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9130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docx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

金融国际化是对外开放的需要

  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不是说要挑战美元,是中国经济开放的需要,也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倒逼出来的结果。

人民币国际化是核心,金融企业国际化是载体,上海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是基地,在国际上有发言权是保障。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崛起和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必然的也是有条件的。

随着通信、交通日益发达,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自由流动,特别是跨国集团到别的国家从事贸易和生产,带来经济全球化。

由此出现了国际主要储备货币、金融跨国集团、金融中心、国际金融协调机构等,带来了金融全球化。

中国多年来参加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密切相连,也开始向金融国际化发展。

  中国的金融国际化包括“三化一参加”,即人民币、金融企业、金融市场国际化,参加国际金融处理的能力大大提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对金融改革提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其结果必然是中国金融国际化。

中国金融开放的长远发展目标,就是中国金融国际化,就是建立富强开放的大国金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金融梦。

  具备国际化条件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崛起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量达4.2万亿美元,世界第一,是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在国际投资方面,中国对外投资900多亿元,外国在中国投资1100多亿元,明后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将超过外国对中国的投资。

美国相关机构测算,再过10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量将达1万亿~2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投资国。

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有接近4万亿美元外汇。

  这组数字说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不只是要改造国际货币体系,不是说要挑战美元,而是中国经济开放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倒逼出来的结果。

中国每年有大量的贸易要用美元结算,贸易双方都需要把本币换成美元进行清算。

就这一项要增加多少成本?

我了解的是总额的1/1000~2/1000,如果中国进口额为2万亿美元,则需要多支付40亿美元,如果直接用双边货币互换则就不存在这笔费用。

  此外,中国得到美元后,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了35%左右,相对来说美元也贬值35%,中国长期进出口获得的外汇就有贬值的风险,一旦交易或者卖掉外汇就意味着损失。

中国加大了在非洲、俄罗斯的石油交易订单量,这些地区愿意把石油卖给中国并接受人民币,也愿意使用人民币买中国设备和工艺品。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中国参与全球发展的必然、客观需要,中国没有挑战美元,美元还是主要货币,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还是美元,美元是绿票子,很重要,人民币是红票子,也很重要,应“走出去”。

  那么,中国有没有条件实现金融国际化,提国际化是不是太张扬了,是不是操之过急?

4年前,纽约联储主席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当然的,不过要让世界人民对人民币有信心。

美国前财长认为,未来人民币和美元将成为主要货币。

可见,外界不认为中国金融国际化是张扬霸权。

中国经济总量上去了,现在为世界第二,每年还有超过7%的增长。

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也加快了,目前中国香港持有人民币近1万亿元,中国台湾有3000亿元,国外持有3万多亿元。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具备条件的。

  人民币国际化是核心

  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什么呢?

指导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金融企业“走出去”,就算是混合所有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将是以国有资产为主导,坚持中国特色,同时执行国际规则,参照国际惯例,维护中国利益,合理分享改革成果,统一规划、循序渐进。

目标何在?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核心,使人民币成为币值持续稳定,利率、汇率价格由市场形成,可以自由兑换,为世界广为运用的货币;形成有综合经营、竞争能力的跨国经营集团;有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话语权;要有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人才。

即,人民币国际化是核心,金融企业国际化是载体,上海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基地,在国际上有足够发言权是保障。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完善中央银行的治理、机制。

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改革人民银行,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正确、独立地实行货币政策,人民币走出去,会有更多人关注是谁发行了红票子,因此保持央行的政策独立性在国际化过程中尤为重要。

同时,央行要有透明、健康的资产负债表,让世界放心。

  其次,如何保持币值稳定。

现在货币供应量很大,但是通货膨胀率不高,中国货币量中很多流动性不强。

中国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中有1/4不流动,本来企业在银行的存款是暂时存款,但是却在商业银行变成储币存款,把贷款先放在账面上。

中国金融制度水平还不高,外国是需要采购时才贷款,而中国是先把贷款放在帐上。

所以,中国货币供应量大但是流动性差。

  最后,要进行利率、汇率改革。

汇率经过多年改革很有成效。

而汇率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说出口创汇形成的,这不对;有人说购买力决定,这也不对。

汇率是由市场对人民币和外币的需求形成的,更多人参加外汇交易形成汇率。

中国的汇率目前已经到了合理空间,外资多了人民币升值,外资出去多了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利率提高了,外资多了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利率降了,外资离开了人民币贬值。

今后将进入随着宏观经济变化市场调节汇率的阶段,如果市场有投机政府会有一些干预,不要想纯粹的市场化。

汇率每天可以浮动2%,但是不知道每季度、每年浮动多少,有人建议根据一年宏观经济变化、宏观数字测算汇率是否稳定,但是这样做比较难。

  利率方面,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取消了,存款利率上浮10%限制还没有取消。

原来社保基金1万多亿元,养老保险3万多亿元,商业保险7万多亿元,住房公积金3万多亿元,这种基金有大量钱,可以统一拆借。

  除此以外,人民币利率、汇率应该由市场形成,还应该是可以兑换的、广泛使用的货币。

现在都说货币体系不合理,怎么改?

