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77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docx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同步测试

2017-2018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利用化学知识可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    

B. 人体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C. 处理“白色污染”的最好办法是焚烧                  

D. 穿用合成纤维制作的内衣有利于保护皮肤

2.下列关于“白色污染”(见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白色污染”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B.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3.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是( )

A. 推广使用节能灯          

B. 关闭待机电器电源          

C. 少用一次性筷子          

D. 尽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4.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处理。

下列生活垃圾:

①废报纸②塑料瓶③易拉罐,其中可回收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5.“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东台”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爱护校园花草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禁止秸秆燃烧            D. 工厂废水达标后排放

6.生态旅游是指:

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对于如何将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增长点,下列建议或认识不合理的是(  )

A. 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日接待游客量

B. 将收集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倒入江河湖海,以减轻当地的污染

C. 要求旅客将垃圾分类放置

D. 提倡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7.下列关于“白色污染”(见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色污染”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B.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8.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

A. 塑料袋                               

B. 报纸                               

C. 玻璃瓶                               

D. 铝制饮料罐

9.C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

下列关于此餐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替代塑料餐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B. 这种餐盒是环保产品

C. 可有效利用秸杆,减少燃烧秸杆引发的污染        

D. 秸杆属于人工合成物质

10.有六种物质:

①汽车尾气形成的蒸汽;②水蒸发形成的蒸汽;③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尾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⑥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11.下列物质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 煤                                       

B. 柴油                                       

C. 氢气                                       

D. 硫

12.下列垃圾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

①废铜线②打碎的陶瓷③纸皮箱④吃剩的饭菜.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3.下列各组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无关的是( )

A

B

C

D

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土地沙漠化

酸雨

蓝藻爆发

治理措施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植树造林

回收废旧电池

污水处理后排放

A. A                                           

B. B                                           

C. C                                           

D. D

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应采取加高烟囟的办法

B.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C. 为减少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一定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1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回收废弃资料,减少“白色污染”                      

B.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C.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二、填空题(共4题;共12分)

16. 研究证明,高烟囱可以降低其周围地表面的SO2的含量。

某地区新建了火力发电厂,由于排放废气的烟囱较低,空气中SO2含量剧增。

后来改建成高烟囱,烟囱周围地表面SO2的含量减少。

请你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

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

17.请从氮气、熟石灰、氧气、硝酸钾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___;可以作为复合肥使用的是________。

18.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为________.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分别是什么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12分)

20.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 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C. 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利用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一点):

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臭氧(O3)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

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

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可为何它又是危害环境的污染物?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

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

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地表臭氧并不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因为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等,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

自2016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

右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

00~18:

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我国对于臭氧污染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效降低臭氧浓度依然任重而道远。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与________反应生成的。

(3)如上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_______(填序号)。

    

A. 8:

00~10:

00                   B. 10:

00~12:

00                   C. 12:

00~14:

00                   D. 14:

00~16:

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 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 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 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可行建议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这样可以检验菜窖或深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正确;

B、人体必需元素摄入量并不是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错误;

C、处理“白色污染”的最好办法不是焚烧,因为焚烧会带来新的污染.故选项错误;

D、穿用合成纤维制作的内衣不利于保护皮肤.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解答】A、“白色污染”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垃圾的颜色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缓解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白色污染与防治,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据此结合各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推广使用节能灯,节约了能源,属于绿色消费,故选项符合这一标准.

B、关闭待机电器电源,属于节约用电的行为,属于绿色消费,故选项符合这一标准.

C、少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节约了资源,属于绿色消费,故选项符合这一标准.

D、尽量使用塑料包装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属于绿色消费,故选项不符合这一标准.

故选D.

【点评】环境保护问题是化学考查的热点,理解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答】①废报纸能够回收处理后还可以作为制纸的原料;②塑料瓶可以回收再利用;③易拉罐属于金属或合金,通过处理还可以制取金属和合金节约了大量的原料.

故选D。

【分析】根据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哪些物质可以回收,哪些物质不可以回收,所以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别把垃圾放错了位置.

5.【答案】B

【解析】【解答】A.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爱护校园花草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B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禁止秸秆燃烧利于环境保护,C不符合题意;

D.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A.根据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进行分析;

B.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生成空气污染物分析;

C.根据秸秆燃烧会生成空气污染物分析;

D.根据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为减小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损坏,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日接待游客量,故A正确;

B、发泡塑料餐具倒入水中易造成水体污染,故B错误.

C、垃圾分类放置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提供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油汽车,减少对环境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A、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日接待游客量,减小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损坏.

B、发泡塑料餐具倒入水中易造成水体污染.

C、垃圾分类放置有利于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D、提供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油汽车,减少对环境污染.

