盾交织,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3)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经济濒于崩溃,成为革命的催化剂。

(4)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使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材料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材料说明了俄国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案 ①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②组织基础:

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③思想基础:

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④群众基础: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表格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原因

沙皇政府的反动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主力

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

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

领导

自发的革命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主题二 全面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革命的理论看: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2.十月革命的影响

(1)对俄国的影响: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2)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它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极大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材料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使俄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运用多元史观认识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史观: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全球史观: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近代化史观:

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1.阅读下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答案 A

解析 注意图片中的文字“罗曼诺夫王朝完蛋啦”,据此可判断出题干中的革命是二月革命,在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继续战争政策,故A项不可能遇到。

2.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这次“试验”的主要结果是(  )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答案 C

解析 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是二月革命的结果,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意义。

3.十月革命后,列宁说:

“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C

解析 要想很好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

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

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故答案选C项。

4.“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十月革命对俄国现代化的贡献,由此可知符合题意的是C项。

A项是思想方面的,B项是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D项是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5.毛泽东说: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B

解析 第一个“新纪元”是指对俄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

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答案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且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

不同:

《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而此时主张“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导致的。

解析 第

(1)问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来理解;第

(2)问联系七月事件得出结论。

基础巩固

1.下面两幅图片是俄国十月革命前不同阶层人们生活状况的显著对比。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上流社会举办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战争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

D.俄国经济的落后性

答案 B

解析 由两幅图片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时俄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

2.俄国二月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

C.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

解析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3.作为工兵代表苏维埃的一名普通工人代表,他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这应该是他根据下列哪个事件得出的结论(  )

A.攻打冬宫      B.《四月提纲》的发表

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B

解析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革命任务,故B项正确。

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爆发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C

解析 七月事件的发生,政权已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5.甲问:

“什么军舰最厉害?

”乙答:

“巡洋舰。

”甲吃了一惊,问:

“为什么?

”乙答:

“一艘巡洋舰放了一炮,却改变了世界。

”乙所指的实际上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一艘巡洋舰放了一炮,却改变了世界。

”说明相关事件具有改变世界的意义,综合分析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A、C两项具有世界意义,但A项不符合“一艘巡洋舰放了一炮”,只有C项符合题意。

6.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所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最能满足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

A.《四月提纲》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 B

解析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一战。

而《和平法令》的颁布满足了人民的这一愿望。

能力提升

7.《世界通史》载:

“(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

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

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③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 ④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

A.②③B.①②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新情况”是“战争所造成”,即俄国参加一战造成的。

俄国二月革命后,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①④与“新情况”无关,故①④错误。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人们厌恶战争,发生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制定武装起义的方针,故②③正确。

8.21世纪以来,俄罗斯民间开始了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出现了一些相对客观的评价。

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彻底推翻了沙皇统治

D.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答案 A

解析 十月革命是一场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方式属于暴力革命。

B、C、D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

9.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下列两幅图片,最确切的是(  )

A.社会主义已成功地从理论变为现实

B.社会主义已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革命理论

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答案 A

解析 两幅图片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10.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8年11月7日,数万名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及支持者手擎红旗和绘有镰刀斧头的党旗,高举“你好,列宁,怀念你”、“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等标语牌,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附近举行盛大集会,以纪念十月革命。

材料三 2006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西班牙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反对关闭红场的列宁墓以及将列宁遗体入土安葬,强调做每项决定都要推动社会和谐及民族团结,而不是导致社会分裂。

(1)图一中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列举两位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2)图二所示作品的作者是谁?

图二所示作品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3)某学习小组对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4)材料三表明普京的观点是什么?

综合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主张实行实业制度。

傅立叶、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欧文是社会主义的实验者,建立“新和谐公社”。

(2)马克思、恩格斯。

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

(或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

言之有理即可)

(4)普京反对关闭列宁墓。

说明列宁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起强大的苏俄(苏联),对俄罗斯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材料二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

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

图片内容体现了这一事件的什么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相比有何特点?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文献:

《四月提纲》。

背景:

在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

意义:

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2)事件:

十月革命。

特点:

“城市中心论”——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乃至全国。

(3)特点: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启示:

革命道路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一、课中思考题(教材P78)

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及时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提示 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得到掌握革命武装的人民的支持,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

临时政府是主要的、真正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政府,但没有掌握武装。

由于临时政府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因此它极力维护旧制度和旧秩序,拒绝满足人民对于土地、面包、和平的要求,拒不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广大俄国人民依然深受各种痛苦。

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果断地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80)

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你怎样理解列宁阐述的十月革命的意义?

提示 马克思关于社会演进的理论指出,在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会继续存在。

20世纪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的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谓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俄国实质上比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要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前提并不十分具备,它不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迫使生产关系进行自然而然的调整,而是通过武装起义的形式用暴力手段来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正如列宁所说,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

十月革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面临经济落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文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尝试。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通过在俄国这块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三、解析与探究(教材P80)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材料一表达了俄国士兵不愿在“一战”前线白白送命,但不放弃革命的信念。

材料二指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民众的意愿。

材料三说明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并取得胜利。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出现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提示 这一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有很多士兵是支持革命的,由于当时俄国武器落后,战场上屡吃败仗,士兵大批死亡,加上经济落后,后方补给不足,士兵们大都忍冻挨饿。

士兵们不需要战争,希望革命。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着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愿望,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的政策、行动得到的也是最广泛的支持。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对于推翻反动的临时政府是多么的勇敢,可见他们对于建立一个新的平等政权是多么的渴望。

十月革命之所以在俄国爆发,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由俄国的国情及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首先俄国已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其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使得俄国各种矛盾激化,前线士兵大量死亡,后方群众丧夫失子,广大人民痛不欲生,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沙皇专制,人民群众才有解脱的希望。

所以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它起的作用是顺乎民意,把人民的意愿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体现出来。

所以十月革命同时又是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而绝非几个人精心策划出来的。

苏联的解体有着众多的原因,不能由此否定伟大的十月革命。

四、自我测评(教材P80)

1.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去探究原因。

客观方面:

俄国当时已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具备了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同时,俄国又是众多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一个,“一战”的爆发,使得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主观方面:

俄国存在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一个伟大的领袖,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广大人民意愿,能够根据形势迅速制定自己的策略方针,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将战争由民主革命阶段推进到社会主义阶段,在国内战争时期,党能够团结群众,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等等。

2.简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提示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出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