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主权货币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建立以美元为主,欧元为辅,包括人民币、日元、英镑在内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这是近20年可行的办法。

  培育国际金融集团

  中国金融国际化要培育和发展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金融集团。

《银行家》杂志按照核心资产对银行进行了排名,排在前20位的银行中国有4家。

中国的银行资产量大,但是综合经营能力弱。

在全球10大证券公司中,没有中国公司,中国有114家证券公司,平均业务收入只有10亿元。

最多是中信证券,其资产换成美元是10多亿美元,美国摩根斯坦利等公司收入为60亿、70亿美元,比中信多5倍。

在保险行业,按照核心资产排名,中国人寿排在第12位,除此没有中国公司了。

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前10家中没有中国公司。

中国金融业没有大型企业集团出去,人民币国际化,谁来管理、谁来经营、谁来结算?

当然,外国有公司,但是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效率更高。

  要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要把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做大做强。

银行做强不在数量,综合经营、跨国经营是主要的,把人民币的普通业务让普通商业银行做,主要做大业务,此外国家要有执行国家战略的进出口银行。

在银行服务方面,要为微小企业和三农企业服务,通过社会呼吁、银行引导,有关部门监督,靠制度为三农企业和微小企业服务。

  中国对发展资本市场的紧迫性认识还不够,资本主义社会要资本,社会主义社会也要资本。

中国的工商企业资本有多少?

这个考题谁也答不出来。

国家统计局只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净资产,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只有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

  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20年的贷款增长远大于资本增长,企业的债务率是GDP的120%,只有重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资本市场的问题。

要建立社会资本统计和公布制度,在10年~20年内,让企业负债率下降5个~10个百分点。

  中国的保险额有9万亿元,增长良好,但是中国的保险公司除了在中国香港有子公司以外,在海外没有其他分支机构。

外国的保险公司资产大部分来自个人养老储蓄保险,其政府养老金有三大支柱:

公共养老、补充养老、个人储蓄养老。

中国的储蓄有40万亿元左右,但没有储蓄保险,建议国家建立养老储蓄保险。

如果有1/4的资金转入,保险的力量就大了。

  要正确分析金融机构的集中和垄断问题。

垄断是欺行霸市,集中是历史上有该品牌,有大量分支机构,有较好信誉,所以存款贷款比例多。

某商业银行的行长介绍,中国五大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中国银行总资产的比例降到45%了,美国前五大银行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是63%,日本前五大银行占银行总资产接近60%。

中国金融国际化没有“航空母舰”,没有资产规模大、管理好、服务完善的大型金融集团是不行的。

  把上海打造为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金融国际化要有国际金融中心,其是中国的、亚洲的、也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

按照综合指数排列,国际金融中心有多种排法,但是综合排名,第一是纽约,按核心资本排列前10的金融机构,有6家总部在纽约。

第二是伦敦,全世界的贷款利率浮动都参照伦敦。

然后依次是东京、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上海排第六位。

上海的排名应该再上升才行。

从长远来看,需要重视的一个是纽约,一个是法兰克福,因为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在法兰克福,另外就是人民币全球化后上海的崛起。

  要认识到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提出国际金融中心、货币兑换要靠上海。

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3年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浦东作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没有上海金融中心何谈区域金融中心?

  中国要把上海变成国际金融中心,到2020年建立与中国国力、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相适应的全球金融中心。

怎么把上海变成国际金融中心?

目前上海成为金融产品的交易中心,股票、外汇、黄金等交易很多,但是管理还是在北京,要利用新的机会――建立上海自贸区,这是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推动力和历史机遇。

  有人认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等同于加入WTO,这不对,加入WTO是互相谈出来的,关税降一点,市场准入宽一点是有条件的。

建立上海自贸区与加入WTO有一样的地方,就是扩大开放,其根本不同在于建立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最惠国待遇、取消降低关税壁垒。

  这实际和美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一样的。

美国该体系下,对国有企业评分降低,而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这对中国企业不利。

所以中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私营企业作用,国有企业要改变机制。

上海自贸区就是实现贸易资本双向、自由流动。

上海自由贸易区可复制到其他地方,可以到天津、深圳等地,实际是更大范围的开放。

  在上海自贸区首先是有船,在船的登记、船的修理、船的买卖、船的租赁大量发展后,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贸易,关税低贸易量就会提升,而贸易量增加,自然需要贷款,金融业就活了。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金融服务是必须的,现在提出四个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准入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等。

  围绕着抓住这次机会,要加强领导,集中力量。

人民银行已经指定了自由贸易账户分开管理,对上海自贸区中企业和个人单独设置账户。

此外还有沪港通,上海可以将人民币换成港币去中国香港投资股票,2007年准备在天津推行但是停了,现在的办法是给出额度,同时内部封闭运行,再慢慢扩大。

此外在上海自贸区的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香港上市、发债,人民币的国际化、资产项目可兑换都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先进行。

  如此一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形成了,其他地区的中心功能也将形成,如疏散首都功能,中国四大银行的总部都在北京,有的要疏散,有的要精简。

由于未来赚钱在上海,所以这些银行将在上海成立各种金融产品经营管理企业,如中国工商银行的二总部在上海。

  要做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总量,2020年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要通过重组等方式,在上海建立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相结合。

  要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重大问题上的影响力。

当前的国际规则,在当初制定时可能不合理,但是已经成为规则,只能遵守,中国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去改善。

如何发挥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

一是发挥中国在20国集团峰会的影响力。

二是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和话语权。

在IMF,对重大问题的决定要85%的通过率,美国占有16.7%份额,只要美国不同意就达不到85%的通过率。

现在IMF提出份额改革方案,并拿出6%的份额给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占比将从3.99%升到6%,投票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第三位。

三是拥有特别提款权的只有四种货币,没有人民币,现在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2%,贸易占11%,不考虑人民币不行。

  根据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内容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是国家精神,也是历史的潮流。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根据清华五道口学院讲座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