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252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docx

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

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综述

2010年1月30-31日,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此次论坛由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埃森哲公司协办,主题是“电网与新能源”,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专题演讲和高峰讨论会等四个阶段。

来自政府主管部门、权威研究机构、能源电力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报刊杂志的院士、专家、学者和记者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与会专家就低碳经济、能源战略、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论坛开幕式由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主持。

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应邀出席。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出席大会并讲话。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代表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讲话。

一、开幕式讲话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讲话中表示,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将利用能源战略促进经济结构。

在能源立法方面,需要重新制定的《能源法》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一档计划,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上会讨论。

而作为《能源法》子法的《煤炭法》修订工作将稍后开展,《电力法》、《石油天然气法》的制定工作将陆续开展。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舒印彪在讲话中正面回应了风电“上网难”的问题。

他认为我国风电与国外风电发展模式具有显著不同,对电网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控制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并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着力推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

他还呼吁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及发电并网的技术标准和与《可再生能源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主旨发言

在接下来的主旨发言中,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作了“推动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的发言。

他认为当前我国能源领域存在需求快速增长、结构以煤为主、资源瓶颈约束、“逆向分布”突出、生态环境压力、能源安全风险、气候变化挑战、节能任务艰巨、农村电源建设、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以深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大基地、大集团、大能源通道建设”等总体应对思路。

他认为推动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包括:

坚持不懈抓好能源节约、着力推动国家能源基地建设、加快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运输格局、加强能源自主创新、继续推进国际能源合作和加快农村能源发展等。

清华大学何建坤教授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式下的能源技术创新”的主旨发言中表示,哥本哈根大会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起点,我国节能减排行动目标体现了决心和诚意,但将面临对外争取发展空间,对内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双重艰巨任务。

他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建立可持续低碳能源体系。

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将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能源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我国企业既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又存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在新一轮国际技术竞争中,我国比过去有更多的有利条件。

大规模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新能源和能效领域大量的新增投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要加强规划引导,推进低碳产业的快速、有序和健康发展。

最后,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相结合,实现保护全球气候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要统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理念和内涵,统筹国内和国际、近期和长远、局部与全局,突出“低碳”特征。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发表了题为“电网与清洁能源协调发展研究”的主旨发言。

他认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能源战略调整、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联系紧密,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由清洁能源迅猛发展带来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对电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研究电网与清洁能源协调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包括宏观发展条件、能源资源禀赋、开发、消纳、输送、并网管理及政策需求等。

他介绍了该院在电网与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思路,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需求与电力需求做出定量模拟和情景预测,并指出未来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加大,且主要转化为电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扩大风电消纳规模至关重要。

最后,他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

尽快研究制订全国清洁能源的整体发展规划、加快出台并严格执行清洁能源并网技术标准、建立清洁能源发电辅助服务的定价和补偿机制、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储能新技术研发、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等。

三、专题演讲

在专题演讲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做了题为“智能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简述”的专题演讲。

他提出“中国要建的是智能电力系统,包括智能电网”的观点,应实行“厂网分营,统一调度”。

他认为,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多指标自趋优运行能力的电力系统”,包括高安全性、高电能质量和高效率三大特性。

为中国电力安全保障,应“建立各级智能电力调度控制系统”,包括“国调—华中网调—省调—地调—县调”五级调度。

他认为,智能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理论基础是“电力混成控制论”,并对该理论和建设成果进行了介绍。

他分析了智能电网的定义指标、设施资源和技术政策,并透露中科院的一份咨询报告指出“我国各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皆应建设自己的调度中心/所”。

从智能电力系统角度看,“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智能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并具有与智能电力系统一致的定义。

他提出,采用分时电价可以有效解决削峰填谷问题,并预测如果全国全面实施该政策后所借阅的电力相当于再建两座三峡水电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于贻鑫在“可再生电源和智能电网”的演讲中指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决定了其特征与功能组成。

他认为,从经济学视角看,由于技术涉猎广泛,智能电网将像Internet一样催生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产业革命。

因此建设智能电网的核心原则是要考虑: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否适用于市场?

是否激励用户?

是否实现了资产优化?

是否高效运行?

”此外,智能电网还具有国家安全视角的考量。

他指出,如何处理数以万计的分布式电源和应对可再生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同时确保电网的可靠性与人身和设备安全并激励市场,是对智能电网的核心挑战。

DA(配电自动化)和ADA(高级配电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贡献很大,但要达到更高可靠性需要分布式的电源。

未来的电网应成为更鲁棒(自治的和自适应的基础设施,它能够对人为袭击和自然灾害、事故停运和其他一些扰动作出自愈的响应),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是其一种理想模式。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发表了“低碳经济与能源电力”的主题演讲。

他提出,低碳能源与低碳电力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能源是一种寻求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即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电力是一种寻求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需求以及在电力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据此,他给出了“低碳电力=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智能电网”、“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清洁发电+能效电厂”、“能效电厂=需求侧管理”和“智能电网=智能输电网+智能配电网”等公式。

并提出综合资源战略规划(IRSP)、能效电厂(EPP)等新观点。

他认为,低碳电力基本可以完成政府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承诺目标。

智能电网是实现综合资源战略规划的唯一有效手段,也是低碳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平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发表了“中国低碳转型的能源战略调整”主题演讲。

他首先分析了碳排放的国际现状和中国的压力,指出现阶段美国与中国是减排的关键,印度是潜在的威胁;全球减排必须有一个制度性的安排。

在如何认识中国低碳转型问题上,他认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能源电力需求快且具有刚性,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减排更具难度。

