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578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docx

山东模拟题文言文汇编

山东各地模拟题文言文汇编

(一)2011济宁二模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从上党张播学。

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讲论经史,以资见闻。

平章政事张启元以绍应诏,授左右司都事。

出知单州,民刻石颂德。

至元十年,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事。

益都宁海饥,绍发粟赈之。

十九年,诏割隆兴为东宫分地,皇太子选署总管,召至京师,为刑部尚书。

万亿库吏盗绒四两,时相欲置之重典,绍言:

“物情俱轻,宜从贷减。

”乃决杖释之。

河间李移住妄言惑众,谋为不轨,绍被檄按问,所全活几百人。

二十四年,分立尚书省,擢拜参知政事,赐中统钞五千缗。

时更印至元钞,前信州三务提举杜璠言至元钞公私非便。

平章政事桑哥怒曰:

“杜璠何人,敢沮(jǔ,阻止)吾钞法耶!

”欲当以重罪。

绍从容言曰:

“国家导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

今重罪之,岂不与诏书违戾乎?

”璠得免。

拜尚书左丞。

亲王戍边,其士卒有过支廪米者,有司以闻,帝欲究问加罪。

绍言:

“方边庭用兵,罪之,惧失将士心。

所支逾数者,当嗣年之数可也。

”制可。

宗亲海都作乱,其民来归者七十余万,散居云、朔间。

桑哥议徙之内地就食,绍持不可。

桑哥怒曰:

“马左丞爱惜汉人,欲令馁死此辈耶?

”绍徐曰:

“南土地燠(yù,燥热),北人居之,虑生疾疫。

若恐馁死,曷若计口给羊马之资,俾还本土,则未归者孰不欣慕。

言有异同,丞相何以怒为?

宜取圣裁。

”乃如绍言以闻,帝曰:

“马秀才所言是也。

”桑哥集诸路总管三十人,导之入见,欲以趣办财赋之多寡为殿最。

帝曰:

“财赋办集,非民力困竭必不能。

然朕之府军,岂少此哉!

”绍退至省,追录圣训,付太史书之。

议增盐课,绍独力争山东课不可增。

议增赋,绍曰:

“苟不节浮费,虽重敛数倍,亦不足也。

”事遂寝。

都城种苜蓿地,分给居民,权势因取为己有,以一区授绍,绍独不取。

桑哥欲奏请赐绍,绍辞曰:

“绍以非才居政府,恒忧不能塞责,讵敢徼非分之福,以速罪戾!

”桑哥败,迹其所尝行赂者,索其籍阅之,独无绍名。

桑哥既败,乃曰:

“使吾早信马左丞之言,必不至今日之祸。

”帝曰:

“马左丞忠洁可尚,其复旧职。

尚书省罢,改中书左丞,居再岁,移疾还家。

元贞元年,迁中书右丞,行江浙省事。

大德三年,移河南省。

明年卒。

有诗文数百篇。

(《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原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情俱轻,宜从贷减     贷:

饶恕,宽恕

B.岂不与诏书违戾乎      戾:

违背,违反

C.迹其所尝行赂者       迹:

捉拿,擒获

D.马左丞忠洁可尚       尚:

尊敬,仰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有司以闻,帝欲究问加罪B. 言有异同,丞相何以怒为?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C. 乃如绍言以闻 D. 权势因取为己有

 今君乃亡赵走燕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马绍宽厚爱人的一项是

  ①益都宁海饥,绍发粟赈之  ②物情俱轻,宜从贷减

  ③追录圣训,付太史书之  ④绍独力争山东课不可增

  ⑤以一区授绍,绍独不取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世祖时的丞相安童建议,朝廷应选用儒士讲解经史,以便增加见闻。

在这样的时机下,马绍被张启元举荐,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B.马绍任参知政事期间,原信州三务提举杜璠因谈论改印至元钞的弊端而惹怒了平章政事桑哥,马绍从容地为杜璠辩解,使他免于重罚。

C.海都叛乱时,桑哥建议将那些逃回的汉人安置到内地;马绍则认为不如按人口资助他们一些购买牲畜的钱,使他们回归故土。

皇帝赞同马绍的意见。

D.马绍面对权重势大的桑哥也敢于据理力争,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性格。

桑哥倒台后的一番忏悔之言,更是从另一角度对马绍忠正廉明品格的褒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河间李移住妄言惑众,谋为不轨,绍被檄按问,所全活几百人。

(3分)

 

(2)国家导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

(4分)

 

(3)苟不节浮费,虽重敛数倍,亦不足也。

(3分)

 

(二)2011淄博一模

妖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

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既至,未言,卜者曰:

“君莫欲问仆病乎?

”公骇应之。

曰:

“病者无害,君可危。

”公乃自卜。

卜者起卦,愕然曰:

“君三日当死!

