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七届德国工长技师班培训学习总结.docx
《零七届德国工长技师班培训学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七届德国工长技师班培训学习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零七届德国工长技师班培训学习总结
德国工长技师班培训学习总结
【企业版讲演稿】
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于2011年04月10日至2012年01月13日参加了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举办的第七届工长技师班培训学习,为期近十个月;培训地点在潍柴职业技术学院。
整个培训已按计划如期完满结束,现将学习过程简要总结如下,同时向在座诸位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汉斯·赛德尔基金会
民主、和平与发展是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主旋律。
它创立于1967年,作为德国一个独立的政治性基金会,亲基社盟(CSU)及其姊妹党基民盟(CDU)。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活跃在世界50多个国家,自1980年开始与中国建立了联系。
中国作为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开展发展合作的重点国家起到了特殊作用。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要通过教育咨询和对话项目支持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制度变迁。
中国区域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支持社会政策,建立公民社会和法制国家。
工作重点放在社会政策、教育和农村发展领域。
除了与主要合作伙伴中国教育部,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还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国土资源部土地管理中心与中国建设部教育协会合作开展工作。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区域项目的所有工作都依靠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网络关系。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中国北京设立了项目协调和信息中心,下辖几个办事处。
本次培训是由驻潍柴办事处主持举办的。
驻潍柴办事处下设专家办公室和翻译室,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确定、毕业课题和课件要求皆由专家办全权决定。
德国专家弗劳尔先生对教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计划全权监督、检查和审核。
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者由专家办委托给潍柴职业技术学院来承担,所以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潍柴与潍柴职业技术学院。
二、潍柴与潍柴职业学院
潍柴绿色动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着悠久的历史,创建于1946年,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为我军修理和生产枪械,地下工人最初仅七人,厂址在山东威海,后来迁往烟台,解放后定居于山东潍坊并改名潍坊柴油机厂。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潍柴始终坚持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久经考验,亦不改初衷,终于迎来了今日的繁荣昌盛。
如今的潍柴虽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但其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一如继往,所以绿色动力,绿色潍柴永远行走在继往开来,永往直前的漫漫征途上。
2012年元月,潍柴荣幸地入选全国十大创新企业之一,这是对潍柴人又一次重大的鼓舞。
潍柴职业学院是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与培训,尤其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缔造基地。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
潍柴的每一个荣誉都与潍柴职院的人才保障密不可分。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山东省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骨干企业。
2010年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69位,中国企业200佳第66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家企业第3位。
连续5年保持中国内燃机行业第1位。
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11亿元,2011年荣获第2届“中国工业大奖”。
潍柴职院的确因潍柴而荣,但知情人却十分明白:
潍柴职业学院享誉齐鲁大地,璀璨于孔圣故里,闻名于中国职业教育界,靠的是学院固有的雄厚实力和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锐气和广阔视野。
德国专家办和弗劳尔先生独具慧眼,将德国工长技师班的教学培训任务托付给潍柴职业技术学院,毋容置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
非此莫属的最佳人选。
三、零七届工长技师培训班的学习生活简介
1、教学及其组织管理形式
介绍零七届工长技师培训班,不介绍潍柴和潍柴职业学院尤如画龙不点睛,因为具体的教学过程由潍柴职业学院组织实施,当然专家对教学起主导、监理、指导作用。
历届培训无一不体现着潍柴职业学院的风貌,所以潍柴职院的教学风格,优良作风,求实创新精神必将随历届学员洒向大江南北,传遍神州东西。
潍柴职业学院有雄厚的教改实力和创新精神。
学院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占60%,50%以上的教师到德国参加过“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培训学习,学院与德国先进职业学校保持着长期交流学习,互派师生相互学习关系,定期交流教学理念、教学实训经验等。
双方良好互动,使潍柴职院的管理与教学理念立于世界职教行列的前沿。
全院技术理论教师均具初级工操作技能,其中达到中级工操作技能的占76.9%;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均达到中级工以上操作技能水平,其中达到高级工技能的占92.3%以上。
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2%。
学院领导高瞻远瞩,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特别重视选派教师到德国学习深造,目前已由原来的汽修专业扩大到液压、电子等多个专业;选派20多名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知名教育机构学习交流。
