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468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小题60分)

1.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

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

这表明(  )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2.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

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3.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孔子                              B.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

C.理学集大成者是陆九渊                                  D.心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

4.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  )

A.“和而不同”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周而不比”

5.2014年9月28日,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了孔子诞辰2565周年祭祀大典,活动期间,2565名市民诵读了《论语》。

下列孔子思想中有利于扩大受教育者范围的是(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因材施教                  D.仁者爱人

6.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  )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7.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

9.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  )

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10.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11.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该观点(  )

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12.《黄帝内经》提出了“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

与此相吻合的思想是(  )

A.人定胜天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存理灭欲

13.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

这表明他主张(  )

A.用天来限制皇权      B.用天来加强君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使儒学处于独尊

14.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

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

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

15.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西汉

宋朝

经学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

《孟子》)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6.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

学者乙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陆九渊

17.认为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18.《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

“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道德观”是指(  )

A.兼相爱,交相利                                              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20.《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指南针的应用           C.印刷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1.《梦溪笔谈》记载:

“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22.有学者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进行排序,排在第一的是红楼梦,排在第二的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

属于“排在第二”的著作是(  )

A.《三国演义》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水浒传》

2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24.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就体育老师的行为议论起来:

同学甲说:

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

同学乙说:

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任,不是太狠,是太好了。

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A.普罗塔哥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5.北宋某一词人的作品曾被人评价“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这一词人是(  )

A.关汉卿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26.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

27.李泽厚先生认为:

“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28.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29.(王羲之)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30.图1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31.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吸收了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3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反映了质朴真切的特征

D.图4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32.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融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

A.宫廷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宗教画

33.清朝时,在徽剧与汉剧基础上兼收并蓄,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剧种。

该剧种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这一新剧种是(  )

A.京剧                          B.粤剧                           C.川剧                          D.黔剧

34.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

下列情景中不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

A.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以玉米充饥

B.荀子书房悬挂着隶书书写的“仁者,爱人”

C.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安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D.元朝时人们在瓦肆中观看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35.普罗塔戈拉(普罗泰哥拉)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由此可见,他主张(  )

A.道生万物                  B.神主宰万物               C.天人感应                  D.人是万物的尺度

36.有学者将某一时期称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的时代。

下列各项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公元前5世纪:

罗马帝国的扩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14—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18—19世纪:

世界市场的形成;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20世纪: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摇滚乐的流行

37.图9所示画作(  )

A.彰显理性主义的精神实质                              B.通过宗教题材表现人性之美

C.追求抒情写意,反映民间风情                      D.深受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

38.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新”在于(  )

A.人文精神的复兴      B.近代科学的形成       C.新教的广泛传播      D.代议制度的确立

3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40.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41.阅读下列材料:

(24分)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

材料五 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

(2分)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

(2分)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分)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6分)

 

4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说: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

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1)材料一的主张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出现的政治前提。

(4分)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

(2)材料二的三幅圣母像中,请说明图一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理由。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此类艺术作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3)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

(4分)

(4)材料三中作为学习研究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史料,你认为哪本著作史学价值更大?

(2分)说明你的理由。

(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DCDAA6-10DACCB11-15CCACC16-20DDDDC

21-25DCAAB26-30BBDCD31-35CBADD36-40BBABA

41、(24分)

答案 

(1)大一统理论(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

(4分)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4分)

(3)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

(2分)仁政。

(2分)

(4)主张:

经世致用。

(2分)

表现: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

(6分)

42、(16分)

(1)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分)

政治前提:

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2分)

(2)图一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展现了人性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图二、图三的圣母带有光环。

(2分)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2分)(3)孔子:

实行德政;遵守礼制。

(2分)苏格拉底:

主张选用专门人才从事政治(或反对雅典政治中的选举和抽签制度)。

(2分)

(4)《论语》(2分);《论语》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回忆苏格拉底》是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

(2分)

1.【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发展不会导致孔庙礼仪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故A项错误;从“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可知,隋唐时期国家已经推崇孔庙礼仪,故B项错误;儒学独尊是指儒学的地位高于其他思想学派,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从“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可知,儒学地位被官方强化,体现出儒学正统的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

2.【答案】C【解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属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故B项错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属于老子辩证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属于韩非子“依法治国”的思想,故D项错误。

_

3.【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孔子说法不妥,孔子是创始人,故A项错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韩非,故B项错误;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故C项错误;心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故D项正确。

4.【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人们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和而不同”是指包容别人不同,达到和睦相处,与材料思想相同,故A项正确;“克己复礼”意思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仁者爱人”体现的是爱人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周而不比”是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_

5.【答案】A

6.【答案】D【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

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句话体现了墨子“尚贤”的主张,选择D项符合题意。

7.【答案】A【解析】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可知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故A项正确;儒家强调仁、德、礼,与“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不符,故B项错误;法家强调严刑峻法,以法治国,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墨家主张节俭、尚贤,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无为相关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反对战争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故民之从之也轻”的意思是君主要让百姓能够生存,体现出了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

9.【答案】C【解析】“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是儒家思想,不符合材料题意,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题意,故B项错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契合材料“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庄子道家哲学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是墨家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0.【答案】B【解析】“重法……而霸”,不符合孔子的主张,故A项错误;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符合“隆礼尊贤……重法”,他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符合“好利多诈而危”,故B项正确;“隆礼尊贤而王”,不符合韩非子的主张,故C项错误;“隆礼尊贤……重法”,不符合墨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

11.【答案】C【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上天赋予人以本性,具有善良的本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王来教化人为善,这就是上天的本意”,董仲舒是在借天意来构建君权理论,为君权寻找一个无上的、不可辨驳的理由,这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选择C项符合题意。

12.【答案】C【解析】材料只说到了“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没有涉及到人一定战胜自然,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意思是君主的权利是上天给予的,材料没有探讨君主权力来源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黄帝内经》提出了‘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可知在《黄帝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