”公惊诧良久。

卜者从容曰:

“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

”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不应而起,欲出。

卜者曰:

“惜此小费,勿悔勿悔!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

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

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一漏向尽,更无死法。

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

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

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

公疾斫之,应手而倒。

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

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

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

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

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

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

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

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公方骇,鬼则弯②矣。

公以剑拨矢,矢堕。

欲击之。

则又关③矣。

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

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

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

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

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

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

公乱击之,声硬如柝。

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

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

公因秉烛待旦。

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

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

或曰:

“此翳形术④也,犬血可破。

”如公言,戒备而往。

卜人又匿如前。

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

“尝谓买卜为一痴。

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

卜之而爽,犹不卜也。

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

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禳:

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

②弯:

拉弓;指开弓射箭。

③关:

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

④翳形术:

即隐身法。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觇之觇:

暗中观察

B.倚剑危坐危:

端正

C.烛之,则纸人烛:

用烛光照

D.卜之而爽爽:

心里踏实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乃自卜今君乃亡赵走燕

B.急击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审视,则土偶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皆为犬血模糊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

(4分)

 

(2)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3分)

 

(3)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3分)

 

(三)2011济南一模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

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①,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②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

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③,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

“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

请退。

”吏白胜之。

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④起迎。

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

“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

”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

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

至昏夜,罢去。

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京师吏民敬其威信。

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

“有所平反,活几何人?

”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⑤,衣黄襜褕⑥,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

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

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或曰:

“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不疑曰:

“诸君何患于卫太子!

昔蒯聩⑦违命出奔,辄⑧距而不纳,《春秋》是之。

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遂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

“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

”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

久之,以病免,终于家。

——《汉书·隽不疑传》

【注】①直指使者:

汉代官职,平时穿绣衣,负责监察官员,调动军队,可以诛杀各地官员。

②军兴:

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櫑(léi)具剑:

古代长剑。

④躧(xǐ)履:

趿拉着鞋。

⑤旐(zhào):

技旗的一种。

⑥襜褕(chānyú):

直裾禅衣(古短便装)。

⑦蒯聩(kuǎikuì):

卫灵公太子。

⑧辄:

蒯聩之子。

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奔,辄立位后拒绝他返卫。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治《春秋》,为郡文学治:

研究

B.收捕,皆伏其辜辜:

罪过

C.诣北阙,自谓卫太子诣:

到……去

D.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距:

离开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3.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

①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③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

④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⑤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⑥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

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郡国豪杰,欲谋反。

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

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官吏百姓都敬重他。

C.隽不疑巡查郡县,都要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母亲的支持。

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残,与他母亲对他严格要求有关。

D.天子和大将军霍光非常赞赏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有声望。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

(3分)

 

(2)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4分)

 

(3)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

(3分)

(四)2011淄博二模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

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

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

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

“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如是数年,始获安居。

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

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

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诗》曰:

“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

于胥乐兮!

”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

①洞庭木叶:

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芳洲杜若:

语出屈原《九歌·湘君》:

“采芳洲兮杜若。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揭之楣间                 揭:

张贴、悬挂

B.孺允葺公所居堂           葺:

修补房屋

C.而诸孙皆秀发             秀发:

秀丽的头发

D.起官陟宪使              陟:

提拔,升迁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          其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以公所命名        余船以次俱进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正直的一组是()

①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②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④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⑤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⑥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引出议论。

B.友人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敢于大胆向皇上进言,不怕触怒皇上。

C.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之人,其子孙依然贫穷。

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友人的父亲的崇高人格,使得本来极为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5分)

 

(2)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5分)

(五)2011临沂一模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

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

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胠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①胠(qū):

打开;橐(tuó):

袋子。

②崛嶂(lù):

高峻陡峭。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一:

统一

B.往往伏而不出伏:

埋伏

C.庶几狎而得之狎:

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D.无所合,困而归困:

困顿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①然喜为歌诗以自娱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C.①东之济、郓②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

D.①其胸中浩然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3.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蟀,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⑤独其诗可行于世

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A.①④⑥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⑥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25.把文中的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3分)

 

(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3分)

 

(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4分)

 

(六)2011烟台期末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

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

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

“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

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

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吾于是信有力焉。

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

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

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

“真,天下之冲也。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

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当:

处在。

B.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示:

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信:

相信。

D.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济:

得益。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而因其暇日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乃为之书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①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⑥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④⑥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利用监军荒废的营地修造建成的一处园林景观。

B.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强烈感受到了东园无法言说的美丽。

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

D.欧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30.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5分)

 

(2)真,天下之冲也。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5分)

山东各地模拟题文言文汇编

参考答案

(一)2011济宁二模

1.C(追查,追寻查找)

2.D(A前一个“以”,介词,把;后一个“以”,连词,表修饰关系。

B前一个“为”,表反诘语气的助词;后一个“为”,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前一个“乃”,副词,于是,就;后一个“乃”,副词,却,竟然。

D两个“因”都是介词,趁机,趁着。

3.B(③表明马绍秉公勤政,⑤表明马绍廉洁奉公,严以自律)

4.C(海都叛乱时,逃出来的应是蒙古人,而不是汉人。

5.

(1)河间人李移住造谣惑众,图谋不轨,马绍奉命调查审问,被保全救活的有几百人。

(3分。

注意“被檄”“按问”“全”“活”等词的翻译)

(2)朝廷引导人让人提意见,意见可以采纳,就采用;不可采纳,也不责罚提意见的人。

(4分。

注意“导”“采”“罪”的翻译,别“亦不之罪”是个宾语前置句)

(3)如果不节制不必要的开支,即使把赋税加重几倍,也不够用。

(3分。

注意“苟”“浮费”“虽”“敛”等词的翻译)

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跟随上党张播求学。

丞相安童进宫侍候世祖,上奏说应选儒士讲谈经史,来帮助扩大见闻。

平章政事张启元以马绍来响应诏命,授于马绍左右司都事 职务。

马绍出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