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993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的是

A.浓氨水要密封保存B.真空保存熟牛肉

C.食品包装袋内充满氮气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2.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B.碘酒C.液氧D.泉水

3.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用高压水枪灭火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

4.有关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蓝色逐渐变浅

C.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6.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色素、悬浮的杂质等

C.如果将无色透明的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则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D.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细菌、病毒等而起到杀菌作用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8.共享单车是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部喷漆既美观又防锈

B.共享单车各金属部件是用纯铁制成的

C.共享单车促进了绿色出行及低碳生活

D.加工单车各金属部件时,用到了金属的延展性

9.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0.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D.吸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l/5

11.2021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2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此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R=3N2+4H2O+2CO2,则R的化学式是

A.N2O4B.N2H4C.CH4D.C6H7N

12.根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原子、②是分子B.汞原子可变为水分子

C.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D.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

13.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l6B.28C.44D.64

二、填空题

14.请根据客观事实填写微观解释。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墙内开花墙外香

___________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________________

醋是酸的而糖是甜的

______________

15.电解水实验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检验试管2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甲______乙(填“>”、“=”或“<”)。

(2)t1℃时,若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l∶5,则该溶液属于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7.下图是A、B、C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1)C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

(2)A、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8.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1)B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

(3)C点与A点相比,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9.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解反应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20.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变化有多个。

请写出本实验中体现下列物质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___

(2)二氧化碳___

(3)酒精___

2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请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角度分析,关闭K2,打开K1,蜡烛燃烧更旺的原因____。

(2)请从物资性质的角度分析,关闭K1,打开K2,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____。

(3)请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

22.康康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物质充分反应,在反应中用托盘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实验操作正确,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ρg/cm3)

实验序号

1

2

m1(MnO2)/g

m2(KClO3)/g

m3(试管)/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ρ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3.在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

(1)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操作是哪一步。

(2)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是哪一步,其原因。

五、综合应用题

24.2021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开采海域“可燃冰”,利用了金刚石的_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

(2)康康在实验室制取甲烷时用下图装置收集,则气体应该从_________通入(填“m”或“n”)。

(3)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燃烧法可确定甲烷的元素组成。

①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确定甲烷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5)“煤改气”可降低煤的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但也造成了今年的“气荒”,可燃冰的开采将会缓解这一状况。

已知:

1k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55700kJ,1kg含硫5%的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9000kJ。

请计算:

①1k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___________千克含硫5%的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相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②完全燃烧1kg甲烷,理论上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________千克?

参考答案

1.A

【解析】A、浓氨水要密封保存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浓氨水的挥发;B、真空保存熟牛肉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牛肉腐烂;C、食品包装袋内充满氮气是为了隔绝氧气而氧化腐烂;D、白磷浸没在冷水中保存是为了防止与氧气反应。

故选A。

点睛: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C

【解析】A、盐水中含有水、食盐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碘酒是把碘溶解在酒精中,所以碘酒属于混合物;C、液氧中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睛:

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时不要被一些修饰词所迷惑,例如,不能误认为清新(纯净)的空气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干净的物质是纯净物。

3.A

【解析】

吹灭蜡烛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A、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相同,正确;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不同,错误;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火,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不同,错误;D、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不同,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铝丝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需要打磨才能除去,保证反应进行,正确;

B、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当铜离子被置换出来后,溶液变为无色,正确;

C、根据实验现象,铝单质能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铜,铝比铜活泼,正确;

D、反应方程式错误,正确写法为:

2Al+3CuSO4=Al2(SO4)3+3Cu,错误。

故选D。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5.C

【解析】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故选C。

6.C

【解析】

A、活性炭只能吸附颜色和异味,不能将水软化,错误;B、过滤可以出去不溶性杂质,不能吸附颜色和异味,错误;C、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正确。

D、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但不能吸附细菌、病毒等,也起不到杀菌的作用,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A、原子核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正确;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正确;C、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正确;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不是质量分数,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错误。

故选D。

8.B

【详解】

A.外部喷漆既美观又防锈,防锈原理是与空气隔绝,正确;

B.共享单车需要坚固耐用防锈,故各金属部件应该是合金,错误;

C.共享单车可以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促进了绿色出行及低碳生活,正确;

D.加工单车各金属部件时,用到了金属的延展性,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白磷和红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白磷的着火点低,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能够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因没有达到其着火点而不能燃烧,该实验只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这一结论,不能得出需要氧气的结论。

故选D。

10.C

【解析】

A、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以全部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正确;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装置漏气,测定的结果偏小,正确;C、红磷熄灭后应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