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426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4

6÷3

9÷3

4÷2

35÷5

24÷6

45÷9

21÷7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

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这节课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

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

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

怎样列式?

每份有多少?

(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这样算 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

(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  240÷3=80

五、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40÷2600÷699÷9

46÷248÷45000÷5

2、改错:

39÷3=318000÷4=200

20×2=10 ?

700÷7=1

3、思考题:

690÷3=?

六、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17页1、2题

 

 第二课时 除法估算

教学内容:

16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略)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896≈   253≈

二、新授:

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 教师问:

大约是什么意思?

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

再问:

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

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

第18页6、7题。

 

第三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1)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20÷4    280÷7    300÷6    540÷9   24÷2   84÷4

问:

24÷2时是怎样想的?

2、竖式计算

8÷4       25÷5   64÷8    65÷9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除法应用题。

2、出示板书例1,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

(教师巡视指导)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

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

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教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    68÷2     84÷4     78÷3

三、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

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第四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2)

教学内容:

20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40÷8     360÷3     150÷5     

36÷3    33÷3     63÷3

2、竖式计算:

69÷3      78÷3     95÷5     

72÷3    78÷3       58÷2

二、新授

1、出示例2猜想每班种多少棵树?

2、问:

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

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

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准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

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

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21页第4题。

 

第五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内容:

教科书第22页例3及做一做。

练习五的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22页例3的情境图。

师:

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

他们数了数共有238张照片,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问:

要插多少页?

生:

列式为“238÷6”。

师:

先估算一下“238÷6≈”。

生:

238≈240,240÷6=40。

生:

想(四)六二十四,接近238的前两位数“23”,所以238÷6≈40。

2、师;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

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

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如

“我听懂了。

“听不懂。

“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

“这样说会更好。

……

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全班交流。

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

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

(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先用6除几?

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

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

商是几位数?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

你教会了谁?

3、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数?

②除。

用23除以6,等于3,3写在十位上。

③乘。

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除数6等于18个十,写在23个十的下面。

④减。

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5写在十位上。

⑤查。

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

⑦除。

用6除58,等于9。

⑧乘。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六步骤“①先判断。

②除。

③乘。

④减。

⑤查。

⑥放……”。

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4、师:

笔算的结果正确吗?

如何知道?

生:

可用估算的结果加以比较,初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再检查一遍。

二、问题延伸,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进而解决例3的延伸问题:

“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

2本呢?

”。

师:

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

24×2=48>39>24。

生2:

24×6=144,144<236<144×2。

所以,一本相册不够,2本可以。

交流方法,对比出最佳方案。

三、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

注意先估算,再笔算。

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课堂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完成书23页第2、4题。

教后反思:

 

第六课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通过辨析错题,找出原因,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应注意的地方,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

1、判断商是几位数。

2、通过辨析,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

一、开展“小诊所”活动,人人争当“好医生”。

师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如:

①      ②       ③

 15      161       89

2)317    5) 807     8) 713

2      80       64

 11       7       73

10      5       72

1      2       0

④      ⑤      ⑥

157     45      158

2 )317   4 )183     2)317

2       16       2

11      23      11

10      20      10

17      3      17

14             16

  3             1

提出要求:

“小诊所”里来了6个病人,同桌合作,一起当医生,给它们把把脉、找出病根,开出药方。

师出示标准:

“一级棒的医生”治好所有的病人。

     “好医生”治好4、5个病人。

     “较好医生”治好3个病人。

     “马虎医生”治好1、2个病人。

学生同桌合作,订正错题。

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病根在哪里?

怎么治?

引导学生发现:

1号病人忘了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放下来继续除。

2号病人则是一次用两个数“80”去除以5,引导学生发现8够除以5,所以应该先用8个百除以5。

3号和4号病人都错在余数上。

5号和6号病人则是数位对齐的问题。

师:

医生们,你们想对这些病人说说今后笔算时,该注意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小结出: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对号入座。

师:

评评自己是哪一级别的医生。

今后希望大家认真钻研医术,争当“一级棒的好医生”。

二、商是几位数

出示书24页第5题,重点分析276÷6和640÷3。

问:

商是几位数?

为什么?

要使 6 □76 的商是两位数,百位上还可以填几?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百位上又可以填几?

引导学生小结出:

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

三、激发问题,拓宽思路。

1、出示书24页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问:

你有哪些问题?

先自己小声说,再同桌说。

交流时,要求不提相类似或重复的问题。

交流问题。

重点是提出除法的问题,也可提出估算或2步问题。

完成在本子上。

2、完成书24页第7题。

有些学生能认真观察梨和香蕉每箱都是35千克,从而求出梨和香蕉的总质量是(8+7)×35。

这样列式比较简便。

3、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关键字“一种、哪种、各、这些、只买”。

学生独立解题,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

说说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的3-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的计算乘法和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25页例4的情境图。

师:

他们算得对吗?

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生: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学生汇报

师:

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

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2、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

”,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

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二、练习

1、书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

学生单独练习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

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课堂作业:

1、85÷4112÷9756÷8

2、练习六3-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

练习六1、2题

教后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676÷4791÷7

249÷8343÷5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907258512026778

 

被2除余数为0的被3除余数为0的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12×3=□÷3

□+63=25×4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

P275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P262学生独立完成

2、P264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小结

四、分层作业

1、P27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第九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29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

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

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还不够商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

猪八戒非常积极说:

“我来分。

”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师:

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

谁会算?

生:

0÷3=

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

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

0÷2=?

,0÷4=?

0÷5=?

……

由此概括出:

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

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

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

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

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

为什么?

(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

(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

讨论:

这题的结果正确吗?

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

为什么?

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

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750÷5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课题:

商中间有0的除法)。

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5、思维训练:

练习七第4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七1、2题。

教后反思:

 

第十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的例7及做一做,练习八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另一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了,就要准备出发了,我们三年级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

师: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继续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师:

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

列算式:

218÷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投影反馈)

方法一:

方法二:

109109

2)2182)218

22

118

018

180

18

0

师生评议:

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比较简单

第一种比较清楚,不会露写。

2、练一练

出示例题7

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展示交流

学生质疑问难

3、小结

师: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拓展练习

1、P32做一做

2、数学小医生(练习八第2题)

17  900   80

4)428   6)544    3)250

 45424

2841

四、作业布置:

练习八第1、3、4。

教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整理和复习

课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及练习九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3、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

1、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2、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

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

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

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

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

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13页知识结构图)。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

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

“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第1~3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

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3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

(都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

(第1题用口算,第2题用估算,第3题用笔算。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请学生当小老师,由小老师点名让3~6名学生上台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四、小结: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