1989年,学院全面推行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1998年学院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承担了山东省“金篮领高级技师”培训与鉴定考试任务。
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高级技工学校。
由这样一所具有知名职教品牌,又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积淀的职业学院来组织零七届德国工长技师班的培训任务,的确是本届16名学员的荣幸。
我们在此衷心感谢专家办的良苦用心。
本届培训班由专家办统一招生,严格甄选后录取,共16人。
招生对象为:
职业学校金属类相关专业教师,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尤注重实践环节。
培训时间:
2011年1月11日至2012年1月13日。
培训内容为:
机械加工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训练;系统性的提高培训,1500课时(专家亲自决定的),经考核合格发给德国工长资格证。
共开设了:
专业理论、企业管理概论、公差配合与极限、材料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成本会计学、机床夹具、机床与数控机床、职业教育学、电工基础、控制技术(气动液压、SP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仿真和加工技术等理论与技术课程。
又有钳工实习、电工实训、焊接实训、车工实习、铣工实习、控制气动实训、工长考试件设计与制作等实训项目。
教学与实训的主要方式:
采取先进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与技术实践并举。
理论课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的教师担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切合专业和学员实际;教学手段先进。
实训老师都有深厚的企业工作经历,曾经是企业的技术骨干,现在又是实习实训技术教学能手。
任课教师和实训老师大都有过德国“双元制”职教教学与实训指导的学习培训经历。
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
教学由学院教务处统一管理,融入全院教学整体,又体现着成人教育的特色。
生活及人事由专家办派专人负责,负责此项工作的班主任直接对专家负责,整个教学过程随时听取专家的意见。
学员的学习事务由学院派专职班主任负责,学习管理标准严格按照学院教学管理统一标准执行,适当兼顾成人教育特点。
可以说:
教学的组织管理上也体现着“双元”特色。
课时安排与作息时间:
每周学习时间为周一至周六全天,六天制,周日休息。
周课时6节×6天=36节。
作息采用企业作息时间:
上午7:
50~11:
20;下午1:
50~4:
20;下午4:
20~6:
00为自习时间。
所以学员总学习时间为每周36节课+6×2节自习课,总计48节。
每天分两次由学院班主任亲自考勤。
学院要求学员们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不早退。
欢迎学员以积极良好的心态融入学院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文化文艺活动,做到师生学员良好互动,相互交流,和谐生活与学习,和睦相处,增进了解,团结友爱,自觉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一员。
完成学业,合格毕业。
2.个人学习心得与工作情况
本届培训班共16名学员,来自西部新疆、内蒙古、甘肃三省区,地域风俗各异,年龄结构相差极其悬殊,有60后2人,70后3人,80后10人,90后1人。
工作经历相异,个人爱好和性情彼此有别,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都加大了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难度。
本人自20岁之前进入外资企业,一路艰辛走到今天。
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也有相当水平的理论功底,然而面对各位科班出身的学员,老实说:
心中忐忑不安。
既庆幸有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又担心自己力不从心。
个人失了面子倒也罢了,唯恐为企业丢人显眼。
完不成企业交给的任务。
承蒙两位班主任赏识,将本届培训班班长的重任交给了我,我更是诚惶诚恐,但却是小心谨慎、尽职尽责地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也尽到了作为班长的全部责任。
受到了老师、班主任以及学员的肯定。
下面我简要谈一谈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1)学习生活剪影
早晨6:
20准时起床,洗漱吃早点,收拾房子,7:
00前急忙去学校,7:
40前到教室,打扫下教室卫生,检查卫生值日情况,准备上课。
坐下听课,做笔记,两节课后考勤学员出勤情况,利用课间休息的20分钟向班主任交考勤表,联络教学上的有关事务,交学员作业等事务。
这些刚忙完,上午3~4节课又上了,下课后关灯、关电、锁教室门、关窗子,之后赶忙回家。
超市买点菜,买些半成品,回宿舍洗菜做饭,吃完午饭已经是12:
45~1:
00了。
躺下休息一阵腰,1:
30起床,凉水洗把脸,急忙跑到教室门口开门,已是1:
50或2:
00了。
老师往往此时已站在讲台上准备上课了。
给学员烧好水或盛夏时开好空调,坐下听课,还真有点气喘吁吁。
似乎比车间干活更紧张。
中午的时间真是太紧迫了。
两节课后,交作业,打扫卫生,与学员沟通,与老师问班级教学明日的安排等,转瞬间课外活动结束了,该上自习了。
做作业、制图,不懂的问题请教学员或老师,往往是作业尚未做完,教室里已夜色浓浓。
走出校门去买菜、买吃的东西,等回宿舍时往往已是夜幕降临,甚至繁星满天。
洗菜做饭,等吃完晚饭,收拾好房子,直到躺到床上,打开电视。
这时才长出一口气,释放一下满身的疲倦,整理一下一天忙碌的思绪。
有时也发点游子思乡的感慨,以短信向家人报声平安。
外边的饭,价位高,吃上又多时拉肚子,所以一天两顿饭也往往使人犯难。
这就是我,也是我们德国工长班全体学员每天的生活写照。
它是艰辛的,又是充满快乐的。
周日睡个懒觉,醒来洗完衣服,收拾一下房子,打扫完卫生,往往早已饥肠辘辘了。
买菜做午饭,吃完收拾好,就是难得的自由活动时间了。
小伙子们可以上上网,放松放松,成人们可以看看鲁南的秀丽风光。
“游山玩水”兴致正浓,只可惜又到了准备晚饭的时候。
吃完晚饭,看会电视,一定要按时休息,不然周一早上醒不来事小,一周劳累难堪绝非小事一桩。
周而复始,300多个日日夜夜中,悲欢离合五味杂陈,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解其中味”。
(2)搞好学习,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建设的双重任务。
对于我来说,学习的目的是明确的:
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自己的实践经历,将实践经验和技能有规范化地提升;体验中企的生产与生活,促进工作平台的包容性,扩大工作认识上的视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城市,亲身体会中国工业化进程带给人们心理上、生活上、文化价值上的重大变化,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与员工沟通。
将企业的良好形象通过个人的行为展现给他人,为企业增光添彩。
这也体现着我作为员工对企业的一种赤诚。
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
在两位班主任的领导下,搞好班级管理与建设,塑造一个和谐团结、彼此取长补短、相互理解、互动良好、共同增长人生见识、业务和技能双丰收的团队。
