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40031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docx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工作又接近尾声,回首盘点本学年的工作,我校教研室依照上级的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走“以科研促教育、教学,教学、德育、科研相长”的道路,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责任感,深化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的主题,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实践策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工作,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为出发点,进一步挖掘教师潜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做到在常规中求精细,在过程中求质量,在服务中促发展,有效提升校本研训质量,促进了教师队伍各梯队的稳健发展。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立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成长开辟了捷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直以来,学校教研处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纳入学校工作重点。

通过一系列的办法与措施,提高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学校建立了“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研训机制,进一步完善业务学习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强化学习效果,加大培训经费的支出,努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力争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专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

1. 平台培训——本年度教师培训总学时达到6302学时,人均630.2学时,其中90学时及以上集中培训12人,自选培训参训率达到100%。

其次,学校还派老师积极参加市、县里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并由参训教师作汇报课展示或作专题发言,每次研修都对全校老师有辐射作用。

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使每一位教师都受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熏陶与洗礼,从而运用新思想、新观念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老师在学习、模仿、反思、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专题培训——2018年下半年学校分别开展了教师心理健康主题培训、信息技术主题培训和教学常规专题培训;2019年上半年,学校分别邀请了温州市名师单志明老师开展课堂变革主题学习活动;温州市名班主任陈琳茜老师开展班集体建设的研讨活动;开展了“创建智慧校园”主题学习活动。

其次,我们还先后邀请实小老前辈、县名师陈碎敏、单志明、夏朝碎、胡雄坤等老师为我校教师做示范课及专题讲座,带给老师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老师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校成立了三浦教师成长营培训班,对近5年加盟实验小学的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

通过一系列的各级各类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3. 读书活动—— 针对学校课改项目,我们开展主题式研读,先后向教师推荐并发放了《小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改变问题,改变人生》、《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等书籍,并为每个学科教研组订阅了相关的杂志,如语文组的《小学语文教师》、数学组的《小学教学》、英语组的《教与学》等等,要求一学期老师至少阅读2本教育名著,一月阅读1本教育教学杂志,一周阅读一篇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

学校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坚持团队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以校本研修为立足点,做到学习与活动相结合、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引导教师结合读书学习进行反思,在教师掌握基本原理、方法的基础上,推荐个人的专业学科向纵深发展,引发教师可持续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应用到教学研究中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提升教学品质。

4. 各类比赛—— 在不断地学习提升中,我们专注各类评比的机会,促进教师实现阶段性的成长。

2018年下半年,胡安莲老师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胡晓静、全小丽、黄茜茜、潘娟晓、刘琼央、汪京燕、黄彬彬等7位老师参加县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杨余瑶老师参加县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汪京燕、朱海容、陈赛白老师的录像课在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中2人获市一等奖、一人获市二等奖;廖美娜老师在县小学音乐素养检测命题评比中获三等奖;郑乐乐、汤晓燕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县“书香”班级。

2019年上半年,李丽华被评为县名教师,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黄彬彬、黄茜茜、陈仙基等8位老师参加县基本功比赛,3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

在市、县多媒体课件评比中,陈赛白、郑丽君等13位老师的作品获奖,其中市一等奖1个、二等级1个、三等奖1个、县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8个。

二、实施人本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建立“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成果”的研修机制,建立“走出去、请进来、坐下去、写出来”的学习机制,关注教师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教师的参与研训的热情以及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的意识,为每位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划导航,搭建教师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和政策激励的情感平台。

以下六种途径,很好地体现了我校教研方式的多向联动:

(一)以“课”促“教”。

我校在“聚集课堂、立足实践、提高效率、提升质量”上作大“文章”,加强各学科教学常规指导,探寻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将目光聚集在每一节“常态课”上。

学期初安排好各学科负责领导,要求各科挂钩领导随堂听课不少于15节,以“人的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评价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

采取了“问题会诊”的方法,通过“定格会诊”对其中的具体环节进行研究。

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采取跟踪听课的方法,即听一节、评一节,然后再听再评,直至达到要求为至。

通过“常态课”听课调研,跟进掌握教师的日常教学原生态,努力打造“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课堂,确保“常态课”四十分钟的质量。

一年来,我们开展了“一年级学生课堂习惯调研活动”、“二年级课堂调研活动”、“活动导学调研活动”、“实小老前辈调研活动”、“五年级课堂教学调研活动”、“课堂变革调研活动”等,教师共开课128节,其中市级3节、县级20节、校级92节,组级23节。

多位教师承担了市、县的任务,开设展示课。

(二)以“思”促“教”。

 

对于“减负提质”,学生学习做“减法”,教师工作就要做“加法”,因此,学校进一步要求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建议》《学科教学常规建议》,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大量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等,提高把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

倡导在教学中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提高分析教材、教学设计的能力,凸显三维目标的落实,真正达到“低耗高效、减负增效”。

减轻学生做“无效的无意义的检测考核”的负担;减轻学生做“低效负效的机械训练”的负担;减轻学生由于教师追求短期的教学目标,获得暂时的高分而承受的不科学的过重的学业负担。