关于低碳的能源战略调整,他分析了GDP碳强度和GDP能源强度的不同,指出清洁煤技术难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商业化推广,认为现阶段低碳转型主要通过能源战略调整来实现,即以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调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结合节能(需求侧管理)来满足能源需求,二是CO2排放作为能源增长和能源结构的新约束,三是能源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四是行业战略必须站在整体能源的高度。

关于全球应对低碳转型,他认为最难的选择是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平衡。

最后,他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理解和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中国寻找低碳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从而为解决今后印度排放问题做好准备。

清洁能源发展短期来看需要政府财政支持,长期持续发展则需要进行电价改革。

如果政府继续控制电价,那么就需要设计更有效的补贴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研究的题目是“电动汽车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首先需要明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

一种技术路线是改变燃料系统,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强、弱混合)、燃料电池灯;一种是发展替代燃料,包括生物燃料(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煤基燃料(煤制甲醇、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二甲醚、煤制甲醇制汽油)和天然气(CNG、LPG、天然气液化)等。

他认为发展电动汽车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面临整车企业支配能力不强、技术基础不牢固和充电设施需大规模投资等三方面劣势,但也具有市场规模大且多样性、技术取得局部突破、制造成本低和资源保障能力强等四方面优势。

他分析了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和成本与国际水平比较,认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

他认为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发展,需要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并指出分时电价政策在电动汽车大规模阶段十分关键。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做了“风电产业的发展”的专题演讲。

他首先分析了世界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2009年中国升至世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第三位,中国品牌可以进入前五位。

他进而分析了国内风电产业发展和市场份额,指出2008年国内主要的风电场开发商是中央和地方企国有发电企业和能源投资企业,民营和国外企业较少,央企发电集团和能源集团的新增容量达到76%。

国内企业已基本掌握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国内能够自己制造。

风电整机产能的扩大缓解了近两年中国风电机组供不应求的局面,也预示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白热化竞争即将来临。

在此基础上,他详细解读了我国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电网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大规模风电的输送和政策和科技释放潜能等内容。

他强调,我国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地销纳”的模式发展,只能是“大规模-高集中-高电压-远距离输送”的模式,对电网企业是很大的挑战。

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统筹考虑风能资源、发电、输电和负荷各个方面的问题。

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使电网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接受风电上网的状态。

发电企业有义务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

此外还需要研究“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解决方案,使高耗电产业布局在风能资源丰富区域。

埃森哲公司代表做了“政策·技术·实践——布局新能源时代”的主题演讲。

在政策方面,针对如何成功制定一个可行的全球框架应对气候变化,埃森哲提出六方面建议:

基于于各国不同排放起点、规模和可行性的“多轨制”模式;以行业为重点的解决方案;更加关注需求侧;振兴碳交易市场,并采用更加全面的模式;参与各方均能明显获益;规定各国排放上限的明确路线图。

埃森哲认为务实的国际气候变化政策框架将涵盖四个领域,分别为总体政策框架结构、目标设定和重置模式及节奏、参与激励因素以及监测和合规方法。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税收、资金和技术等多重政策,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发展低碳经济,然而我国政策配套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备。

参考国外低碳经济政策,我国建立和完成低碳政策体系,要注意处理好企业和行业、局部和整体、短期和长期等三方面的关系。

在技术方面,埃森哲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的能源技术,包括智能电网、CCS和燃料技术三方面。

其中,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在迅速布局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同时,发展智能电网是与之配套,驱动低碳经济的重要一环。

CCS可以消除煤炭发电过程中95%的二氧化碳,我国应将其作为战略技术进行发展。

埃森哲还基于商业应用把燃料技术分为三类,并重点研究了突破性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发展。

中国庞大的潜在汽车市场使之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突破性交通燃料市场;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交通新能源应用市场以电动汽车和生物能源为主,40到50年后,传统交通能源将有望被逐渐全部取代。

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低碳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也应有侧重,智能电网技术应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在低碳实践方面,埃森哲认为低碳发展路径有三种,欧洲、美国和日本路径。

欧洲路径是从政策到实践的先行者。

美国路径是技术引导型,而日本刚是由于企业一贯注重节能减排,顺应了低碳发展的形式。

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和技术引导实现低碳发展是国际通行的经验,而以Vattenfall为例的欧盟低碳发展路径正是这一经验的代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发表了“低碳发展与新能源革命”的演讲。

他认为,从现象上看,气候变化是一个政治上不容置疑的事实,但科学上又需要质疑的问题;而从本质上看,尽管有许多的令人心动的辞藻修饰,但是掩盖不了其划分环境容量的本质。

通过回顾规制世界发展的联合国宪章、关贸总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几个基本规则,指出气候变化主导机制发生了变化,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赢家。

他认为,低碳发展包含低碳目标体系、低碳产业体系、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能源体系。

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给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它的发展本身具有挑战性。

他通过分析新能源技术的产生过程,以及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区别,指出发电前景最好的是太阳能、其次是核电、风能,再次为生物质能;太阳能发电又以光伏发电技术为优。

他提出要正确认识新能源发展中一些具体问题,如风电过剩与钢铁过剩有本质的区别;光电发展两头在外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做得好,新能源不是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等。

他还表示,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要正确认识发展新能源的难度,引导企业自律,防止恶意竞争,还要加强研发支持力度。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沈文权发表了“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演讲。

他认为,核电作为最现实的低碳可替代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但妥善部署发展战略尤为必要。

他说,核能技术是成熟的,是当前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最现实的选择。

加快核电发展的进程对于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优化能源结构,特别是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也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即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设计和制造的自主能力、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更多的铀资源。

在发展战略方面,他提出了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尽快启动内陆核电厂的建设和关注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等三方面建议。

四、高峰讨论会

……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扩大我国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电网和新能源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