根据两位班主任的周密部署,确立了以下工作目标:
A.相互了解,学会宽容,学会与人相处;B.学会认识他人,才能建立取人之长的能力;C.以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引导全体成员从老师、从班主任身上学习待人处事、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D.通过身临潍柴生态文化海洋之中的便利,引导同仁体会潍柴企业文化的巨大魅力。
潍柴有今天的功绩,固然有领导者的智慧与英明决策,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机遇。
但是最重要的是:
潍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深厚文化底蕴——这就是“大仁大爱,大义大德”,这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也是潍柴人与时俱进、走向世界的根本动力。
这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胸怀全球的博大而又宽广的生态文化圈,无疑是潍柴人永创辉煌的锋利宝剑。
我个人的理解,以上这几条有利于各位学员克服自身不足,能形成取他人之长的能力;能克服个人意识本位主义这个现代企业文化的大敌,使他们处处地地、时时刻刻能从大局出发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形成刻苦认真、锲而不舍的良好学风;能够建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观念;能够培育学员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的团队意识;能够使学员认识到:
只有具备了在相互沟通中,博采众人之长的见识力,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力,才能顺利实现个人的理想。
因为任何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以自己所处的团队为平台、为依托的。
每个人如果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发展好自己的职业进程,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以上所说的这些个人品质、个人基本素养是他们无法回避的第一个关卡。
利用这次培训的机会,我们全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扬长避短、博采众长。
既是我们自己的任务,也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和从事工作首先应该完成的第一个任务。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千千万万单纯质朴、求知若渴的学生。
只有我们有了良好修养,有了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能功底,我们回到学校才能教好自己的学生,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重任。
本届工长培训班的每个学员,我们在矛盾中成长进步,又在成长进步中矛盾,但是每个人都以真诚、宽容,以勤勉、负责为己任,共同缔造了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友爱、开拓进取又充满活力的团队。
当然这首先应该感谢职院诸位老师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两位班主任的领导与关怀。
在后期毕业课件加工阶段,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体现,我们的学风和工作作风得到了展示。
令人欣慰的是:
我们的身上有潍柴人的影子,我们的灵魂中有潍柴文化的洗涤。
在不久的未来,潍柴人的精神之花一定会在神州大地上遍地绽放。
3.个人的一点感想与请求
潍柴从诞生之日迄今,一直屹立于齐鲁大地上,其长久之繁荣,靠的是文化凝聚力。
齐鲁自公元前至今,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策源地,是孔孟文化故里的圣殿,其地位没有一个地域能取代。
可以说:
只要是华夏后裔,一踏上齐鲁大地,立刻就会被中华文化所感染,然后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随即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动力,以之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那么,中华文化和孔孟文明的精华究竟是什么呢?
是“大仁大爱,是大义大德”。
其实质也类似于北欧的博爱精神。
我们作为外资企业,缺少的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和管理理念,所以我认为:
在我们的管理理念中借鉴潍柴的文化管理理念,将有十分重大的思想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首先有利于增强我公司员工的文化凝聚力,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将为我们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二战结束后,在德国历代学者的反思中,始终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解与宽容是化解殖民主义伤痕的有效手段。
中国已故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也备受德国学者的推崇。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先生,其文化理念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从近代以来一直受到中国学者的尊崇,更为重要的是:
康德先生的人格魅力一直是中国学人称道的楷模。
因此,中德两国文化上的交融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借这一便利,在我们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渗透中国管理文化的精华,一定会赢得中国员工的认同,从而产生内在的工作自觉性。
这可能比单纯的理性管理理念更有效,或者是其有效的补充。
基于此角度的认识,潍柴的以下两条管理理念很有意义。
(一)三年的企业靠机遇;十年的企业靠领导决策;百年的企业靠文化。
3潍柴干部任用的“八不用”原则
不敢暴露问题的干部不能用;(无大德)
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不能用;(无大义)
不善沟通协作的干部不能用;(无大爱)
不会带好队伍的干部不能用;(无大仁)
不求学习提升的干部不能用;(无大义)
不想主动创新的干部不能用;(无大仁)
不让客户满意的干部不能用;(无大德)
不知心存感激的干部不能用。
(无大义)
这两条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女士们,先生们!
中德合作日见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展,青岛更是领全国风气之先,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次学习归来,我一定要以崭新的姿态,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总结和一点收获,借此机会,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二零一二年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