2018年下半年林恒雷、陈倩倩、汪京燕、刘美丽、徐林芳、胡安莲、金凤珠、胡晓静、陈仙基、单耀妩、潘琼瑶、胡燕琼、全小丽、胡建晓、潘娟晓、黄茜茜等老师在县“新常规新作业”评比中1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

2019年上半年黄彬彬、王建省、潘娟晓等10位老师在县新常规新设计比赛中,有4篇获县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

(三)以“精”促“教”。

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打造高效精品课堂。

我校在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之外,还成功举办了多次大规模的教学展示活动,邀请名师来校上课、说课、评课,现身说法,为教师们指点方法,逐渐实现视域的拓宽、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同时面向山区发挥辐射作用。

一年来学校开展了成功举办了县小学英语“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活动、县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上册)研讨会、县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下册)培训会等多个研讨会,开展了“瓯江两岸三校数学联谊暨徐一双名师工作室活动”,“金凤珠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等具有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学校给骨干教师提供了更多展示、交流的机会,使一位位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邵蓓瑜老师2018年10月25日在诸暨市小学数学教材研读的策略与艺术培训上《速度的表征》;2018年9月21日黄彬彬在县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研讨活动中上《神奇的纸》;杨余瑶2018年 9月21日在县体育组长会议培训中上公开课《技巧——跪跳起》……这些精彩的课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称赞。

(三)以“研”促“教”。

深化“确定主题——行动跟进——总结提升”的校本教研模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校级、学科大组、年级备课组三级研讨交流活动。

学校各学科的“集体教研日”始终不变,定主题、定地点,定主讲人员,而活动形式则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种主题式的教研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形态,而“先研后教,以研促教”更是成为一种教学习惯。

我校提出了“人人有问题,组组有主题,学校有课题”的要求,即每位教师要提出研究的问题,每个教研组要有研究的主题,学校要有研究的课题。

倡导教师运用行动研究这一方法,以解决课改中的疑难问题为突破口,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效果”的教研思想,让教研真正走入每一个学科,每一个课堂,渗透进每一节课。

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大批源自于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通过主题教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2018年下半年,汤晓燕老师的论文《借文化之力促学生成长》获温州市三等奖;黄彬彬老师的《它们在哪里》在温州市新常规新设计评比中获三等奖;2019年上半年,陈仙基等8位老师在县论文评比中有6篇获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潘娟晓、王静燕、黄彬彬等5位老师在县案例课例评比中获一等奖4篇、二等奖1篇;陈优童、王建省、林恒雷、朱海容等4位老师的文章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李丽华老师负责的县级课题《质疑•批判•创新:

核心素养下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比较研究》、徐一双老师负责的县级课题《基于学生测查下的小学数学种子课教材研究》在县里成功立项;邵蓓瑜老师负责的微调研课题《旋转概念教材素材学生理解情况微调研》获县一等奖。

校数学教研大组被评为温州市优秀教研组,胡建晓被评为温州市优秀教研组长。

(五)以“督”促“教”。

 

我校坚持以集体教研为中心,一方面发挥中层领导的“主帅”作用,深入教学第一线,挂钩各备课组加强教研组建设。

另一方面,整合师资合力,筹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学工作室,聘请特级教师为顾问,本校骨干教师郑素珍、徐一双、郑理亚、林恒雷为导师,学科教师为学员。

坚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指导课堂,指导教科研,注意发现、培养教学中的苗子、典型,关心爱护、热情指导、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

中层领导、导师躬身于教学第一线,抓教学,督促了学校的教科研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发展。

(六)以“帮”促“教”。

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完善师徒结对制度。

师徒双方一起根据学校的师徒结队的目标和要求,制定自己的师徒带教工作规划;建立“师徒档案袋”制度,详细记录和整理收集师徒之间活动情况和活动成果资料;建立“师徒工作常规”制度,如师徒合作备课,徒弟上课,师傅听课、评课,师徒理论学习等;建立“师徒成果汇报”制度,每两个月定期召开一次交流研讨例会;建立“师徒结对考核”制度,以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综合评价,对进步突出的青年教师和带教成效显著的师傅,学校将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

本学年学校成功结对44对师徒,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新教师师徒汇报课、青年教师调研等活动,充分发挥师徒的共学互助作用。

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成长很快,纷纷在市、县级活动中露脸,其中邵蓓瑜、戴建达、黄茜茜、胡建晓、郑丽君等老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做了24个讲座(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18个、学区级3个),深受同行的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校本研训是“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教学实验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重要抓手,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但是校本研训并没有在我校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学校校本研训有流于形式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本人研训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在学校研训中起到带头作用这一主观原因之外,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校现有在职教师平均年龄41岁,如何激发年纪偏大的教师的研训积极性,成为学校研训工作首要难题。

2.学校的名优教师中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其研训主动性也已经逐渐削弱,如何让这部分名优教师继续发光发热,是目前我校校本研训工作的重要问题。

3.学校对课堂变革的研究力度不够,导致课改遇到瓶颈,急需专家的指点。

立足校情,传承创新,突出特色,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秉承服务教师、发展教师的理念,围绕核心工作,继续深化学、做、思研训一体化教研机制,力求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探索优质教育的办学走向,以树立品牌教师为导向树立品牌项目,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争创下一个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