7.【答案】B

【解析】A、“白色污染”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垃圾的颜色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缓解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废弃的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观察选项,故选A.【分析】根据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答即可.

9.【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塑料餐盒的危害考虑;B、根据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的优点来考虑是否属于环保产品;C、根据燃烧秸秆的危害考虑;D、根据秸秆的来源考虑是否是人工合成物质.

【解答】A、塑料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可以分解,所以能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

B、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的优点是:

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对空气无污染,所以为环保产品,故B正确;

C、燃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将其做成餐盒,是对秸秆的有效利用,并减少了污染,故C正确;

D、秸秆的来源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人工合成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可以进行有效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可以造福于人类,要使身边的物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0.【答案】C

【解析】【分析】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中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水蒸发形成的蒸气,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发酵产生的沼气均是无毒的,不会污染空气;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煤中含硫等杂质,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

故选:

C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物质,会污染空气;B.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会污染空气;

C.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不会污染空气;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污染空气.

所以选:

C.

【分析】A.根据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环境的空气进行解答;

B.根据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C.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

D.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行解答.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废铜线、纸皮箱属于可回收垃圾,观察选项,故选A.

【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垃圾类别进行分析,废铜线、纸皮箱属于可回收垃圾.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A正确;B、大量森林树木的乱砍滥伐,起不到固定土壤的作用,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所以植树造林能治理土地沙漠化,故B正确;

C、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应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才行,回收废旧电池只能减少污染土壤和污染水体,与酸雨无关,故C错误;

D、蓝藻爆发是由于富营养化,与污水排放有直接关系,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考虑;B、根据土地沙漠化的原因考虑植树造林是否合适;C、根据酸雨形成的原因和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来做题;D、根据蓝藻爆发的原因考虑.

14.【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增加烟筒的高度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面SO2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了.所以A不正确.B、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所以应该回收减少污染,同时又可以节约资源,所以B正确.

C、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以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所以C正确.

D、减少白色污染可从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塑料、提高技术生产可降解性塑料等方法.所以D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产生及对流知识进行解答.

B、可结合电池的成份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C、根据水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分析.

D、可结合白色污染的防治方法作答.

也可参考自己是生活经验解答.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回收废弃资料,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A不正确;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可以改进生存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故B不正确;

C、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符合环境日的要求.故C不正确;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

16.【答案】否;这样做并没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解答】高烟囱可以降低其周围地表面的SO2的含量,但其释放的SO2的总量不变,只是二氧化硫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去了而已,故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方法不可取。

【分析】高烟囱可以降低其周围地表面的SO2的含量,但其释放的SO2的总量不变,顾此而失彼。

17.【答案】氮气(N2);熟石灰[Ca(OH)2];硝酸钾(KNO3)

【解析】【解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作为防腐的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可选择氮气;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熟石灰,利用了酸碱中和的原理;复合肥中至少要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元素,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故可作为复合肥

【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应用。

18.【答案】白色污染;回收废弃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代用品

【解析】【解答】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要减少白色污染可以回收废弃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代用品。

【分析】根据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的随意丢弃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减少塑料的使用。

19.【答案】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中国环境绿态标志;再生产品标志

【解析】【解答】解:

①.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节能产品认证作为第三方产品质量认证的一种,目前采用“工厂质量保证能力+产品实物质量检验+获证后监督”的认证模式,是认证模式中最为严格的一种形式,节能产品认证的每个环节都突出了能效指标.②.中国环境绿态标志我国最高级别的产品环保标志,即我国的Ⅰ型环境标志.获准使用该标志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保优势.该标志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一直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严格的环境要求.③.再生产品标志这个标志表示该产品使用了循环再用的物料生产,购买的时候你还应该留意产品使用循环再用物料的比例,例如“100%可再生纸”即是说它的物料全部来自循环再用的物料,也是最为环保.

【分析】要能认出这三种标志,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静心研究我们的生活.

三、综合题

20.【答案】

(1)有机物或A

(2)B

(3)分类收集(或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解析】【解答】解:

(1)根据调查结果图可以看出生活垃圾的成分以A有机物为主,占总量的54.0%;.

(2)据图可知:

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3)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故答案为:

(1)有机物或A;

(2)B;(3)分类收集(或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分析】根据题中的信息以及扇形图中各个项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1.【答案】

(1)分子不同

(2)氧气

(3)B,D

(4)D

(5)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由于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

由资料“地表臭氧并不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因为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可知: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由图可知,在14:

00~16:

00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最高,故污染最严重;

A、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错误;

B、臭氧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正确;

C、臭氧是由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有关,天气晴朗时,臭氧的含量更高,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